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巷道貫通盲巷管理規定

巷道貫通盲巷管理規定

2024-07-09 閱讀 1271

一、巷道貫通管理制度

1、一般掘進巷道同其它巷道在貫通相距50米前,地測部門必須向礦總工程師報告,并通知生產和通風部門;貫通相距20米前,地測部門必須向通風部門下達透窩通知單。

2、生產和通風部門必須分別制定巷道貫通安全拖施和通風系統調整方案,并做好調整通風系統的準備工作。

3、安全技術措施經礦總工程師審批后,分別報送礦調度室、安全部門和施工單位各一份。

4、臨近透窩時,相向或垂直貫通的巷道相距20m時,只準一個工作面向前掘進,另一頭停工撤人,保持通風。

5、臨近透窩時,每次放炮,都必須對透窩點兩側巷道氣體進行檢查,只有在沼氣濃度都在1%以下時方可放炮。放炮前,兩個工作面都必須撤人,并在入口處設專人警戒。

6、貫通老塘老巷時,在距貫通點5米凈煤柱時,打超前鉆孔探明老塘內的瓦斯情況,采取相應措施,瓦斯濃度超過1%時禁止放炮。

7、在地質構造復雜區域進行貫通工作時,還應按處理破碎頂板、防止高冒的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8、貫通前系統內所有設施必須提前到位。確保貫通后能立即投入使用。

9、貫通后,必須停止采區內的一切工作。通風部門要立即組織人員進行風流調整,只有在通風系統穩定后方可恢復工作。

10、貫通時,必須由專人在現場統一指揮,停掘的工作面必須保持正常通風,設置柵欄及警標,經常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只有在2個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在1%以下時,掘進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2個工作面入口必須有專人設警戒。

11、通風部門要做好貫通措施的實施記錄備查。

二、盲巷管理制度

1、盲巷范圍的劃分,屬下列情況之一均為盲巷。

⑴、井下長度超過6米,而又不通風或通風不良的獨頭巷道。

⑵、密閉墻、擋風墻位置不當,墻外獨頭部分超過6米的巷道。

⑶、非全負壓通風巷道長度超過3米,而又不通風的巷道。

⑷、全負壓通風巷道由于冒頂、積水等原因使風路阻塞形成無風或微風狀態,未及時修復,不能有效排除瓦斯或有害氣體的巷道。

2、對盲道管理要做到以下幾點。

⑴、要從設計上、施工中盡量避免出現任何形式的盲巷。

⑵、與生產無關的報廢盲巷或舊巷,必須及時充填或用不燃性材料進行封閉。

⑶、臨時停工的地方不得停風,否則必須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

⑷、長期停工的獨頭巷道內沼氣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氧濃度低于18%,其它有害氣體濃度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及長期不用的盲巷必須在檢查后24小時內密閉完畢。

⑸、所有盲巷由救護隊員配用氧氣呼吸器定期進行檢查,每旬至少檢查一次,并對柵欄、密閉的質量、密閉內外氣體成份(CH4、CO2、CO、O2)、溫度等進行檢測和分析,救護隊及時將檢查結果上報礦總工程師,并抄報通風工區。發現問題應采取相應措施,妥善處理。

⑹、盲巷柵欄及密閉的施工、維護、拆除,均由通風部門負責,嚴禁任何人破壞柵欄和密閉。柵欄內的電器設備必須及時撤出,嚴禁在柵欄內外堆放設備、材料及雜物。

⑺、已密閉的盲巷、密閉前必須打柵欄,掛檢查記錄牌;設置柵欄的盲巷要掛警標牌和檢查記錄牌。除配用氧氣呼吸器的救護隊員處,嚴禁其他人員進入柵欄內。

⑻、所有盲巷必須做到四斷:即斷軌道、斷架線、斷電纜、斷管路。

⑼、盲巷要恢復作業時,必須首先由救護隊探明情況,根據內部各種氣體濃度大小,制定啟封排放瓦斯的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后執行。

⑽、必須建立盲巷登記卡或盲巷管理臺帳,并在通風系統圖上標明盲巷的位置。自然消失的盲巷應及時在登記卡或臺帳中予以注銷。

篇2:礦井盲巷管理制度范例

盲巷管理制度的內容有:

(1)礦井生產、技術部門要把好設計、部署及現場施工關,做到一掘必穿,盡快形成全風壓通風系統;臨時停工的地點不得停風;瓦斯噴出區域、高瓦斯礦井、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中,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要實行“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線路、專用開關)供電,保證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轉,杜絕或減少盲巷產生。

(2)礦井生產過程中一經出現盲巷,掘進區隊及生產部門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礦調度室通知通風部門按規定處理。

(3)盲巷的處理必須遵守以下原則:

1)發生盲巷時,立即切斷盲巷內的電源,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人內。

2)盲巷內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達到3.o%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不能立即處理時,必須在24h內密閉完畢。

3)采取封閉措施處理盲巷時,密閉前5m范圍內都必須切斷通向盲巷內的所有管線、鐵道,抽放管不能切斷時,必須進行絕緣處理,杜絕雜散電流引入盲巷內。

4)柵欄或密閉應設在離巷道口小于2m的支護完好、四周煤巖堅固的地方,密閉的建筑標準和質量應符合《礦井通風安全質量標準化及考核評級辦法》的規定。臨時停風的盲巷由生產班組長或瓦斯檢查員設置臨時柵欄,下一班由通風部門設置永久性柵欄,密閉前也必須設永久性柵欄。永久性柵欄的設置:巷高小于或等于1.8m時,全斷面設置柵欄;巷高大于1.8m時,設置高度不低于1.8m的柵欄。柵欄孔的規格不大于200mm×200mm,并牢固可靠。

5)盲巷恢復通風排放瓦斯時,必須按排放瓦斯制度的規定執行。

(4)盲巷必須設“禁止人內”牌和檢查記錄牌,同時建立臺賬,內容包括巷道名稱、類別、斷面、長度、形成時間、處理方法、檢查時間、檢查人、存在的問題及其整改負責人和完成時間、消除時間等。

(5)盲巷必須定期檢查:已密閉處理的盲巷,每周至少檢查1次密閉的質量情況及密閉至巷道口這一段巷道內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用柵欄處理的盲巷,每天至少檢查1次柵欄的質量及柵欄內1m處至巷道口的瓦斯、二氧化碳濃度。柵欄、密閉有問題或瓦斯、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定時,必須按規定處理。

(6)進入盲巷檢查必須有專門的安全措施,并按盲巷內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查方法進行。

(7)盲巷管理要做到現場牌板、臺賬、采掘工程圖、通風系統圖“四對號”。

篇3:煤礦盲巷管理制度范本

一、瓦斯超限區、無人工作巷道、瓦斯尾巷、放炮貫通地點都要釘設堅固的柵欄。

二、釘柵欄時,支架巷道要打兩根立柱,非支架巷道要打四根立柱,在立柱上釘木板,木板條的間距不大于20厘米,柵欄高度不小于1.5米。柵欄上要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

三、所有柵欄處的沼氣濃度,都不得超過1%(回采工作機尾巷口柵欄除外)。

四、柵欄處設置牌板,瓦斯員每班認真細寫瓦斯、二氧化碳含量以及瓦斯員姓名、日期。

五、所有井下柵欄,不經通風部門允許,不得私自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