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公司建筑物構筑物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我公司工業建筑物、構筑物的管理,合理使用,增加其耐久性,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制定我公司工業建筑物、構筑物管理規范。
2管理內容
2.1主要建筑物、構筑物要實行掛牌管理,責任到人。
2.2不準任意改變現有建筑物的原設計狀況和設計規定使用的條件。
2.3每個工段要制定出本工段所管轄的建筑物、構筑物頂的清灰制度,根據建筑物、構筑物積灰實際情況每年制定不同的清灰時間。根據我公司的實際工作環境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廠房、高爐出鐵棚、配電室等)每年最少兩次清灰,所有清掃工作結束后要有記錄。
2.4屋面掃灰過程中,小面積積堆厚度不得超過60mm。高度不同的屋面清灰過程中,高低跨處小面積堆灰厚度不得超過120mm,在清灰及掃灰時,嚴禁損壞屋面防水層。
2.5建筑物、構筑物要有良好的防洪、防水、防雷等措施,每年春季和冬季各檢查一次,做好檢查記錄,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通知機動部。
2.6建筑物、構筑物散水和外墻裙要完好無損,周圍1米以內不準堆放任何重物,不準修建排水溝、埋設地下水管線、增設排水龍頭等設施,蒸汽、酸、堿等腐蝕性汽體和液體排放要通致地下排水溝,不準蒸汽回水回到屋面或順墻體流到地面,以防墻體受潮腐蝕和基礎受壓下沉,已經有排水溝的要停止使用,恢復原樣。
2.7不準長期漏雨、漏水不報,也不準任意在建、構筑物四周挖土或堆放垃圾,以免堵塞排水通道,引起地面積水,如發現四周有堆積物必須馬上清理、整平。
2.8不準出現慢性泄漏,冬季要經常檢查,凡慢性泄漏的水管、蒸汽管等處凍結的冰柱要及時清除,泄漏點必須立即處理。
2.9不準任意在建筑物承重結構上(柱子、桁架、梁及支撐桿等)懸掛重物或做為支、吊點,不得在承重構件上打洞、鑿筋、焊吊風扇、燈等。屋頂上不準堆放廢舊閥門、管道、型材、磚塊等檢修遺物和其它非建筑物、構筑物自身的構件成品。
2.10不準任意拆除和損壞防水、防雷、防震、防腐蝕等設施以及維護結構、梯子、欄板、蓋板、測量標志和各類隔熱、防碰保護設施等。
2.11本工段所轄區域內的排水溝要暢通無阻,不準向水溝內傾倒生活垃圾,不準用水向水溝內沖洗灰塵,水溝因汽車碾壓損壞的要及時上報,避免水溝損壞造成排水不利而影響防洪。
2.12根據所轄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的實際情況,負責人要提出維修計劃,上報機動部。
2.13建、構物的每次維修、中修、大修要記錄詳細。
3考核
3.1違反以上1~10條條款的,一項扣50元。
3.2違反第11條的扣100元。
3.3違反第12、13條的扣50元。
附《工業建筑五禁十不準》
(一)工業建筑“十不準條例”
1、不準隨意改變原設計結構,改變設計的使用條件。
2、不準任意亂拆、亂割、亂焊、亂打洞。
3、不準任意拆除和損壞防水、防火、防腐蝕、防震、防雷等設施。
4、不準任意碰撞和損壞圍護結構、梯子、欄桿、蓋板各種標志和各類安全防護措施。
5、不準對建筑物的柱子、梁、架、板及支撐桿件任意碰撞,作臨時起重點、懸掛重物和利用吊車碰擊建(構)筑物等。
6、不準在建筑物基礎周圍任意挖坑積水和堆放重物,以免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
7、不準在各種屋面、樓板和操作平臺超載堆放重物或增建小房等。
8、不準對高溫車間的廠房結構隨意提高使用溫度,對隔熱措施不得任意損壞。
9、不準堆放酸、堿等有腐蝕性的液體和氣體。對在腐蝕介質環境中的建筑結構的防腐設施要加強維護、修復。
10、不準使用與生產工藝技術不相應的工業建筑物強行生產。在生產工藝技術改造時,必須堅持工藝設備和工業建筑綜合考慮。
(二)屋面“五禁”規定
1、嚴禁清灰時在屋面上大面積臨時堆積灰塵(包括高層屋面向低層屋面的過渡清掃)。屋面在不受損壞或腐蝕情況下,其每堆積灰面積不得超過4m2,厚度不得超過60mm,臨時堆放不得超過8小時。
2、嚴禁向屋面投重物。
3、嚴禁在屋面上人群集中,每m2不得超過1人。
4、嚴禁在屋面上堆放重物。
5、嚴禁在屋面上的積灰超過規定厚度,以免發生壓塌事故。積灰量規定,屋面積灰厚不得超過20mm,屋面排水天溝積灰厚度不得超過30mm,天窗擋風板內,女兒墻及高低層屋面處最大積灰厚度不得超過60mm,冬季屋面積雪厚度不得超過150mm。
(三)工業建筑“十禁止規定”
1、禁止動力管網跑、冒、滴、漏對工業建筑形成腐蝕。
2、禁止雨(雪)、工業廢水等滲入、灌入建筑物內形成結構腐蝕。
3、禁止距建筑物2米范圍內設上、下水井,種花草樹木,設蒸鍋、設采暖尾管,疏水器。
4、禁止在各種屋面、低平投拋、拖重物,避免損傷面層及防水層。
5、禁止損壞建筑物上的各種標志牌、標樁等。
6、禁止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溫度和排氣量。
7、禁止電焊機、電車等零次線和防雷裝置線接至各類結構上,避免雜散電流對接構件形成電解,或引雷進入建筑物內造成傷亡事故。
8、禁止在不上人屋面和低載荷的平臺上人群集中,防止墜落事故。
9、禁止在各類通道、平臺、屋面堆放備品備件。
10、禁止在各類承重物構件上焊接各類附件、連接支撐件等。
篇2:地面工業建筑物構筑物管理制度
1、凡有人通過或工作的地點,建筑物均應設置安全進出口,并保持暢通;
2、距離地面2m以上操作設備時,應設置固定式平臺。有跌落危險的平臺、通道、走梯、走臺等,均應設置護欄或扶手,并有足夠的照明;
3、欄桿的設置應遵守GB4053.3《固定式工業鋼平臺安全技術條件》的規定,并按GB2894《安全標志》涂表面漆;
4、欄桿的高度、材質、焊接要求、構件表面和尺寸要求、擋板設置要求、端部固定要求、防銹等要符合GB4053.3《固定式工業鋼平臺安全技術條件》的規定,并按GB2894《安全標志》涂表面漆;
5、防火等級、防火間距要符合GB5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年版)的要求。安全進出口的設置應滿足人員緊急疏散的要求,且要有明顯珠標志,始終保持暢通。
篇3:建筑物構筑物管理制度
1、為加強工業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的維修保養,防止損壞和發生事故,保證安全生產,特制訂本制度。
2、本制度臨猗分公司生產系統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管理。
3、工作職責分工
3.1分廠設備處負責分公司各分廠生產系統主要建筑物、構筑物管理。
3.2各分廠負責所管轄區域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管理。
3.3車間負責本車間區域內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管理。
4、工作流程:
4.1所在車間的工業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和防水坡都應加強維修,并保持原設計要求,嚴禁增加額外負荷以及損壞、開孔、拆除。
4.2凡因特殊情況需要開孔、擴孔、拆除、修改原設計,必須提出申請,作出具體方案,經設備處批準方能進行。
4.3對原有的廠房、工業建筑物應定期進行普查鑒定。并根據建筑物的耐震程度,積極協助進行抗震加固工作。
4.4主要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均設置標點,結合大修進行檢查觀測,作出記錄,發現隱患提出措施,及時處理。
4.5嚴格控制工藝條件,保證檢修質量。杜絕跑冒滴漏,當出現跑料、跑水等情況時操作工應及時處理,防止損壞樓板、地面、建筑物等。
4.6室內地面不準有積水、積酸、積堿、以及其它浸蝕性溶液,必須經常清掃、中和、沖刷,保持干凈。凡有防腐層的地面、基礎、酸溝、墻壁等,嚴禁亂打孔、敲擊等,以免防腐層受到破壞。
4.7禁止將排氣筒(管)和排水管設置在離建筑物近的屋頂和墻腳處,以防止屋面、墻壁、地面浸蝕下沉。
4.8廠內道路應保持整潔,不準堆放各種材料、設備物品;不準排放有腐蝕性的物料及污水;不準隨意破壞道路,如施工需要,需經設備處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完畢由施工單位負責及時修復。
4.9有破壞路面性的各種車輛及運輸設備,必須有可靠的保護路面不受破壞的措施,并報設備處批準后,方可在廠內道路上行走或拉運。
4.10為確保廠區地下設施不受損壞,保證安全生產,因工程和生產需要動土時要辦動土證,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
4.11工業建筑物、構筑物、設備基礎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應有設備處的人員參加。
5、相關記錄:
5.1設備處建立的臺帳:《主要建、構筑物登記臺帳》
5.2分廠(車間)建立的臺帳:《全部建、構筑物及主要設備基礎登記臺帳》
注:主要設備基礎指承重力在1噸以上的設備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