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造板廠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纖維板企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易燃、易爆的重點防火單位,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公安部令《關于規范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確保我公司生產和職工免受火災威脅。根據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堅決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積極做好防火工作。
2.各級領導應該重視防火安全,必須把防火安全工作列入領導議事日程,做到有布置、有檢查,在實際工作中狠抓落實。
3.對全體員工要加強防火安全教育,提高員工對防火安全的重要性、自覺性和責任感。
4.落實防火安全的領導和管理,應建立、健全各級防火安全責任制,做到分工明確,責任獎罰分明,保障國家財產和員工的人身安全,以利促進生產的發展。
5.建立防火安全檢查、巡查制度。公司每月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防火大檢查;工段每周檢查一次;班組每小時對重點防火設備(部位)巡查一次,并做好記錄備查。
6.在生產區內嚴禁烤火,以及使用汽油、酒精或易燃液體清洗機械設備,以防火災。如維修需要辦動火手續后方可使用。
7.嚴禁在生產區內吸煙,吸煙者應在公司劃定吸煙區內吸煙。管理人員若發現有違反吸煙規定的人員卻不加以制止,對管理人員處以相等的扣罰。
8.禁止在生產區內進行動火作業。需要動火時必須按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經保衛、技安部門審批,辦好動火證后,落實動火現場安全措施方可動火。動火時應嚴格執行動火許可證背面的安全規定。
9.乙炔、氧氣瓶不準高溫存放,一般在35度以下。乙炔瓶與氧氣瓶要分隔存放。動火作業時,瓶與瓶之間不少于5米,明火點與瓶之間不少于10米以上,以防發生危險。
10.易燃、易爆物品應妥善保管。易燃液體如:汽油、酒精、苯等不準露天堆放。需用桶、缸等裝儲,容器應牢固密封,防止泄漏,杜絕火患。
11.倉庫內易燃物品和可燃物品應分類存放,對散落部份應及時清除,不準設吸煙室,以防火患。
12.凡機動車輛進入工段要全部帶防火罩,車輛要定期清潔,當班當值司機負責加水、加油等所有日常保養工作,以免油漬、纖維、積塵過多,預防明火發生火災。
13.生產線的火花探測報警裝置在停機后及開機前都必須檢測一次。要經常對其進行維護、保養,保持高度靈敏、正常。并做好維護、保養、檢測記錄留檔。
14.生產現場要注意防火。特別是熱磨、熱壓、砂光報火警時,無論是否有火星,
被送到401、411、602倉及袋濾器內必須派人到各自工段管轄范圍內的有關
部位查看,檢查途徑的風管是否有火,確認安全后辦理有關手續和簽名,方可開機生產。
15.在生產區內嚴禁燃放煙花、鞭炮、“火箭”等,以防火患。
16.防雷設備每年應在雷雨季節前會知有關單位進行檢查測試一次。注意維護、保養以確保其正常工作。
17.值班電工對電器設備應加強巡回檢查。電器設備要保持清潔,電纜槽要定期揭蓋檢查、清理積塵或纖維,以防短路而引起火患。具體電器設備巡檢按巡檢要求執行。
18.禁止摩托車、易燃物品儲存、停放在生產工段內,以免發生火災事故,需儲存、停放在指定地點內。
19.生產現場(工段)、倉庫未經有關領導同意,禁止任何人員攜帶親戚、朋友和外來人員進入生產現場、倉庫參觀、學習、探訪等。
20.外單位人員(包括運輸)進入廠區范圍內進行作業、參觀、學習及運輸等工作時,需由聯系部門(含個人)督促填寫安全合同。禁止在生產區域內吸煙,如若由此而造成火災事故的,追究部門事故責任。
21.原料場內木材堆放必須整齊,木材與消防栓之間距離1.5米以上,堆與堆之間必須留消防通道,不得有任何借口在消防通道上堆放木材和物品,要保證通道暢通無阻。
22.車輛進、出場前檢查。原則上由集團公司保衛部值班人員負責,檢查是否帶防火罩及登記進場。
23.凡是消防通道、消防設備任何部門、工段都不能占用、封堵,應保持其暢通無阻。
24.凡在生產過程中聞到燒焦味時當班人員必須查找原因,直到消除原因為止。必須在交班記錄本上寫明原因,再用口頭交接清楚,接班人員需繼續跟蹤或查找隱患,必要時停機全面檢查。
25.電飯煲原則上是用于生產工作需要,嚴禁作其它使用。在使用工作中,操作者不得離開崗位,以防短路而引起火災。
26.臨時線拉接時,無論是高、低壓都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手續及操作,并會知生產技術部。
27.消防器材實行分區管理,并落實其管理責任人,其它人員不準隨意挪用,消防器材附近應留有一定位置,不準亂堆亂放雜物,以確保暢通無阻。
28.現根據生產防火安全要求,確定公司重點設備和易起火部位定為防火安全重點管理部位有:208干燥管系統、211風送系統、401倉、411倉、602倉、452、513、514等風送系統、432廢料輸送系統、砂光機、熱壓“三機”(包括油壓房)、壓縮機。
28.1.生產班組在接班前應對所屬部位進行一次全面、仔細檢查,接班時要閱讀交接班記錄,交班者要口頭講解本班設備運行情況。在生產過程中按規定每小
時巡查一次,并做好記錄、簽名手續。
28.2.檢查巡檢內容
28.2.1.熱磨工段
28.2.1.1.檢查208、211風機是否振動,是否有磨擦聲,皮帶是否打滑。
28.2.1.2.檢查加熱器干燥系統是否有燒焦的異味。
28.2.1.3.檢查211旋風分離器、袋濾器的粉塵溢出是否正常,旋轉閥、螺旋是否有磨擦聲,是否有燒焦的異味。
28.2.2.熱壓工段
28.2.2.1.檢查401、411倉的傳動系統是否有磨擦聲,是否聞到焦味。
28.2.2.2.檢查鋸邊縱橫鋸吸塵口是否堆塞,鋸架是否振動,是否有磨擦聲及燒焦味。
28.2.2.3.檢查452、432風機是否振動,是否有磨擦聲,皮帶是否打滑及其管道。
28.2.2.4.檢查旋風分離器、袋濾器的粉塵溢出是否正常,旋轉閥是否有磨擦聲及燒焦味。
28.2.2.5.檢查“三機”是否有燒焦味和油壓房設備是否有故障。
28.2.3.砂光工段
28.2.3.1.檢查513、514風機是否振動,是否有磨擦聲,皮帶是否打滑。
28.2.3.2.檢查袋濾器、旋風分離器、602倉的粉塵是否溢出,旋轉閥、螺旋是否有磨擦聲及燒焦味。
28.2.3.3.檢查砂光機的砂帶是否打滑,砂光機各部位是否有煙冒出。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上述部位有異常或有燒焦的異味時應立即停機檢查,處理程序參
閱《火警處理程序》。
28.3.重點防火設備例行檢修、清潔制度
28.3.1.自動火花報警及滅火系統每月檢查一次,將檢查結果作好記錄并簽名,經
安技主管驗收簽名合格后方能開機生產。
28.3.2.所有風機每月檢查一次風葉、皮帶磨損情況,軸承發熱情況(軸承溫度不
超過80度),在運行狀態下由設備組驗收。
28.3.3.袋濾器布袋每月檢查并清潔一次,每半年水洗一次;振蕩器、風門每個月檢修一次。由設備組及安技員共同驗收。
28.3.4.干燥管每次停機都要檢查是否干凈,若有纖維粘附要及時清理;每月清干
燥管不少于一次,由設備組驗收。
28.3.5.401、411倉每月檢查一次所有傳動系統,重點檢查打散片是否變形,軸承
是否發熱,由設備組驗收。
28.3.6.所有電機上不得有粉塵堆積,室內電機由設備所屬工段負責,室外電機由
電儀工段負責,由調度室負責檢查。
2.8.3.7.熱壓“三機”每日一小清,工段負責驗收。逢換厚度規一大清,屋頂風管
每月清潔一次,工段、設備主管、安技同時驗
收簽約,具體操作細節必須填寫到清潔記錄表上。
28.4.火警處理程序
28.4.1.自動報警時,若能復位,可先不停機,檢查報警部位的整個系統;若無異
常,向當班調度匯報,由調度決定是否停機;若不能復位或復位后在4
小時內第二次報警。必須立即停機檢查,由調度驗收確認安全后方能開機
。整個檢查過程須仔細記錄并簽名。
28.4.2.檢查時若發現生產線任何部位有明火或冒煙或焦味,必須立即全廠停機。
撲滅后除檢查起火設備所屬系統外,其前后聯接設備也必須仔細檢查,并
通知主管廠長和安技員回廠,由主管廠長和安技員同意后方能開機。
28.4.3.報火警后各系統檢查內容
28.4.3.1.208干燥系統火警:檢查整個干燥管、風機、加熱器、旋風分離器(打
開觀察孔用電筒檢查。下同)。
28.4.3.2.211系統火警:檢查袋濾器(打開袋濾器頂部、濾袋部位的檢查門,每
隔拆開一個濾袋用電筒觀察下箱體內的情況。下同)、風機、旋風分離器
、401倉。
28.4.3.3.452、514、513系統檢查風機、旋風分離器、袋濾器;鋸邊吸風口;砂
光機吸風口。
28.4.3.4.所有檢查過程必須充分發揮嗅覺作用,如有燒焦氣味,須找出火源。排
除或確定無火警后,方可離開現場。
29.各部門、工段(工段)、班組正職為防火安全責任人,對本部門、工段、班組的防火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30.部門、工段(工段)的防火安全責任人應履行下列防火安全職責。
30.1.貫徹執行消防法規和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本公
司防火安全管理規定。
30.2.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防火安全問題。
30.3.組織實施對部門、工段防火設施、滅火器和防火安全標志的維護、保養,確
保其完好有效,確保消防通道暢通無阻。
30.4.組織本部門、工段義務消防隊員學習,在員工中組織開展防火知識、技能的
宣傳教育和培訓。
31.0.班組的防火安全責任人對本部門、工段的防火安全責任人負責,實施和組織
落實下列防火安全管理工作。
31.1.負責本班人員的防火安全知識教育和滅火器材的使用。
31.2.對本班的重點防火設備和易起火部位的巡檢工作負責監督。
31.3.保障部門、工段防火設施、滅火器材、防火標志及消防通道不受損壞和堵塞。
31.4.督促巡檢記錄按時填寫,保證完整無缺。
32.0.各部門、工段(工段)的滅火器材管理人每月對滅火器材進行檢查、清潔
、登記、簽名。發現問題及時向安技組反映處理。
33.0.對違反防火安全管理規定的進行處理。
33.1.違反下列規定之一者處50元扣罰。
33.1.1.不按規定辦理動火手續而強行焊接的,造成火災事故按集團
33.1.2.摩托車不按規定停放造成安全事故負一切事故責任。
33.1.3.未經同意善自挪用消防器材。
33.2.違反下列規定之一者處100元以上扣罰。
33.2.1.違規吸煙者及發現違規吸煙而不加制止的相關管理人員。
33.2.2.未經公司領導同意攜帶親戚朋友及外來人員進入生產現場、倉庫進行參
觀、學習、探防的當事人。
篇2:A超市特殊節假日防火管理制度
超市特殊節假日防火管理制度
商場防火一般可分為:營業廳防火,生鮮熟食防火,電氣機械防火,周轉、辦公室、財務部、宿舍防火。營業廳的火險,一般來自于顧客攜入火種,電氣短路和違章電氣作業;生鮮熟食火險,主要來自于電氣、燃氣和違章安裝、操作(如油炸、烘烤)及意外造成;電氣火險,主要是由短路、過負荷、接觸電阻熱、電火花和電弧、照明燈具、電熱元件、電熱工具的表面熱、過電壓和渦流熱造成;周轉倉、財務室、辦公室、宿舍火險,主要來自于電氣方面的原因,人員吸煙和違章動火等因素造成。
針對以上情況,結合本商場實際,特制定如下規定:
一、營業廳防火:
1、禁止任何人在賣場內吸煙;
2、禁止在營業廳使用一切電加熱產品(特殊情況上報審批);
3、禁止在營業廳進行電焊、風焊、切割等電氣作業;
4、禁止在化妝品區存放過多危險物品(如摩絲、發膠、指甲油等);
5、禁止在雜貨區存放過量易燃、易爆物品(如乒乓球、火機、小瓶汽油、灑精、蠟紙、丁烷氣等);
6、禁止無證人員私拉亂接電線;
7、不得在商場內存放垃圾,封好柜臺下側同地面縫隙;
8、隨時檢查電氣線路,消防設施,保證一切設備正常運行;
9、禁止偽裝、遮擋,挪動消防設施;
二、生鮮/熟食防火:
1、非授權情況下,禁止任何人私自動火,進行相關操作;
2、電氣線路同燃具保持相應的安全距離;
3、燃具同氣罐距離保證在1.5米以上;
4、倉庫不得存放過多易燃物品(飯盒、紙、燃氣等);
5、禁止在操作時離開崗位,堅持先點火后開氣原則;
6、煤氣罐不得過多罐裝(不超容器85%)過多存放;
7、禁止將液化石油氣倒置,臥放;
8、禁止以任何方式給液化氣石油氣加熱;
9、勤作檢查,及時整改,保證一切設備正常工作;
10、禁止明火試漏,禁止挪動、偽裝、遮擋消防設施,保證在無人時做到:火熄、燈滅、水斷、氣關;
三、電氣防火:
1、禁止違章搭設電路,安裝時必須使用符合國標的材料;
2、禁止超負荷,強行運作電氣設備;
3、禁止違章使用切割機,電焊、風焊和打磨機械;
4、禁止過量存放動力燃料,在該處吸煙和進行其它不安全的電氣作業;
5、禁止閑人進入配電房;
6、禁止使用除保險絲外任何材料代替保險絲;
7、保證電氣線路正常,接頭牢固,完全包扎;
8、禁止移動,遮擋,偽裝消防設施。
四、周轉倉防火:
1、禁止違章安裝、使用燈具,配電線路使用金屬管或難燃管材包裝;
2、禁止在倉庫內吸煙、動火;
3、禁止在倉庫內進行切割,風/電焊和打磨作業;
4、禁止超高存放貨物,禁止在燈具下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所放物品離燈具保證在50公分以上;
5、保證已接電源線路接頭牢固,完全包扎;
6、禁止私拉私接電線,在倉庫內使用一切加熱產品‘
7、禁止將易燃品、危險品混存;
8、禁止挪動、遮擋、偽裝消防設備設施,所配消防器材合理;
9、保證消防設施正常工作,做到人走燈滅。
五、辦公、財務、宿舍防火
1、禁止在上述區域違章使用電加熱產品;
2、禁止吸煙,私自動火,用電燒水;
3、禁止在該區域進行風/電焊、切割、打磨作業;
4、禁止在該區域私拉亂接電線,將煙頭(宿舍)或其它火種扔進垃圾箱;
5、禁止將人事檔案、資料亂擺放,應設專人管理保存;
6、禁止在財務室存放大量現金;
7、禁止挪動、偽裝、遮擋、私自改建消防設施。
篇3:防火防爆防毒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管理規定:
一、儲罐區、生產區為禁火區,禁火區內生產車間、部門、外來施工單位,嚴格執行本制度。
二、需動火作業時,必須到安全部門申請,批準后,方可動火。
三、動火作業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1、動火前必須經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其動火證的有效期為一天(24小時),出現異常須立即停止并重新辦證。
2、動火證應填動火有效期,申請辦證單位、動火部位、工作內容、安全防火措施,動火分析,開始動火時間以及各項責任人和審批人的簽名。
3、動火作業時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連通的設備、管道等部位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
(3)動火部位應備有適用的消防器材或滅火措施。5級以上大風,停止室外動火作業。
防塵、防毒管理規定:
一、防護與治理
1、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2、對散發出的有害物質,應加強通排風,并采取回收利用、凈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3、有粉塵或毒物的作業場所要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二、組織與搶救
1、生產、使用、儲存有毒、有害物質的單位,應成立化學毒物急性中毒搶救領導小組,由安全副總擔任組長。
2、在腐蝕性的物料或有能使皮膚吸收毒物的車間(崗位),除配備足夠適用的防護用具和急救藥品外,還應設有洗眼、噴淋或清水池等沖洗設施。
3、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應嚴格按照《化工企業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規定》中的具體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