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制度竣工驗收及移交管理辦法
工程建設管理制度:竣工驗收及移交管理辦法
為對工程竣工驗收和移交實施有效管理,特制定本辦法。本辦法由工程部負責實施。
一、驗收的基本程序工程驗收應遵循三級驗收的基本程序,即施工單位自檢、監理單位初驗、工程部驗收。
二、竣工驗收應具備的條件:1、完成建設工程設計和施工合同約定的各項內容;2、完整的技術檔案資料;3、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的技術證明文件和檢驗試驗報告;4、勘察、設計、施工、檢測、工程監理等單位分別簽署的質量合格文件;5、施工單位簽署的工程保修書;6、其他竣工必須的技術整理。
三、工程的竣工驗收
1、單位工程的竣工驗收:
(1)單位工程及根據行業施工特點由公司專門委托專業施工單位的子單位工程(如高、低壓供、配電工程、天然氣工程、智能化系統工程、消防報警系統、電梯工程等)在完成施工合同規定的全部施工內容后,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單位正式申請驗收、同時按照《工程檔案管理辦法》提交全套的竣工驗收資料一式四份。
(2)監理單位應在收到施工單位驗收申請后的工4日內,完成竣工資料審查工作,并組織監理人員進行驗收檢查,并將現場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和問題書面匯總,通知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完畢,經監理單位復查合格后,由其審查完畢的竣丁資料及清單,連同全套驗收資料及清單以及監理單位工程質量評價報告、監理質量報告等一式四份提交建設單位,申請工程正式驗收。
(3)公司在收到驗收報告的14日內,完成對施工單位竣工報告和資料的復查,核對監理單位報送的監理報告、質量檢驗資料的審查。通知并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進行工程的竣工驗收。對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及問題書面匯總通知有關責任方并限期整改完畢。經復查合格后書面簽署由監理單位簽發的《竣工驗收書》一式四份。單位工程進入缺陷責任期。
2、單項工程竣工驗收
(1)單項工程(或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所包含的所有單位工程均驗收完畢方具備單項工程的竣工驗收條件。
(2)根據公司批準的工程項目分期建設計劃的要求,先期竣工的單位工程(或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應在完成竣工驗收后移交物業公司。
(3)單項工程(或分期建設的工程項目)在完成施工合同規定的全部內容、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向監理單位正式申請驗收,同時按照《工程檔案管理辦法》提交全套的竣工驗收資料一式四份。
(4)監理單位應在收到施工單位驗收申請后的14天內,完成竣工資料審查工作,配合工程部向政府質檢站報送“竣工驗收質量監督通知書”及相關資料,并會同質檢站、建設單位進行驗收檢查,同時將現場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及問題書面匯總,通知施工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完畢,經監理單位復查合格后,由監理單位將審查完畢的竣工資料及清單、連同全套監理驗收資料、清單,及監理單位“工程質量評價報告”、“監理質量檢驗報告”等按照竣工驗收備案的要求一式四份提交工程部,由工程部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5)竣工驗收時,應按要求通知質檢站進行驗收的監督工作。
(6)對驗收工作中發現的缺陷問題書面匯總通知責任單位,并限期整改完畢,經復查合格后,書面簽署由監理單位簽發的《竣工驗收書》一式四份。單項工程進入缺陷責任期。
(7)單項工程通過竣工驗收并辦理移交前,由施工單位負責對已完成工程的保管和維護。
3、建設項目或分期建設項目的綜合驗收建設項目所有內容均完工并通過竣工驗收后,由工程項目的監理單位向工程部提交項目竣工驗收報告,工程部在審查通過監理單位的竣工驗收報告后,按照《建設項目綜合驗收管理辦法》的規定組織項目的綜合驗收。
四、工程移交
1、建設項目移交驗收應具備的條件(1)工程項目已竣工并經質檢站、人防、消防、防雷等有關部門驗收合格;給排水(含熱水)、電氣、天然氣、有線電視、暖氣等已接通,信息及電話具備裝機條件。(2)工程項目竣工資料齊全:包括管線圖資料、竣工圖。室外工程完成,形成封閉環境。
2、建設項目移交工作程序
(1)工程部代表公司作為項目移交驗收工作的牽頭單位;
(2)工程部根據項目建設進度要求,在工程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后的7天內完成向物業公司的移交。工程部應在擬定的移交日期前7天以書面方式通知移交驗收相關單位,并將經公司批準的移交驗收應提交的資料提交物業公司。
(3)移交驗收應提交的資料
a)單項工程移交清單b)竣工驗收報告及相關質量檢查資料一套c)竣工圖紙一d)房屋鑰匙e)各種智能卡(電、天然氣、冷水、熱水、暖氣等)。
(4)移交驗收的程序a)物業公司根據工程移交清單逐項檢查核對。b)參加驗收人員在工程移交清單上簽字,物業公司將一份清單返回工程部驗收,移交工作完成。
篇2:鉆探現場施工監管驗收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根據上級部門要求,為了切實抓好我礦井下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嚴格落實執行好“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掘后采”的原則,杜絕盲目揭露構造及水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鉆探現場施工、監管、驗收及安全移交管理制度:
1、探放水隊必須按設計要求在工作面布置鉆孔進行探放水或超前鉆探,地測科人員負責監管。
2、鉆探完成后,探放水隊負責人必須認真填寫超前鉆探安全確認簽字移交單。
3、探放水隊負責人和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必須在施工現場進行簽字移交,不得在其他地點進行移交或口頭移交。
4、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如發現工作面現場探放水和超前鉆探或鉆孔不符合設計要求有權拒絕施工。
5、如果鉆探過程中發現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等異常情況,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拔出鉆桿,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匯報。
6、在移交單上負責人未進行簽字的不得進行作業。
篇3:X礦防治水安全確認簽字移交制度
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為了切實抓好公司煤礦井下地質構造探查和防治水治理工作,嚴格落實執行好“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則,杜絕盲目揭露構造及水害事故的發生,特制定防治水安全確認簽字移交制度:
1、探水隊必須按設計要求在工作面布置探水鉆孔。
2、探水隊負責人必須認真填寫探放水工程移交單。
3、探水隊必須根據探水結果在移交單上如實填寫探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4、探水隊負責人和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必須在現場進行交接班不得在其他地點進行交接班或口頭交接班。
5、工作面施工負責人如發現工作面現場未進行探水的或探水孔不符合設計要求有權拒絕施工。
6、發現有水害情況,探水隊必須根據實際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否則必須停止作業。
7、交接單未進行簽字的不得進行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