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勤錨地登輪安全細則
1.目的
為確保業務人員錨地登輪的安全,根據寶捷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有關規定,結合業務開展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管理細則。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員工因實施錨地檢疫、錨地巡檢、錨地交接等所有需要錨地登輪的情況。
3.錨地登輪要求
3.1調度委派錨地登輪的任務之前填寫任務交底單,現場登輪人員認領任務后按照任務交底單確認拖輪、個人防護到位等錨地登輪條件,最終由部門經理簽字確認具備錨地登輪的條件。(見附件一任務交底單)
3.2、拖輪的資質必須符合船檢、港監、邊檢等有關部門的要求,登拖輪前,攜帶邊檢簽發的外輪搭靠證,上拖輪時,必須讓拖輪人員到位,并在拖輪船邊放置安全網。
3.3調度安排錨地檢疫時間應確保日出之后日落之前,且錨地風浪低于8級;現場作業人員遇惡劣氣候如海面七級以上大風、大雨、雷電、下雪或涌浪較大等情況,按照到達錨地后實際情況,請示公司領導,是否登輪。如遇風和涌浪過大危及安全則可拒絕繩梯登輪作業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4按照高危作業規定,現場作業人員錨地登輪必須雙人上崗,互相幫助,視工作情況一人以監護和輔助為主,盡量避免同時登輪。
3.5嚴禁酒后和疲勞登輪作業。
3.6登輪前穿好防滑靴,戴好安全帽,穿著救生衣。
3.7寒冷季節在露天作業,盡量穿著短裝防寒服,忌穿長大衣以防刮倒摔跤,夏天應盡量避開中午高溫,以防中暑。
3.8登外輪前查看軟梯是否綁緊,舷梯是否放穩并裝好防護欄及防護網,待確認安全之后,背好文件包,小心上船,要防止衣服被護欄扯住,尤其是風浪較大時,必須小心掌握跨越船舷和攀爬軟梯的時機。
3.9進入工作場所,應遵守船方有關防火、防爆的規定,禁止吸煙或燃放煙火。
3.10上船后,可讓船員在前面帶路,防止因不熟悉船上情況而發生意外。
3.11在甲板上行走時,要注意腳下,防止被貨物、纜繩、或管道絆倒,進出船艙或上下樓梯時,要注意艙門和樓梯高度,防止碰頭。
3.12現場作業人員錨地登輪期間應與公司調度保持緊密聯系,隨時反饋安全信息,即安全登輪信息、安全離船信息,安全抵岸信息,公司調度將安全信息記錄在調度日志上。
篇2:航運安全登輪操作規范
寶鋼航運岸基人員登輪檢查和處理日常事務主要發生在船舶停靠碼頭期間;因此,除引水和其他官方人員如海事當局、港口當局等外,公司岸基人員在錨地或船舶在航時登輪的情況較少,又因為在錨地或船舶在航時登輪對沒有航海經歷的人員來說具有較大的風險,因此在非緊急或特別情況下,公司不會安排岸基人員登輪檢查和處理日常事務。對于引水和其他官方人員登輪來說,他們有其相應的安全登輪裝備如引航船、拖輪等,而且他們也受過專業訓練,因而他們登輪風險相對較小;為減少公司岸基人員和公司相關的第三方人員在必須時登輪處理重要事務如機務老軌陪修理人員上船搶修船舶設備、海務船長上船處理應急事件或事故調查等情況的風險,現制定如下安全登輪操作規范,本操作規范僅適用于公司岸基人員和公司相關的第三方人員。
在碼頭登輪
1、禁止無關人員登輪。
2、除公司岸基主管人員登輪外,其他人員登輪前需得到公司海務主管或機務主管的同意后方可登輪。
3、登輪人員需穿著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和安全帽。
4、登輪人員登輪時需處于清醒狀態;不得過度疲勞;不能患有重病。
5、登輪人員在舷梯安全網沒放妥或其它安全措施沒到位前不得登輪。
6、登輪人員對登輪通道的安全措施的可靠性持有懷疑時不得登輪。
在錨地或船舶在航時登輪
1、禁止無關人員登輪。
2、除已具備一定航海經歷的人員外,其他人員登輪前需得到公司海務主管或機務主管的同意后方可登輪。
3、嚴禁在酒后,疲勞或帶病等情況下登輪,上下拖輪等船只時,注意腳下等周邊環境,防止摔絆;出海后不得隨意走出船艙,防止墜海。
4、錨地登輪需盡可能使用引水梯、舷梯,配備安全繩和帶自亮浮燈的救生圈,不得使用不符合規范的軟梯登輪。
5、登輪處需有人值守,并持有手提式VHF,保持與駕駛臺聯系,如果在航登輪,船長應控制好船舶速度,將登輪舷側處于下風舷,以減少風浪對登輪人員的威脅。
6、登輪人員需穿著帶有自亮浮燈的救生衣;穿著工作服、工作鞋、工作手套和安全帽。
7、登輪人員登輪時最好不要攜帶隨身物品,但可以使用雙肩包攜帶較輕的隨身物件如文件、證書等,較重的物件需使用繩索吊運到甲板。
8、登輪前應注意海況,如風浪、涌浪過大,應果斷放棄登輪,以確保人身安全。
9、登輪人員對登輪安全措施持有懷疑時不得登輪。
安全承諾書
本人已仔細閱讀以上安全操作規范,將高度重視并認真落實;在錨地或船舶在航時登輪操作中將遵守以上安全操作規范,保證自身安全,避免發生安全事故。
承諾人: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