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檢驗制度范文
砼結構用的鋼筋,其種類、鋼號、直徑等均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熱軋鋼筋的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13013-91的要求。
鋼筋應有出廠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使用前仍應作拉力、冷彎試驗。以同一批號,同一截面尺寸的鋼筋為一批,重量不大于60t。每批鋼筋進場首先檢查外觀質量(如裂縫、結疤、麻坑、氣泡、砸痕及銹蝕程度等)并測量代表直徑。在每批鋼筋中選取一個拉力試件和一個冷彎試件,按試驗規程GB228-76金屬拉力試驗法和GB232-85金屬冷、熱彎曲試驗法的規定進行試驗,其中拉力試驗項目應包括屈服點、抗拉強度和伸長率三個指標。
依據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砼建筑物應選用硅酸鹽水泥,其標號也應為425#;運至現場的水泥應有廠家品質試驗報告,進場后尚須復驗。袋裝水泥儲運時間超過三個月時,在使用前尚須重新檢驗,其品質質量按復驗結果為準和使用。
通過水泥試樣檢驗其標號、凝結時間和安定性,必要時尚須增加細度、稠度和水化熱等檢驗項目。在這些品質檢驗指標中,安定性檢驗項目用沸煮法必須合格,若不合格時該水泥定為廢品;凝結時間檢驗時: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此項檢驗不合格,該水泥為廢品,而終凝時間不得遲于12h,否則為不合格品;細度項目用0.08mm方孔篩,篩作不得超過12%,超過者為不合格;?另外,燒失量、不溶物以及水泥標號代于商品標號或者水泥包裝標志不全者,任一項不合格都為不合格品。只有按現行國家標準進行檢驗各項指標均合格的為合格品。
混凝土用砂應符合SDJ207-82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第4.1.13條款。砂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砂的細度模數宜在2.4、2.8范圍內;粒徑小于0.08mm的細屑、淤泥和粘土的總量要小于砂重的3%。
砼用石應按批檢驗其顆粒級配、含泥量、針片狀顆粒含量;若工程具有抗凍要求D150的砼,其石料堅固性指標應小于5%;其力學性能的檢驗可按JGJ53-92,《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規定進行。當粗骨料中含有活性骨料、黃銹等必須進行專門的試驗論證。
土工布與土工膜除滿足一般物理力學性能外,見設計施工說明尚應滿足水利專業特殊要求的指標,驗收時并應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達到合格品后方可購入使用,在此應強調土工布的有效孔徑檢測指標對反濾作用至關重要,一般工程無紡布是無此技術指標要求的,而且多數廠家產品達不到此項水利要求,承建管理購貨時切切注意!
鑒于當前市場上橡膠止水質量下滑狀況,特別強調對購貨前應測試其性能指標;比重應為1.2~1.5、含新膠量應為≥60%、極限強度應為13~15MPa、肖氏硬度應為50~60、延伸率應達400%~500%、彈性模量和在-40℃溫度下工作不發生凍裂或硬化以及壓縮應力等性能指標均達到規范標準,并以省檢測中心站的檢測報告為驗收依據。對橡膠止水材料的采購建設施工單位購買時征得建設單位的認可。
施工單位應對提供使用的工程建筑材料負全部的責任。一旦發現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施工單位必須按發包單位監理工程師的指示立即予以更換并承擔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損失,也不能以此為由要求增加工程支付。
砼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對工程建筑材料進行自檢,并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報監理站確認,并存檔作為驗收依據。
篇2:建筑公司材料采購檢驗保管制度
一、采購建筑材料:必須由供應部門提出合格證明原材料的質量規格數量必須與設計要求相符合。
二、每一品種、型號、批次的材料,必須有產品合格證明,或經檢驗合格的技術文件,方可進入施工現場。
三、在使用前必須進行抽查,送實驗室復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凡在現場配制的各種材料,均需按照試驗機構確定的配合比,操作方法配制施工,施工班組不得擅自改變。
五、材料進入現場保管員應按品種型號數量,進行入庫登記,經常對所有材料進行清理、檢查,不得有變質、損壞、遺失等現場發生。
篇3:材料采購檢驗保管制度
材料員采購材料、構件及設備時要選擇合格產品、材料、構件及設備進場時要嚴把產品質量檢驗關。產品質量好,價格合理,不僅是保證工程質量的一道重要關口,也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一、材料采購制度
1、材料員必須有較豐富的材料采購經驗,熟悉產品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
2、根據工程提供采購的機具,原材料的成品和半成品價格、數量、規格、質量為理想的供貨單位,能滿足工程需要,在價格合理的情況下向項目經理匯報認可后方可簽訂合同。
3、對大宗材料的采購,必須向項目經理匯報材料規格、價格、質量、數量四要素,確定后方可采購,對砂石料的進場,必須事先談好單價、質量、數量和含水量要求,裝貨前驗質量,運貨時派人督促等現場收料的一系列采購進場制度。
4、對數量較大的五金材料,常用材料,盡可能批發或直接向生產廠家采購,及時了解市場信息、價格、質量、來源、進行貨比“三家”對比后采購的要求。
5、須及時完成下達的采購計劃,入庫手續,并且提供質保書等。
6、及時與建設單位聯系,保證甲方材料正常供應,并協助倉庫做好提供材料的規格、型號、數量等清點工作,凡經清點、計算、檢測有問題的材料,應及時通知供貨單位進行交涉,并與建方聯系解決。
7、領用的支票、現金必須妥善保管,盡量避免支票抵壓,萬一發生遺失,應及時報告,及時處理。
二、材料檢驗制度
1、材料員需要制訂采購文件,包括材料的供貨日期、品種、規格、數量、標準或樣板圖樣以及驗收標準,凡進入現場的原材料、零件、半成品等物資應進行檢驗和試驗,并作質量記錄。
2、核對建材的產品牌號和隨同文件是否符合訂貨時所提出的要求,如牌號、規格、型號和主要技術參數,并核對數量,檢查外觀質量和包裝質量,檢查有否因裝卸運輸途中所引起的損壞、丟失。
3、檢查中發現建材外觀缺陷或缺項及其它不符合項,應作好詳細的記錄、標識,交堆放在不合格品堆放區。讓供貨方簽證后提出退貨或索賠。
4、對進場的鋼材、水泥、磚等材料,未經試驗室試驗合格的材料不得應用于工程施工。
5、對于某些建材進貨時不需作技術性檢驗或試驗,僅在作外觀,數量、檢驗的基礎上,查閱供貨商是否提供了本產品的合格證。
三、材料保管制度
1、料員根據建材的合格證、技術標準,檢驗規范進行驗收,確認質量合格后在送貨單上簽章,水泥還應及時抽樣送到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才能入庫。
2、倉庫保管員根據采購人員填寫的收料單和發票逐項核對、計量清點,確認建材的品種、規格、材質均正確無誤后接收入庫。
3、若采購建材質量與其質量證明文件不相符,應由采購人員與供方交涉,辦理退貨、調換、索賠工作,對質量不合格的建材,應根據倉庫保管員指定另行堆放,作好狀態標志,不得投入生產。
4、大批量使用的建材應按順序堆放,先進行出,并注明進庫時間。
5、進庫時由保管員按規定區域分類堆放,并做記錄,為防止建材的損壞、銹蝕、變質,必須按其物理屬性及特點,用途分類存放。
6、鋼筋制品、金屬構件使用前若有時間間隔,應置于防雨防水的棚內,防止銹蝕,木制品易吸潮、變形,應置于平整、干燥的倉庫內,水泥等易吸潮變性的建材應置于專用倉庫內;易燃易爆的化學危險品置于危險品,化學用品的專用庫內,檢測設圖、工具、建筑配件等置于倉庫貨架上。
7、建材進庫后應作好標志,標明品種,規格、材質、數量進庫時間,并作好記錄。
8、倉庫保管員應根據入庫材料的性質,做好防水、防潮防熱、防需求、防碰撞,防磨擦工作,對有可能互相影響的(質量、安全方面)應按規定分開放置。
9、建材堆放應注意“上輕下重”“先進行出”的程序,堆放應注意其抗壓性,不得起高,超重堆放。
10、倉庫應保持整潔、暢通,無關物品禁止入庫,倉庫保管員應對庫內建材定期(一般半個月一次)檢查,發出情況及時報告、處理。
11、建材出庫應憑施工員簽署的領料單出庫,單中注明材料名稱、規格、數量、日期。
12、出庫前的建材,應經倉庫保管員復核合格,嚴禁變質、損壞的建材投入使用。
13、化工危險品的領用,必須有專業操作人員和安全員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