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安全生產勞動檢查工作制度
一、組織原則
1、公司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由公司工會和安監科、勞人科、公司醫院及各分會共同組織成立。各分會設立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各班組設立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
2、各級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組織受同級工會領導,各級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中的成員可兼任安全員。
3、公司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工會副主席擔任;副主任委員由安監部主任、人力資源部主任擔任,委員由公司工會生產干事、人力資源部勞動保護干事、醫務所所長、各分會主席擔任。
4、各分場和部門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主任由分會主席擔任,委員若干人由分會委員會確認,報公司工會委員會批準。班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由工會小組長擔任。
二、工作制度
每月由各班組檢查本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執行情況,每季向分會上報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檢查員季度報表;分場由各委員參加,每月對本分場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監督檢查一次,每季度向公司工會報告本季度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情況;每季全公司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全體成員對全公司勞動保護工作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通報檢查結果。
三、工作任務
1、宣傳黨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規及安全技術和工業衛生科技知識,增強職工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防范意識,發揮工會在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作用。
2、建立健全公司各級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網絡,定期按制度規定進行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研究解決各級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發現的重大事項和問題。
3、建立起公司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檔案,負責制定相關工作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隱患通知書制度,使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制度化,并及時向主管部門提出并督促解決。
4、負責進行職工工傷及職工職業病的健康程度鑒定工作,參加職工傷亡事故調查組,并參與進行事故調查處理工作,負責向上一級工會及時報告事故情況。
5、監督和協助改善從事有毒有害工作崗位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根據女職工的生理特點,適當照顧她們的工作,做好女職工的“四期”保護工作。
6、監督檢查和協助行政加強勞動保護設施的維護使用和保養,保證各種勞動保護設施完善有效。
7、監督檢查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經費的提取和正確使用,參加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三同時”審查驗收。
四、工作權力
1、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成員對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工作有直接監督檢查的責任,隨時進行監督。
2、對各級行政領導疏忽的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問題,要及時給予建議,并監督及時改進。
3、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成員和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違章指揮,強迫職工冒險作業,有權不執行或組織職工拒絕操作;如發現機器設備,生產設施存在重大隱患,對有毒有害特別嚴重,有條件改善而不改善的生產環境,職工有權不在這種環境下工作,并有權建議進行限期整改。對企業發生重大事故后,險情尚未解除,也未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的,有權拒絕工作。
4、在新建、改建、擴建工作的勞動保護、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沒有實行“三同時”原則的,有權不進行審查驗收,并建議必須進行完善后才能驗收。
5、各級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成員,在工作現場發現有違反“二票三制”行為,工作人員有情緒不穩,不符合上崗條件的,酒后進入工作現場,操作無監護人等影響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工作的情況,有權停止其工作。
6、監督行政合理安排生產,防止過多加班加點,及時發放勞動保護用品。
7、參加職工傷亡事故的調查處理,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有權代表職工和家屬對造成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的主要責任人提出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責任。
8、對半年進行一次的推選優秀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的工作分會必須簽置意見,分會委員會成員名額比例不少于30%。
五、工作職責
(一)分場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職責
1、向職工宣傳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政策,法令及企業勞動保護安全衛生規章制度,加強職工教育。
2、監督和協助企業行政貫徹執行各項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規條例,及時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有關安全和勞動保護方面的問題,不斷改善生產環境和勞動條件。
3、經常檢查勞動保護設施完好狀況,督促與行政協商在落實經濟責任制的同時,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責任制。
4、督促企業行政按國家規定發放勞動保護用品,認真執行國家關于職工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的規定,制止無為的加班加點行為。
5、做好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工作,執行國家有關保護女職工的規定,切實做好女職工的“四期”保護工作。
6、參加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的調查處理,協助行政查清事故原因,及時上報上級工會組織,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杜絕類似的事件再度發生。
7、發現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強令工人冒險作業或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明顯重大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有危害職工生命和造成國家財產損失時,應立即撤離或組織職工停止工作,并向上級工會及時客觀反映真實情況。
(二)班組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職責
1、協助班組長組織職工加強對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法規條例的學習,督促職工提高勞動保護工作意識,加強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2、在每周的安全活動學習中,強調勞動保護工作。
3、發生傷亡或傷害事故,立即組織搶救并報告上級工會組織。
4、做好班組女職工“四期”保護工作。
5、發現生產設備、作業環境有危及職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隱患時,應立即組織職工撤離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及時向上級領導報告。
6、因堅持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規定,受到責難和打擊時,向分會或直接向公司工會報告,由工會進行妥善處理。
篇2: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使用管理規定
為搞好礦井安全生產,強化“一通三防”管理,保證便攜儀的正常使用,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制定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以下簡稱便攜儀)使用管理規定如下:
一、使用管理要求:
1、使用人員:礦長、礦技術負責人、爆破工、采掘區隊長、采煤機司機、通風區隊長、工程技術人員、班長、流動電鉗工、安全監測工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儀。
2、攜帶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使用便攜儀。
3、每一入井便攜儀必須保證儀器完好、電量充足、數據準確。
4、便攜儀必須正確使用,嚴禁不開機入井和入井后不使用。
5、攜帶人員必須愛護便攜儀,嚴禁在井下敲打、撞擊、拆開儀器,避免硬物碰撞造成損壞和亂扔亂放、保證儀器表面清潔。
6、便攜儀的吊掛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
7、便攜儀升井后要及時交回充電。
8、便攜儀要定期進行校驗、做好發放記錄及臺帳。
二、考核:
1、不按規定攜帶便攜儀入井者,每次考核50元。
2、不按規定位置懸掛使用,每次考核50元。
3、丟失或人為損壞,每臺次考核責任人800元。
4、井下隨意拆卸便攜儀的考核責任人500元。
5、當班升井的便攜儀沒有交回充電,考核責任人50元。
6、凡出現發出入井儀器不完好的,對發放人員考核50元。
7、便攜儀維修人員,要對報警儀定期檢查校驗,否則考核50元。
8、便攜儀維修及管理人員應管理好全礦儀器的資料管理工作,否則每發現一處不合格考核責任人50元。
三、考核部門:
安全監察科、通風科、機電科。
注:從下周一開始(2012年2月20日)使用人員入井必須佩帶便攜儀,否則按《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使用管理規定》進行考核。
篇3: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發放校驗使用管理制度
為加強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使用管理,保證儀器的安全正常使用,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一百四十九條之規定,特修訂我礦便攜式甲烷監測報警儀的發放、使用和標校管理制度。
1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的發放
1.1便攜式甲烷監測報警儀(以下簡稱儀器)由井口接待站儀器發放室集中管理,統一編號,制作發放領用牌,由當班人員發放、回收。
1.2當班發放的儀器必須是按期校驗后的儀器,發放前對儀器的完好性、是否有電、是否歸零等進行檢查,符合規定時按便攜儀牌號對應發放,做到人、牌、物相符。
1.3凡屬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下井時必須攜帶便攜式甲烷監測儀的人員,下井前必須憑便攜儀領用牌領取,無牌者不發放領用。
1.4儀器發放室建立便攜儀登記管理臺帳,記錄充電時間,校驗日期、校驗周期,完好性。記錄當班領用人單位、姓名、工種、儀器編號及領用時間、交回時間,發出交回數量等。
1.5發放室人員每班發完儀器后,按儀器的校驗周期(7天)把當天需要校驗的儀器送校驗室進行校驗,把已經校驗的儀器從校驗室領回存放待發,并填寫送檢記錄。
1.6入井人員升井后,必須將便攜儀交回發放室,發放室人員按號統一上架充電。若發現私自保管或者不按時交回者,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1.7發放室人員對當班交回的儀器進行檢查,若發現儀器變形、外殼破裂、無法使用等損壞情況,要進行登記,并報相關部門進行處罰,損壞一臺按原價賠償并處以100元罰款。
2便攜式甲烷檢測儀校驗制度
2.1便攜式甲烷監測儀由調度信息中心儀器校驗室負責校驗,每班需要校驗的儀器由儀器發放室人員負責送到校驗室。
2.2儀器的校驗維護人員應認真學習維修手冊、使用說明,嚴格按照規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維修、保養,校驗同時要勤檢查、勤維護,保證儀器完好率必須達到98%以上。
2.3校驗室要建立維修校驗記錄,對每臺儀器編號、維修校驗日期、調校、故障處理等方面內容逐一記錄備案。
2.4校驗時嚴格按《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校驗工操作規程》對儀器零點、測試精度和報警點調校,每臺儀器標校周期為一周(即每周交校驗室校一次)。
2.5當天送來校驗的儀器必須校驗結束,以保證儀器的發放循環使用。
2.6對儀器要按程序檢查,若電壓不足,應及時充電,若儀器不能正常使用時要進行維修,若故障嚴重不能維修時,要報告礦有關領導批準后統一包裝寄至廠家進行專業維修,對于人為損壞的,按照損壞的程度將處以設備原價2~3倍的罰款。
3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使用規定
3.1需要攜帶儀器的的人員,下井前到儀器發放室憑牌領取。領到儀器后通電檢查,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規定時方可攜帶入井。
3.2使用人員要愛護儀器,保持儀器的通氣窗干凈,儀器外部清潔。儀器攜帶在外面醒目的位置,儀器在現場使用前應在清潔的空氣中開機穩定10分鐘以上才能正常使用。
3.3儀器的使用方法為:到達需要測定有害氣體濃度的地方后,打開儀器的電源,將儀器窗口舉至待測點高度,待儀器顯示穩定后,此數據就是該處的有害氣體濃度值。
3.4儀器因電能耗盡而自動關機后,嚴禁反復開機,尤其是出現按壓“開關”按鈕時,出現短聲鳴叫而不能開機的情況。
3.5在井下使用過程中當出現欠壓而不能工作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升井后交發放室進行充電,以防止電池的過放電而影響精度,縮短電池壽命。
3.6在使用中要防止儀器被水淋濕,以免造成內部電路短路,出現這種情況者將對使用者進行600元/次的罰款。嚴禁隨意拆開儀器或調整設定值,否則,發現一次進行200~600元的罰款。
3.7儀器的使用者必須注意,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不得在H2S(6.6PPM)、CH4(5%)超過允許濃度的環境下使用。
3.8在使用時要嚴禁猛烈摔打、碰撞,以免造成催化體元件脫圈或殼體破損,在標校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這種情況,不論何種理由,將對其使用人員處以600元/次的罰款。
3.9安檢科每班在井口進行一次清查核對工作,必須攜帶而未攜帶者嚴禁入井,否則將對檢身員進行處罰,并在全礦通報批評,對于不能按規定正常使用的要進行100元/次的罰款,并通報批評。
3.10安檢科、生產科負責對使用便攜儀的情況進行檢查和督促。對于故意破壞便攜儀者,每臺處以900元罰款。對于丟失或將其據為己有者,每臺罰款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