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選礦安全管理制度

選礦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09 閱讀 4246

為使本廠有一個安定、祥和的生產、生活環境,也為大家在本廠工作生活期間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制度:

1、凡新進廠人員須經三天試工,合格后,才簽定合同,正式錄用。工人須在本廠連續干滿一個月,如不滿一個月離開者不得工資。

2、不經管理人員同意,任何人不得留非本廠人員在廠內吃飯,違反者每人每次罰款10元,經同意的每人每餐收伙食費2元。天黑后,非本廠人員不得在廠區內無故逗留。違者每人每次罰款10元。任何人不得在廠區內高聲怪叫和打鬧,更不準糾幫結伙在廠區內打架鬧事,違者視情節輕重分別罰款20-50元,不服者送派出所依法處治。

3、全廠各崗位人員都須服從分配和指揮,對管理人員的指令必須認真執行,不準故意拖延或拒絕,違者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罰款和開除。

4、接班不準遲到,遲到一次扣罰50元,遲到十分鐘以上視為曠工,曠工一天罰100元,并根據錯誤事實給予相應的處理。

5、凡本廠人員都須隨時注意安全,上班期間嚴格按照各自崗位的操作規程集中精力工作,不準違規作業,夜班不準打瞌睡,違者罰款50元,二次罰款100元,三次立即開除。

6、接班人員不到,交班人員不準自行下崗,更不準早退,早退一次扣罰50元,早退十分鐘以上視為曠工。

7、其它違紀行為的處理:

(1)嚴禁酒后上崗,違者勸離崗位并罰款100元;

(2)工作時間內做私活者,輕者發現一次扣罰50元,情節嚴重,又不接受批評者,給予罰款100元并按照公司有關規定處理;

(3)在工作時間內睡覺、下棋、打牌、看無關的書籍者,查出一次扣罰50元;

(4)在工作時間內無理取鬧或故意影響他人正常生產、工作者扣罰200元,并視情節給予其它處分。

8、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希望各崗位的作業人員自覺遵守。

篇2:選礦廠車輛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規范車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車輛使用成本,結合選礦廠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宜萬城公司選礦廠車輛管理、考核。

3、車輛調度管理

3.1、選礦廠汽車、鏟車必須服從車隊的統一調度,嚴禁私自出車,否則所發生費用由駕駛員自己承擔,同時扣駕駛員1分。

3.2、其他部門和單位使用鏟車時,必須辦理調度指令手續,駕駛員憑車輛調度指令出車,無指令不得私自出車,否則每次扣1分。

3.3、干完工作后,在指令單上正確填寫時間,然后將指令帶回交與車隊,以便月底結算,否則,每次扣1分。

4、車輛維修與油料消耗標準

4.1、車輛維修時,必須向廠部報告清楚故障部位,經廠部同意后,方可安排修理,否則,每次扣2分。

4.2、車輛維修結算金額必須在每月27日前上報廠部,由廠部按照節、超金額進行考核,如不按時上報的,扣車隊負責人2分。

4.3、車輛維修費用標準:

4.3.1、汽車、鏟車的修理費用標準,除本條款另行規定外,其余車輛一律按車齡計算,具體如下:

4.3.1.1、使用時間滿一年的,汽車按0.10元/噸礦石核算;鏟車按0.15元/噸礦石核算。

4.3.1.2、使用時間滿兩年的,汽車每月0.15元/噸礦石核算;鏟車按0.20元/噸礦石核算。

4.3.1.3、使用時間滿三年的,汽車按0.20元/噸礦石核算;鏟車按0.25元/噸礦石核算。

4.3.1.4、使用時間在三年以上的,按足額標準考核,即汽車0.25元/噸礦石,鏟車0.30元/噸礦石;五年以上車輛,另行規定核算標準。

4.3.1.5、裝精礦鏟車按1.2元/噸金屬標準考核。

4.3.1.6、修理費考核標準:以年度總費用為主。

(1)汽車、鏟車修理費每超出2000至10000元時,每超出1000元扣駕駛員1分;

(2)超出在10000元至20000元時,每超出1000元扣0.8分;

(3)超出在20000元至40000元時,每超出1000元扣0.5分;

(4)超出在40000元以上時,解除駕駛員與公司雇傭合同。本款以年度總費用為準,按車拉原礦數量為計算依據。

(5)維修費超出在2000元以下時,每1000元扣一分。

4.3.2、修理費用由車隊管理員每月按車輛類型準確記錄,每半年時間考核一次,獎罰標準按節超額的20%執行。

4.4、油料費用實行單車考核,在沒有分開時,按平均車輛消耗分攤。

4.5、駕駛員在加油時要認真記錄油料消耗量,月終匯總后與庫房核對,否則每次扣1分。

4.6、油料消耗標準

4.6.1、裝礦鏟車按每噸礦石0.10L計算;發貨鏟車按0.4L/噸金屬計算,若超出時,每超出100L扣1分,累計計算。

4.6.2、汽車按每噸0.085L計算,(廢料車除外)每超出100L扣1分,累計計算。

5、車輛衛生與日常維護、保養

5.1、駕駛人員必須每天對車輛進行衛生清理,保持車容整潔干凈,做到駕駛室內無煙頭、雜物,擋風玻璃無污漬,視線要清晰。

5.2、駕駛員每天要認真檢查車輛,保證潤滑部位油量適宜,連接絲扣緊固無松動,否則,每次扣0.5分。

5.3、駕駛員要認真掌握車輛性能及構造,做到正確適用,對一般故障要會排除,不能養患為禍,否則釀成事故后,除承擔部分經濟費用外,同時執行考核。

5.4、駕駛員必須每周對車輛進行兩次嚴格、細致的檢查,如有缺油、故障,要立即進行修復和排除,確保車輛能夠正常使用。

5.5、違反以上要求和規定的,每次每項視其情況扣1至5分。

6、違規與事故處理

6.1、未經許可將車輛轉駕他人使用而違反交通規則或發生事故時,由駕駛人員負擔損失,并予以記過或辭退處分。

6.2、違反交通規則,其罰款由駕駛人員負擔。

6.3、因意外事故造成車輛損壞,其損失在扣除保險金額后,再視實際情況處理。

6.4、發生交通事故后,如需向受害當事人賠償損失,經扣除保險金額后,其差額視責任具體處理。

6.5、發生責任事故造成經濟損失時,按事故的性質分別給予處罰。

6.5.1、一般事故(經濟損失在2000元以下者);按經濟損失的10%處罰;

6.5.2、重大事故(經濟損失在2000-5000元者);按經濟損失的15%處罰;

6.5.3、特大事故(經濟損失在5000元以上者);按經濟損失的20%處罰;

6.5.4、機件責任事故,按經濟損失金額15%處罰。

7、駕駛員日常工作紀律

7.1、白班駕駛員必須在下班前半小時檢查車輛油料消耗量,并視其情況給與補充,以保證下一班人員正常工作,否則每造成一次缺油,扣罰1分。

7.2、由于早晨鏟車使用較為頻繁,所以機動鏟車嚴禁在十點以前加油,若因加油延誤正常工作的每次扣2分。

7.3、汽車在運礦過程中,嚴禁他人乘坐,否則,每次扣1分。

7.4、嚴禁車輛轉交他人駕駛,若由此所發生的事故,責任由當班駕駛員承擔(特殊情況下,由廠部指定專人駕駛的除外)。

7.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遵守廠規廠紀,認真上下班,否則每違紀一次,扣罰2分。

7.6、汽車駕駛員在轉礦過程中必須配合地磅房的工作,對礦石含水量過多的,要在上磅前進行空水,否則,每次扣發1分。

7.7、礦廠所堆廢石,在不影響正常工作時間的前提下,自己安排時間轉運,不得堆放過多,若因此影響月終結算的,扣罰駕駛員2分。

7.8、轉礦車輛限載噸位在35至38噸之間,每月從磅房調單審查,每超出一噸,扣罰駕駛員1分。

7.9、汽車、鏟車駕駛員每班必須保證碎礦車間生產量的正常供應,否則,每發生一次斷料事故,按各自責任,扣罰相關駕駛員5分。

8、駕駛員考核分值按日工資標準的35%執行,即每分20元。

9、本制度自2008年4月1日起執行,2009年3月25日重新修訂。

篇3:選礦廠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規范特種設備管理活動、提高特種設備管理水平、保證特種設備安全穩定地運行,根據總公司宏福發〔20**〕2號《特種設備(含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辦法》(試行)和礦發〔20**〕11號《甕福磷礦特種設備(含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甕福磷礦新龍壩選礦廠所屬特種設備(含廠內機動車輛)的安全管理。

3特種設備的界定

3.1壓力容器:系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閉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壓),且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氧艙等。

3.2壓力管道: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的氣體、液化氣體、蒸汽介質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25mm的管道。

3.3起重機械: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

3.4特種設備包括其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

3.5廠內機動車輛:是指限于企業廠區范圍內(含碼頭、貨場等生產作業區域或施工現場)行駛及作業的機動車輛。廠內機動車輛設備的類型包含輪式自行專用機械、履帶式自行專用機械、蓄電池車、客車類、汽車類、方向盤輪式拖拉機、手扶拖拉機、手把式三輪摩托車、手把式二輪摩托車、有軌機車、電瓶車及其它機動車輛,但不包含已納入公安部門或農機部門管理的機動車輛。

4管理職責及管理內容

4.1生產安全業務室

4.1.1建立健全廠屬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制度。

4.1.2建立廠屬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如: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使用證、檢驗報告、檢驗合格證等。

4.1.3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辦廠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上崗許可證。

4.1.4督促、安排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作業知識。

4.1.5協同廠設備業務室負責定期(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或不定期對全廠所屬的在用特種設備安全技術狀態與管理進行檢查與考核,發現問題應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并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匯總后上報礦設備辦。

4.2設備業務室

4.2.1建立健全廠屬特種設備臺帳。負責單臺設備建檔并完善(含技術資料、設備及安全附件檢驗報告、設備故障及維修記錄等)。

4.2.2建立健全廠屬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包括:

⑴特種設備的技術文件、制造許可證、圖紙、產品質量證明書、合格證、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注冊登記使用證、檢驗報告或安裝監檢報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等。

⑵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記錄(只對雙梁橋式起重機);

⑶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⑷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定期檢驗記錄、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等。

4.2.3按本單位特種設備類別劃分,編制同類別通用的日常巡檢標準書,明確巡檢的周期、部位(項目)、方法、判斷標準等。

4.2.4負責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辦廠屬特種設備使用許可登記證。

4.2.5負責監察全廠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狀況。

4.2.6負責本廠需要注冊登記的特種設備的各類資料備齊后交礦設備管理辦公室。

4.2.7負責廠所屬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使用后30日內,報礦設備辦登記。登記標志應當置于或者附著于該特種設備的顯著位置。

4.2.8負責定期(每月至少進行一次)或不定期對全廠所屬的在用特種設備安全技術狀態與管理進行檢查與考核,發現問題應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并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匯總后上報礦設備辦。

4.2.7負責將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檢驗檢測、大修、報廢、報停、封存及再次啟用、更新、改造等,應及時報甕福磷礦設備管理辦公室。

4.2.8每年年底對廠所屬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情況進行總結,并上報礦設備辦。

4.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供水車間、破碎車間、磨浮車間、精尾車間、設備業務室]

4.3.1車間主任對本車間轄區內的所有特種設備實施有效的安全管理。合理地安排特種設備的維護、維修和保養,認真監督維修進度和維修質量,確保特種設備安全可靠地運行。

4.3.2各車間特種設備的管理和操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

4.3.3特種設備的管理和操作人員,必須掌握特種設備的相關操作技術規定,認真做好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維護管理工作,確保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

4.3.4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特種設備操作證由甕福磷礦安全環保辦公室負責辦理、復審和管理。

4.3.5各車間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對本車間轄區內的在用特種設備進行日常巡檢,每班不少于一次,并作出記錄。使用雙梁橋式起重機的,必須填寫使用記錄。

4.3.6各車間負責對本車間轄區內的在用特種設備進行定期自檢,常用行車、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硫酸管道等每周至少進行一次,不常用行車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并作出記錄。

4.3.7各車間負責對本車間轄區內的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檢,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并作出記錄。

4.3.8負責填報本車間轄區內的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每月至少進行一次。

4.3.9負責填報本車間轄區內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記錄等。每月至少進行一次。

4.3.10特種設備的管理和操作人員,發現隱患、不安全征兆,違反操作規定和違章操作而使特種設備的安全和正常運行可能受威脅的現象,應及時逐級上報有關部門,并采取處理措施,不得貽誤時機。

4.3.11各車間每月25日前必須向生產安全辦公室報本車間轄區內特種設備的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維修和更新、改造記錄等。

5考核辦法

5.1按照《新龍壩選礦廠20**年安全、環保考核實施細則》、《選礦廠20**年設備管理考核辦法》及參照《甕福磷礦特種設備考核實施細則》執行。

5.2本制度的修改和解釋由新龍壩選礦廠生產生產安全業務室負責。

5.3本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從20**年4月起開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