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車的設計工作總結
吊車梁的設計總結
一、吊車梁所承受的荷載
吊車在吊車梁上運動產生三個方向的動力荷載:豎向荷載、橫向水平荷載和沿吊車梁縱向的水平荷載。縱向水平荷載是指吊車剎車力,其沿軌道方向由吊車梁傳給柱間支撐,計算吊車梁截面時不予考慮。吊車梁的豎向荷載標準值應采用吊車最大輪壓或最小輪壓。吊車沿軌道運行、起吊、卸載以及工件翻轉時將引起吊車梁振動。特別是當吊車越過軌道接頭處的空隙時還將發生撞擊。因此在計算吊車梁及其連接強度時吊車豎向荷載應乘以動力系數。對懸掛吊車(包括電動葫蘆)及工作級別A1~A5的軟鉤吊車,動力系數可取1.05;對工作級別A6~A8的軟鉤吊車、硬鉤吊車和其他特種吊車,動力系數可取為1.1。
吊車的橫向水平荷載由小車橫行引起,其標準值應取橫行小車重量與額定起重量之和的下列百分數,并乘以重力加速度:
1)軟鉤吊車:當額定起重量不大于10噸時,應取12%;當額定起重量為16~50噸時,應取10%;當額定起重量不小于75噸時,應取8%。
2)硬鉤吊車:應取20%。
橫向水平荷載應等分于橋架的兩端,分別由軌道上的車輪平均傳至軌道,其方向與軌道垂直,并考慮正反兩個方向的剎車情況。對于懸掛吊車的水平荷載應由支撐系統承受,可不計算。手動吊車及電動葫蘆可不考慮水平荷載。
計算重級工作制吊車梁及其制動結構的強度、穩定性以及連接(吊車梁、制動結構、柱相互間的連接)的強度時,由于軌道不可能絕對平行、軌道磨損及大車運行時本身可能傾斜等原因,在軌道上產生卡軌力,因此鋼結構設計規范規定應考慮吊車擺動引起的橫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與小車橫行引起的水平荷載同時考慮。
二、吊車梁的形式
吊車梁應該能夠承受吊車在使用中產生的荷載。豎向荷載在吊車梁垂直方向產生彎矩和剪力,水平荷載在吊車梁上翼緣平面產生水平方向的彎矩和剪力。吊車的起重量和吊車梁的跨度決定了吊車梁的形式。吊車梁一般設計成簡支梁,設計成連續梁固然可節省材料,但連續梁對支座沉降比較敏感,因此對基礎要求較高。吊車梁的常用截面形式,可采用工字鋼、H型鋼、焊接工字鋼、箱型梁及桁架做為吊車梁。桁架式吊車梁用鋼量省,但制作費工,連接節點在動力荷載作用下易產生疲勞破壞,故一般用于跨度較小的輕中級工作制的吊車梁。一般跨度小起重量不大(跨度不超過6米,起重量不超過30噸)的情況下,吊車梁可通過在翼緣上焊鋼板、角鋼、槽鋼的辦法抵抗橫向水平荷載,對于焊接工字鋼也可采用擴大上翼緣尺寸的方法加強其側向剛度。
對于跨度或起重量較大的吊車梁應設置制動結構,即制動梁或制動桁架;由制動結構將橫向水平荷載傳至柱,同時保證梁的整體穩定。制動梁的寬度不宜小于1~1.5米,寬度較大時宜采用制動桁架。吊車梁的上翼緣充當制動結構的翼緣或弦桿,制動結構的另一翼緣或弦桿可以采用槽鋼或角鋼。制動結構還可以充當檢修走道,故制動梁腹板一般采用花紋鋼板,厚度6~10毫米。對于跨度大于或等于12米的重級工作制吊車梁,或跨度大于或等于18米的輕中級工作制吊車梁宜設置輔助桁架和下翼緣(下弦)水平支撐系統,同時設置垂直支撐,其位置不宜設在發生梁或桁架最大撓度處,以免受力過大造成破壞。對柱兩側均有吊車梁的中柱則應在兩吊車梁間設置制動結構。
三、吊車梁的設計
1、吊車梁鋼材的選擇
吊車梁承受動態荷載的反復作用,因此,其鋼材應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且應滿足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條款3.3.2~3.3.4的要求。
2、吊車梁的內力計算
由于吊車荷載為移動荷載,計算吊車梁內力時必須首先用力學方法確定使吊車梁產生最大內力(彎矩和剪力)的最不利輪壓位置,然后分別求梁的最大彎矩及相應的剪力和梁的最大剪力及相應彎矩,以及橫向水平荷載在水平方向產生的最大彎矩。計算吊車梁的強度及穩定時按作用在跨間荷載效應最大的兩臺吊車或按實際情況考慮,并采用荷載設計值。
計算吊車梁的疲勞及撓度時應按作用在跨間內荷載效應最大的一臺吊車確定,并采用不乘荷載分項系數和動力系數的荷載標準值計算。求出最不利內力后選擇梁的截面和制動結構。
3、吊車梁的強度、穩定承載力驗算
(1)強度驗算
假定吊車橫向水平荷載由梁加強的上翼緣或制動梁或桁架承受,豎向荷載則由吊車梁本身承受,同時忽略橫向水平荷載對制動結構的偏心作用。
對于無制動結構的吊車梁按下式驗算受壓區最大正應力:
對于焊接組合梁尚應驗算翼緣與腹板交界處的折算應力。
梁的支座截面的最大剪應力,在選截面時已予保證,不必驗算。
(2)局部穩定驗算
對于焊接組合梁,應進行局部穩定設計及驗算
(3)整體穩定驗算
當采用制動梁或制動桁架時,梁的整體穩定能夠保證,不必驗算。無制動結構的梁應按下式驗算:
4、吊車梁疲勞驗算
吊車梁直接承受動力荷載,對重級工作制吊車梁和重級、中級工作制吊車桁架可作為常幅疲勞,驗算疲勞強度。驗算的部位一般包括:受拉翼緣與腹板連接處的主體金屬、受拉區加勁肋的端部和受拉翼緣與支撐的連接等處的主體金屬以及角焊縫連接處。
5、吊車梁剛度驗算
吊車梁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撓度要滿足給出的容許限值要求。對冶金工廠或類似車間中工作制為A7、A8的吊車梁,按一臺最大吊車的橫向水平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或本節5.6.1款取值)產生的撓度不宜超過制動結構跨度的1/2200。應注意的是:在計算豎向撓度時系按自重和起重量最大的一臺吊車計算。
6、吊車梁的合理構造設計
應力集中是造成疲勞破壞的主要原因,因而應特別關注吊車梁的細部構造設計。焊接組合吊車梁的翼緣宜用一層鋼板,當采用兩層鋼板時,外層鋼板宜沿梁通長設置,并應在設計和施工中采取措施使上翼緣兩層鋼板緊密接觸。吊車梁的翼緣板或腹板的焊接拼接應采用加引弧板和引出板的焊透對接焊縫,引弧板和引出板割去處應予打磨平整。焊接吊車梁和焊接吊車桁架的工地整段拼接應采用焊接或高強螺栓的摩擦型連接。
吊車梁橫向加勁肋的寬度不宜小于90mm。在支座處的橫向加勁肋應在腹板兩側成對布置,并與梁上下翼緣刨平頂緊。中間橫向加勁肋的上端應與梁的上翼緣刨平頂緊,在重級工作制吊車梁中,中間橫向加勁肋亦應在腹板兩側成對布置,而中、輕級工作制吊車梁則可單側設置或兩側錯開設置。在焊接吊車梁中,橫向加勁肋(含短加勁肋)不得與受拉翼緣相焊,但可與受壓翼緣焊接,端加勁肋可與梁上下翼緣相焊,中間橫向加勁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下翼緣50~100mm處斷開,其與腹板的連接焊縫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當吊車梁受拉翼緣與支撐相連時,不宜采用焊接連接。
重級工作制吊車梁中,上翼緣與柱或制動桁架傳遞水平力的連接宜采用高強度螺栓的磨擦型連接,而上翼緣與制動梁的連接,可采用高強度螺栓摩擦型連接或焊縫連接。
吊車梁端部與柱的連接構造應設法減少由于吊車梁彎曲變形而在連接處產生的附加應力。吊車梁的受拉翼緣邊緣,宜為軋制邊或自動氣割邊,當用手工氣割或剪切機切割時,應沿全長刨邊。吊車梁的受拉翼緣上下不得焊接懸掛設備的零件,并不宜在該處打火或焊接夾具。
篇2:HSE吊車司機職責
1、認真學習項目部的安全、技術交底,按吊裝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2、吊車司機持證上崗,沒有起重工操作證的不準進行吊裝作業。
3、保證吊車各項性能的正常運轉,安全保護開關靈敏有效。
4、按吊車使用保養手冊的要求定期對使用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并做好維護保養記錄,保證不帶病運轉。
5、吊車司機應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不得帶病作業。
6、吊車司機上班時要精神集中,按規程進行操作。
7、吊裝設備時,應按負荷選擇索具。嚴禁吊鉤吊人,起吊物體時不準在吊物下站人,更不得在吊物上站人。
8、每次起吊之前必須仔細檢查吊點、索具和周圍環境,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9、根據吊物的重量、距離和周邊環境來選擇支車的地方,對于周邊有電線電纜的地方,應謹慎操作以確保安全。
10、每次起吊之前,由吊車司機指揮工人把吊車支平、支穩,對于地基較軟的地方應鋪比平常更大的墊木嚴禁超重起吊。
11、吊車在進出現場和橫穿公路時要有專人指揮、疏導,避免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
12、如遇大雨、雪、霧及六級以上大風的惡劣天氣時,應停止作業。雷電交加的天氣,人員必須遠離吊車,必要時安裝避雷裝置。
篇3:運輸隊吊車司機崗位責任制
一、對吊車要認真操作、維護、掌握各部機械性能,機械的運轉情況,電器的靈敏度,保證吊車完好,正常運轉。
二、負責搞好安全工作,遵守規程,按章作業,行車和起吊時,看好周圍是否有障礙物,清除后方可開車。
三、各部位要定期檢查加油,要經常保持吊車整潔衛生,非司機人員不得開車。
四、保持工作現場整潔,起吊重物要按指定地點排放整齊,不得亂堆亂放。
五、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不擅離職守,不干私活,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