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站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保障氣體站安全運行,防范生產安全事故。
2范圍
本規定規定了氣體站安全管理職責分工及管理內容與要求,適用于丙烷氣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和使用等。
3職責分工
3.1第二煉鋼廠(甲方)
3.1.1安全科負責氣體站氣瓶和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對日常安全運行、設施檢查、使用管理進行監督。
3.1.2連鑄主要負責人負責氣站建筑廠房、消防設施、設備設施、電氣防爆、安全防護裝置、匯流介質管路、隔斷裝置、膠管與割據和人員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3.1.3根據乙方的日常檢查和設備、設施的一般維護匯報情況,對存在的不風險因素和各種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3.1.4負責氣體站應急情況下的救援工作。
3.2雷莊氣站(乙方)負責
3.2.1對氣體站的日常運行安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管理。
3.2.2對氣體站的安全警示標識進行維護和清潔管理。
3.2.3按照合同要求,對鋼瓶、汽化器、管路、卡具、儀表、排風裝置、管路安全附件、閥門等的日常檢查、衛生清潔和一般維護保養,確保氣站的使用安全。
3.2.4按照合同要求,對公司氣站管理操作人員進行義務培訓,提供氣站管理制度、壓力容器使用及供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等相關資料。
4綜合管理內容與要求
4.1氣體站管理
4.1.1丙烷氣站相關延伸燃氣管路、通風及照明設施防火和防暴的管理。
4.1.2安全部指定專人對氣體站設施進行對口管理,加強設施的日常檢查,包括:
(1)氣站房(箱)本體設備與管路、防爆電器、設備安全裝置的完好情況;
(2)氣站房的通風和照明設施檢查(通風和照明設施必須為防爆型產品);
(3)氣站房內及延伸管路和管路各閥門的檢查;
(4)氣站房的設備、消防器材、安全標志、職業健康、作業環境衛生檢查。
4.1.3甲、乙雙方指定專人負責對各氣瓶及供氣的對口管理,加強各氣瓶檢查與日常維護,加強氣體供應的及時跟蹤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4.1.3.1氣瓶檢查內容:
(1)氣瓶本體是否有裂紋;
(2)氣瓶安全附件是否好用;
(3)氣瓶本體表面是否有氣體介質、警示標識、盛裝重量等說明信息;
(4)氣瓶與管路連接處是否可靠無漏氣;
(5)氣瓶及管路相關壓力表是否好用,并定期檢驗,有檢驗貼;
(6)氣瓶是否垂直存放。
4.1.3.2氣體供應:
氣體站管理人員負責與生產使用責任人進行溝通,獲取、掌握需求計劃,及時聯系氣體供應單位進行供氣。
4.2氣體站安全標識管理
4.2.1二鋼安全科設計、制作氣體站相關安全警示標識,職業健康告知牌,較大風險崗位告知牌,責任標識牌、防火標識等,張貼相關操作規程,供氣體站操作人員日常學習。
4.2.2氣體站對口管理人員負責日常的安全警示標識的管理,發現破損、嚴重掉色等問題,及時上報更新。
4.3氣體站應急管理
4.4.1二鋼安全科制定氣體站發生事故的相關應急處置方案,定期組織演練,并將應急處置方案張貼氣體站。
4.4.2氣體站張貼責任標識牌,上方設有應急聯系人及電話。
4.4.3氣體站配備滅火器材,并定期檢驗。
5氣體站使用班組點檢記錄表和檢查表
5.1數控火焰切割區域用燃氣設施班組定檢記錄表(樣表)
5.2裝配施工區域用燃氣設施班組定檢記錄表(樣表)
5.3氣體站檢查表(樣表)
篇2:氣體站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保障氣體站安全運行,防范生產安全事故。
2范圍
本規定規定了氣體站安全管理職責分工及管理內容與要求,適用于丙烷氣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和使用等。
3職責分工
3.1第二煉鋼廠(甲方)
3.1.1安全科負責氣體站氣瓶和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對日常安全運行、設施檢查、使用管理進行監督。
3.1.2連鑄主要負責人負責氣站建筑廠房、消防設施、設備設施、電氣防爆、安全防護裝置、匯流介質管路、隔斷裝置、膠管與割據和人員的安全管理和使用。
3.1.3根據乙方的日常檢查和設備、設施的一般維護匯報情況,對存在的不風險因素和各種安全隱患及時處理。
3.1.4負責氣體站應急情況下的救援工作。
3.2雷莊氣站(乙方)負責
3.2.1對氣體站的日常運行安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管理。
3.2.2對氣體站的安全警示標識進行維護和清潔管理。
3.2.3按照合同要求,對鋼瓶、汽化器、管路、卡具、儀表、排風裝置、管路安全附件、閥門等的日常檢查、衛生清潔和一般維護保養,確保氣站的使用安全。
3.2.4按照合同要求,對公司氣站管理操作人員進行義務培訓,提供氣站管理制度、壓力容器使用及供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等相關資料。
4綜合管理內容與要求
4.1氣體站管理
4.1.1丙烷氣站相關延伸燃氣管路、通風及照明設施防火和防暴的管理。
4.1.2安全部指定專人對氣體站設施進行對口管理,加強設施的日常檢查,包括:
(1)氣站房(箱)本體設備與管路、防爆電器、設備安全裝置的完好情況;
(2)氣站房的通風和照明設施檢查(通風和照明設施必須為防爆型產品);
(3)氣站房內及延伸管路和管路各閥門的檢查;
(4)氣站房的設備、消防器材、安全標志、職業健康、作業環境衛生檢查。
4.1.3甲、乙雙方指定專人負責對各氣瓶及供氣的對口管理,加強各氣瓶檢查與日常維護,加強氣體供應的及時跟蹤管理,主要內容如下:
4.1.3.1氣瓶檢查內容:
(1)氣瓶本體是否有裂紋;
(2)氣瓶安全附件是否好用;
(3)氣瓶本體表面是否有氣體介質、警示標識、盛裝重量等說明信息;
(4)氣瓶與管路連接處是否可靠無漏氣;
(5)氣瓶及管路相關壓力表是否好用,并定期檢驗,有檢驗貼;
(6)氣瓶是否垂直存放。
4.1.3.2氣體供應:
氣體站管理人員負責與生產使用責任人進行溝通,獲取、掌握需求計劃,及時聯系氣體供應單位進行供氣。
4.2氣體站安全標識管理
4.2.1二鋼安全科設計、制作氣體站相關安全警示標識,職業健康告知牌,較大風險崗位告知牌,責任標識牌、防火標識等,張貼相關操作規程,供氣體站操作人員日常學習。
4.2.2氣體站對口管理人員負責日常的安全警示標識的管理,發現破損、嚴重掉色等問題,及時上報更新。
4.3氣體站應急管理
4.4.1二鋼安全科制定氣體站發生事故的相關應急處置方案,定期組織演練,并將應急處置方案張貼氣體站。
4.4.2氣體站張貼責任標識牌,上方設有應急聯系人及電話。
4.4.3氣體站配備滅火器材,并定期檢驗。
5氣體站使用班組點檢記錄表和檢查表
5.1數控火焰切割區域用燃氣設施班組定檢記錄表(樣表)
5.2裝配施工區域用燃氣設施班組定檢記錄表(樣表)
5.3氣體站檢查表(樣表)
篇3: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學校車輛進出管理規定
為了加強學校對食堂、商店、浴池送貨車輛及工作人員平時進出校門管理,預防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維護學生安全和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現做出如下規定:
一、關于送貨車輛進出學校的規定
1、送貨車輛進校必須向輔警出示學校統一制作的送貨卡,在校門警衛室登記后方可進校。
2、超過2噸以上車輛禁止進校。
3、司機酒后禁止入校。
4、送貨車輛在學校規定時段即每天上午:8:55――9:40、下午:2:35――3:20允許進校。
5、課間學生在校園活動時間禁止出校。
6、送貨車輛在校園內必須緩速行駛,禁止鳴笛。
7、食堂泔水車進校時間為學生就餐半小時后,等待學生就餐結束方可收集殘食。
8、送貨車卸貨完畢須經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人員準許方可出校,下課時間不準出校。
二、關于工作人員進出學校的規定
1、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進出校門必須向輔警出示工作牌。
2、工作人員晚上外出時必須于當晚學生就寢熄燈前(21:40)返校。
3、食堂制作早餐工作人員早晨入校時間為:4:00――4:30。
4、食堂、商店、浴池工作人員騎自行車到校門必須下車推行,騎摩托車和電動車的在校園要緩速行駛,停放在摩托車棚。
三、違章處理辦法
1、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對送貨車負有安全管理全部(文章轉貼自實用工作文檔欄目)責任。凡是送貨車在校園肇事的未經學校準許一律不準出校,根據肇事情節追究車主和購貨食堂、商店、浴池管理員責任。
2、凡是頂撞輔警,無理取鬧的車主和工作人員一律不準進校,違章強行進入者,輔警有權代表學校扣車、報警。
3、工作人員未經當日值班領導批準,不準帶其他人員入校。工作人員在校園內要檢點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發現言語過激、行為失當者隨時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