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客車事故救援應急制度

客車事故救援應急制度

2024-07-09 閱讀 9713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公路交通事故,預防和最大程度的減少公路交通事故,高效有序的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盡快恢復公路運輸正常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重于搶、有備無患”的方針落到實處。確保一旦發生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道路運輸機構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實施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突發事件危害降到最低點。

2、基本原則: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二、及時報告減少損失原則

當發生交通事故時,發生事故的部門在迅速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單位進行匯報,必要時可越級上報。采取一切應急安全控制措施,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竭盡全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防止事態擴大、減小社會影響、盡快恢復運輸生產。

1、統一指揮積極配合原則

在公司應急管理工作領導組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全面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發揮管理職能作用,聯勞協作,保證信息暢通,安全、高效、妥善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逐級負責原則

在處理交通事故的過程中,各級領導要親自指揮,指派現場負責,明確負責人的責任和權力,各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凡因工作失誤、措施不力等原因而影響事故處理工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三、指揮組織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中道路運輸應急保障工作。按照“統一指揮、屬地負責、條塊結合、資源共享”的原則,明確職責與任務,開展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道路運輸應對工作。

(一)領導小組組成:

組長:經理

副組長:分管安全副經理

成員:公司各部門負責人。

(二)領導小組職責

統一領導道路運輸有關應急保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公司制定的應急保障預案及預案演練,領導小組組長或指派副組長及其他成員趕赴現場指導和協調施救中有關保障工作。

四、急救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1、發生事故后,值班領導務必在30分鐘內將事故概況及初步判明的原因匯報公司主要領導;不能判明原因時,應立即將事故現場如實匯報。

2、事故報告內容如下:

(1)事故發生的事件、地點、區間(線名、公里、米)、線路條件、事故相關單位和人員。

(2)發生事故的車輛種類、車次、機車型號、部位、牽引輛數、噸數、計長及運行速度。

(3)旅客人數,傷亡人數、性別、年齡及救助情況,是否涉及境外人員傷亡。

(4)貨物名稱、裝載情況,易燃、易爆等危險貨物情況。

3、救護和醫療

事故發生地有關單位按照本單位應急預案中確定的醫療救護站,迅速聯系地方醫療機構,配合協助醫療部門開展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及時協調有關醫療救護、醫療專家、特種藥品和特種救治裝置進行支援。

4、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發生交通事故,事故現場存有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等危及人生安全的物品時,對進入現場有關人員,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發放必要的防護裝備和用品。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請求,及時組織、調集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

5、群眾的安全防護

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由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指揮疏散現場群眾,防止發生人員傷害。

要求:

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接到報警后要對報警電話進行記錄,同時對具體情況要問清楚,馬上向有關領導進行報告。

各分工領導接到應急領導小組的命令后,要盡快趕往事發地,同時按分工開展工作,從有關領導下達指令到準備工作就緒,到事故車輛出發必須在30分鐘之內完成。

現場指揮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到現場后先救人,再救貨物、行李、車輛,統一指揮,緊張有序,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現場作業要注意安全,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堅決杜絕二次事故的發生,要安排專人注意過往車輛及群眾的安全。

篇2:客車事故救援應急制度

為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公路交通事故,預防和最大程度的減少公路交通事故,高效有序的組織開展事故搶險救援工作,盡快恢復公路運輸正常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真正將“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防重于搶、有備無患”的方針落到實處。確保一旦發生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道路運輸機構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實施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把突發事件危害降到最低點。

2、基本原則: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二、及時報告減少損失原則

當發生交通事故時,發生事故的部門在迅速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單位進行匯報,必要時可越級上報。采取一切應急安全控制措施,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和智慧,竭盡全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減少財產損失、防止事態擴大、減小社會影響、盡快恢復運輸生產。

1、統一指揮積極配合原則

在公司應急管理工作領導組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全面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發揮管理職能作用,聯勞協作,保證信息暢通,安全、高效、妥善的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2、逐級負責原則

在處理交通事故的過程中,各級領導要親自指揮,指派現場負責,明確負責人的責任和權力,各部門、單位要密切配合,團結協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凡因工作失誤、措施不力等原因而影響事故處理工作的,要嚴肅追究責任人和有關領導責任。

三、指揮組織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實施自然災害突發事件中道路運輸應急保障工作。按照“統一指揮、屬地負責、條塊結合、資源共享”的原則,明確職責與任務,開展自然災害突發事件道路運輸應對工作。

(一)領導小組組成:

組長:經理

副組長:分管安全副經理

成員:公司各部門負責人。

(二)領導小組職責

統一領導道路運輸有關應急保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公司制定的應急保障預案及預案演練,領導小組組長或指派副組長及其他成員趕赴現場指導和協調施救中有關保障工作。

四、急救的工作程序及要求

1、發生事故后,值班領導務必在30分鐘內將事故概況及初步判明的原因匯報公司主要領導;不能判明原因時,應立即將事故現場如實匯報。

2、事故報告內容如下:

(1)事故發生的事件、地點、區間(線名、公里、米)、線路條件、事故相關單位和人員。

(2)發生事故的車輛種類、車次、機車型號、部位、牽引輛數、噸數、計長及運行速度。

(3)旅客人數,傷亡人數、性別、年齡及救助情況,是否涉及境外人員傷亡。

(4)貨物名稱、裝載情況,易燃、易爆等危險貨物情況。

3、救護和醫療

事故發生地有關單位按照本單位應急預案中確定的醫療救護站,迅速聯系地方醫療機構,配合協助醫療部門開展緊急醫療救護和現場衛生處置。及時協調有關醫療救護、醫療專家、特種藥品和特種救治裝置進行支援。

4、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發生交通事故,事故現場存有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等危及人生安全的物品時,對進入現場有關人員,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發放必要的防護裝備和用品。應急領導小組根據現場請求,及時組織、調集相應的安全防護裝備。

5、群眾的安全防護

根據事故的實際情況,由地方人民政府具體負責指揮疏散現場群眾,防止發生人員傷害。

要求:

值班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接到報警后要對報警電話進行記錄,同時對具體情況要問清楚,馬上向有關領導進行報告。

各分工領導接到應急領導小組的命令后,要盡快趕往事發地,同時按分工開展工作,從有關領導下達指令到準備工作就緒,到事故車輛出發必須在30分鐘之內完成。

現場指揮要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到現場后先救人,再救貨物、行李、車輛,統一指揮,緊張有序,確保救援工作順利進行。

現場作業要注意安全,嚴禁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堅決杜絕二次事故的發生,要安排專人注意過往車輛及群眾的安全。

篇3: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項目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救援應急預案

一、總則

為了預防和控制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各種事件、事故隱患,確保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措施及時有效,充分發揮企業在事故、事件應急處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企業、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使事故、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降至最低程度,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制定本項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二、適用范圍

凡在我項目部生產區域內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及突發性自然災害。洪災、風災、雪災、冰凍天氣等自然災害均適用于本預案。

三、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職責

(一)應急救援指揮機構

組長:(項目經理)

副組長:(項目副經理)

組員:

設立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項目部辦公室負責。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立即成立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項目經理總指揮,項目副經理任副總指揮,負責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指揮部設在項目部安全環保部。

(二)指揮機構職責

1.指揮領導小組職責

組織編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并批準預案執行,分析安全預防工作執行情況和難點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當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時,負責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確保救援工作有序進行。

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①以最快速度了解事故情況,評估事件、事故發展趨勢和可能產生的后果,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或惡化。

②迅速向有關部門通報事故情況,制定現場搶險方案,調動人財物實行緊急搶險救護,保證指揮部通訊聯絡的暢通。

③配合事故調查,根據事故調查報告要求,采取預防措施。

3.各有關部門職責

①聽從指揮部統一調度,擔負規定職責內的救援任務。

②隨時向指揮部報告救援工作,針對問題提出新的救援建議。

③保證本單位參加救援人員的安全,保證信息聯絡的暢通。

四、搶險救援隊伍

項目部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搶險救緩隊,全面負責搶險、救援、轉移、安置及其它需要緊急處置事項:現場受傷或生病人員的緊急搶救治療;搶險、轉移安置受災人員和搶救重要財產;施工現場水、電、路及其它受損設施的搶險;為受災人員提供吃、穿、住、醫等物資保障。

五、裝備及通訊聯絡

1、裝備

公司配有發電設備、電焊機、切割機、電鉆、梯子、照明用具、汽車、吊車、挖掘機等搶險救援設備,其日常管理由應急救援辦公室負責。

2、通訊聯絡

****

應急救援辦公室:**

應急救援指揮部:***

六、災害預警和災情報告

1、項目部應急救援辦公室應及時了解和掌握安全生產變化情況,并通知現場施工人員做好各項預防工作。

2、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各種事件、事故隱患后,項目部必須立即向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報告,并向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長報告。

3、應急救援辦公室接到報告后,立即通知公司應急救援隊迅速趕赴事故現場,了解情況,并向董事長、總經理匯報,決定是否請求社會支援,同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七、搶險搶修

搶險救援人員應根據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以最快的速度及時進行排險搶修,使安全生產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八、現場醫療救護

在社會救助到達之前,搶險救援人員應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將受災人員轉移到安全地帶。當急救車到達事故現場后,協助護送傷、病員到醫院搶救、治療。

九、外部聯絡及社會支援

當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各種事件、事故隱患時,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在決定本單位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時,必須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請求緊急援助。上級救援隊伍進入事故現場時,指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報告有關詳細情況及安全事項。

十、有關制度

1、值班制度

當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各種事件、事故隱患時,應急救援辦公室應指定專人值班,接聽有關信息。

項目上應建立值班制度,安排專人負責巡視工地安全、環境狀況,確保發生事件、事故第一時間報告。

2、報告制度

當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引發的各種事件、事故隱患時,建立零報告制度,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項目部將當日的動態于當日下午十六點前報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公司應急救援辦公室按規定及時報上級有關應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