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全員安全隱患排查獎懲實施辦法

煤礦全員安全隱患排查獎懲實施辦法

2024-07-10 閱讀 7445

?為切實加強我礦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推動本質安全型煤礦創建,進一步夯實安全基礎,建立健全我礦安全隱患排查工作機制,充分調動我礦職工全員參與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積極性,切實做好超前防范,有效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地方相關法

律、法規和政策,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堅持全員排查安全隱患,健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下。

二、目標任務

建立和完善全員安全隱患排查和合理化建議獎勵機制,充分調動我礦生產一線工人參與隱患排查和提合理化建議的積極性,使每個職工做到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人人都安全,最終實現我礦安全年。

三、組織領導

1、成立安全隱患排查和合理化建議獎勵領導小組,對全礦安全隱患排查和合理化建議獎勵開展工作。

組長:?吳文玉

副組長:李朝亮?高廣進?葛生堂?朱海春?饒紅軍?

成員:?王振宇?李彥學?王克明?姚國平?溫扎根?

丁廣廣?劉智華?呂平問會軍?胡寶仁

劉金朝?張玉民?李邵忠?陳?鵬?吳?波

芮吉云?喬正賢?馬維新?

2、成立井口安全信息匯報站(隸屬安檢科),站長由安

監科王振宇兼任,負責全礦全員安全隱患排查和合理化建議的收集和整理。

四、具體辦法

(一)排查主體、內容和范圍

1、排查主體:在礦的全體工作人員(包括礦、項目部的職工和管理人員)。

2、排查內容:在生產建設過程中違反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標準規定,或在在生產建設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生產環境的不良和生產工藝、管理上的缺陷,煤礦安全隱患分為一般隱患和重大隱患兩類。主要包括:

(1)“一通三防”管理方面;

(2)頂板管理方面;

(3)防止“三超”方面;

(4)機電、運輸管理方面;

(5)水害防止方面;

(6)自然災害防治方面;

(7)應急救援措施落實方面;

(8)安全管理制度落實方面。

3、排查范圍:以本人工作場所為主,兼顧礦井的其他區域。

(二)排查處理程序

1、員工每日上崗先查自己工作點的安全隱患,查處的安全隱患及時報告班組長,班組長再匯報井口安全信息匯報站(緊急情況直接上報安全信息匯報站),在上、下班途中或在其他區域發現的安全隱患也應及時按程序匯報,必要時可以越級匯報。

2、安全信息匯報站人員要根據員工匯報的安全隱患的內容、類型、時間、地點記錄在案,根據隱患的輕重緩急,需要立即排除的隱患,必須及時通知有關領導安排處理,否則容易釀成大的事故。員工下班后,到安全信息匯報站簽字核實,井口安全信息匯報站要及時將每班的隱患排查情況匯總表報礦安全隱患排查和合理化建議獎勵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登記備案。

3、對于發現的各類安全隱患,當班未能及時處理的,由井口安全信息匯報站的人員及時填寫“五定”表責成有關責任人限期整改,凡是不能按期整改的給予罰款(附件:“三違”和隱患整治處罰規定)。

(三)獎勵辦法

1、獎勵基金來源渠道:一是公司撥付的獎勵基金5萬元;二是“三違”和隱患整改不及時的罰款提成。

2、獎勵對象:①井上、下職工所提有價值的安全隱患信息及建議;②管理人員所提非本職工作以外,有價值的安全隱患信息及建議方案;③全礦職工抓“三違”的人。

3、安全隱患排查和抓“三違”獎勵領導小組每月評審一次,根據貢獻大小分別給予適當的獎勵。

4、獎勵標準:

(1)抓“三違”獎勵:①抓一般“三違”一人次獎勵100元;②抓嚴重“三違”一人次獎勵1000元:③抓特別嚴重“三違”獎勵5000元。

(2)排查安全隱患獎勵:①排查C級安全隱患一條獎勵200元;②排查B級安全隱患一條獎勵1000元;③排查A級安全隱患一條10000元

5、每月要認真考核評比,對獲獎的個人及所在的班組和單位要登記在案,年底作為先進個人、集體評選的優先條件。

?(四)、對“三違”人員、事故和隱患不按期整治的處罰規定

1、“三違”人員的處罰規定(“三違”的界定見附件):

(1)一般“三違”人員罰款50~100元

(2)嚴重“三違”人員罰款500~1000元。

(3)特別嚴重“三違”人員罰款1000~5000元。。

?2、事故的處罰規定:

?(1)發生人身事故對項目部的處罰:

①人身傷害程度達八到十級的罰款5000~10000元。

②人身傷害程度達五到七級的罰款30000~50000元。

③人身傷害程度達一到四級的罰款60000~100000元。

④發生傷亡事故罰款100000~200000元。

?(2)發生非人身事故,因管理不善造成停產的對項目部根據情節按每小時5000~10000元處罰(不足一小時按一小時計算)。?

3、隱患不按期整治的處罰規定:

(1)隱患的界定:按隱患的嚴重程度,解決難易分為A、B、C三級。即:

①A級隱患:隱患處理難度大,涉及面廣,礦難以解決的,需由公司統籌安排解決的隱患;

②B級隱患:隱患處理難度較大,項目部難以解決的,

需由礦方解決的隱患;

③C級隱患:在日常生產過程中,項目部施工隊有能力

解決的隱患。

(2)隱患不按期整治的處罰:

①C級安全隱患不按規定期限(原則不超過3天)整

治的,每推遲一天罰款50~100元;

②B級安全隱患不按規定期限(原則不超過一周)整治的,每推遲一天罰款100~1000元;

4、罰款由安全科統一開收據,一式三聯,礦長簽字(被罰款單位或個人一份;財務部一份;安監科保存一份)。

5、對“三違”人員和項目部拒不交罰款的,由該項目部自己負責,超過期限不交,按每延期一天增加一倍計算,月底開票交公司財務部從工程款中扣除。

五、本實施方案從二0一三年四月一日執行。

篇2: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三級制度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公路法》、《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對“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重要性的認識,根據省、市政府《關于建立安全生產工作七項制度》的要求,結合交通行業特點,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按照市交通局、區(市)縣交通局、交通企事業單位隱患排查整治三級管理原則,切實加強對公路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水上運輸、公路事故多發點段和病害橋梁等重點部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標本兼治、防患于未然。

第三條市交通局每年底由有關處分別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改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省交通廳、公路局、運管局和航務局。同時抄送局安全監督處,匯總上報市政府辦公廳、市安監辦等相關部門。并按照省交通廳、市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按期完成;堅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經常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制度。建設處負責國省干線在建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公路處負責公路、橋梁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指導督促市級收費公路公司排查整治收費路橋的安全隱患;交管處負責指導督促市級客貨運輸、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航務處(海事局)負責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

第四條區(市)縣交通局負責縣道公路橋梁、屬地管理的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駕校、水上運輸和渡口碼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的整治計劃、整改方案,分別報送市交通局安全監督處、公路處、交管處、航務處(海事局);并按照市交通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下達的整治任務,在職責范圍內有計劃地對隱患整治項目進行整改,確保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堅持季度排查和經常性排查整治制度。

第五條公路橋梁施工企業、養護企業、公路客貨運輸企業、客貨站點、汽車維修企業、駕校、航運企業和船舶修造企業在每年底提出下一年度安全生產重大隱患整改計劃和整改方案,并報上級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堅持月查和日查安全隱患排查制度,按時完成各級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門下達的安全隱患整治任務。

第六條隱患整治項目完工后,負責整治的單位要及時向下達隱患整治任務的政府或上級交通部門提交評價申請,由下達任務的政府或交通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整治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不能投入生產和使用,并限期重新進行整改。

第七條本制度經**市交通局修訂后,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篇3: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定期排查制度

一、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活動,由村委會、鄉安監站聯合組織進。

二、村委會準確掌握本轄區易發生安全隱患的路段及危害程度,及時發現和消除各類事故隱患,規范現場管理。

三、各村駕駛員要經常進行崗位安全知識培訓,強化從業人員識別事故隱患的責任意識,提高從業人員監控事故隱患的能力,每周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四、各村要制定實施事故隱患排查管理制度,每月至少組織一次事故隱患排查。

五、鄉安監站要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在事故隱患排查中,要不間斷巡回組織排查,并進行自排。

六、職能部門按各自承擔的安全職責,重點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對下一級

職能部門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定期抽查。

七、負有安全生產職責部門要堅持安全檢查制度,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時向事故單位或個人下達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內容:

(一)事故隱患基本情況;

(二)可能影響的范圍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三)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八、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安全檢查,集中檢查每月或每季度一次;

九、檢查前要明確檢查的目的、內容,檢查的方法、地點、分工情況、檢查后要及時匯總、并報告鄉安監站;

十、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凡能當場處理的應立即予以處理。當時不能處理,要按照定時間、定人員、定責任人的三定原則發出整改通知書,并按時進行復查,凡未按規定整改的,輕則批評教育,重則重處,造成事故的,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十一、檢查中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切忌走馬觀花,走過場;

十二、檢查中相關領導和人員必須密切配合,不得推諉、扯皮、或無故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