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礦油物質安全管理措施作業辦法
1.0目的為了白礦油的安全管理,滿足ISO14001要求而制定本辦法。2.0范圍適用于本廠所需白礦油的各部門。3.0制造商或供應方資料供應方名稱澤豐供應方地址供應方通訊李衛4.0材料的識別、物理及化學性質物品名及型號化學結構式外觀熔點閃火點沸點比重折光率白礦油——無色透明液體-16.4℃63.9℃155.65℃0.9478±0.0051.45075.0危險性可燃性穩定性、反應性自我反應性、爆炸性氧化性其它含有可燃性物質安定——————6.0有害性刺激性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其它有LD50:5045mg/kg——會使眼睛、鼻、喉等粘膜受刺激,而引起頭痛7.0防止暴露措施管理濃度容許濃度設備對策醇系濃度400PPMTLV-TVVM400PPM局部加強排氣設備8.0操作、保管注意事項8.1操作8.1.1作業后務必把手洗干凈。8.1.2作業時個人防護措施。防護具呼吸用保護具:空氣中濃度較高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保護眼鏡:保護眼鏡保護手套:橡膠制品保護衣:不滲透性圍裙及不滲透性工作服其他工作現場嚴禁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8.2保管
8.2.1請保管于冷暗處(20℃以下)。
8.2.2存放在安全通風的地方,經常保持桶蓋緊閉。
8.2.3避免長期不斷的吸入蒸氣。
9.0急救措施
9.1進入眼睛時:使用流水至少沖洗15分鐘以上,再送至醫院接受治療。
9.2沾染皮膚時:用含有乙醇的紗布擦拭,再用肥皂水清洗。
9.3吸入體內時:吸入本制品,立刻接受醫生的診治。
9.4吞進體內時:立即在醫生的指示下采取相應措施,再接受醫生診治。
10.0火災時的措施
10.1滅火方法:使用粉沫、二氧化碳、乾燥砂等滅火。
10.2滅火劑:粉沫、二氧化碳、泡沫、乾燥砂。
11.0泄漏時的措施
11.1應遠離煙火,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
11.2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間。
11.3用抹布等擦拭,擦拭后廢棄物按12.1處理。
12.0廢物處理
12.1依據《廢棄物管理程序》進行處理。
13.0運送注意事項
13.1用鐵桶包裝,參照操作及保管上應注意事項,依據中毒預防規則運送。
14.0參考文件
14.1《化學品管理程序》(KDJ-EM-P-MD-07-B/0)
14.2《廢棄物管理程序》(KDJ-EM-P-MD-05-B/0)
14.3《應急準備和響應管制程序》(KDJ-EM-P-MD-09-B/0)
篇2: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監督管理,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實施細則和我國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管轄水域內進行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船舶、設施、有關單位和人員。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及所屬海事機構是實施本辦法的主管機關(以下簡稱主管機關)。
第四條船舶從事殘余油類物質作業,船舶、作業單位或其代理人必須事先向主管機關提交書面申請,經批準后,方可作業。
第五條從事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
用于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船舶和車輛應持有有效的證書、文書,按規定配置相應的防污設備,并與所接收裝運的殘余油類物質相適應。
從事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人員應通過相應的安全和防污染培訓,掌握有關知識,遵守有關規定。
第六條主管機關可對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進行有關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現場監督檢查。對存在安全和污染危害隱患的,主管機關可依照有關法律責令其整改或停止作業。
第七條在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過程中,船方與作業單位均應指派專人負責,明確各自責任。
作業雙方負責人應嚴格按照《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安全與防污染檢查表》(格式見附件一)進行檢查核實,落實各項安全與防污染措施,防止作業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發生。
《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安全與防污染檢查表》一式二份。作業雙方簽字確認后各保留一份,以備主管機關核查。
第八條作業結束后,作業雙方應認真清理現場,及時妥善處理含油廢棄物和油污,嚴禁棄置入海。
第九條在作業過程中,如發生安全或污染事故,作業雙方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害擴大,同時向主管機關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十條作業單位應于作業完畢后向船方出具《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格式見附件二)。
作業單位應如實填寫《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載明所接收處理的殘余油類物質種類、數量、接收方式、作業日期和地點等。
第十一條船方應按規定將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的情況記入《油類記錄簿》或《航海日志》。
第十二條作業完畢,船方申領《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應向主管機關提出書面申請,提交《油類記錄簿》或《航海日志》,以及由作業單位出具的《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憑證》。
主管機關核查后,應向船舶簽發《船舶殘油接收處理證明》。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船舶、單位及人員,主管機關依照國家有關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污染管理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本辦法所稱“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系指由作業單位清洗船舶油艙,清除殘油、油泥(油渣)及含油污水等有關作業。
第十五條本辦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寧波海事局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實施。原《寧波港船舶殘余油類物質作業監督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篇3:附院放射性物質安全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放射性物質安全管理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放射事故管理規定》、《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及國家有關規定;并主動接受、配合衛生、公安部門的監督和防護監測機構開展監測工作。
2、建立、健全放射源防護和安全管理檔案,保證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并在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指導下建立放射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3、建立放射防護和安全管理組織,設立專(兼)職防護和安全管理人員,落實放射源管理責任制,確保放射安全防護管理人員能接受放射工作法規和安全防護知識培訓,并有效地開展工作;每二個月至少對放射源的管理及防護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有文字記錄。
4、嚴格按放射安全、防護要求設置放射源和防盜、防丟失、防輻射設施,在放射源工作場所設立放射警告、警示標志,并有專人管理。
5、嚴格按放射性物質工作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工作,不超許可范圍工作。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要及時辦理"放射工作許可證"的申請、換證、復驗審查、變更、注銷等手續。
6、新、改、擴建放射工作場所時,及時辦理預防性審批、驗收等手續。
7、及時組織放射工作人員按時接受個人劑量檢測、放射工作培訓,并做好就業前、中、后的健康體檢的組織工作;放射工作人員持證上崗。
8、未經衛生、公安部門批準,不得購買、轉讓、調撥、借用或自行處置放射源。
9、如發生放射源、設備遺失或者發生放射事故時,及時向衛生監督和公安部門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