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安全使用維保程序
1?目的和范圍
為了加強對公司范圍內的設備,在使用、維修過程中的有效控制管理,確保設備能正常投入使用,保持設備的生產性能和技術狀況完好,做到管用結合,合理使用,保障設備經濟、安全、可靠運行。
2?定義
機電設備:生產動力設備、中央空調及照明等強電設備。
三大系統設備:通訊系統、監控系統、收費系統(包含計重收費、ETC)等設備。
車輛設備:生產車輛及其他辦公生活車輛。
養護設備:施工機械、養護機械等。
辦公設備:用于日常辦公的各種設備。
3?職責
3.1?公司設備管理部是公司各類設備固定資產實物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制定公司設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負責統一建立各類設備信息系統,及時掌握設備維護保養及設備技術狀態的動態;負責組織協調全線生產用設備固定資產的日常使用、維護保養工作。
3.2?監控指揮中心是三大系統設備的使用管理部門。負責全線三大系統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三大系統設備的日常使用、維護保養;負責編制設備的修理計劃;做好三大系統設備的使用、保養、修理記錄,建立設備的工作臺帳,日常記載等數據,按規定編報各項設備統計資料。
3.3?公司辦公室是公司本部辦公設備的使用管理部門。負責公司本部辦公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公司本部辦公設備的日常使用、維護保養;做好公司本部設備的使用、保養、修理記錄,建立設備的工作臺帳,日常記載等數據,按規定編報各項設備統計資料。
3.4?各管理處設備管理科負責各管理處范圍內的各類設備的基礎管理工作。負責督促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做好設備的日常使用、維護保養和編制設備的修理計劃,建立設備臺帳,做好基礎資料整理,按規定編報各項統計資料。
3.5?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負責所屬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并指定專人為兼職設備管理員,負責組織所屬設備的日常使用、維護、保養工作,定時向設備管理部門反饋設備運行和使用維護情況;貫徹落實所屬設備的安全使用操作規程等設備管理的各項規定,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負責所屬設備各類信息、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及各類報表的統計和填報工作。
4?工作原則
是確保設備能正常投入使用,保持設備的生產性能和技術狀況完好,在使用過程中做到管用結合,合理使用,堅決制止短期行為。
5?設備合理使用要點
5.1?設備責任人必須做好設備的檢查、維護和一般故障排除,保證設備運行正常。
5.2?設備使用操作人員要嚴格按設備的操作規程執行,不得違章操作。
5.3?設備使用中要安排一定的保養時間,在設備有故障時務必修復后再使用,力戒帶病運轉。禁止只顧使用,不養不修,用垮為止的惡劣作風。
5.4?主要設備實行定人、定機、定操作規程的三定制度,多班作業的設備,必須建立交接班制度。
6?設備操作人員的基本要求
6.1?認真鉆研技術,掌握設備性能,遵守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做到三好(管好、用好、養好),四會(會使用、會檢查、會例行保養、會排除故障),五懂(懂原理、懂結構、懂性能、懂工效、懂用途)。
6.2?認真做好設備的例保,確保設備經常處于完好狀態和安全運行。
6.3?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分配,正確使用設備,充分發揮設備效率,降低消耗,保質保量完成生產任務。
6.4?認真填寫各項原始記錄和統計所需的原始資料。
6.5?設備操作人員須持有國家或地方相關部門頒發的專業技術證書,方可上崗。
6.6?設備操作人員應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主要設備的安全使用維護操作程序:見各類設備的操作維護規程。
7?設備的日常點檢和維護保養
7.1?日常點檢
7.1.1?機電設備、三大系統設備、車輛設備實行設備日常點檢制度。
7.1.2?設備日常點檢是由設備責任人每日執行的例行維護作業內容之一。
7.1.3?機電設備責任人在當班時根據設備狀況認真填寫設備的《值班日志》;車輛設備的日常點檢按照國家規定的車輛例保要求執行;收費、監控、通訊系統設備按監控指揮中心要求做好日常點檢,并做相關記錄。
7.2定期保養
7.2.1?各設備使用管理單位(部門)應根據設備日常運行情況,經綜合分析后編制和下發《設備修理/保養月計劃表》。
7.2.2?設備責任人應按時進行保養檢查,并根據檢查情況認真填寫《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表》,并每月統計匯總后上報設備管理科,由設備管理科統一匯總上報設備管理部。
7.3?設備修理
7.3.1?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根據設備運行情況編制設備的年度大修計劃(即《設備年度大修計劃表》),于12月10日之前上報各管理處設備管理科,設備管理科審核確認后,于次年1月10日前上報公司設備管理部。
7.3.2?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根據設備大修的完成情況填寫《設備年度大修完成情況表》,于12月10日之前上報各管理處設備管理科,設備管理科審核確認后,于次年1月10日前上報公司設備管理部。
7.3.3?設備在其保修期內發生故障,由設備購置部門負責聯系生產廠家進行保修或索賠;設備超過保質期發生故障,根據故障內容、程度及本單位維修能力進行內部修理或委外修理。
7.3.4?內部修理:由設備責任人員完成修理的,由設備使用單位(部門)填寫《設備維修記錄表》,交設備管理科備案,并由設備管理科每月上報給設備管理部。
7.3.5?委外修理:由設備使用管理部門統一安排的修理,修理結束后應由設備責任人簽收,并填寫《設備維修記錄表》或復印留下廠家的維修單,上報設備管理科,并由設備管理科每月匯總上報設備管理部。
8?備品備件、耗材的使用和管理
8.1?設備維修保養所需的備品備件、耗材批量采購應由設備管理部門(科室)負責。
8.2?設備維修保養所需的備品備件、耗材應該放置在易于查找的地方,并應做好相應的分類。
8.3?購入的備件應做好出入庫手續和建立明細帳,做到帳物相符、帳帳相符,及時做好備件的庫存補充工作。
8.4?各設備使用單位到設備管理科領取備件后領取備品備件、耗材后,由設備管理科出具出庫憑證。
8.5?備品備件、耗材領用由設備使用單位負責人簽字后方可領用,使用后應該留有記錄。
8?相關記錄表單
《值班日志》:保存期1年;保存部門: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表》:保存期5年;保存部門: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
《設備修理/保養月計劃表》:保存期5年;保存部門:設備管理科、設備管理部。
《設備年度大修計劃表》:保存期5年;保存部門:設備管理科、設備管理部。
《設備年度大修完成情況表》:保存期5年;保存部門:設備管理科、設備管理部。
《設備維修記錄表》:保存期5年;保存部門:各設備使用單位(部門)。
篇2:工程設備運轉維保檢測及維修管理制度
為了更好地對我項目的機械設備進行制度化管理,明確制度的責任和范圍、管理和操作中的安全要點,提高管理績效,保證設備和人員避免出現機械事故或傷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1、設備的運轉和使用管理
1.1機械設備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擔任操作的機械實行專機專人負責制;兩人以上操作的機械實行機長負責制;公用機械及儀器儀表實行定人負責制。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
1.2使用機械設備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2.1使用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悉機械設備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會操作,會保養,排除一般故障。
1.2.2新置、自制、改裝或重新安裝的機械設備,必須按照機械設備計劃,選購、安裝、調試管理辦法的規定組織檢查、鑒定和試運轉,在明確其使用功能和安全防護都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運轉。
1.3新購或大修出場設備,在走和期和保養完成以后必須經物資設備部門技術負責人鑒定,簽署意見;走和期紀錄要進入單機檔案;按照規定合理使用燃油、潤滑油和液壓油。對上述油料要定期進行檢查,按照質量換油;
1.4按照有關規定進行例行保養、定期保養、特定保養,做好機械設備維護工作。其保養工作內容主要是清潔、監測、緊固、調整、潤滑、防腐和更換少量易損配件;在冬季、雷雨、高溫和多塵及帶腐蝕性環境下工作,必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
1.5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和帶病作業,,如需超負荷作業,必須有可靠的技術依據,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經主管部門審核,本單位總工書面批準方可進行;
1.6不準任意拆卸、挪用設備上的零件和附屬的安全保護及警報裝置;
1.7按照規定認真做好點檢和運轉、維修、換油、事故等各種原始記錄;
1.8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必須進行狀態標識,凡技術狀況不良好、安全防護不靈敏的,應掛設禁用標示,如帶修、在修等,并對電源作適當處理。
2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修理
2.1堅持“注重保養、計劃修理與按需修理并重”的方針,并向以設備狀態監測為基礎的定檢維修制發展。
2.2設備的維護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例行保養、定期保養和特定保養。設備的修理必須配備適當的維修設備和場地;必須配備機械保養、修理專業人員完成力所能及的修理任務。委托外單位修理的機械計劃必須有責任單位主管領導批準,由物資供應部聯系定點廠家實施。修理中,凡需要更換基礎件和總成件的均需物資供應部監察批準。大修、項修必須按照有關設備管理程序的要求做好記錄。各單位由于機械設備的類別的特點不同,可做補充規定。
2.3機械設備的備品、備件由機械使用單位負責管理。
3機械設備的調試
3.1凡新置、自制、改裝或重新安裝的機械設備組裝后必須進行調試。其調試包括機械方面和電氣方面的調試。機械方面的調試包括調整各種制動器剎車中間隙、調整各種變速齒輪之間的間隙、調整各種傳動裝置的齒合松緊程度、調整操作臺或聯動臺使氣正確靈敏。
3.2電氣方面的調試包括各種互鎖、連鎖裝置是否齊全、靈敏;調整各種形成開關、限位裝置且靈敏有效;調整電機轉動方面符合傳動要求;調整和設定各種電器元件的數值調整各儀表使其齊全有效。
3.3機械在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試運轉。試運轉分為無負荷試運轉、負荷試運轉和超負荷試運轉。
4機械設備的安全管理
?4.1事故處理
4.1.1事故處理權限
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由建安公司處理,報建設公司備案。重大事故由建設公司處理,報集團公司備案。
4.1.2事故報告時效
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單位領導或物設科,物設科在二日內(重大事故在24小時內)將等級事故報物設處,物設處必須在三日內將重大事故報建工局。
事故處理報告有責任單位填報,大事故報告在一月內重大事故在二月內保建設公司物設處。
4.1.3事故發生后,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止機械運轉,各單位物設科在接報后立即組織人員對事故進行技術鑒定,認真分析事故原因,落實責任者。對故意隱瞞不報,掩蓋事實、能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查明事實,應加重處罰。并追究領導責任。
篇3:設備設施大修檢修維保安全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我部設備設施大修的安全管理和完善生產工作區域的安全技術措施,確保大修期間的安全作業和大修后的安全正常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適用于設備設施大修以及臨時停機搶修范圍。
三、在設備設施大修前,必須認真做好下列工作:
(一)部門必須明確大修內容,檢修開始時間和檢修完成時間。
(二)確定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和參加大修的人員。明確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對參加大修的人員的安全監督、檢查、教育及防范措施負責。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必須掌握大修人員的工種持證情況,技術素質狀況及身體、精神狀況,以便科學安排大修分工,進行安全警示。
(三)所有參加大修作業的人員必須熟悉檢修現場環境和安全作業條件,并擬定好安全防范措施。
(四)重大大修項目必須制定好安全預案,特別是對高空作業、懸空作業、平行交叉作業、停(供)電作業,制冷系統、運轉設備檢修起重作業及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蝕、易窒息部位的作業必須采取切實可靠的防范措施,向參加檢修的人員作技術交底,并部門經理簽署意見,工廠安全環保主管審批。
(五)設備設施大修的安全用具和大修工具、器具應進行嚴格檢驗,確認安全可靠。
(六)必須堅持班前派班制度,明確工作內容,注意事項,安全防范措施,加強對班前大修人員的安全思想和防范意識教育,確定好聯保對子,做到大修項目安全措施到位,項目負責人不盲目指揮,檢修人員不違章冒險作業。
四、設備設施大修中應做好下列工作:
(一)進入大修崗位必須做好安全確認,確保無危險因素后方可作業。
(二)特殊工種崗位的大修作業,必須配備相應持證的作業人員。嚴格按照安全要求作業。
(三)聯保對子要注重相互提醒、相互督促,自覺做到“四不傷害”。
(四)大修項目安全負責人或安全監督員必須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的檢查工作,對大修人員的安全作業狀態進行監督,及時制止違章作業行為,發現險情應及時停止大修作業,撤離人員,采取緊急處置措施,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
(五)嚴格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杜絕酒后作業等行為。
(六)每天按大修進度以及大修完成情況做好大修記錄。
五、設備設施大修結束后,必須做好如下工作:
(一)拆除大修臨時設施,確保設備設施試運行的安全條件,保證安全通道暢通。
(二)臨時拆除的安全防護裝置應即時恢復,完善生產工作現場安全防護技術措施,做好清潔衛生工作。
(三)認真做好大修項目的總結工作并形成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