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試驗檢測工作制度
工地試驗檢測工作管理制度
一、質量方針:
堅持標準行為公正數據準確服務規范
二、檢測工作質量目標
(一)不斷完善質量體系,確保持續有效運行,使試驗檢測能力得到不斷完善和提高。
(二)確保數據準確可靠,試驗檢測報告杜絕數據和結論性差錯,經復核審查后檢測報告無差錯率達100%。
(三)杜絕重大檢測質量事故,一般檢測質量事故小于5‰。
三、樣品規定
(一)抽樣檢測
試驗人員按規定頻率要求進行抽樣檢測,抽樣檢測應按現行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進行取樣與試驗,試驗結果應及時通知被抽檢單位,并填寫試驗臺帳。
(二)收樣規定
樣品管理員應按相關標準規定和樣品管理制度進行驗收,核對試驗項目、樣品規格數量、批號編號等,如符合要求,按序編寫入庫編號,填寫試驗臺帳,對樣品作出明確標識。如不符合要求,重新取樣并注明。
(三)樣品標識
樣品標識分為以下四種狀態:
A.待檢--未經檢驗和試驗;
B.在檢--在檢驗和試驗過程中,尚未作出判斷;
C.合格--經檢驗和試驗為合格;
D.不合格--經檢驗或試驗為不合格;
四、檢測工作質量控制
(一)檢測依據
國家、行業的現行有效標準、規范、規程,特殊情況,也可由業主提供檢測要求。
(二)檢測人員
1、檢測人員應經培訓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崗證后才能上崗操作。
2、參加每項檢測工作的人員原則上不少于二人。其中一人至少在本領域有五年的工作經歷,該檢測人員作為該項檢測工作的負責人,同時負責試驗原始記錄和報告的復核工作。
3、檢測人員對檢測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正確性負責。
(三)測前檢查
1、檢測人員應對樣品規格、數量、外觀質量進行核查,確定符合要求后方能進行檢測,并記錄檢查與檢測情況。
2、檢查儀器設備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檢定、校驗周期內,并填寫使用記錄。
3、對檢測環境條件(溫度、濕度等)進行檢查并填寫記錄。
(四)測中檢查
1、在檢測過程中,如首個試件(或首次試驗)不合格,應立即停止試驗,再次對樣品規格尺寸、受壓面、檢測儀器設備狀態進行確認,無誤后再進行檢測。
2、在檢測過程中,如多個試件(或多次試驗)不合格,應立即停止試驗,報試驗室主任,經確認無誤,方可繼續進行。
(五)測后檢查
1、檢測工作結束后,全部檢測數據應進行復核,確認無誤后方允許對樣品或被測件進行處理。需要留樣的樣品,檢測人員試驗完畢應通知樣品管理員一同留樣,留樣時應注明該樣品的入庫編號、檢測狀態、保存日期,同時與樣品管理員一道辦理移交手續,填寫試驗臺帳中有關項目以備查驗,樣品保存期限到期時由樣品管理員處理,保存期限按各材料標準相關要求辦理。
2、檢測人員對檢測儀器設備的技術狀態、被測件狀態、環境條件進行檢查并填寫記錄。
3、對檢測儀器進行清潔和保養,恢復到起始狀態,切斷電、水源,打掃工作間環境衛生。
五、檢測工作異常情況及處理
(一)檢測工作應嚴格按試驗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檢測過程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
A.首次測試超過平行(或允許)誤差;
B.首次測試未結束被測件破壞;
C.重復測試數據散布太大;
(二)應停止檢測工作,檢查儀器設備工作狀態是否正常,被測件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方法是否按規定進行,環境條件是否符合要求等;分析原因,確定采取措施,經技術質量負責人批準后,方可繼續進行檢測,并記錄備查。
(三)因外界干擾(如停電、停水)而中斷檢測并影響檢測質量者,檢測工作必須重新開始。
(四)凡因檢測儀器設備故障而中斷檢測,必須將損壞的儀器修復,經試用或檢定合格后方準進行檢測。
(五)凡因檢測工作失誤,檢測過程中樣品損壞,無法得出完整的檢測數據時,所有檢測數據作廢,應重新取樣進行所有項目的檢測,檢測數據以第二次檢測的為準,禁止用兩次檢測數據拼湊檢測記錄。檢測人員應分析異常情況產生原因,總結上報,交室領導處理。
六、原始記錄及數據處理
(一)原始記錄
1、原始記錄不允許隨意刪改。如需更改,作廢數據應劃兩條水平線,將正確數據填寫在上方并加蓋更改人印章或簽名。
2、原始記錄采用行業規定的統一表格,不能用鉛筆填寫。記錄應清晰整潔,內容完整,有檢測人員和復核人員簽字,復核人員一般為參加該試驗者,并具有在本領域五年以上工作經歷。
3、試驗編號按材料種類獨立、連續編號,原始記錄上同時還須記錄該樣品的報告編號。
4、試驗臺帳、原始記錄要妥善保存,年終歸類存檔;各類原始記錄應長期保存。
5、原始記錄一般不允許與檢測無關人員、外單位人員查閱,確需查閱須經室領導批準,并填寫查閱登記表。
(二)數據處理
1、試驗數據處理由檢測人員進行,復核人員進行復核。數據處理與復核不允許同一人進行。
2、在檢測過程中,應按試驗技術標準或試驗規程要求的精度如實記錄原始數據,若規程中無要求,應按檢測儀器顯示精度讀數和記錄。
3、全部測試數據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4、測試數據的計算、修約、有效位數及統計等應按有關技術標準和試驗規程執行。
5、各項測試數據如超出允許誤差范圍,應重新進行檢測。
(三)檢測報告
1、檢測報告的編寫
a.檢測人員在檢測工作結束后,應及時將原始記錄交給資料員編寫檢測報告。
b.檢測報告要求內容填寫完整、數據準確、簽名齊全、文字簡練、字跡清楚、結論正確,不得涂改。
c.全部檢測數據采用法定計量單位。
d.檢測報告的編號按材料種類(同原始記錄要求)獨立、連續編號。水泥等分齡期填發檢測報告時,其編號相同,(但須在編號后按齡期的先后填上一大寫英文字母A、B、C、D等,)以示區別。
e.檢測報告采用電腦打印
,并有明確結論,"合格"或者"不合格",并注明使用的標準和規范。檢測報告必須保留電子文檔。
2.檢測報告的復核、審批
a.檢測報告由檢測人員簽名后,交復核人對原始記錄、檢測報告進行仔細復核,無誤后方可簽名,然后送技術負責人審核簽名。
b.在審核中發現錯誤,應由檢測人員更改,審查人不得自行更改。
c.經審核、加蓋試驗資料專用章后的檢測報告,并在報告單發送登記薄上登記簽名。檢測報告須留底件,由資料員保存,歸類存檔
篇2:試驗檢測員崗位職責
1、了解試驗室的基本任務、工作分類,試驗內容及試驗材料的用途、性能。
2、熟悉本專業各種試驗儀器的用途、操作性能及維修方法。
3、負責測試前的準備工作和測試儀器的日常維護、管理和清潔衛生,愛護好測試儀器和器具。
4、完成本專業的委托試驗和施工測試任務。
5、根據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本專業的儀器設備,配合做好計量儀器具的周期鑒定和送檢工作。
6、熟悉安全操作規程和用電常識,做到安全生產。
7、完成材料試驗試件的加工、制作及試驗,并提出完整的測試記錄。
8、認真鉆研業務,努力提高技能水平和業務水平。
篇3:試驗檢測環境管理制度
(一)試驗檢測環境是影響檢測結果準確率和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工區試驗室用于試驗檢測的環境條件必須滿足相應的檢測項目和相關的試驗規程、法律法規要求。
(二)試驗室應配備必要的量測器具(如溫度計、溫度儀等)對環境條件進行監控。
(三)開展試驗檢測工作時,試驗人員應對環境條件進行測量并記錄,測量頻次執行相應的標準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