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學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辦法
大學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辦法
為進一步推動師德建設,營造優良的教風和學風,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在選拔和培養青年教師工作中的傳幫帶作用,幫助、指導青年教師盡快通過“教學,科研關”,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導師的條件和職責
1、導師條件
具備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有較高水平的教學、科研能力。
2、導師職責
--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思想政治學習和師德教育活動,幫助其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確定青年教師培養方案。
--指導青年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并定期對其教學能力和效果進行評價,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每學期聽課應不少于3次。
--引導青年教師參加科研工作,指導他們獨立開展科研課題的研究。
--青年教師的指導期滿一年時,各院(部、系)應統一組織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測試,提出改進和培養意見。培養期結束時,導師要撰寫工作報告,對培養對象的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做出評析和鑒定、對后繼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院(部、系)考核后,簽署培養期滿意見。經過培養和考核后不能勝任教師崗位工作的青年教師,導師應本著公正、負責的態度,及時向院(部系)和人事部門報告情況,提出意見。
二、導師制的培養對象及要求
1、培養對象
凡20**年以來新進碩士和本科學歷的教師,均應列為導師制培養對象。今后每年新進的教師,應在參加崗前培訓的同時,確定導師。
2、培養期工作目標
--培養對象要遵從所在單位和導師的工作安排,按照導師的培養方案,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
--培養對象要在導師的指導和帶領下,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修養,端正教風,鉆研業務,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培養期完成時,培養對象應寫出培養總結報告,具備系統開設一門課程的教學能力;完成一篇對確定研究領域的較高水平的綜述;在導師指導下,公開發表論文一篇。
--不能按期完成培養目標的人員,可以申請延長一年培養期。如到期仍不能達到目標,學校將依照相關政策和管理規定做出調離教師工作崗位、解聘等處理。
三、管理辦法
1、導師制培養周期為2年,列入校繼續教育計劃。每位導師可指導1-2名青年教師;每指導1名青年教師,每年可記入30標準學時的工作量,但培養延長期不再計工作量。
2、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是高年資教師的光榮職責,較好地履行導師職責,是今后教師晉升教授職務的依據之一。
3、各院、部、系負責落實和管理本單位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工作。及時為培養對象選配導師,并督促導師制定培訓計劃。在培養期滿一年時進行中期檢查。對因各種原因導致不能繼續履行導師職責的人員,院、部、系要及時作出調整。導師和培養對象名單抄學校人事處備案。
4、學校在每輪培養期結束時對各單位執行導師制情況進行檢查,對優秀導師進行表彰。
四、本辦法由校人事處負責解釋,從發文之日起施行。
附件:1、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培養期考核登記表
2、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導師考核登記表
3、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導師選配情況一覽表
篇2:附一醫院住院醫師導師制度
附屬醫院住院醫師導師制度
各科室:
住院醫師導師按病區或部門設立,負責輪轉到該科室所有住院醫師的指導工作,指導對象為第一階段培養的住院醫師。
一、導師資格:
1、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個別科室經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領導小組同意(書面意見)也可為高年主治醫師。
具有高尚的醫德醫風,嚴謹的治學態度,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及強烈的臨床教學觀念。
具有扎實的醫學理論及基礎知識,堅實的業務水平,過硬的臨床能力(包括接觸病人、采集病史、體格檢查、常用診療操作、臨床思維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導師或導師組,也可視不同學科情況不分階段(只帶教第二階段)或分階段(特殊學科帶教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一位導師帶教不同年資的住院醫師不超過3名。
二、導師職責:
1、住院醫師導師在科主任領導下執行帶教任務。
2、配合醫院職能部門落實接受指導的住院醫師的專業培訓計劃,導師與住院醫師共同依據《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以下簡稱《大綱》)要求結合培養對象和臨床實際制訂培養計劃。
3、按《大綱》規定的學習病種,落實住院醫師診治一定量的病種和病人(包括操作)。
4、指導、督促住院醫師學習《大綱》所規定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是操作考核選項,要達到一定數量和熟練程度。
5、指定住院醫師閱讀專業資料(中、英文),修改住院醫師的譯文和論文。
6、落實培養計劃及了解、檢查、督導住院醫師計劃執行完成情況(臨床實踐、業務工作和學習情況)。
7、關心住院醫師思想、生活情況,培養敬業精神。
8、負責住院醫師日常工作考核,聽取科室醫護人員及病人對住院醫師的反饋意見,對存在問題及時處理并向科主任匯報。
三、導師選定:
導師由教研室主任或科主任指定,包括科室導師的數量和人選。
導師制實施從20**年畢業的住院醫師開始執行。
篇3:某大學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辦法
大學實施青年教師導師制辦法
為進一步推動師德建設,營造優良的教風和學風,充分發揮中老年教師在選拔和培養青年教師工作中的傳幫帶作用,幫助、指導青年教師盡快通過“教學,科研關”,促進他們更好地成長,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導師的條件和職責
1、導師條件
具備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思想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有較高水平的教學、科研能力。
2、導師職責
--引導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思想政治學習和師德教育活動,幫助其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確定青年教師培養方案。
--指導青年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并定期對其教學能力和效果進行評價,不斷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每學期聽課應不少于3次。
--引導青年教師參加科研工作,指導他們獨立開展科研課題的研究。
--青年教師的指導期滿一年時,各院(部、系)應統一組織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測試,提出改進和培養意見。培養期結束時,導師要撰寫工作報告,對培養對象的思想品德、業務能力做出評析和鑒定、對后繼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院(部、系)考核后,簽署培養期滿意見。經過培養和考核后不能勝任教師崗位工作的青年教師,導師應本著公正、負責的態度,及時向院(部系)和人事部門報告情況,提出意見。
二、導師制的培養對象及要求
1、培養對象
凡20**年以來新進碩士和本科學歷的教師,均應列為導師制培養對象。今后每年新進的教師,應在參加崗前培訓的同時,確定導師。
2、培養期工作目標
--培養對象要遵從所在單位和導師的工作安排,按照導師的培養方案,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
--培養對象要在導師的指導和帶領下,認真學習,努力工作,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職業道德修養,端正教風,鉆研業務,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培養期完成時,培養對象應寫出培養總結報告,具備系統開設一門課程的教學能力;完成一篇對確定研究領域的較高水平的綜述;在導師指導下,公開發表論文一篇。
--不能按期完成培養目標的人員,可以申請延長一年培養期。如到期仍不能達到目標,學校將依照相關政策和管理規定做出調離教師工作崗位、解聘等處理。
三、管理辦法
1、導師制培養周期為2年,列入校繼續教育計劃。每位導師可指導1-2名青年教師;每指導1名青年教師,每年可記入30標準學時的工作量,但培養延長期不再計工作量。
2、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是高年資教師的光榮職責,較好地履行導師職責,是今后教師晉升教授職務的依據之一。
3、各院、部、系負責落實和管理本單位的青年教師導師制工作。及時為培養對象選配導師,并督促導師制定培訓計劃。在培養期滿一年時進行中期檢查。對因各種原因導致不能繼續履行導師職責的人員,院、部、系要及時作出調整。導師和培養對象名單抄學校人事處備案。
4、學校在每輪培養期結束時對各單位執行導師制情況進行檢查,對優秀導師進行表彰。
四、本辦法由校人事處負責解釋,從發文之日起施行。
附件:1、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培養期考核登記表
2、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導師考核登記表
3、z醫科大學青年教師導師選配情況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