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天然氣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天然氣安全使用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5076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天然氣安全管理,規范天然氣安全使用行為,保障公司員工、家屬生命財產和社會公共安全,根據國務院《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建設部《城鎮燃氣設計規范》和《天然氣安全使用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規定對安全使用天然氣、天然氣設施保護、維護和生產及居民用氣等內容進行了要求。第三條各用氣單位應建立天然氣安全管理制度和天然氣泄露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與燃氣公司、地方政府建立應急聯動機制。第四條各用氣單位應對天然氣管理法律法規和安全節約用氣進行宣傳,提高員工和居民使用天然氣的安全意識。第二章職責第五條單位負責職責范圍內屬地的天然氣安全管理和使用工作。第六條天然氣設施資產屬于單位的,資產所有單位負責屬地內天然氣安全管理和使用工作。第七條天然氣設施資產屬于燃氣公司的,用氣單位應配合、協助和監督燃氣公司做好屬地內天然氣安全管理和單位、居民用氣的安全檢查工作。第三章天然氣調壓站第八條調壓站應建立供氣管網平面布置圖、工藝流程圖和巡視檢查路線圖。第九條調壓站應設置火種存放處,安裝避雷設施和靜電釋放裝置;人員進入天然氣調壓站,應穿防靜電服、防靜電鞋,嚴禁攜帶火種和手機等進入天然氣調壓站內。第十條調壓站內避雷設施和防靜電裝置應按要求定期進行檢測;高壓儲罐的運行應執行《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第十一條調壓站設備應實行目視化管理,管線及附屬設施應標識齊全、著色規范,管線有氣體流向標識;各種儀表顯示準確。第十二條調壓站設備運行平穩,管線、閥門無泄漏;定期按“十字”(調整、緊固、潤滑、防腐、清潔)作業法對供氣設備進行保養。第十三條天然氣設備設施的維護和檢修,應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及專業人員進行。第十四條調壓箱的安全放散管直徑大于0.15米時,放散管管口應高于廠房頂面、燃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米以上;當放散管直徑小于0.15米時,放散管管口應高于廠房頂面、燃氣管道、設備和走臺2.5米以上。第十五條燃氣放散管的管頂或其附近應設置避雷針,其針尖高出管頂不小于3米。第十六條調壓箱應防雨、防塵、接地牢固,各種儀表顯示準確;調壓箱內的各連接點及調壓器應每周檢查一次。第十七條改建、擴建燃氣管網及主要燃氣設施,應保存原有設備設施的影像資料。第四章天然氣設施保護第十八條天然氣設施所在地、地下天然氣管道上方和重要天然氣設施上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毀損、覆蓋、涂改、擅自拆除或者移動天然氣設施安全警示標識。第十九條在天然氣設施保護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危及天然氣設施安全的活動:(一)建設占壓地下天然氣管線的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二)進行挖掘、取土等作業以及使用明火;(三)傾倒、排放腐蝕性物質;(四)堆放易燃易爆危險物品以及種植深根植物;(五)其他危及天然氣設施安全的行為。第二十條在天然氣設施保護范圍內鋪設管道、打樁、挖掘等可能影響天然氣設施安全的作業活動,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物業管理單位與供氣單位共同制定天然氣設施保護方案,執行《礦區服務事業部院區動土作業許可管理規定》,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第二十一條建設單位或施工單位在建設工程開工前應當查詢施工地段的天然氣設施竣工圖,查清地下天然氣設施鋪設情況,必要時可以邀請供氣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探測或者開挖。第二十二條燃氣設施的安全保護范圍分別為:高壓、次高壓管道管壁兩側各6.5米內,中壓管道管壁兩側各1.5米內,低壓管道管壁兩側各1米內,庭院架空管道管壁兩側各0.5米內,閥門室(井)、凝水井(缸)、高壓箱(柜)、計量箱(柜)外壁各1米內。第二十三條燃氣放散管管口至明火散火花的地點與建、構筑物的防火間距表,見表-1。表-1燃氣放散管管口至明火散火花的防火間距表(米)燃氣放散管管口至下列明火、散火花的防火間距防火間距(米)明火、散火花25民用建筑、燃氣熱水爐間12重要公用建筑、一類高層民用建筑30道路(路邊)主要10次要5第二十四條地下燃氣管道與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凈距表(中壓管道0.01≤P≤0.4MPa),見表-2。表-2地下燃氣管道與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凈距表(米)(中壓管道0.01≤P≤0.4MPa)項目中壓地下燃氣管道(米)給水管0.5污水、雨水排水管1.2電力電纜直埋0.5在導管內1.0通訊電纜直埋0.5在導管內1.0其他燃氣管道DN≤300毫米0.4DN>300毫米0.5熱力管直埋1.0在管溝內(至外壁)1.5第二十五條地下燃氣管道與相鄰管道之間的垂直凈距表(中壓管道0.01≤P≤0.4MPa),見表-3。表-3地下燃氣管道與相鄰管道之間的垂直凈距表(米)(中壓管道0.01≤P≤0.4MPa)項目地下燃氣管道(米)(有套管時,以套管計)給水管、排水管或其他燃氣管道0.15熱力管的管溝底(或頂)0.15電纜直埋0.50在導管內0.15第二十六條室內燃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及設備間的平行凈距離,見表-4。表-4室內燃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及設備間的平行凈距離(米)其他管道及設備給排水管蒸汽管電纜引入管、進線管照明電纜電表、保險器、閘刀開關明設暗設距離(米)0.10.11.30.10.050.3第二十七條室內燃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及設備間的交叉凈距離,見表-5。表-5室內燃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及設備間的交叉凈距離(米)其他管道及設備給排水管蒸汽管明敷照明線路明敷動力線路電表、保險器、閘刀開關距離(米)0.010.010.0150.150.3第二十八條院區內地下天然氣管道的泄漏檢查應符合下列規定:(一)高壓、次高壓管道每年不少于一次;(二)聚乙烯塑料管或設有陰極保護的中壓鋼管,每兩年不少于一次;(三)鑄鐵管道和未設陰極保護的中壓鋼管,每年不少于二次。第二十九條天然氣管道閥門應每半年檢查一次,閥門井內無積水、無雜物、無塌陷。第三十條天然氣管道凝水缸不應有泄漏、腐蝕、堵塞等現象。第三十一條架空敷設的天然氣管道跨越道路時,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第五章生產場所及居民用氣第三十二條天然氣鍋爐房應設置火種存放處,安裝避雷設施和靜電釋放裝置;人員進入天然氣鍋爐房,應穿防靜電服、防靜電鞋,嚴禁將火種和手機等帶入天然氣鍋爐房及燃氣設施間、計量間等用氣場所。第三十三條天然氣鍋爐房應設置天然氣泄露自動報警裝置,每年由專業機構進行檢測;應配備便攜式燃氣報警探測器,由值班人員定期對燃氣管道接口處進行探測,并認真做好記錄。第三十四條天然氣鍋爐房燃氣管道上應安裝檢漏裝置、低壓和超壓報警連鎖切斷裝置。第三十五條天然氣泄露自動報警裝置的探測器安裝位置應距屋頂0.5-1.0米,方向向下;探測器的室內有效距離不宜大于7.5米,室外不宜大于15米。第三十六條天然氣設施及計量表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專用房間內;燃氣管道壓力表應標識上、下限值,壓力表應每半年校驗一次。第三十七條在用氣場所內實施動火作業必須制定有效的作業方案并辦理作業許可。第三十八條天然氣鍋爐燃燒裝置的安全設施應符合下列規定:(一)煙道和封閉式爐膛均應設置泄爆裝置,泄爆裝置的泄壓口應設在安全位置;(二)鼓風機和空氣管道應設靜電接地裝置,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0歐姆;(三)天然氣總閥門與燃燒器閥門之間應設置放散管;(四)燃氣閥組管道上應安裝檢漏裝置、低壓和超壓報警連鎖切斷裝置。第三十九條閥門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一)天然氣鍋爐房的進口和燃氣設備前的燃氣管道上均應單獨設置手動閥門及燃氣泄漏自動切斷閥,閥門安裝高度不超過1.7米;(二)每個燃燒器的燃氣接管上,必須單獨設置有啟閉標記的燃氣閥門;(三)燃氣管道閥門與用氣設備閥門之間應設放散管,放散管前必須設置閥門。第四十條有靜電接地要求的管道,應當測量各連接接頭間的電阻值和管道系統的對地電阻值;設計有靜電接地要求的管道,當每對法蘭或其它接頭間電阻值大于0.03歐姆時,應設導線跨接;當管道不少于5根螺栓連接時,在非腐蝕環境下,可以不跨接導線。第四十一條餐飲場所天然氣進口的燃氣管道上應設手動切斷閥和燃氣泄露自動切斷閥;自動切斷閥停電時必須處于關閉狀態。第四十二條餐飲場所廚房內應通風良好,設置燃氣濃度檢測報警器、自動和獨立的防爆型機械送排風系統,報警器每年由專業機構進行一次監測。第四十三條燃氣器具應符合下列規定:(一)燃氣軟管與管道、燃氣器具的連接處應采用壓緊螺帽(鎖母)或管卡(喉箍)固定,在軟管的上游與硬管的連接處應設閥門;(二)軟管不得穿墻、頂棚、地面、窗和門,軟管至少每兩年更換一次。第四十四條基地物業、用氣單位應配合、協助和監督燃氣公司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單位、居民用氣安全檢查。第四十五條開展居民生活用氣檢查,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一)探測燃氣表、管道接口處是否滲漏燃氣;(二)燃氣濃度檢測報警器和燃氣軟管使用情況;(三)臥室內嚴禁設置燃氣設備、設施,安裝燃氣灶的房間凈高不宜低于2.2米,燃氣灶與墻面的凈距不小于0.1米;(四)燃氣軟管長度不應超過2米,并不得有接口;(五)燃氣熱水器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非居住房間、過道或陽臺,熱水器應選用強制排煙系統,給排氣筒宜采用金屬管道;(六)檢查居民安全使用天然氣情況,宣傳燃氣使用安全知識。第六章附則第四十六條本規定中下列用語的含義:(一)城鎮燃氣輸配系統,一般由門站、燃氣管網、儲氣設施、調壓設施、管理設施和監控系統等組成。(二)燃氣設施,是指氣化站、高壓站、燃氣管網等的總稱,包括市政燃氣設施、庭院燃氣設施和共用燃氣設施及戶內燃氣設施等。(三)燃氣器具,是指以燃氣為燃料的燃燒器具,包括居民家庭和餐廳使用的燃氣灶、熱水器、采暖器、空調器等器具。(四)調壓箱(柜),是指調壓裝置放置于專用箱體,承擔用氣壓力調節的設施。包括調壓裝置和箱體。(五)調壓站,是指調壓裝置放置于建筑物內,承擔用氣壓力調節的設施。包括調壓裝置和建(構)筑物。(六)城鎮燃氣管道的設計壓力(P)分為7級:城鎮燃氣管道設計壓力(表壓)分級名稱壓力(MPa)高壓燃氣管道A2.5MP

篇2: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使用定期檢驗規定

1目的

為避免或減少船舶及海工(以下簡稱船舶)因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破損引起觸電、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生產過程安全、有序地進行,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企業船舶建造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使用及點檢。

3管理職責

3.1各企業對所有電焊皮帶統一進行編號標識及標識注銷。

3.2各企業應有專人負責皮帶點檢、標識工作。

3.3各企業供應部對采購的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負責,并提供相應的質量保證書,公司相關部門要定期對采購質量進行抽查。

3.4各企業安全部門負責對皮帶的點檢和標識進行監督檢查。各級人員都負有對皮帶的點檢和標識進行監督檢查的職責。

4電焊、氧氣、天然氣皮帶領取及使用要求

4.1新領用的電焊皮帶,由專門部門統一進行編號。

4.2新領用的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的質量保證書必須由使用部門留底備查。

4.3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要按照有關規定及崗位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每天班前操作人員要對自己所使用的電焊、氧氣、天然氣等皮帶進行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施工中如有破損要立即修理包扎。

4.4電焊鉗與電焊皮帶間的連接須專用接頭連接,電焊皮帶間連接須用皮帶接頭或銅管連接,不得采用其它不可靠方法連接。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接頭要用鐵絲扎牢,割刀、分配器要用皮帶軋頭緊好。

4.5施工完畢要及時關閉焊機電源,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要及時從氧氣、天然氣分配器上拔下。電焊皮帶的報廢要按有關報廢程序進行注消。

5皮帶點檢及標識

5.1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每月必須定期點檢、標識。各單船應根據生產實際使用情況縮短點檢周期。

5.2檢驗人員要認真做好皮帶的檢驗和標識工作,要保證每根通過檢驗的皮帶完好并安全可靠。對檢驗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做到熱忱服務、嚴格把關。

5.3因工程需要不能按時參加檢驗的,需由部門負責人寫出書面證明,確認是工作需要不能參加檢驗,待完工后送檢(并注明完工日期)。

5.4檢驗人員要做好臺帳,做到每根皮帶都有檢驗情況記錄,對到期不參加檢驗的要及時通報部門進行處理。

5.5對送檢的電焊、氧氣、天然氣、乙炔等皮帶因接頭破損較多,經修理后仍無法保證安全使用的,由檢驗人員開出建議報廢通知單,由按規定報廢換新。

5.6皮帶經檢驗合格后,在皮帶兩頭及中間貼上不干膠的檢驗合格標牌,外用透明膠帶封好。

5.7使用者在工作時要保護好檢驗標識,不得涂改仿冒,一經發現將從嚴處理。

5.8無點檢標識的電焊、氧氣、天然氣等皮帶一律不得使用。

6檢查及處理

6.1使用人員負責皮帶的日常檢查;

6.2各企業安全部門組織對皮帶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對未按規定送檢的皮帶使用部門或個人進行處理。

7本規定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篇3:天然氣使用安全制度

一、用氣前應仔細閱讀天然氣用戶須知,掌握燃氣設施的維護、報修及安全常識。

二、使用天然氣應先點火,后開氣。一時未點著,要迅速關閉天然氣灶開關,切忌先放氣,后點火。使用自動點火灶具時,將開關旋鈕向里推進,按箭頭指示方向旋轉,點火并調節火焰大小。

三、注意調節火焰和風門大小,使燃燒火焰呈藍色錐體,火苗穩定。

四、使用時,人不要遠離,以免沸湯溢出撲滅或被風滅火焰,造成漏氣。

五、使用完畢,注意關好天然氣灶開關,做到人走火滅。同時將表前閥門關閉,確保安全。

六、連接灶具的軟管,應在灶面下自然下垂,且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離,以免被火烤焦、釀成事故。注意經常檢查軟管有無松動、脫落、龜裂變質。軟管老化應及時更換。

七、使用燃氣具時,注意廚房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八、教育無關人員不要玩弄天然氣灶具開關。

九、定期用肥皂水檢查室內天然氣設備接頭、開關、軟管等部位,看有無漏氣,切忌用火柴檢漏。如發現有氣泡冒出,或有天然氣氣味,應打開窗戶通風,嚴禁開關電器,使用明火,并立即報告當地天然氣維修站。

十、還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嚴禁在廚房和有天然氣設備的房間內睡人;

(二)禁止自購亂拉亂接軟管;

(三)嚴禁私自拆、裝、移、改天然氣管道設備,禁止搬弄天然氣表;

(四)不要將天然氣管道作為電線接地線。

(五)天然氣灶具、氣表周圍不要堆放易燃物品。

(六)不能將室內天然氣管道、氣表切封在室內裝飾材料內,避免管道腐蝕、破損泄漏。

十一、如遇假期,較長時間不使用,切記關閉氣表前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