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裝卸防泄漏安全管理規定

危險化學品裝卸防泄漏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6347

1.目的本文件通過對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全過程的泄漏風險實施預防和控制,使泄漏風險處于受控狀態,防止液體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的發生。2.適用范圍本文件適用于公司第二裝卸區、各外包項目部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的防泄漏管理。3.術語和縮寫本文件采用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ISMcode管理標準和《管理手冊》的術語和縮寫。除上述術語和縮寫之外,還有:3.1危險化學品: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蝕、放射性等危險特性,在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和廢棄物處置等過程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毀損、污染環境的均屬危險化學品。3.2液體危險化學品:本文件指易燃液體、液化氣體,其閉杯實驗閃點等于或低于61℃。3.3泄漏:液體危險化學品外漏或大量釋放,可能導致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等后果。職責與權限部門/崗位職責和權限生產管理部推動本文件的實施,組織季度危險化學品防泄漏專項檢查。第二裝卸區經理項目部經理組織編制防泄漏控制措施,落實人員和責任;組織月度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防泄漏專項檢查。HSE主管實施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防泄漏日常安全檢查與監督。工藝裝備主管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對設備的日常保養和巡檢進行監控;提出設備、管線檢測、檢修和保養計劃建議。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組織實施本班日常防泄漏控制措施。流體裝卸操作工按崗位職責要求,落實液體危險品裝卸作業防泄漏措施。5.管理規定5.1?船岸接頭墊片老化、破損預防控制措施5.1.1流體裝卸操作工5.1.1.1第一責任人連接前應檢查墊片是否老化、破損;5.1.1.2第二責任人在連接前應進一步確認墊片是否老化破損;5.1.1.3發現老化破損應報告班長并更換墊片;5.1.1.4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5.1.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1.2.1在作業前應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2.2作為第三責任人對第一、第二責任人的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并確認責任人在連接前是否檢查墊片老化、破損;5.1.2.3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5.1.2.4作業過程中,每班不少于1次對連接部位是否泄漏進行檢查。5.1.3工藝裝備主管5.1.3.1抽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連接前是否對墊片老化、破損情況進行檢查或確認;5.1.3.2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晚班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負責檢查);5.1.3.3每周,管線對連接部位是否泄漏進行檢查;5.1.3.4每周,對庫存的接頭墊片是否老化、破損進行檢查,保證接頭墊片的完好,并將檢查情況報告經理。5.1.4HSE主管5.1.4.1監督檢查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在作業前是否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4.2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連接前是否對墊片老化、破損情況進行檢查或確認;5.1.4.3啟泵后30分鐘內,應對連接部位進行檢查,確認是否有泄漏現象(晚班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負責);5.1.4.4每周,管線對連接部位是否泄漏進行檢查。5.2?船岸接頭墊片規格型號選用不當預防控制措施5.2.1流體裝卸操作工5.2.1.1第一責任人領用時應核對規格型號及適用的介質;5.2.1.2第二責任人應核對確認墊片的規格型號和適用性符合要求。5.2.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2.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2.2.2明確領用人為第一責任人,領用時應核對規格型號、適用介質;5.2.2.3要求第二責任人確認墊片的規格型號、適用介質。5.2.3工藝裝備主管5.2.3.1根據墊片的規格型號,建立臺帳,并做好分類管理;5.2.3.2做好采辦計劃,督促采辦,參與驗收,保證各類墊片的質量和保有量,滿足生產需要;5.2.3.3就接頭墊片規格型號的選用要求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5.2.4HSE主管5.2.4.1監督檢查班長在作業前是否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2.4.2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領取墊片時是否對墊片的規格型號進行確認。5.2.5經理/副經理5.2.5.1每季度,對工藝裝備主管建立的墊片臺帳進行檢查;5.2.5.2第二裝卸區經理,審核工藝裝備主管所報的墊片年度采辦需求計劃。5.3?船岸接頭連接受力不均預防控制措施5.3.1流體裝卸操作工5.3.1.1掌握正確的船岸接頭連接方法:對角上螺帽,先不擰緊;確認密封件正確放入合適位置;確認連接處無殘留物;確認端面受力均勻;分步均勻緊固螺栓;5.3.1.2連接必須由兩人配合并嚴格按連接方法連接緊固。5.3.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3.2.1作業前應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3.2.2檢查督促第一、第二責任人按正確方法連接。5.3.3工藝裝備主管5.3.3.1每周,對流體裝卸操作人員船岸接頭連接進行抽查,確保按正確方法連接;5.3.3.2就船岸接頭連接操作正確方法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5.3.4HSE主管5.3.4.1監督檢查班長在作業前是否確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3.4.2連接時,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按連接方法連接緊固。5.4?不進行試密或試密不按要求預防控制措施5.4.1流體裝卸操作工5.4.1.1船岸法蘭連接結束,必須進行試密;5.4.1.2試密壓力應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5.4.1.3試密時,在連結法蘭處涂抹肥皂水,第一責任人負責觀察,試密壓力必須保持3-5分鐘;5.4.1.4第二責任人確認無氣泡,向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報告,試密結束。5.4.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4.2.1作業前應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4.2.2檢查督促第一、第二責任人在船岸法蘭連接結束后,必須進行試密;5.4.2.3試密時,明確要求壓力必須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試密壓力必須保持3-5分鐘;5.4.2.4核實第二責任人確認無氣泡后,向調度報告,試密結束。5.4.3工藝裝備主管5.4.3.1每周,檢查以下內容:1)試密壓力是否滿足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的要求;2)試密時壓力是否保持3-5分鐘;3)試密過程中是否及時向班長報告。5.4.3.2就試密操作對操作員工進行培訓、指導。5.4.4HSE主管5.4.4.1船岸法蘭連接結束后,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進行試密;5.4.4.2檢查試密壓力是否達到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或以上的要求,試密壓力是否保持3-5分鐘;5.4.4.3對試密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夜班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負責)。5.4.5調度業務主管5.4.5.1下達試密操作指令;5.4.5.2確認試密結果。5.5?閥門故障預防控制措施5.5.1流體裝卸操作工5.5.1.1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應注意觀察閥門是否有滴漏現象,第二責任人應對第一責任人的巡檢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5.1.2檢查發現閥門故障,必須報告班長;5.5.1.3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1.4開/關閥門時,應均勻用力,勻速旋轉,不得野蠻操作、用力過猛;開/關到上/下死點時,回轉半扣。5.5.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5.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5.2.2檢查督促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是否注意觀察閥門的滴漏現象;第二責任人是否對第一責任人的巡檢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5.2.3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工對檢查中發現的閥門故障,有否報告;5.5.2.4現場檢查過程發現閥門泄漏時,應及時向調度業務主管報告;5.5.2.5安排流體裝卸操作工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2.6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工開/關閥門時,應均勻用力,勻速旋轉,不得野蠻操作、用力過猛;開/關到上/下死點時,應回轉半扣。5.5.3工藝裝備主管5.5.3.1每周,對閥門狀況進行檢查;5.5.3.2每周,抽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巡檢過程中是否注意觀察閥門有滴漏現象;5.5.3.3每周,抽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開/關閥門時,用力是否均勻,旋轉是否勻速;開/關到上/下死點時,是否回轉半扣;5.5.3.4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對檢查發現的閥門故障,是否報告班長,班長是否及時向調度業務主管報告;5.5.3.5現場檢查過程發現閥門泄漏時,應及時向經理報告;5.5.3.6編制閥門維護保養計劃,檢查監督各班組是否按維護保養計劃,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3.7對閥門的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進行培訓、指導。5.5.4HSE主管5.5.4.1檢查監督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在巡檢過程中是否注意觀察閥門有滴漏現象;5.5.4.2檢查監督工藝裝備主管是否按每周對閥門使用情況進行檢查;5.5.4.3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對檢查發現閥門故障,是否報告班長,班長是否及時向調度報告,調度是否通知工藝裝備主管;5.5.4.4現場檢查過程發現閥門泄漏時,應及時向值班調度和經理報告;5.5.4.5檢查班長是否安排流體裝卸操作工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潤滑、上油、上漆工作;5.5.4.6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開/關閥門時,用力是否均勻,旋轉是否勻速;開/關到死點時,是否回轉半扣。5.5.5調度業務主管5.5.5.1裝船作業前,應確認閥門是否完好;5.5.5.2作業過程中,接到閥門故障報告時,應立即通知工藝裝備主管及時處理,并向經理報告;5.5.5.3閥門發生線漏、噴濺時,應通知庫區停泵,并下達停止作業指令,通知工藝裝備主管及時處理,并向經理報告。5.6?管線變形、老化、銹蝕預防控制措施5.6.1流體裝卸操作工5.6.1.1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管線是否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5.6.1.2檢查發現管線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必須報告班長;5.6.1.3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上油、上漆工作;5.6.1.4第二責任人對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6.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6.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6.2.2檢查督促第一責任人在巡檢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管線是否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5.6.2.3檢查發現管線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必須報告調度;5.6.2.4安排第一、第二責任人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上油、上漆工作。5.6.3工藝裝備主管5.6.3.1按規范要求,每年9月提出下一年度工藝管線檢測需求計劃,上報經理;5.6.3.2每周,對管線進行巡查,發現異常及時向經理報告;5.6.3.3對管線的清潔、上油、上漆工作進行培訓、指導。5.6.4HSE主管5.6.4.1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是否按巡檢要求進行巡檢;5.6.4.2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發現管線有變形、老化、銹蝕現象后,是否報告班長;5.6.4.3檢查班長是否安排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按日常維護保養要求,做好清潔、上油、上漆工作。5.6.5第二裝卸區經理每年9月,審核下一年度管線的法定檢驗檢測計劃,并納入年度預算。5.7?未接好管線先開閥門預防控制措施5.7.1流體裝卸操作工5.7.1.1第一、第二責任人連接好管線后,由第二責任人向班長報告;5.7.1.2第二責任人對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7.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7.2.1作業前應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7.2.2檢查督促第一、第二責任人連接好管線后,向調度報告,然后按調度指令進行下一步操作。5.7.3HSE主管5.7.3.1檢查流體裝卸操作工聯接好管線后,是否向班長報告;5.7.3.2檢查班長作業前是否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8?未連接好先啟泵預防控制措施5.8.1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對操作工的連接作業、試密、閥門開啟及船方流程導通操作過程中的每一步進行確認,并報調度。5.8.2HSE主管檢查班長是否對連接作業、試密、閥門開啟及船方流程導通進行確認,并報調度。5.8.3調度業務主管下達啟泵指令前,須與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船方、庫區確認是否連接好,是否試密,流程是否導通。5.9?管線作業壓力過大預防控制措施5.9.1流體裝卸操作工5.9.1.1第一責任人按照調度指令(或者工藝作業票)執行閥門操作,正確導通流程;5.9.1.2第二責任人,進行確認后向班長和調度報告;5.9.1.3在正常作業開始后,第一責任人按規定每半小時觀察管線壓力的計數變化,并做好記錄,第二責任人要對第一責任人的壓力讀數進行確認。5.9.1.4如出現管線作業壓力過大(達到或超過管線設計工作壓力的1.5倍)時,操作工立即向班長和調度報告。5.9.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9.2.1對第一、第二責任人流程導通操作進行監督檢查和確認;5.9.2.2作業過程中,每班不少于1次對各泊位第一、第二責任人對管線作業壓力的觀察和記錄情況進行檢查;5.9.2.3接到泊位操作人員的作業壓力過大報告時立即到現場進行確認并處置。5.9.3調度業務主管5.9.3.1通過中控系統或與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對泊位流程導通的準確性進行確認;5.9.3.2下達啟泵指令前必須再次與罐區/泊位/船方確認作業流程完全導通;5.9.3.3下達啟泵指令后應通過中控系統監控作業管線流量和壓力變化情況,注意與流體裝卸操作人員保持聯系,接到現場作業壓力過大的報告時,及時與中控系統進行核對,同時與船方/庫區聯系采取措施,必要時指令庫區或船方停泵,暫停作業,待查出故障并排除后方可繼續作業。5.9.4HSE主管每周1次,檢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和調度員對管線作業壓力過大控制的執行情況。5.10輸油臂擺幅超極限導致拉裂預防控制措施5.10.1流體裝卸操作工5.10.1.1船舶靠泊時,由第一責任人指揮船舶對位,確保船舶匯管歧口與裝卸臂對齊;5.10.1.2隨時檢查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船方調整;5.10.1.3隨時檢查船舶漂移情況,發生漂移超過0.5M時,及時通知船方調整纜繩;5.10.1.4隨時檢查裝卸臂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調度;5.10.1.5第二責任人對第一責任人的工作進行監督,并給予確認。5.10.2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5.10.2.1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0.2.2檢查督促流體裝卸操作工:1)船舶靠泊時,確保船舶匯管歧口與裝卸臂對齊;2)定時對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情況進行檢查,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船方調整;3)隨時關注船舶漂移情況,發生嚴重漂移時,及時通知船方調整纜繩;4)隨時關注裝卸臂的工作情況,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調度,并停止作業。5.10.3工藝裝備主管5.10.3.1每周,對限位報警器進行檢查,確保限位報警器處于良好狀態;5.10.3.2發現故障或接到故障報告,及時處理。5.10.4HSE主管檢查監督流體裝卸操作人員是否做到:5.10.4.1班長作業前,指定第一、第二責任人。5.10.4.2船舶靠泊時,指揮船舶對位;5.10.4.3對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和船舶漂移情況進行檢查;5.10.4.4對裝卸臂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發現異常情況,是否立即報告。5.10.5調度業務主管5.10.5.1作業過程中對輸油臂擺幅進行監控;5.10.5.2天氣、海況突發異常情況時,應立即告知船方,并通知泊位人員加強巡檢;5.10.5.3輸油臂擺幅超極限時,應通知庫區/船方停泵,下達停止作業指令,告知船方調整;5.10.5.4輸油臂拉裂時,立即指令中控切斷根部緊急切斷閥、流體裝卸操作人員關閉閘閥,通知庫區/船方停泵,并向經理報告。5.11檢查監督5.11.1HSE主管、調度業務主管、工藝裝備主管、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對以上控制措施執行情況的檢查,應保存檢查記錄。5.11.2每月,第二裝卸區經理、項目部經理應組織HSE主管、調度業務主管、工藝裝備主管、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根據本文件要求,依據《綜合檢查表》(RBSG-HSE/MI46-01)設置檢查內容,對以上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并保存檢查記錄。5.11.3每季度,生產管理部經理組織管理人員根據本文件要求,依據《綜合檢查表》(RBSG-HSE/MI46-01)設置檢查內容,對以上預防控制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并保存檢查記錄。5.11.4檢查發現不合格時,按照《事故、事件、不合格及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BSG/MP10)執行。5.11.5安全技術部通過檢查監督和指導,保持液體危險化學品裝卸作業防泄漏預防控制措施的實施,并持續改進其有效性。6.相關/支持性文件6.1《事故、事件、不合格及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BSG/MP10)6.2《液體危險化學品裝船作業防溢艙安全管理規定》(BSG-HSE/MI09)6.3《危險化工品碼頭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規定》(BSG-HSE/MI10)6.4《HSE檢查監督工作須知》(BSG-HSE/MI46)7.附錄《液體危險化學品泄漏危險源及預防/控制措施》

附錄:液體危險化學品泄漏危險源及預防/控制措施序號危險源預防/控制措施?1.船岸接頭墊片老化、破損1.連接前應檢查墊片是否老化、破損,并進一步確認;2.明確連接操作第一第二責任人,并對責任人進行檢查監督;3.檢查發現老化破損應立即報告班長并更換墊片;4.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2.船岸接頭墊片規格型號選用不當1.領用人應核對規格型號,領用人由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指派;2.第二責任人應核對確認墊片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要求;3.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3.船岸接頭連接受力不均1.工藝裝備主管應將正確連接方法對操作工進行培訓、指導;2.連接必須由兩人配合并嚴格按連接方法連接緊固;3.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4.不進行試密或試密不按要求1.船岸法蘭聯接結束,連接人須進行試密;2.試密壓力須大于正常工作壓力1.5倍或以上;3.試密時,靜置約3-5分鐘,在聯結法蘭處涂抹肥皂水,觀察有無氣泡;4.確認無氣泡,向調度報告,試密結束;5.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5.閥門故障1.加強現場監護,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調度;2.做好維護保養工作(上油、上漆),防止銹蝕、穿孔;3.操作時(開/關)按操作要求進行,不得野蠻操作,用力過猛;4.調度接到閥門故障報告,通知工藝裝備主管及時維修或更換;5.經理/副經理按國家定期檢測要求編制定期檢測年度計劃及預算;6.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在作業現場對本風險監控。?6.管線變形、老化、銹蝕1.工藝裝備主管按規范要求提出年度管線檢測計劃建議;2.經理/副經理編制上報年度管線檢測計劃并納入年度工作計劃;3.安技部按規范要求審核年度管線檢測計劃并委托有資質單位檢測;4.班組操作人員做好維護保養及巡檢工作;5.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對維護保養及巡檢工作進行監控。?7.未接好管線先開閥門1.工藝管線上閥門的開啟均須有調度的指令;2.在接管線時,班長須指定一人監控閥門處于關閉狀態,不許在無調度指令時觸動閥門;3.管線聯接好后,須向工班長報告,班長向調度報告,按調度指令操作;4.班長/安全業務/工藝裝備主管應對本風險進行監控。?8.未連接好先啟泵1.確定啟泵裝船作業操作流程;2.調度在沒有接到管線聯接好并試密報告前,不得向罐區下啟泵指令;3調度在向罐區下達啟泵指令前,須向操作人員重復確認管線聯接情況及閥門開啟情況;4.流體裝卸操作工班長/安全業務應對本風險進行監控。?9.管線作業壓力過大1.按調度指令執行閥門操作,正確導通流程,并進行確認。2.作業開始后,觀察管線壓力,作業壓力不大于正常工作壓力的1.5倍。3.壓力過大時,須立即向班長和調度員報告,并接受調度處置指令。4.調度接到壓力過大報告后,須與現場操作人員/船方/罐區進行核對確認,如屬實,立即下指令停泵,暫停作業。10.?輸油臂擺幅超出極限導致拉裂1.船舶靠泊時,指揮船舶對位,確保船舶匯管歧口減小與裝卸臂的偏差;2.隨時檢查船舶的系泊纜繩松緊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知船方調整;3.隨時檢查船舶漂移情況,發生嚴重漂移時,及時通知船方調整纜繩;

篇2:裝卸員安全生產職責

1、嚴格遵守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的法規、規章、規程及標準。

2、裝卸作業時,應穿戴好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不得穿戴易產生靜電的工作服。

3、熟悉所裝卸危險貨物類別、特性,熟練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時處理一切突發性事件。

4、遵守道路危險貨物裝卸作業規程及隔離、碼放要求。

5、按規定的技術要求和使用方法使用危險貨物運輸裝卸器具及工具。槽車裝卸前應作好靜電接地,不得使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

6、掌握道路危險貨物運輸事故的預防措施和必要的應急方法。

7、裝卸時如遇雷擊等災害性天氣時,應立即停止裝卸。

篇3:某某車輛進廠裝卸油品安全規定

1.門衛根據車輛入廠規定,對進廠車輛的車況、帶煙帶火情況、防火帽情況、著裝、手機等進行檢查,同時查驗車輛和人員的有關證件,證件不齊或過期的不得進廠裝卸油品。

2.進入廠區機動車輛必須帶好防火帽并按規定路線行駛,如有違反給予100元/次罰款。

3.廠區限速行駛,最高時速不準超10公里,違者罰款100元。

4.進廠空車在過磅時,駕駛室內不準有人,如在過磅時車輛私自藏人或用其他方式影響稱重的,一經發現給予1000元。

5.為了防止冒油、火災及其它突發事件發生,在緊急情況能夠及時有效的處理,凡是車輛進入公司在裝卸油品過程中,司機和押運員必須在作業現場值守配合油品車間操作員的工作;如果不在作業現場公司員工有權拒絕裝卸油品作業。

6.車輛有影響安全行駛的故障、蓄電池接觸不可靠、剎車轂高熱的不準進廠。

7.不準在廠內檢修沖洗車輛,特殊情況必須維修的,經公司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

8.車輛停靠裝卸車臺時,應聽從作業區指定人員的指揮,車輛與棧臺之間要留有安全距離;待裝、待卸車輛與裝卸貨物的車輛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嚴禁堵塞安全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

9.裝卸作業時,必須先將車體有效接地,卸車時易燃液體要靜止2分鐘后方可取樣卸料;作業完畢,要經過規定的靜止時間,才能進行拆除接地線等其他作業。

10.裝卸液體物料時,運輸車輛的儲槽的出口與軟管的連接處一定要捆綁牢靠。在裝卸物料的過程中嚴禁車輛隨便開動,如需開動爬坡卸料時,必須關閉車槽出口的出口閥,拆除軟管。

11.打開裝油孔蓋時,不允許使用鐵器敲擊、鋸搓孔蓋,以免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

12.裝卸油品完畢時,油管(鶴管)和地線還沒有拆除不準啟動車輛。

13.操作人員要自始至終堅守充裝現場,充裝完畢后檢查各有關閥門是否關嚴,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現場。

12.發現跑油時,有關裝油點和鄰近裝油位置上的一切裝油作業都應立即停止。所有卸油或下部裝油時開著的閥門都應關閉。主要人員留在裝油臺上。溢泄出來的油品清除干凈以前,不得操縱車輛的起動器。在裝油負責人宣布該地區是安全之前,不得恢復裝油。

13.如果在裝卸油期間發生火災,應立即停止一切作業,未受影響的車輛應立即開至安全地段。關閉油罐閥門切斷油源,并立即實施滅火作業。

14.所有裝卸車輛在廠區應謹慎駕駛,如因駕駛人員駕駛不當導致破壞裝卸車臺靜電接地設施的給予罰款200元處罰;破壞

15.在裝卸原油時,發生滴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的,給予當事人(司機)200元/次處罰;發生漏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的,給予當事人(司機)500元/次的處罰;發生跑冒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給予當事人(司機)2000元/次或者給予當事人(司機)按500元/平方米處罰(不足1平方米的按1平方米計算,情節特別嚴重的,視情況加大罰款金額)。

16.在裝卸渣油時,發生滴漏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的,給予當事人(司機)200元/次處罰;發生漏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的,給予當事人(司機)500元/次的處罰;發生跑冒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給予當事人(司機)3000元/次或者給予當事人(司機)按1000元/平方米處罰,(不足1平方米的按1平方米計算,情節特別嚴重的,視情況加大罰款金額)。所跑冒滴漏的渣油由當事人(司機)負責清理回收,回收渣油過磅由當事人按市場價照價賠償并帶走。

17.在裝卸汽柴油時,發生滴漏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的,給予當事人(司機)300元/次處罰;發生漏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的,給予當事人(司機)1000元/次的處罰;發生跑冒油事件后,屬于當事人(司機)責任,給予當事人(司機)5000元/次或者給予當事人(司機)按1000元/平方米處罰(不足1平方米的按1平方米計算,情節特別嚴重的,視情況加大罰款金額)。

18.在安全環保部或監察辦公室對違反相關制度責任人進行現場核實并作出相應處罰后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對其求情。相關工作人員嚴禁利用職務之便徇私舞弊,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