小學安全工作量化考核細則
為進一步落實學校安全工作目標責任制,推動全鎮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建立客觀、公正、有效的過程管理激勵機制和長效機制,實現學校平安和諧發展,特制定本細則。
(一)安全組織機構和制度建設
1.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管理機構,實行“網格化”管理。按規定設立學校安全管理辦公室,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有專門場所、辦公設施等,未成立安全管理辦公室的或未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的扣2分,未實行“網格化”管理的扣2分。
2.建立健全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未建立安全工作制度扣5分,未層層簽訂學校(幼兒園)安全目標責任書的,每少一個科室或個人扣2分。安全目標責任書內容不合格扣5分。
(二)學校安全日常工作
1.學校專職安保人員值班要著警用服裝,否則發現每一人次不著警用服裝扣2分。
2.學校大小門要關閉并上鎖,否則每發現一次不關閉校門扣2分。
3.上課前、中午間、放學時學校值班(護校隊)人員要到位。
否則每一次扣2分。
4.將學校(幼兒園)安全工作納入學校的整體工作,做到年度有安全工作計劃,半年和年終有總結。沒納入整體工作的扣5分,無年度工作計劃、總結的,每少一項扣2分。
5.各學校每周召開一次領導班子會議,聽取安全工作匯報,分析安全工作形勢,研究工作計劃措施并做好記錄,每缺一次會議扣1分。
6.按要求參加各級各類安全工作會議。無故缺席一人(次)扣2分。
7.及時傳達和貫徹落實各級安全工作文件、會議精神,并將貫徹落實情況按要求報送鎮教委安全辦公室。沒有報送的,每發生一次扣5分;沒有按時報送的,每發生一次扣1分。寒、暑假及國慶節等假期值班表未按時上交的,每發生一次扣2分。
8.安全工作受到區教育局通報批評或檢查排名倒數第一的一次扣10分,排名倒數第二的一次扣5分。受到省、市、區其他形式通報批評一次,分別扣30分、20分、10分。
9.建立完善安全檔案。安全檔案和有關文件、資料必須實事求是,客觀準確。未建立安全檔案的扣5分,每少一份安全檔案扣1分;檔案內容建立不全面不具體的每一項扣0.5分;發現弄虛作假的,每項(次)扣5分。
10.學校每學期至少舉行2次安全疏散演練,做到有計劃、有預案、有照片材料,每缺一項資料扣2分,每少舉行一次扣5分。
11.加強學校(幼兒園)24小時值班護導,無干部帶班或值班人員脫崗、工作不規范的,每次扣2分。
(三)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整治
1.各中小學校每周要進行一次安全自查活動,檢查記錄要詳細、認真,不走過場。每缺一次扣2分。記錄不規范、不認真扣1分。
2.學校按要求應配有電警棍、橡皮棍、鋼叉、木棒、警用鋼盔、防割手套、催淚瓦斯等不少于7種的安全防衛器材,且放置合理、保存完好無損。每缺一種扣5分、每損壞一個扣2分。
3.區鎮組織的安全檢查每發現1處安全隱患點扣2分,每發現1處重大安全隱患點扣5分,對安全隱患(能整改)未按期整改的一處扣5分。
4.安全夜查中,無領導帶班的扣2分,無值班人員的扣5分,
(四)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
1.積極開展“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119消防宣傳日”等安全教育宣傳活動,使師生受教育率達到100%。學校要開設安全教育課,并做到有教學計劃、有備課或講座材料、有教學檢查,安全教育課要納入學校教學量化之中。每有一項不合格扣2分。
2.認真組織開展各項安全宣傳活動,有方案、有落實、有總結,每學期應不少于2次,每缺一次扣2分。
3.加強安全工作信息調研、信息上報和宣傳工作,明確專人負責,各學校(幼兒園)每月至少要向鎮安全辦公室報送2條以上安全工作信息或在有關媒體上宣傳2條以上安全工作信息。每缺一條信息扣2分。
(五)食品衛生管理
1.有食堂的單位未配備食品衛生監督員的扣5分。
2.學校(幼兒園)未取得衛生許可證而開辦食堂的扣5分,從業人員沒有取得健康證的每人扣2分。
3.食堂索證、進貨臺帳、規章制度,每缺少一項扣2分。
4.衛生部門通報批評的分別扣分10分、5分。
(六)交通安全管理
1.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常識教育,并加強監督和管理,缺少相關資料的扣2分;沒有制定交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扣5分。
2.發現學校(幼兒園)使用非法車輛接送學生的,每有一例扣5分,
3.學校(幼兒園)下發“致家長交通安全一封信”,勸阻家長不租用不合格車輛接送學生,由家長閱讀并簽字后留存學校保持半年以上。每學年不少于二次,每少一次扣5分。
(七)消防安全工作
1.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被遮擋、覆蓋的扣5分,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燈缺少、損壞、標識錯誤和不能使用的每有一例扣2分。
2.未按規定配置能正常使用消防器材的,每少一件扣2分;沒有制定火災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扣5分。
3.學生宿舍內生電爐子或亂接電源的扣5分,有點蠟燭、蚊香出現明火的扣5分;學生在宿舍內有吸煙現象的每發現一例煙頭扣2分。
(八)外出集體活動安全
1.未經報批學校組織學生外出舉辦集體活動的扣5分;沒有制定大型集體活動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扣2分。
2.學校(幼兒園)組織集體活動發生一般安全事故的扣10分。
(九)校園建筑安全
1.學校(幼兒園)校舍、圖書館、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房、宿舍、配電室、建筑工地、鍋爐房等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的每缺一項扣2分。
2.未定期對學校建筑檢查和維修的扣5分;未制定校園建筑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扣2分。
(十)校園治安管理
1.學校未定期對師生進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扣5分;未制定突發治安事件預防及應急預案的扣5分。
2.學校要定期進行管制刀具的排查工作,學生攜帶管制刀具及其它危險品的每發現一例扣5分;發生校園暴力事件的扣10分。
2013.09.01
篇2:中學專任教師崗位工作量津貼實施意見
中學專任教師崗位工作量津貼實施意見
1、工作津貼中的標準課時津貼、超課時津貼、教案津貼、畢業班工作津貼測算后,先發放其總額的80%,期中、期末經所在學科、年級及相應處室對其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工作質量加以考核,給定初步的質量系數,經校長室研究予以確認。專任教師崗位工作津貼的質量系數一般放在60%-120%之間,考核結束后,在原先發放的基礎上,增發的一次性發清,扣發的在隨后的內改或其他獎金中扣除。
2、工作量要達到80%方可參加內改,不影響30%津貼;工作量不足80%的不可以參加內改并且要扣除30%津貼中相應比例的部分。
①工作量含正常課時數及可折算為課時的工作量。
②年滿50周歲的女教師和年滿55周歲的男教師在服從學校安排的前提下,工作量達到0.5的不扣30%津貼,內改津貼按實計算;工作量不足0.5的不扣30%津貼,不參加內改。
3、兩個晨讀計一節課,計課時津貼,不計教案費。
4、體育教師廣播操(3次算1節)及課外活動課,根據每周的實際節次折算課時,計算課時津貼及超課時津貼,不算教案費。
5、見習期人員在工作量達到80%的前提下,參加內改,工作量津貼享受70%,班主任、值勤、備課費、課外輔導等津貼全額發放,本科目代課,計算代課金。
6、實行晚婚、晚育的女教師,產前半個月可以開始歇產假,產假期滿上班,從歇產假之日起一年內,工作量不足0.7的不參加內改,教師節獎、年終獎按比例扣除;工作量達到0.7的可按實參加內改,30%津貼等均不扣除;滿工作量的另發40元津貼。
7、學校要加強對備課組長的考核,工作不認真或不稱職的不在內改中增加課時。考核合格的備課組長每周有兩個教案的一輪加1課時,有3-4個教案的一輪加2課時,有5個教案以上的一輪加4課時。
8、工會副主席、民進主任每周加1課時,工會委員每輪加1課時。
9、原有專業教師職稱,現在服務崗位上工作的教師原則上不兼課,如兼課不享受課時津貼,每周不少于4節方計算教齡;如根據學校需要兼課達到0.5工作量以上可參加專任教師系列內改。近年內因不適應教育教學工作而到服務崗位上工作的教師原則上不參加學校的內改。
10、期中、期末考試期間不計課時,科任老師監考以每小時6元按實計算并乘以職稱系數,教、總、政三處干部編制的老師如安排監考每次以4元計算。監考人員要服從安排,嚴格按監考要求來監考,如有違紀現象,除通報批評外,視情節輕重給予扣除本次監考費用,扣除當月內改津貼和部分年終獎,取消評優資格,推遲職評年限等處理。
11、根據學校教學工作需要的代課,先并入工作量計算,規定工作量內的課時按標準課時津貼計發,超出部分本科目代課按超課時津貼的兩倍計發并與職稱系數掛鉤(四周為一計算單位)。
12、體育教師必須著運動裝上課,學校每年補貼體育教師服裝費240元。因體育場地的原因,體育教師滿、超工作量者,每月發放30元洗理費,工作量不足的按比例發放。
13、藝體學科要認真組織教師訓練學校的運動隊,在市直中學生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分前三名的,學校將給予獎勵,其中第一名獎5000元,第二名獎3000元,第三名獎1500元,具體由藝體學科拿出分配方案經校長室批準后實施。達到二級運動員的,每達到1人獎勵200元。藝體類的其他獲獎由學校參照以上獎勵執行。運動隊平時訓練每次(不少于兩節課)6元,休息日每次(不少于兩小時)20元。
14、在教學第一線的年滿58周歲的男教師(體育教師滿55周歲)和年滿53周歲的女教師(體育教師滿50周歲),畢業班工作量達80%以上,其他年級滿工作量以上,均不含學生系數,每輪可享受40元補貼。學校要關心這些同志,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適當減輕其工作量,工作津貼照實計算。
15、中層以上干部超出規定的課時的計發超課時津貼。
16、經教導處批準備案的課外興趣小組及講座,根據輔導教師提出的活動計劃、內容、總結、成果,由教導處制定有關條例計發補貼和獎勵。
17、高、初三畢業班在高、中考結束后,科任教師要正常上下班,只享受標準課時津貼及滿勤獎、交通費、誤餐費。如代課,則按內改方案的有關條款執行。
18、副科期末考試結束后,所任課要自己上,發課時津貼,不發教案補貼。同軌代課不另計教案費,其它視實際而定。
19、鼓勵教師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并給予一次性獎勵。正式發表省級以上論文每篇100元,市級以上論文每篇50元;論文獲省級一等獎以上每篇100元,省級二等獎或市級一等獎每篇50元,省級三等獎或市級二等獎(含市區)每篇30元。上課獲市區二等獎100元,市區一等獎、大市三等獎200元,大市二等獎300元,大市一等獎500元,省級獎酌情決定。指導學生獲獎的獎勵仍由教導處按有關規定執行。
20、指導青年教師工作由教、政兩處認真檢查、考核,每學期末如達到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協議書上有關條項,給予師傅一定的工作補貼,教師節期間師徒認真進行總結、交流,評出先進,頒發證書,給予獎勵。
21、學校要將師資隊伍建設列入重要議程,盡快建立骨干教師梯隊,并加強對教師的聘后管理,真正做到教師職稱評聘分離。對已評上市級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專任教師要加強管理和考核,逐步建立各級骨干教師的獎勵機制。
22、承當學校統一安排的其它社會工作,從事公益性勞動,原則上不計算工作量。
23、教師參加進修,按學校制定的有關規定執行。
24、轉勞保人員、借出人員及受行政處分人員不參加本方案的實施,相關內容按有關規定執行。
25、特殊情況由秘書室提請校長室具體解決。
篇3:學校職工崗位工作量津貼實施意見
學校職工崗位工作量津貼實施意見
1、教、政、總三處要根據學校工作需要安排工作,考核到位。職工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發揚主人翁精神,認真完成工作并及時記載,每月按實際工作量分檔發放基本津貼。
2、見習期人員在工作量達到80%的前提下參加內改,工作量津貼享受70%。轉勞保人員、借出人員及受行政處分人員不參加本方案的實施,相關內容按有關規定執行。
3、對年滿48周歲的女工人、年滿53周歲的女職員和年滿58周歲的男職工,在工作量上給予適當照顧,不影響30%津貼。
4、實行晚婚、晚育的女職工,產前半個月方可以開始歇產假,產假期滿上班,從歇產假之日起一年內,產假期滿上班,工作量給予適當照顧。
5、根據學校需要和部門特點,職工實行雙休輪崗制,所完成工時計入平時工時,如平時工時已滿或超,亦給予輪休或發放一定的加班費用。
6、特殊情況由教、政、總三處提請校長室具體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