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采掘工規章制度范本

煤礦采掘工規章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6885

為了煤礦持續穩定安全高效發展,特制定如下規章制度:

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堅持“敲邦問頂”制度,杜絕違章作業現象,如違章作業造成的后果責任自負。

二,嚴禁帶煙火下井,違者發現一次罰款100元,并追究責任。

三,嚴禁酒后下井,違者一次罰款20。若累計3次者開除。

四,嚴禁從主提上下班,違者一次罰款100元,若發現二次者罰款500元并開除。

五,堅持8小時工作制,按時上下班。

六,在井下嚴禁吵鬧和打架,發生一次各罰款1000元/毎人,

七,班組人數必須按規定組合,有事有病要請假。如全班礦工,扣除該班上一個班的全部工資。

八,必須遵守本礦的規章制度,服從管理和安排。

九,工作面必須按指定的尺寸開挖,若超挖管理人員有權進行罰款。

十,要愛護集體財產,嚴禁損壞和偷盜行為。如發現,視情節嚴重給予處罰,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十一,必須保質保量,搞好煤質管理,只要在一車內揀出五斤以上的矸,或煤塊搭空車裝不滿的,發現一車扣十車。

十二,采掘班長發給班長津貼毎人毎天元,負責本班的安全生產工作,如本班發生10元的醫藥費事故,取消全班工資和班長津貼。

十三,正常生產,提前2小時下班的,不開當日結算單。

十四,按規定時間,管理人員點名不到者,罰款5元/毎人,當班人員弄虛作假的罰款10元/毎人。

十五,請假要有請假條,1天由當班管理人員核實簽字,2~3天由值班礦長簽字,3天以上由主管礦長審批。

十六,出勤5天以內的不付給工資,20天以內的只付80%的工資,毎月必須保證出勤26天以上(如有請假條不算無故曠工)。

十七,若井下打探水眼管理人員安排不執行者和安排支護的不支護者扣出當天全部工資。

十八,井下職工發現睡覺,當班管理人員不向礦領導匯報,罰管理人員20元,罰職工50元。

十九,招職工,精減職工,由各隊長報值班礦長審批,主管礦長備案。

二十,礦長辦公室,財務辦公室、工程師室、調度室掛免進牌的地方,無特殊情況一律不準進入,如進入發現丟失東西自負,只能在會議室集中。

二十一,職工宿舍門囗、各辦公室門囗,嚴禁隨意大小便或亂丟垃圾,違者罰款50元每次。

二十二,若為罰款內心不,故意找老總或管理人員生事者一律開除。

二十三,對罰款不服或拒不交者,治安室有權重罰或開除。

二十四,治安人員有權對地方環璄衛生、用電和各工種人員進行管理,不服者,有權進行罰款。

二十五,地面人員違章或井下人員違章走絞車道上下者,治安人員有權罰款。

篇2:采掘工程質量管理獎罰制度

為了加強我礦采掘工程質量管理,確保礦井安全世界生產,根據我礦實際情況,經礦研究決定特制定采掘工程質量管理規定如下:

一、成立采掘工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伍世堯

副組長:馮奎安張進勇

成員:謝宏光譚業怡韋明超吳耀學岑喜飛李善寶韋紹玲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管理日常具體工作,辦公室設在礦生產科,由韋明超負責。

二、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責

1、每月定期進行采掘工程質量檢查驗收,要求小組成員全部參加,無故不參加者,一次罰款20元。

2、生產科必須做好每次檢查記錄,把檢查結果及時在礦調度室公布,對質量不合格的工程,按落實措施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并將罰款通知單送達受罰單位或個人。

3、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采掘工程質量工作會議,專題分析研究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和管理措施,提高工程質量。

三、采掘工程質量管理

1、巷道掘進必須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的巷道斷面坡度等施工,巷道達不到要求或出現超高超寬巷道的,除要求返工外,還必須罰款50~5000元。

2、煤巷掘進支護規格為棚距0.7m,并背頂背幫,如出現棚距大于0.8米或背頂背幫不合格,或支護不牢固等原因,每發現一次罰款50元,并限期整改。

3、掘進巷道所使用支護木材料尾徑必須大于12公分(去皮),否則每發現一處罰款50~500元,并要求更換。

4、斜坡放煤必須堅持在封塘閘下放煤,封塘閘必須符合作業規程的要求,否則每發現一次罰款50~1000元。

5、采掘巷道或行人,回風的巷道必須有專人維護,折損斷梁斷腿的架必須及時更換或補架,不安全不生產。對于經礦管理人員或安全員指出又不進行處理的,罰款100元。

6、所有掘進工作面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探放水制度,如發現隱患不處理每次罰款100元。

7、各采掘工作面必須有備用支護材料并不得少于3個循環的支護用料,否則罰款200~500元。

8、掘進工作面必須配備支護使用的工具,否則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9、礦務局檢查驗收發現不合格工程的,扣罰施工單位1000元,同時扣罰礦有關人員和主管領導50元。

10、對經局檢查驗收合格并獲得礦務局獎勵的,資金分配由項目負責人按貢獻大小進行分配并報領導小組組長審批發放。

篇3:采掘工作面隱患排查制度

為進一步加大我礦隱患排查力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使我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從排查、治理、報告整個過程全面受控,更好的促進、規范隱患排查工作,確保安全生產。經研究決定,制定采掘工作面隱患排查管理制度。

一、隱患排查領導小組

組長:總經理

副組長:副總以上領導

成員:生產、輔助單位行政負責人和職能科室相關人員

隱患排查辦公室設在安全監察部:安全監察部長兼辦公室主任

二、隱患排查具體規定

1、月度隱患排查。每月初,總經理負責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一次隱患排查,重大隱患排查對照重大隱患排查標準逐項排查。對查出的重大隱患,及時組織召開安全辦公會,按照集團公司重大隱患治理方案要求,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時間和責任人。

2、每周一上午組織一次全覆蓋式現場隱患排查,各專業副總是本專業隱患排查的主要負責人。

3、每周一下午,召開安全辦公會,各專業分管副總通報上周隱患排查整改落實情況;針對本周查出的隱患立即進行“項目、標準、措施、時間、責任人、驗收人”六落實,認真組織隱患整改落實工作。

4、排查出的隱患,由安全監察部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填寫隱患排查登記臺帳,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下發事故隱患整改“六定表”,并跟蹤檢查隱患整改落實情況。

5、每月26日前安全監察部負責將本礦排查出的重大隱患、一般隱患及預排查出的下月安全工作重點以“隱患排查材料”的形式報集團公司安監局。

三、隱患排查制度

1、參加隱患排查的人員必須牢固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全面細致的認真排查,確保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有效遏制隱患生存空間。

2、各單位參加隱患排查人員必須準時參加隱患排查準備會,采掘專業在調度指揮中心會議室,“一通三防”專業在通風副總辦公室,機運專業在安全監察部會議室,防治水專業在地質副總辦公室。

3、所有參加隱患排查的人員必須服從分管領導的統一安排,每一組隱患排查人員必須指定一名負責人,不得無故缺席;生產輔助單位負責人請銷假必須向分管領導請示;機關職能科室人員請銷假必須向安全監察部長請示,副總領導請銷假必須向安全礦長請示。

4、安全監察部每月初同督察組,團委、工會共同制定督察計劃,督察組每月督察不少于12次,青安崗每月督察不少于4次,職工代表每月督察不少于2次,所有督察必須覆蓋全礦生產的各個環節,形成黨政工團一盤棋,共同排查安全隱患,查出的情況及時反饋到安全監察部。

5、隱患排查必須全面細致,嚴格按隱患排查表規定的內容進行填寫,檢查表填寫要字跡工整、表面清潔。

6、排查后填寫好的檢查表,采掘系統升井后及時交井口信息員,然后匯總;“一通三防”、機電運輸、防治水專業的隱患排查表,分別由安監部各專業科長負責整理,必須在13:30分前交安全監察部辦公室。

7、安全監察部辦公室必須在14:40分前把當天所有隱患排查情況匯總并報送礦有關領導審閱,同時以“六定表”的形式下發到各有關單位聯系整改,并安排安監員跟蹤檢查隱患整改落實情況。

8、安全監察部必須在每周五的安全生產例會上通報本周隱患排查整改落實情況,未按期整改的單位每一項罰單位區長、書記各100元。現場交納罰款,并在會上口述未整改的原因。

9、對月度隱患排查、每周隱患排查整改落實情況,安全監察部必須在集團公司規定的時間內上報集團公司安監局。

四、獎懲辦法

1、對在隱患排查工作中表現較好,排查認真細致,隱患符合實際,排查出的隱患具有針對性和代表性,礦將根據排查出的隱患,每季度給排查人200-500元的獎勵。

2、對在隱患排查中不負責任,查不出隱患或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除取消其參加隱患排查的資格,并將給予排查人200-500元的罰款。如在沒有查出隱患的頭面而出現事故的,礦將根據有關文件進行嚴肅處理。

3、對在隱患排查中沒有查出隱患的頭面,將采取回頭看的方法進行復查,若在復查中查出隱患,將對原隱患排查人給予一定的罰款,每條每人罰50元。

4、對查出的隱患,落實整改單位要及時處理,對落實較好、較快的,將給落實整改單位領導一定的獎勵。

5、對隱患排查小組查出的隱患,整改單位拒不簽字整改,互相推諉、扯皮的,將按礦有關文件加倍處罰。

6、在隱患排查中,重復出現的問題,罰責任單位區長、書記每條100元,在每周一安全辦公會上現場交罰款并說明重復出現問題的原因。

7、對因查出的隱患未得到及時整改而引發事故的,除按礦有關規定處罰外,將給事故單位5000-10000元的罰款,主要領導給予1000-2000元的罰款。

8、凡在隱患排查過程中,被停止作業進行整改的工作面,罰單位2000元,當班班長200元,被停止作業進行整改的掘進頭罰單位1000元,責任單位隊長各200元。

9、為鼓勵廣大職工積極參與隱患排查,凡發現重大隱患積極主動匯報或積極采取措施消除隱患的,一經查實,將按照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規定給予100-1000元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