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部隊安全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安消防部隊的安全工作,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依據共同條令和《中華人民解放軍安全工作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安全工作,是指部隊為防止和減少事故,保證人員和裝備、財產安全所進行的管理活動。第三條?安全工作是部隊建設經常性、綜合性的基礎工作,是部隊保持高度穩定和集中統一,鞏固和提高戰斗力,圓滿完成防火滅火、搶險救援等各項任務的重要保障。
第四條?安全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教育和督促部隊全體人員樹立安全意識,履行安全職責,遵守安全規定,落實安全制度,加強安全管理,預防和處理各類事故,保證部隊遂行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安全工作必須堅持以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為根本標準,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遵循統一領導、各負其責,教育先行、嚴格管理,突出重點、綜合治理,發動群眾、保持經常的原則。
第六條?各級黨委(黨總支、黨支部)、首長應當加強對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和落實安全責任制,指導和督促部屬履行安全職責,確保安全工作的經常性和有效性。
各級機關及各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掌握安全工作情況,向黨委、首長提出加強安全管理的建議,并密切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做好安全工作。
基層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群眾性安全組織,經常開展安全競賽、安全評比、安全自查與互查等群眾性安全活動。
部隊全體人員應當牢固樹立安全意識,認真履行安全職責,嚴格遵守安全規定,自覺服從安全管理。
第二章?安全工作職責
第七條?做好安全工作是各級黨委、領導、機關、基層的共同責任,支隊級以上單位建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軍政主官擔任組長,司政后防領導及有關部門人員為成員,充分發揮組織系統的作用。
(一)?公安部消防局主要搞好宏觀指導,針對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出現的新情況、新特點,制定政策性規章制度,通報嚴重以上責任事故,總結推廣典型經驗
二)總隊、天津警官培訓基地、消防指揮學校、南京士官學校負責制定實施方案和措施,明確任務、標準和要求。加強調查研究,培養樹立典型,重點幫助指導,解決傾向性問題;(三)支隊負責制定具體計劃和辦法,對安全工作實施面對面指導;
(四)大隊級(含本級,下同)以下單位依據上級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全力抓好安全工作落實。
?第十二條?未設司令部門或者政治部門、后勤部門的單位,其負責行政管理、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的部門,分別按照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第十條履行安全工作職責。第十三條?各級機關的業務部門,按照規定的職責對主管業務工作范圍內的安全工作負責。重大活動的安全工作由主辦部門負責。
第十四條?軍政主官是本單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履行下列職責:
(一)了解和掌握本單位安全工作情況,嚴格執行安全工作法規、規章;
(二)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責任制以及安全工作規章制度,并監督執行;
(三)領導安全教育、安全訓練和安全檢查;(四)領導安全設施建設與管理;
(五)組織協調和解決安全工作的重大問題
六)領導和組織事故救援與調查處理工作。
副職領導協助軍政主官組織領導分管工作中的安全工作,參照前款規定履行職責。
第三章?安全工作分析與部署
第十五條?各單位計劃安排年度工作、階段工作以及執行重大任務或者組織重大活動時,應當將安全工作作為重要內容進行部署,明確重點,提出要求,制定措施;工作進程中,應當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工作時,應當包括安全工作內容。
第十六條?總隊級每半年,支隊級每季度,大隊級以下單位每月應當進行一次安全工作分析。季節變換、任務變動、裝備更新或者組織重大活動時,應當預先進行安全工作分析,并有針對性地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執行緊急任務時,應當邊行動邊分析,明確安全工作的重點和要求。
第十七條?安全工作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人員的思想狀況與安全意識,部隊任務、駐地環境、季節氣候等變化對安全工作的影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預防事故的重點等,并有針對性地制定預防措施。
第十八條?組織實施重大活動或者執行危險性較大的任務時,應當進行安全預測,分析可能發生事故的影響因素、時機和危害程度,明確預防重點、方法和發生事故后的補救措施,
并制定安全預案。
安全預案由單位主要領導審批,報上一級主管機關備案。
第四章?安全教育與訓練
第十九條?安全教育采取定期教育和隨機教育的方式進行。定期教育應當列入部隊年度教育訓練計劃,通常總隊級單位每半年、支隊級單位每季度、大隊級以下單位每月組織一次。隨機教育應當在季節變換、任務變更、人員變動、形勢變化以及節假日時,有針對性地采取多種形式進行。
第二十條?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安全方面的思想教育、法規教育、常識教育、技能教育、事故案例教育以及心理疏導等。
安全教育應當結合實際,講求實效,使所屬人員增強安全觀念,強化責任意識,熟悉安全規定,掌握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第二十一條?出現影響安全的傾向性問題、嚴重事故苗頭或者發生事故時,應當進行安全整頓。安全整頓應當從思想教育入手,引導所屬人員總結吸取教訓,增強安全意識,查找事故隱患,修改完善安全規定和措施。
第二十二條?各單位應當結合日常工作和執勤、業務訓練,適時進行安全訓練,提高官兵素質,使所屬人員熟悉各項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器材裝備,了解預防事故的方法,養成嚴格遵守安全規定的習慣,增強預防事故的能力
第二十三條?電工、電焊工、鍋爐工、油料保管員、化學危險品保管員等有危險因素的工作崗位和特種消防車輛、消防船艇、消防直升機、消防坦克(裝甲車)的駕駛及特種消防器械(具)的操作,應當按照專業要求配備人員,進行安全作業培訓,使其具備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并按照規定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
第二十四條?執行危險性較大的任務時,應當對不具備專業安全知識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使其掌握安全作業的基本要領和操作規范。
第五章?安全設施保障
第二十五條?各級領導和機關應當重視安全設施建設,推廣運用先進技術,改進和完善安全條件,為安全工作提供可靠保障。
第二十六條?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作業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應當設臵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對在有危險因素場所作業的人員,應當按照規定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具。第二十七條?車場、油庫(加油站)應當設有大門或啟閉桿,場內設臵車速限制、禁止煙火等標志。車庫、油庫區域應當設臵消防給水設施,配備滅火器等消防器材。
第二十八條?購臵和使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必須符合國家和部隊有關安全標準,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并經具有專業資質的檢測(檢驗)機構檢測(檢驗)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證
或者安全標志。
第二十九條?各單位在年度經費預算中,應當本著按級負責、分工保障的原則,安排適當的安全工作經費,用于維護安全設施,完善安全工作條件,配備安全防護用品,進行安全工作培訓,組織安全教育宣傳,獎勵安全先進單位和個人。總隊級單位每半年,支隊級單位每季度,大隊級以下單位每月應當組織一次綜合性安全工作檢查。
重大節日、重要活動或者執行危險性較大的任務時,應當針對可能發生事故的薄弱環節,適時組織安全工作檢查。第三十二條?安全工作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履行安全工作職責、制定和執行安全工作計劃、落實安全工作制度、組織安全教育訓練、安全設施建設和管理等情況,重點查找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
第三十三條?安全工作檢查中發現違反安全規定的問題,應當及時糾正或者限期改正;發現事故隱患應當責令有關單位立即排除,在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暫時停止有關工作。
第三十四條?班以及相當單位應當指定人員擔任安全員,負責宣傳安全知識,督促有關人員遵守安全規定,制止影響安全的行為,及時報告安全情況。
第三十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有責任對違反安全規定的問題提出批評和建議,向上級首長和機關報告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舉報不履行安全職責和隱瞞事故真相的行為。首長和機關接到報告或者舉報后,應當迅速查明情況,嚴肅處理。對為避免發生事故起到重要作用的報告人或者舉報人,應當給予獎勵。對報告人或者舉報人應當予以保護。
第三十六條?通常情況下總隊每半年對部隊安全工作情況進行一次講評,特殊情況隨時講評。主要分析安全工作形勢,總結經驗教訓,部署安全工作任務。
第七章?常見事故預防
第三十七條?預防訓練事故和滅火救援傷亡事故(一)在進行軍事、體能和消防業務訓練時,干部必須到現場,親自指揮,認真組織,提出安全注意事項和具體要求。(二)落實安全防護措施。訓練前,應做好準備活動和器械(具)檢查工作,對超過使用年限和不能保證安全的器材裝備,要及時更換。訓練中,嚴密組織,嚴格遵守操場紀律和訓練器械(具)操作規程。嚴禁官兵帶情緒參加訓練,嚴禁超強度訓練和體罰訓練。
(三)購買訓練器材裝備,要嚴格把關,健全審批手續,確保產品質量合格。
(四)在滅火救援戰斗中,指揮員要機智果敢、科學指揮、嚴密組織,隨時掌握火(現)場情況,要針對建筑結構的特點、火源位臵、燃燒物質的性質及有無爆炸、毒害、觸電和建(構)筑物倒塌等危險情況,選擇有利地形和有效滅火搶險方法,正確判斷進攻與撤退時機,減少和避免人員傷亡和裝備受損。?第三十八條?預防淹亡事故
(一)嚴禁個人私自到江、河、湖、海和水庫、水塘、水渠等處游泳、洗澡、捕魚。
(二)集體組織游泳,必須經支隊以上首長批準,由干部親自帶隊到正式游泳場所進行。游泳前要根據人員的水性情況進行編組,指定專人負責。禁止單獨下水、私自亂游、超過規定水域和在水中打鬧嘻笑。凡身體患病不適宜游泳的人員不得下水。下水前和上岸后要逐一清點人數。
(三)駐江、河、山區附近的部隊,要調查掌握河水漲落和山洪爆發期的規律。汛期要與當地防汛部門取得聯系,了解汛情和氣象情況,積極做好防洪的準備工作。
(四)在執行抗洪搶險任務時,要嚴密組織,統一指揮,并備有充足的救生器材。對水情不明時,嚴禁盲目涉渡;渡船時,不得搶上搶下,不得超載;遇有險情,指揮員應冷靜處臵,嚴防混亂和擅自跳水。第四十條?預防食物中毒事故
(一)要經常進行飲食衛生的教育,加強飲食衛生的管理。要經常對食堂、廚房和食品倉庫的衛生進行檢查,保持清潔。(二)聘請地方炊事員要選派責任心強、身體健康的人員擔任,定期進行體格檢查,發現患有傳染病者,應立即調換。要加強對炊事員的管理和監督,隨時了解掌握其思想狀況,發現隱患苗頭,要采取果斷措施,立即撤換。
(三)炊事員要搞好個人和廚房衛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勤剪指甲,工作服、帽、口罩要保持清潔,食堂、廚房和食品庫要做到無蚊蠅、無老鼠、無蟑螂。(四)嚴禁采購未經檢疫的食物,嚴禁食用腐爛變質的食品和病死的家畜、家禽,采摘的各種山菜野果,必須確定無毒時方可食用。
(五)嚴禁將食品與火藥、化肥和毒性藥品混放在一起。生熟食品的刀板、菜盆不得混用,碗、筷、盤、勺等餐具要洗凈消毒。剩余飯菜要妥善保管,再次食用前要仔細檢查并加熱處理。食用蔬菜瓜果要認真沖洗干凈。
(六)發現人員惡心、頭暈、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時,應立即報告,及時診斷治療。
第四十一條?預防煤氣中毒和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火災爆炸事故
(一)要加強對使用煤氣、液化氣、天然氣安全防火常識教育,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和中毒急救辦法,做到會防、會救。(二)在使用火爐、燃氣灶前要認真檢查和試燒,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不漏煙、漏火、漏氣,做到看管定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三)用爐火取暖的房間,必須安裝煙筒和風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要經常清理煙筒,保持煙道暢通(四)在使用煤氣、液化氣、天然氣時,要認真檢查閥門、開關、通風情況,發現問題要立即停用,速報有關部門檢修。
(五)發生人員煤氣中毒,要立即打開門窗并將中毒者抬到室外,進行人工呼吸或速送醫院搶救。
(六)干部要增強工作責任心,嚴格落實查鋪查哨制度,加強對煤氣、液化氣、天然氣的檢查,防止發生事故。第四十二條?預防中暑事故
(一)在炎熱季節進行執勤訓練,施工勞動或執行其他任務時,要妥善安排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適當控制人員的活動量,備足開水和防暑藥品。特別是在室外進行強度較大的科目訓練時,一定要根據氣溫和消耗體力的實際情況,科學安排訓練內容和時間,防止長時間烈日曝曬。
(二)要完善通風和降溫設備。夏季室內溫度高的,應配備必要的降溫設備(有條件的可配備空調設備),增大空氣流動量,以便對流散熱。
(三)發生中暑,應迅速將中暑者送陰涼通風處仰臥,墊高頭部,解開衣扣、腰帶,冷敷頭頸部,要多喝溫開水,嚴重中暑要立即送醫院搶救。
第八章?事故報告與統計
第四十五條?事故的報告與統計工作,應當實事求是、及時準確,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報告
第四十六條?事故按照其性質分為責任事故和非責任事故。
因思想麻痹大意,工作失職,組織不嚴,管理不善,不執行命令,不遵守紀律,不按照條令條例、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辦事等原因造成的事故,為責任事故。
在搶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直接行動中或者因自然災害等不能預見、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事故,為非責任事故;但是其中可以預見和避免,因工作疏漏、盲目蠻干而未能預見和避免的,應當作為責任事故。
第四十七條?事故按照其危害程度,通常分為一般事故、嚴重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一次重傷2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指物資損失折款和善后處理所付出的費用,下同)1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為一般事故。
一次亡1人或者重傷3至5人(師職以上領導干部重傷1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的,為嚴重事故。
一次亡2至5人(師職以上領導干部亡1人)或者重傷6人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的,為重大事故。一次亡6人以上或者損失特別嚴重、影響特別惡劣的,為特大事故。
?第四十八條?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領導。單位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在迅速組織搶救的同時,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立即逐級上報:
(一)一般事故,應當立即報告總隊級主管部門;(二)嚴重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應當立即報告公安部消防局主管部門;
(三)各級機關及直屬單位發生事故后,應當立即報告本級司令機關,司令機關的具體承辦單位為警務部門;
(四)對某些細節一時不清或難以定性的問題,先報告基本情況,然后隨著調查工作進展及時續報,處理完畢后專題報告,并附事故現場照片(圖片)或錄像資料。
(五)各類事故在報告安全工作主管部門的同時,抄送有關業務部門。
第四十九條?一般事故和嚴重事故的責任認定權屬于總隊級單位,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的責任認定權屬于公安部消防局。
第五十條?事故統計報告分為月報和年報。支隊級以上單位應當于每月5日前對上月發生的事故起數、傷亡人數進行分類統計,報告上級主管部門;每年1月10日前對上年度的事故情況進行統計,填寫年度事故統計報告表,報告上級主管部門。總隊、天津警官培訓基地、消防指揮學校、南京士官學校的年度事故統計報告表還應當附事故情況分析,于翌年1月底前報公安部消防局。
事故統計報告表的式樣以及統計要求,由公安部消防局規定。
?第九章?事故救援與調查處理
第五十一條?發生事故并造成人員傷亡和裝備、財產損失的,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保護事故現場。發生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單位首長應當立即到事故現場組織搶救。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應當支持、配合事故搶救,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第五十二條?發生事故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事故進行調查處理。一般事故由支隊級單位組織調查處理;嚴重事故由總隊組織調查處理;重大、特大事故由公安部消防局組織調查處理。
第五十三條?對事故的調查處理應當及時進行。一般事故和嚴重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應當在30天內完成;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應當在50天內完成;遇有特殊情況,經上級首長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第五十四條?根據事故調查處理的需要,可以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通常從機關有關部門選派人員組成,必要時應當選派專家或者技術人員參加。事故調查組主要負責下列工作:(一)查明事故經過和損失情況;(二)查明事故原因和教訓(三)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四)對事故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
(五)指導和幫助發生事故的單位處理善后工作;(六)完成事故調查報告。
第五十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對事故的調查處理。
第十章?安全工作獎勵與懲戒
第五十六條?對嚴格遵守本規定,在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促進部隊全面建設的單位和個人,依照《中華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的有關規定,給予獎勵。
第五十七條?負責事故調查處理的單位,應當在對事故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對直接造成責任事故的人員應當追究相關責任;對發生責任事故單位的領導,應當追究領導責任。
第五十八條?對直接造成責任事故的人員,應當根據事故的等級、后果和影響,以及有關行為對導致事故發生的作用和情節輕重等情況,依照《中華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的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九條?對發生責任事故單位的領導,應當根據事故的等級、后果和影響,確定追究領導責任的對象。
對責任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的有關規定,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安全工作組織領導、監督檢查不力的;(二)未能認真履行安全審批、審查職責而導致事故發?生的;
(三)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不采取措施積極處理致使事故發生的;
(四)發生事故后未積極組織救援或者措施不力致使事故損失擴大的;
(五)弄虛作假、隱情不報的;(六)阻撓、干涉對事故調查處理的;(七)其他違反本規定,妨害安全工作的。
第六十條?對發生責任事故的單位,應當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改正。
第十一章?附?則
第六十一條?各總隊、天津警官培訓基地、消防指揮學校、南京士官學校可以根據本規定制定實施細則。第六十二條?本規定由公安部消防局負責解釋。第六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凡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本規定未及事項按其他有關規定和要求執行
篇2:消防部隊車輛安全管理規定
安全管理,是指部隊為防范和處置事故,保證人員和裝備、財產安全所進行的活動。
安全管理職責
部隊人員在安全管理方面的一般職責:
(一)遵守安全法規制度;
(二)熟悉預防事故的基本知識;
(三)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護技能;
(四)及時報告安全隱患和事故;
(五)制止違反安全規定的行為。
軍政主官對本單位的安全管理全面負責,履行下列職責:
(一)嚴格執行安全管理法規制度和上級關于安全管理的指示;
(二)全面掌握本單位安全管理情況;
(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責任制;
(四)領導安全教育、安全訓練和安全建設;
(五)領導事故預防和處理工作;
(六)組織協調和解決安全管理中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