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安全事故處置報告制度
為維護學校師生人身安全,有效處理學校突發安全事故,使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此制度。
一、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統一指揮和組織我校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
組?長:沈華南
副組長:沈志軍
?組員:付志鵬胡旭沈瑛程世初
二、學校突發安全事故預防種類?
學校梯道踩踏安全事故;學校重大火災安全事故;學校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學校重大危險藥品安全事故;學校工程建設、危房安全事故;學校重大特種設備安全事故;學校外來暴力侵害事故;學校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學校流行病傳染安全事故等。
三、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理程序
?1、報告制度實行學校一把手負責制。
?2、學校發生或接到突發安全事故后,必須在5-10分鐘內向英山縣教育局和石頭咀鎮黨委、政府報告,并及時向公安、交警、衛生、消防等相關部門報案請求援助。學校本著“先控制、后處置、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果斷處理,積極搶救,指導現場師生離開危險區域,保衛好學校貴重物品,維護現場秩序,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上交學校突發安全事故有關材料,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3、對緩報、瞞報、延誤有效搶救時間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予以黨紀政紀處分。
四、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一)重大火災安全事故。
?1、學校指揮學生緊急集合疏散,迅速將事故信息上報縣教育局。
?2、學校利用校園播音系統或鐘聲發出緊急集合信號,組織教師到班級指揮學生按順序疏散,樓道間要有專人組織疏散,及時將學生帶至遠離火源的安全地段。
3、嚴禁組織學生參與救火,教師可利用一切救火設備救火,及時報告119、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1、學校指揮學生緊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將事故信息上報縣教育局。
?2、學校要迅速搶救受傷師生,在最短時間內將受傷師生送至醫院救治,及時報警110、119、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保護好事故現場。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三)危險藥品安全事故。
?1、學校危險實驗藥品要求專柜存放,專人管理。?
2、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安全事故,學校要及時將師生疏散至安全地段,迅速將情況報告英山縣教育局。
?3、在最短時間內將受傷師生送至醫院搶救,及時報告119、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保護好事故現場。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四)工程建設、危房安全事故。
?1、學校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樹立警示牌,設有隔離欄。
2、學校D級危房一律不允許使用,封閉的D級危房要樹立警示牌,設有隔離欄。
3、學校發生建筑物、危房安全事故,迅速組織師生疏散至安全地段,及時將事故信息上報縣教育局。
?4、對受傷師生組織搶救,及時報告110、119、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封閉事故現場。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五)特種設備安全事故。
1、學校要定期檢查鍋爐使用情況,做好鍋爐工的培訓工作,購買特行業保險。
?2、事故發生后,及時搶救受傷師生,及時報告110、119、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封閉事故現場。?
3、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六)外來暴力侵害事故。
1、學校外來的未經允許強行闖入校園者,學校門衛或保安人員不得放行,應及時將闖入者驅逐出學校,并由門衛或保安人員向其發出警告。
2、學校內發現不良分子襲擊、行兇等暴力侵害時,應先制止、制服,同時及時報警110、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
3、對受傷師生及時救治。
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七)食物中毒安全事故。
1、立即停止學校飲食攤點、食堂的生產經營活動,及時向縣教育局、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及時報警110、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
2、積極協助衛生機構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4、配合衛生防疫部門的調查,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5、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八)傳染病安全事故。
?1、學校發現有傳染病癥狀的學生,應立即通知家長將患病學生帶到醫院檢查就診,有傳染病的教師不得帶病上班,凡患傳染病的師生須經醫院診斷排除傳染后才能返校。
?2、學校發生特殊傳染病,要迅速利用學校隔離室對患病師生進行隔離觀察,及時報警110、120等相關部門請求援助,通知患病師生的家長和親屬,送定點傳染病醫院診治。
?3、學校對傳染病人所在的教室及涉及的公共場所要及時消毒,對與傳染病人密切接觸的師生進行隔離觀察,防止疫情擴散。?
4、及時將發現的疫情上報縣教育局、衛生防疫部門,并作好病人的跟蹤工作。
(九)其他安全事故。
?依據事故性質和本校應急預案,參照上述程序,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正確、科學地進行教育、引導、疏散、處理,做好善后處置工作。
篇2: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制度
為了加強交通安全運輸工作、確保人命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安全法》和省、市、有關部門文件精神,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經理
副組長:分管安全技術副經理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
抽調高縣弘馳汽車修理廠修理工l-2人,其余人員根據事故救援需要臨時確定。
設立應急救援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科
應急救援電話:
二、職責分工:
組長:負責道路交通事故、人流高峰期、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全面指揮。
副組長:負責具體工作,協助組長做好督查落實工作,協調好各方面的工作。
組員:負責交通事故中疏散人員、保護好現場、保護好所有乘客人生安全、衣物及貴重物品,及時通知交通警察大隊和保險公司人員,負責交通事故車輛組織,同時負責交通肇事事故中對乘客的分流和傷員的運送工作。進行值班將有關事實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負責建立登記工作。
三、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原則:各小組成員必須接受統一指揮、統一安排、積極參加各類事故的應急處置。
2、自動遞補原則:領導小組組長不在崗時、副組長自動遞補、承擔應急工作的領導職責。
3、自動停休原則:領導小組各成員休假的一律停止休假,主動到單位參加應急工作。
4、奉公盡責原則:領導小組各成員要盡職盡責、拒絕冷漠、傳遞溫暖、無私奉獻、不能麻痹大意、全心全意做好應急工作。
四、工作程序:
1、領導小組在接到應急、救援電話后,首先弄清事故現場及周圍地理情況,立即召集救援領導小組所有成員,通報事故現場情況,商議事故、事件現場具體救援方案。
2、事故現場救援方案確定后,為盡可能降低施救費用,
采取自己組織救援的辦法,及時組織救援領導小組成員,攜
帶救援設施趕赴現場全力以赴組織救援。如現場施救難度
大,需另聘專業救援人員時臨時確定。
3、應急、救援設施的運送調修理廠救援車,如需要其它大型輔助救援設施,及時與相關單位聯系增補調運并請求公司增援。
五、救護和醫療:
事故發生后、按照本單位應急預案中確定的醫療救護單位,迅速聯系醫療機構、配合協助醫療部門開展緊急現場處理和醫療救護。
篇3:船舶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制度
1.0目的
1.1當船舶發生緊急情況時,船岸雙方應采取聯合行動,以最大限度減少船員傷亡,減少船舶或財產的損失和對海洋環境的污染。
2.0職責
2.1總經理
1)總經理為公司安全管理和防污染總負責人;
2)負責向指定人員提供足夠的資源和人員的支持;
3)負責為應急反應小組提供必需的額外資源包括人力資源;
2.2岸上應急反應小組
2.2.1岸上應急反應小組成員的組成
2.2.1.1岸上應急反應小組組長
總經理為應急反應小組組長,當總經理不在時由指定人員替代,負責召集應急反應小組成員到位。
2.2.1.2岸上應急反應小組成:
指定人員、海務主管、機務主管、人事主管和體系主管為岸基應急反應部門。
2.2.2岸上應急反應小組職責
2.2.2.1指定人員
.負責船舶和總經理的聯絡,為船舶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
.負責公司各主管的協調和緊急事故的處理;
.對應急反應的實施過程進行全面監控。
2.2.2.2指定人員接到船長有關應急情況報告時,并履行如下職責:
.了解船舶緊急狀況,第一時間通知應急反應小組成員;
.保持與船長的聯絡并記錄情況,提供足夠的資源支持,直到應急反應小組成員到達才能解除責任;
.記錄應急反應小組到位時間。
2.2.2.3海務主管
.負責提供必要的船舶駕駛與壓載等技術支持;
.負責提供必要的氣象航海資料;
.負責向應急反應小組提供租船人、貨運公司的資料;
.負責聯絡港口海事機關;
.負責聯絡保險公司;
.負責聯絡救助中心。
2.2.2.4機務主管
.負責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負責聯系船舶技術服務機構;
.負責提供必要的資源。
2.2.2.5人事主管
.負責向應急反應小組提供船員名單;
.提供船員檔案,必要時聯系船員家庭;?
.必要時聯系醫療機構。
2.3船舶人員應急反應職責
2.3.1船長是船舶應急反應負責人,負責根據現場情況指揮船員采取一切必要的搶險措施,或請求第三方援助。負責向就近主管機關、公司、港方或代理報告和聯系。
2.3.2大副是船舶應急現場指揮(除機艙搶險外)。船長不在時,是船長的接替人。
2.3.3輪機長是船舶機艙搶險的現場指揮。
2.3.4全體船員的應急反應職責,見船舶《應變部署表》。
3.0應急反應流程
3.1報告與聯絡
3.1.1為保證應急聯絡和通訊渠道的暢通,公司保證:
●總經理和指定人員的手機24小時開機;
●正常上班以外的時間,公司安排人員輪流值班:
3.1.2船舶發生緊急情況時,船長應盡快將發生緊急情況的時間、地點、種類、程度、趨勢、所受威脅和已采取的措施等情況向就近的主管機關和指定人員或總經理報告。
3.1.3在應急狀態發生后,船岸應明確主要通訊方式(如手機直通或岸臺轉接)。如通過岸臺轉接,船舶應安排人員值守單邊帶,確保船岸聯系暢通。
3.1.4緊急情況時的通信,船岸雙方應按照《應急反應須知手冊》(JZ05)的規定進行,國內海事機構的聯系電話見《應急反應須知手冊》(JZ05)中的《應急反應A章》海事主管機關聯系名單。
3.2船岸雙方的行動
3.2.1公司應急反應行動
3.2.1.1指定人員接到船舶緊急情況報告后,應立即報告總經理??偨浝斫拥街付ㄈ藛T報告或自己接到船舶緊急情況后,根據船舶緊急情況的程度和性質宣布應急反應小組進入應急狀態,并視情況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報告。
3.2.1.2指定人員按照應急反應小組長(總經理)的指示,立即通知應急小組成員。并在應急反應小組人員到位前,根據應急反應小組組長的指示,行使應急指揮權。
3.2.1.3應急反應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應立即趕赴指定地點集中。船舶在搶險過程中,應急小組應根據緊急情況的程度和性質,船舶所處海域的海況、氣象、貨物種類等資料和信息,研究制定搶險方案,為船舶提供指導。
3.2.1.4應急反應小組長指定專人對船舶進行詢問并作好記錄。
3.2.1.5應急反應小組提供技術指導,并負責提供物資支持,答復船舶救助請求,聯系安排救助事項,了解搶險效果,必要時派員前往出事地點,做好后續安排等。
3.2.1.6船舶搶險行動結束后,應急反應小組長在征得當事船長確認后,宣布應急行動結束。相關人員應按《不符合規定的情況、事故及險情的報告、分析和糾正程序》(JZ0307)的規定處理。
3.2.2船舶應急行動
3.2.2.1船舶發生緊急情況時,船長負責根據現場情況和本計劃的要求指揮船員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搶險。情況危急時,船長有權要求公司和代理等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也可就近向第三方請求援助。
3.2.2.2船岸雙方在應急行動過程中應保持良好溝通和密切配合。搶險行動結束后,船舶應按《不符合規定的情況、事故及險情的報告、分析和糾正程序》(JZ0307)的規定報告公司。
4.0船舶潛在的緊急情況:
1)碰撞;2)擱淺和觸礁;3)火災或爆炸;4)船舶進水;5)棄船;6)人員落水;7)船舶意外停車和停電;8)舵機失靈;9)急救;10)江海盜襲擊;11)海上救助;12)船舶喪失操縱能力;13)防污染;14)船體結構損壞;15)貨物移動;16)惡劣天氣損壞;17)船岸失去聯系等。
5.0應急外援須知
5.1聯絡對象:
1)國內搜救組織和救助中心;
2)船舶所在海域、港口的船舶保險公司;
3)船舶代理;
5.2聯系內容:
應急船舶的船名、呼號、排水量、時間、地點、危急種類及程度;外援單位可能提供的援助方案,船舶所需援助的手段;根據應急船舶狀況,協商擬定最佳救助方案。
5.3岸上應急反應小組應將外援方案通知應急船舶:
1)救助外援名稱、設施、預計到達時間和船舶應做的準備工作;
2)如何建立與外援組織的通信聯絡方式及途徑;
3)船舶需辦的手續文件;
4)船舶建立外援救助過程時間記錄表。
5.4應急行動結束時,由應急總指揮宣布行動結束并且通知行動各方。
6.0記錄
1)在緊急情況處理后,船長應將船舶應急情況的報告和施救的過程等下列內容記錄在《航海日志》、《輪機日志》和《不符合規定的情況、事故和險情的報告和分析》(JZ0109):
●發生的時間、船位;
●與主管機關和公司報告聯系情況;
●施救方法和效果;
●緊急情況結束的時間;
●船舶和船員的損失情況。
2)船舶在到港后,船長應向主管機關遞交《海事聲明》,并根據要求填寫《海上交通事故報告書》,并做好接受調查的準備。
3)海務主管主任對整個應急行動過程作好記錄,行動結束時交公司應急小組組長審閱。指定人員負責保存應急行動記錄。值班人員應將有關情況記錄《人員值班記錄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