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設備潤滑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4456

潤滑是設備正常運行的必要條件,為減緩磨損,提高設備效率,降低動力消耗,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保障設備安全運行和正常的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一)設備動力部門必須加強對設備潤滑管理工作的組織和領導,配備專人負責日常業務工作,推廣先進潤滑技術、潤滑管理經驗,組織操作人員學習潤滑知識,組織定期檢查,制定潤滑油品的使用定額、貯存保管、發放、廢油回收利用及潤滑工器具的管理規定,不斷提高潤滑管理水平。

(二)車間設備主任對全車間的設備潤滑負領導責任。

設備員應負責提出車間年、季、月的使用計劃,具體執行設備潤滑制度,認真作到:

1.按設備潤滑規定做到“五定”“三級過濾”,具體內容如下。

“五定”

(1)定點:按日常的潤滑部位注油,不得遺漏。

(2)定人:設備的日常加油部位,由操作工負責;定期加油部位,由保養工負責。

(3)定質:按設備要求選定潤滑油(脂)品種,油(脂)質量合格,潤滑油必須經過“三級過濾”,清潔無雜物,方可加入潤滑部位。禁止亂用油(脂)或用不干凈的油(脂)。

(4)定時:對設備的加油部位,按照規定的間隔時間,進行加油、清洗或更換新油。

(5)定量:按設備標定的油位和數量,加足所選定的潤滑油(脂)。

“三級過濾”

(1)領油大桶到固定貯油箱。

(2)貯油箱到油壺。

(3)油壺到潤滑部位。

2.濾網應符合下述規定:透平油、冷凍機油、壓縮機油、機械油一級過濾為60目,二級過濾為80目,三級過濾為100目。汽缸油、齒輪油一級過濾為40目、二級過濾為60目、三級過濾為80目。特殊油品,按特殊規定執行。

3.自動注油裝置,要經常檢查油位、油溫、油壓、注油量,發現不正常,應及時處理。

4.經常檢查潤滑部位的溫度情況,軸承溫度應保持在規定指標內。

5.常用閥的絲桿與螺母之間,要定期潤滑。不常用閥門的絲桿與螺母之間,應用潤滑油脂封死。

(三)新購入油品,必須隨附質量保證書,庫存3個月以上者,應逐桶分析檢驗后方可使用。不同種類及牌號的潤滑油要分別存放,寫上標記。廢油應分類回收,以便再生。再生油經質量鑒定,不合格不能使用。

(四)車間應有專人負責潤滑油品、潤滑油品、潤滑器具的管理。

(五)關鍵設備在用潤滑油必須定時取樣分析,一般設備至少每3個月取樣分析一次,分析結果應記入潤滑檔案。在用油質不符合使用要求,應及時更換。

(六)根據設備要求和工藝條件,正確合理地選用潤滑油(脂),不得任意濫用或混用。改變油品,必須經設備動力科批準。在不影響潤滑性能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潤滑油(脂)的品種,以利管理。

(七)設備(裝置)的潤滑系統各部件應齊全好用,管道暢通,不漏,不滲。

篇2:設備管理潤滑油管理員安全生產職責

1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檢修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

3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

4檢查主管車間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

5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檢修規程的行為;

6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7審核與自己業務相關的危險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防護措施方案,做好檢查落實工作;填寫情況;負責檢查機組潤滑油品質分析的落實情況,檢查現場設備潤滑情況;

8掌握滅火和火場逃生知識,熟悉各種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9積極參加安全文化建設,培養良好的安全習慣和安全價值觀;

篇3:設備潤滑油管理制度考核辦法

(一)管理制度

1、各臺設備的潤滑由本機臺的操作工負責(電器設備除外)。

2、設備操作工必須按規定時間,對設備進行加潤滑油。

3、凡按設計用油杯、黃油潤滑的設備,油杯、油管應齊全完好,用機油潤滑的設備,油蓋應齊全完好。

4、用干凈的油桶加蓋,裝潤滑油,并放在清潔的地方。

5、設備的各潤滑部位必須按規定的油量加油。

(二)考核辦法

1、有一臺設備潤滑不良(包括油杯缺油、潤滑部位干麼,油路不通,油管破裂,變速箱油量不足,油質不符),扣款10元/次

2、用油杯加黃油潤滑的設備,油杯、油管不齊全,不完好,扣工段10元/處,用機油(含MOS2)潤滑油的設備油蓋不齊全、不完好,扣款10元處。

3、裝潤滑油的油桶不干凈,無蓋、油桶放在不清潔的地方,扣款10元/處。

4、油量過多使設備漏油,油杯外有黃油扣款5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