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范本

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范本

2024-07-10 閱讀 8280

1.目的

為加強現場高空吊物的規范性,保障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特制定此規范。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國電聯合動力風場高空吊物人員的現場安全作業。

3.職責

現場進行高空吊物的人員負責按照此規范實施。

4.機艙吊車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

4.1起吊前的準備

4.1.1工具準備

序號工具及規格數量備注

1100米牽引繩(Φ12)1根

2吊桶1個

3對講機2部

4安全警戒帶/警示牌1套

5矩形吊帶(1噸雙頭)1根長度2米

4.1.2人員準備

序號人員數量備注

1組長1人負責吊運過程的安全監督和風速監控(對講機1部)

2地面作業人員1人負責吊物的準備

3機艙作業人員2人負責操作機艙吊車(對講機1部)

4.1.3現場組織

(1)組長在起吊前應做好安全交底,講解作業規范和注意事項。

(2)當風速大于10米/秒時或遇雷雨天氣,嚴禁進行吊運。

(3)當風速大于5m/s時,使用牽引繩。

(3)將風機打到維護狀態,嚴禁在風機運行時吊運。

(4)以吊物為中心半徑10米的范圍拉安全警戒帶或設立警戒牌,并有專門人員監護。

(5)現場的清理,作業半徑30米范圍內,嚴禁車輛行駛和人員走動。

4.1.4現場檢查

(1)吊運前應先檢查吊運器具是否完好,外觀無破損,無裂紋和開焊現象。著重檢查吊鉤和吊鏈連接銷有無損壞,檢查鏈條有無打結現象。

(2)吊運器具應保持其清潔,無油污或臟污情況。

(3)檢查時,嚴禁用手扶握吊車鏈條,防止手被鏈條帶入鏈條箱夾傷。

(4)機艙吊車的操作人員必須將安全雙鉤掛好,并清除自己身體上所帶的零碎物品,如手機、礦泉水等,避免在吊運時掉出,墜落至塔下傷人,打開吊孔蓋前通知塔底人員后,方可進行放鉤。

(5)地面作業人員必須將所吊物品牢固平穩的放置在吊桶內,對于較重物品應分散放置,避免出現偏重現象,造成鏈條受力不均。

(6)對于貴重或精密的儀器儀表及工具,應單獨或分開吊運,貴重物品另加保險繩系在吊鉤上。

(7)吊裝物品過多時,應分次吊運,避免超載。

(8)地面作業人員將牽引繩一端與吊桶連接牢固,防止被吊物風大時晃動。

(9)液壓站使用專用的1噸2米矩形吊帶單獨進行吊運,捆綁時采用兜底方式,一端穿入支架并在所過支架上纏繞一圈,防止其側翻,最后與另一端并在一起掛在吊鉤上。

(10)不能使用吊桶的大型器件,需用吊帶捆綁牢固,防止墜落。

4.2吊運過程

(1)塔底吊物人員檢查無誤后,通知機艙吊車操作人員進行預起吊,及起吊高度小于30cm時停止,由地面作業人員再次檢查吊運器具是否有受力不均或物品裝載固定不牢的現象。

(2)塔上塔底人員確認后,再進行起吊。

(3)整個起吊過程地面作業人員隨時觀察吊物的搖擺情況,并利用牽引繩隨時進行調整。

(4)如突遇強風,如果吊物離地面近,應及時放下,把吊鉤固定在外爬梯上。如吊物離機艙近,應及時吊入機艙,牽引繩的上端固定在機艙內,下端固定在外爬梯上。

(5)當吊運器具進入機艙罩時,機艙作業人員應避免吊桶與機艙罩的刮蹭,造成物品墜落。

(6)吊運完成后,機艙作業人員應通知組長,吊運完成,并將吊孔蓋蓋好,此時牽引繩不必解下,下端應進行固定,在下放吊桶時還需繼續使用。

(7)吊桶下放過程參照吊運過程。

(8)吊運完成后,組長組織回收現場工具和安全用具,并檢查吊桶、牽引繩有無破損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應進行記錄。

4.3吊車使用注意事項

(1)為防止鏈條在鏈條盒內有纏繞現場,現場首次使用(空載試車)必須人工重新將鏈盒內鏈條進行理順,無纏繞現象,方可使用。

(2)收鏈條時,應注意觀察鏈條在鏈條盒內的擺放情況,是否有鏈條溢出的現場,防止由于回放不當造成已收鏈條脫落,發生高空墜物事故。

(3)嚴禁超負荷起吊物體或起吊物體重量不清楚時使用,目前吊車允許的最大起吊重量為350公斤。

(4)嚴禁用提升機將物體在地面上拖動或斜拉起吊。

(5)使用時嚴禁將手扶在提升機運轉的鏈條上,以防傷手。

(6)嚴禁斜拉斜吊,以免損壞限位開關座鏈條出入十字口,確保鏈條進出暢通無卡鏈條現象,發現十字口損壞鏈條受阻時嚴禁使用。

(7)物體起吊時,嚴禁吊物下站人。

(8)嚴禁用提升機起吊載人。

(9)嚴禁用鏈條結扣吊物,以免損壞鏈條。

(10)嚴禁用“上”“下”限位開關作為運行中的停止開關使用。

(11)提升機使用完成后,應及時切斷電源。

5.塔筒內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

5.1起吊前的準備

5.1.1工具準備

序號工具及規格數量備注

1100米牽引繩(Φ16)1根

2對講機2部

3照明燈4個

4安全警戒帶

5手持風速儀1個

6矩形吊帶(1噸雙頭)1根長度2米

5.1.2人員準備

序號人員數量備注

1組長1人負責吊運過程的安全監督

2平臺作業人員1人負責各平臺吊物的監督(對講機1部)

3吊物作業人員2人負責吊運(對講機1部)

5.1.3現場組織

(1)組長在起吊前應做好安全交底,講解作業規范和注意事項。

(2)當風速大于15米/秒時或遇雷雨天氣,嚴禁進行吊運。

(3)將風機打到維護狀態,嚴禁在風機運行時吊運。

(4)塔底電氣平臺應設置警戒牌,或者有專門人員監護。

(4)現場的清理,吊孔下嚴禁人員走動。

5.1.4現場檢查

(1)各平臺吊孔蓋板完好,定位裝置完好,能將蓋板固定牢靠。

(2)各平臺吊孔圍欄完好,無斷裂或開焊現象。

(3)吊運繩應保持清潔,無油污,雜物、斷裂,斷股現象。

(4)對于較重、貴重或精密的儀器儀表及工具,應單獨或分開吊運。

5.2吊運過程

(1)貴重物品應用吊繩整體網狀綁扎,物品較多時應分多次提拉。起吊前小件應裝入完好的工具袋內提拉。綁扎工具人員綁扎完畢后應仔細檢查是否牢固,檢查完畢后立即躲到平臺下方,蓋好人孔蓋板,避免工具掉落傷人。

(2)通知吊物操作人員進行預起吊,起吊高度小于30cm時停止,由電氣平臺作業人員再次檢查是否有固定不牢的現象。

(3)在吊物接近平臺時,吊繩速度放慢,避免物品發生刮碰。物品到達平臺后,將吊孔蓋關閉。

(4)如突遇強風,塔筒搖擺較厲害,吊物作業人員將物品放下,待風過后再進行起吊。

(5)無照明時,作業人員應用照明燈為吊物作業人員進行指引。

(6)塔筒頂部平臺吊物作業人員必須穿安全帶,并系雙鉤,將雙鉤固定在高處。

(7)塔筒平臺與機艙平臺距離較高,并且空間狹小,傳遞物品時需小心配合。

(8)吊運完成后蓋好吊孔蓋,向機艙內搬運物品時應注意安全。

(9)下放之前檢查吊運繩是否安全可靠,吊物下放過程參照吊運過程,當所吊物品到達地面后,應通知吊物操作人員。

(10)塔底電氣平臺人員在進行解繩時,應遠離吊孔的下方。

(11)吊運完成后,組長組織回收現場工具和安全用具,并檢查吊桶、牽引繩有無破損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應進行記錄。

篇2: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范本

1.目的

為加強現場高空吊物的規范性,保障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特制定此規范。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國電聯合動力風場高空吊物人員的現場安全作業。

3.職責

現場進行高空吊物的人員負責按照此規范實施。

4.機艙吊車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

4.1起吊前的準備

4.1.1工具準備

序號工具及規格數量備注

1100米牽引繩(Φ12)1根

2吊桶1個

3對講機2部

4安全警戒帶/警示牌1套

5矩形吊帶(1噸雙頭)1根長度2米

4.1.2人員準備

序號人員數量備注

1組長1人負責吊運過程的安全監督和風速監控(對講機1部)

2地面作業人員1人負責吊物的準備

3機艙作業人員2人負責操作機艙吊車(對講機1部)

4.1.3現場組織

(1)組長在起吊前應做好安全交底,講解作業規范和注意事項。

(2)當風速大于10米/秒時或遇雷雨天氣,嚴禁進行吊運。

(3)當風速大于5m/s時,使用牽引繩。

(3)將風機打到維護狀態,嚴禁在風機運行時吊運。

(4)以吊物為中心半徑10米的范圍拉安全警戒帶或設立警戒牌,并有專門人員監護。

(5)現場的清理,作業半徑30米范圍內,嚴禁車輛行駛和人員走動。

4.1.4現場檢查

(1)吊運前應先檢查吊運器具是否完好,外觀無破損,無裂紋和開焊現象。著重檢查吊鉤和吊鏈連接銷有無損壞,檢查鏈條有無打結現象。

(2)吊運器具應保持其清潔,無油污或臟污情況。

(3)檢查時,嚴禁用手扶握吊車鏈條,防止手被鏈條帶入鏈條箱夾傷。

(4)機艙吊車的操作人員必須將安全雙鉤掛好,并清除自己身體上所帶的零碎物品,如手機、礦泉水等,避免在吊運時掉出,墜落至塔下傷人,打開吊孔蓋前通知塔底人員后,方可進行放鉤。

(5)地面作業人員必須將所吊物品牢固平穩的放置在吊桶內,對于較重物品應分散放置,避免出現偏重現象,造成鏈條受力不均。

(6)對于貴重或精密的儀器儀表及工具,應單獨或分開吊運,貴重物品另加保險繩系在吊鉤上。

(7)吊裝物品過多時,應分次吊運,避免超載。

(8)地面作業人員將牽引繩一端與吊桶連接牢固,防止被吊物風大時晃動。

(9)液壓站使用專用的1噸2米矩形吊帶單獨進行吊運,捆綁時采用兜底方式,一端穿入支架并在所過支架上纏繞一圈,防止其側翻,最后與另一端并在一起掛在吊鉤上。

(10)不能使用吊桶的大型器件,需用吊帶捆綁牢固,防止墜落。

4.2吊運過程

(1)塔底吊物人員檢查無誤后,通知機艙吊車操作人員進行預起吊,及起吊高度小于30cm時停止,由地面作業人員再次檢查吊運器具是否有受力不均或物品裝載固定不牢的現象。

(2)塔上塔底人員確認后,再進行起吊。

(3)整個起吊過程地面作業人員隨時觀察吊物的搖擺情況,并利用牽引繩隨時進行調整。

(4)如突遇強風,如果吊物離地面近,應及時放下,把吊鉤固定在外爬梯上。如吊物離機艙近,應及時吊入機艙,牽引繩的上端固定在機艙內,下端固定在外爬梯上。

(5)當吊運器具進入機艙罩時,機艙作業人員應避免吊桶與機艙罩的刮蹭,造成物品墜落。

(6)吊運完成后,機艙作業人員應通知組長,吊運完成,并將吊孔蓋蓋好,此時牽引繩不必解下,下端應進行固定,在下放吊桶時還需繼續使用。

(7)吊桶下放過程參照吊運過程。

(8)吊運完成后,組長組織回收現場工具和安全用具,并檢查吊桶、牽引繩有無破損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應進行記錄。

4.3吊車使用注意事項

(1)為防止鏈條在鏈條盒內有纏繞現場,現場首次使用(空載試車)必須人工重新將鏈盒內鏈條進行理順,無纏繞現象,方可使用。

(2)收鏈條時,應注意觀察鏈條在鏈條盒內的擺放情況,是否有鏈條溢出的現場,防止由于回放不當造成已收鏈條脫落,發生高空墜物事故。

(3)嚴禁超負荷起吊物體或起吊物體重量不清楚時使用,目前吊車允許的最大起吊重量為350公斤。

(4)嚴禁用提升機將物體在地面上拖動或斜拉起吊。

(5)使用時嚴禁將手扶在提升機運轉的鏈條上,以防傷手。

(6)嚴禁斜拉斜吊,以免損壞限位開關座鏈條出入十字口,確保鏈條進出暢通無卡鏈條現象,發現十字口損壞鏈條受阻時嚴禁使用。

(7)物體起吊時,嚴禁吊物下站人。

(8)嚴禁用提升機起吊載人。

(9)嚴禁用鏈條結扣吊物,以免損壞鏈條。

(10)嚴禁用“上”“下”限位開關作為運行中的停止開關使用。

(11)提升機使用完成后,應及時切斷電源。

5.塔筒內高空吊物安全作業規范

5.1起吊前的準備

5.1.1工具準備

序號工具及規格數量備注

1100米牽引繩(Φ16)1根

2對講機2部

3照明燈4個

4安全警戒帶

5手持風速儀1個

6矩形吊帶(1噸雙頭)1根長度2米

5.1.2人員準備

序號人員數量備注

1組長1人負責吊運過程的安全監督

2平臺作業人員1人負責各平臺吊物的監督(對講機1部)

3吊物作業人員2人負責吊運(對講機1部)

5.1.3現場組織

(1)組長在起吊前應做好安全交底,講解作業規范和注意事項。

(2)當風速大于15米/秒時或遇雷雨天氣,嚴禁進行吊運。

(3)將風機打到維護狀態,嚴禁在風機運行時吊運。

(4)塔底電氣平臺應設置警戒牌,或者有專門人員監護。

(4)現場的清理,吊孔下嚴禁人員走動。

5.1.4現場檢查

(1)各平臺吊孔蓋板完好,定位裝置完好,能將蓋板固定牢靠。

(2)各平臺吊孔圍欄完好,無斷裂或開焊現象。

(3)吊運繩應保持清潔,無油污,雜物、斷裂,斷股現象。

(4)對于較重、貴重或精密的儀器儀表及工具,應單獨或分開吊運。

5.2吊運過程

(1)貴重物品應用吊繩整體網狀綁扎,物品較多時應分多次提拉。起吊前小件應裝入完好的工具袋內提拉。綁扎工具人員綁扎完畢后應仔細檢查是否牢固,檢查完畢后立即躲到平臺下方,蓋好人孔蓋板,避免工具掉落傷人。

(2)通知吊物操作人員進行預起吊,起吊高度小于30cm時停止,由電氣平臺作業人員再次檢查是否有固定不牢的現象。

(3)在吊物接近平臺時,吊繩速度放慢,避免物品發生刮碰。物品到達平臺后,將吊孔蓋關閉。

(4)如突遇強風,塔筒搖擺較厲害,吊物作業人員將物品放下,待風過后再進行起吊。

(5)無照明時,作業人員應用照明燈為吊物作業人員進行指引。

(6)塔筒頂部平臺吊物作業人員必須穿安全帶,并系雙鉤,將雙鉤固定在高處。

(7)塔筒平臺與機艙平臺距離較高,并且空間狹小,傳遞物品時需小心配合。

(8)吊運完成后蓋好吊孔蓋,向機艙內搬運物品時應注意安全。

(9)下放之前檢查吊運繩是否安全可靠,吊物下放過程參照吊運過程,當所吊物品到達地面后,應通知吊物操作人員。

(10)塔底電氣平臺人員在進行解繩時,應遠離吊孔的下方。

(11)吊運完成后,組長組織回收現場工具和安全用具,并檢查吊桶、牽引繩有無破損情況,對于發現的問題應進行記錄。

篇3:安全作業證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安全作業證操作規程、做到持證上崗

2、范圍:生產線員工

3、責任者:安全部、工程部、工程轉化部、制造部

4、程序:

4.1安全作業證發放范圍:

凡是在本廠內從事化工操作、機械維修和從事特殊工種操作的人員以及從事其它生產作業人員,在學徒期滿或在期滿開始試用人員,經車間、部門專門組織本工種技術考試和安全知識考試合格,并能按規程進行獨立操作者,均應發放本廠《安全技術作業證》。

4.2各種作業人員的考核:

從事化工生產操作的工人由制造部、技術部門考核。

從事機械維修的工人由工程部考核。

從事特殊工種作業的工人由上級主管部門考核。

4.3考試的內容和要求:

黨和國家的安全方針、政策、規定;工廠生產特點;工廠安全生產基本要求和防火、防爆、防毒、急救常識等。

本車間生產特點,設備特點,車間安全技術規程、制度及安全注意事項等。

本崗位操作規程、生產特點及安全裝置,工具、器具與個人防護用品及使用方法等。

4.4安全作業證的簽發和審批:

經崗位工種專業技術和安全知識考試合格者,由車間和部門領導審批,報安全部簽發《安全技術作業證》,方可上崗位操作。

4.5安全作業證的使用與管理。

不得轉借他人;

不得在證上亂寫亂畫;

妥善保管不得遺失,補發需交工本費。

上班時必須持證上崗,方在規定的地方,違者按本廠規定給以罰款。

安技及檢查人員查崗時,需持證人員出示作業證交檢查人員查驗,不得無理糾纏,違者按員工守則處罰。

工種變動后需按規定重新考試合格后,由車間將考試成績記入作業證。

如有違章和事故由車間專職(或兼職)安全員記入作業證。

有安全先進事跡和搶救事故有功者除給以獎勵外另將事跡記入作業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