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人員操作安全規定

設備人員操作安全規定

2024-07-10 閱讀 2677

1.?總則

1.1.?為加強對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減少機械行車事故和操作事故,降低事故隱患,特制定本規程。

1.2.?本規程內容有:施工機械及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施工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規定。

1.3.?本規定適用范圍: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所有機械操作人員。

2.?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1.?對機械操作人員的一般要求

2.1.1.機械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留長發者)、防護鏡、口罩和手套,穿安全鞋。嚴禁穿寬大衣服、拖鞋或帶松動的裝飾物上機作業。

2.1.2.所有機械在吊裝和運輸時,須均衡平穩、捆扎牢固。

2.1.3.機械操作人員在起步前,應繞機械巡視一周,在確定無任何障礙時才允許上機,起步時要鳴喇叭或給出信號,以警告人或畜不要走近機械。

2.1.4.機械操作人員坐在座椅上時才允許啟動和操作機械。嚴禁在駕

駛室外進行操作。

2.1.5.不允許除機械操作人員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進入駕駛室(操作室)或在機體上。

2.1.6.不允許在駕駛室(操作室)擋風玻璃上懸掛遮擋視線的裝飾

物。

2.1.7.輪式機械或專用車輛在公路上行駛時,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2.1.8.?機械在作業時,操作人員要了解發信號人的手勢、意圖,且只接受一個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

2.1.9.?機械操作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2.1.10.保持機械狀況良好,駕駛室或操作室工作環境整潔。制動器、

轉向器、喇叭、后視鏡和燈光裝置必須保持齊全有效。

2.1.11.機械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平坦、堅實的停放地點,關閉好駕駛室(操作室),拉上駐車制動閥。在坡道上停放時掛擋,并用三角木或石塊抵住車輪,啟動時嚴禁用開關啟動。夜間應有專人看管。

2.1.12.挖掘機、裝載機在有地下管線(光纜、電纜、管道等)的區域作業時,必須與當地相關部門聯系,索要圖紙,探明位置,并采取保護措施后才允許作業。

2.1.13.機械操作人員在上機操作前,應認真閱讀本機械的使用說明

書,并嚴格執行。

2.2.?挖掘機

2.2.1.?機械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

2.2.2.?工作位置必須平坦穩固,工作前履帶應制動,輪胎式挖掘機

應頂好支腿,車身方向應與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時進鏟不應過深,提斗不得過猛。

2.2.3.?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夾有石塊的土方時,應將較大的石塊和雜物除掉。如果土體挖成懸空狀而不能自然塌落時,則需用人工處理,嚴禁用鏟斗將懸空土方砸下。

2.2.4.?對吊桿頂端的滑輪和鋼絲繩進行維護、檢修拆換時,應將鏟斗和吊桿放落地面,然后再進行維修。

2.2.5.?嚴禁鏟斗從運土車的駕駛室頂上越過。向運土車輛卸土時,應降低鏟斗高度,防止偏載或砸壞車廂。鏟斗運轉范圍內,嚴禁站人。

2.2.6.?機械的后面存有盲點,因此在向后行駛前,可回轉上部結構以檢查后面是否有人。

2.2.7.?在不平路面上行駛時,要低速行駛,并且要避免突然改變方向。

2.2.8.?禁止該機械在超過300的斜坡上行駛。

2.2.9.?在山坡、河堤或斜坡(不超過300)上,應使鏟斗距地面

0.2米-0.3米。遇到緊急情況時,要盡快把鏟斗降至地面,

使機械停下,防止其傾翻。

2.2.10.嚴禁挖掘上方外伸的工作面。

2.2.11.嚴禁在機械的前下方深挖,例如懸崖邊、深渠邊。

2.2.12.在接近高壓電線的作業區范圍內,應遵守下面規定:

2.2.12.1.挖掘桿臂與電線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電壓?最小安全距離電壓?最小安全距離?

6.6KV?3米154.0KV?8米?

33.0KV?4米275.0KV?10米?

66.0KV?5米

2.2.12.2.機械操作人員應穿橡膠底或皮底的鞋。

2.2.12.3.嚴禁任何人接近在高壓電線附近作業的機械。

2.2.13.在能見度較低的作業環境中,應停止作業;例如霧天、雪

天或雨天。

2.2.14.挖掘機發生故障,需要被牽引時,應用足夠強度的鋼絲繩牽引,禁止使用輕載牽引孔。

2.2.15.挖掘機在作業時,應按指揮人員的指令進行操作,嚴禁其他人進入工作區。

2.3.?裝載機

2.3.1.?起步前應將鏟斗提升到離地面0.5米左右,作業時應使用低速檔。用高速檔行駛時,不得進行升降和翻轉鏟斗。

2.3.2.?嚴禁鏟斗載人。

2.3.3.?行駛道路應平坦,不得在傾斜度超過規定的場地上作業,運送距離不宜過大。鏟斗滿載運料時,鏟斗應保持低位。

2.3.4.?在松散不平的場地作業,可將鏟臂放在浮動位置,使鏟斗平穩地推進。如推進阻力過大,可稍稍提升鏟臂。裝料時鏟斗應從正面低速插入,防止鏟斗單邊受力。

2.3.5.?向運輸車輛上卸土時應緩慢,鏟斗應舉到合適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車廂。

2.3.6.?要待裝載機停穩之后,在有蹬梯扶手的地方上、下機械,不準在裝載機作業或行駛時跳上或跳下。

2.3.7.?鏟斗裝滿料后,裝載機應立即慢慢后退。嚴禁超載作業。

2.3.8.?裝載機在停放時,嚴禁鏟斗懸空長期停放。

2.3.9.?裝載機不準停放在有明火或高溫環境里。

2.3.10.裝載機發生故障需要牽引時,應使各轉向油缸能自由動

作,并使用剛性連接。

2.4.?推土機

2.4.1.?推土機上下坡時,其坡度不得大于300;在橫坡上作業,

其橫坡度不得大于100。下坡時,宜采用后退下行,嚴禁空檔滑行,必要時可放下刀片作輔助制動。

2.4.2.?在陡坡、高坎上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嚴禁鏟刀超出邊坡的邊緣。送土終了應先換成倒車檔后再提鏟刀倒車。

2.4.3.?在垂直邊坡的溝槽作業,其溝槽深度,對大型推土機不得超過2米,對小型推土機不得超過1.5米,推土機不得推坡壁上高于機身的孤石或大石塊。

2.4.4.?推土機在摘卸推土刀片時,必須考慮下次掛裝的方便。摘刀片時輔助人員應同操作人員密切配合,抽穿鋼絲繩時應帶帆布手套,嚴禁眼睛挨近繩孔窺視。

2.4.5.?多機在同一作業面作業時,前后兩機相距不應小于8米,左右相距應大于1.5米。兩臺或兩臺以上推土機并排推土時,兩推土機刀片之間應保持0.20米--0.30米的間距。推土前進必須以相同速度直線行駛;后退時,應分先后,防止互相碰撞。

2.4.6.?用推土機伐除大樹或清除殘墻斷壁時,應提高著力點,防

止其上部反向倒下。

2.4.7.?檢修推土機時,應推出一條溝槽,將推土機橫在溝槽上,

操作人員在溝槽下對該機械進行檢修。

2.5.?平地機

2.5.1.?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刮刀和松土器應提到最高位置,刮刀傾斜,刮刀不得伸出機側,速度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夜間不宜作業。

2.5.2.?刮刀的回轉與鏟土角的調整以及向機外傾斜都必須在停機時進行,作業中刮刀升降量差不得過大。

2.5.3.?遇到堅硬土質需要齒耙翻松時,應緩慢下齒,不宜使用齒耙翻松堅硬舊路面。

2.5.4.?在坡道停放時,應使車頭向下坡方向,并將刀片或松土器壓入土中。

2.6.?壓路機

2.6.1.?嚴禁在壓路機沒有熄火、下無支墊三角木的情況下進行機下檢修。

2.6.2.?壓路機前后輪的刮板,應保持平整良好。碾輪刷油或灑水的人員應與壓路機手密切配合,必須在輾輪側面行走,要注意壓路機轉向。

2.6.3.?變換壓路機前進后退方向應待滾輪停止后進行,嚴禁利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

2.6.4.?壓路機靠近路堤邊緣作業時,應根據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上坡時變速應在制動后進行,下坡時嚴禁脫檔滑行。

2.6.5.?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米;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2米。

2.6.6.?振動壓路機還需遵守下列規定:

2.6.6.1.起振和停振必須在壓路機行走時進行;在堅硬路面行走嚴禁振動;

2.6.6.2.碾壓松軟路基,應先在不振動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

2.6.6.3.換向離合器、起振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調整,必須在主離合器脫開后進行,不得在急轉彎時用快速檔。

2.7.自卸汽車

2.7.1.必須按規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超高,不得人貨混載,駕駛室內不得超額坐人;

2.7.2.?車輛裝土場地必須平整堅實,當用機械裝土時,汽車就位后應拉緊手制動,裝載均勻,不得偏載;

2.7.3.?在陡坡、高坡、坑邊或填方邊坡處卸土時,停卸地點必須平整堅實,地面宜有反坡,與邊緣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在危險地段卸土,應有專人指揮;

2.7.4.?發動機啟動應檢查起翻裝置,確保良好,翻斗內嚴禁載人;

2.7.5.?當裝載高度超過車廂欄板時,應平穩行駛,不得猛烈加速,也不得緊急制動;

2.7.6.?卸料起斗時,應檢查上空有無電線,防止刮斷,料卸完后,將翻斗完全恢復到位后,才允許起步行駛。

2.8.?瀝青灑布車

2.8.1.?檢查機械、灑布裝置及防護、防火設施是否齊全有效。

2.8.2.?采用固定式噴燈向瀝青箱的火管加熱時,應先打開瀝青箱上的煙囪口,并在液態瀝青淹沒火管后,方可點燃噴燈。

2.8.3.?滿載瀝青的灑布車應中速行駛。遇有彎道、下坡時應提前減速,盡量避免緊急制動。行駛時嚴禁使用加熱系統。

2.8.4.?駕駛員與機上操作人員應密切配合,操作人員應注意自身的安全,作業時在噴灑瀝青方向10米以內不得有人停留。

2.9.?灑水車

2.9.1.?灑水車在公路上抽水時,不得妨礙交通。

2.9.2.?在有水草和雜物的水道上抽水,吸水管端應加設過濾網罩。

2.9.3.?灑水車在上下坡及彎道運行中,不得高速行駛,并避免緊急制動。

2.9.4.?灑水車駕駛室外不得載人。

2.10.攤鋪機

2.10.1.在攤鋪機運行作業時,所有防護設施必須安裝在指定的位置上。

2.10.2.在機械起動作業之前,必須先檢查制動和轉向裝置,如發現有故障則應停止起動作業。

2.10.3.攤鋪機前鋼絲繩張緊要適度,防止繃斷傷人,自卸汽車駕駛與攤鋪機手緊密配合,服從指揮人員指揮,防止指揮人員與鏟料人員被車擠傷或壓傷。

2.10.4.攤鋪機的作業操作必須是在操作臺上進行。

2.10.5.當機械處于下坡運行時,切不可分離離合器,而應在下坡之前,將行駛動力驅動裝置置于要求的檔位,并且在下坡行駛期間不得予以變換檔位。

2.10.6.機械操作臺和周圍平臺以及人行踏板上,不得堆放工具,不得有臟物、油脂或積有冰雪,應該經常保持清潔。

2.10.7.機械工作作業的視野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

2.10.8.操作手在離開操作臺之前,應使用手制動將機械予以制動。對于液壓驅動的攤鋪機,操作桿應始終置于“O”位置。

2.10.9.操作手在離開攤鋪機之前(中間休息或作業結束),發動機必須熄火關閉;此外,為了防止未經允許的亂操作,應關上操縱盤護蓋并予以上鎖,同時,為防止攤鋪機自身滑動,應施以手制動,必要時在驅動輪前放三角木。

2.10.10.當攤鋪機的停放位置有礙交通時,應在攤鋪機前后放置警示牌或閃光警示燈等,其能見度不得小于1.5米。

2.10.11.熨平板上的人行踏板,必須按整個工作寬度予以組裝。

2.10.12.當攤鋪機配有用于加熱的液化氣罐時,在停機休息及作業結束時,或燃燒器和加熱器熄火時,應立即將罐閥關閉,以防止火災。

2.10.13.嚴禁在攤鋪機作業時進行維修工作。在停機維修中,應將攤鋪機以及其所有升起的部件均予以固定牢靠,以防止移動或下落。

2.10.14.在對液壓管路和壓力蓄能器進行維修前,應先釋放液壓系統內壓力。

2.10.15.在完成維修工作后,應將所有防護設施安裝到位,攤鋪機才能投入使用。

2.10.16.當對電氣系統進行維修工作時,為了防止柴油發動機偶然起動,應將電瓶或起動機的連接線斷開。

2.10.17.在出現危及攤鋪機安全作業的故障時,應立即停機。

2.10.18.當攤鋪機作業時,機械產生的噪音超過90分貝,要求攤鋪機操作手應戴防護耳罩。

2.10.19.攤鋪機不得牽引其他機械,其他機械牽引攤鋪機時應用剛性拖桿。

2.10.20.攤鋪機應避免緊急轉向,防止與預置鋼筋、路基緣石等碰撞。

2.11.穩定土拌合設備

2.11.1.皮帶運輸機應盡量降低供料高度,以減輕物料沖擊,在停機前必須將料卸盡。

2.11.2.倉內不出料時,嚴禁使用拌合機倉壁振動。

2.11.3.拌合結束后給料斗、貯料倉中不得有存料。

2.11.4.攪拌壁及葉漿的緊固狀況應經常檢查,如有松動應立即擰緊。

2.11.5.在穩定土拌合設備料斗上或輸運帶上從事清理大石塊工作的輔助人員,需戴安全帽。裝載機在卸料過程中注意安全操作,以防擠傷、砸傷輔助人員。嚴禁在料斗下橫穿,在輸送帶下橫穿要注意安全。

2.12.瀝青拌合設備

2.12.1.檢查設備各部件的防護設施是否安全可靠,防火器具是否齊全有效。

2.12.2.檢查成品料斗在軌道上的位置是否正確,檢查料斗鋼絲繩是

否完好。

2.12.3.檢查供電設施是否符合設備的要求,并完好、安全、可靠。

2.12.4.設備運轉中嚴禁人員靠近各種運轉機構,嚴禁在成品料斗中取樣。

2.12.5.料斗升起時,嚴禁有人在斗下工作或通過,檢查料斗時應將保險鏈掛好。

2.12.6.機組投入正常運轉后,各部門、各工種都要隨時監視各部位運轉情況,不得擅離崗位。

2.12.7.運轉過程中,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報告機長,并及時排除故障,停機前應首先停止進料,等各部位(拌鼓、烘干筒等)卸完料后,才可提前停機。再次啟動時,不得帶負荷啟動。

2.12.8.攪拌機運行中,不得使用工具伸入滾筒內掏挖或清理,需要清理時必須停機,如需人員進入攪拌鼓內工作時,鼓外要有人監護。

2.12.9.拌合站機械設備需經常檢查的部位應設置鐵爬梯,采用皮帶機上料時儲料倉應加防護。

2.12.10.瀝青拌合設備在高溫瀝青、混合料、乳化瀝青制做時,相關人員需配備勞保手套,防止溶劑對人體燙傷。

2.13.打樁機

2.13.1.插打鋼板樁(包括鋼筋混凝土板樁)前,應對打樁機具進行全面檢查。

2.13.2.鋼板樁起吊前,鋼板樁凹槽部位應清掃干凈,鎖口應先進行修整或試插;組拼的鋼板樁組件,應采用堅固的夾具夾牢,不得將吊具栓在鋼板樁夾具上,鋼板樁吊環的焊接應由專人檢查,必要時應進行試吊。

2.13.3.打樁機和卷揚機應設專人操作。鋼板樁起吊,應聽從信號指

揮。作業時,應在鋼板樁上拴好溜繩,防止起吊后急劇擺動,吊起的鋼板樁未就位前,樁附近不得站人。

2.13.4.鋼板樁插進鎖口后,因鎖口阻力不能插到位而需樁錘壓插時,應采用卷揚機鋼繩卷機鋼繩控制樁錘下落行程,防止樁錘隨鋼板樁突然下滑。

2.13.5.插打鋼板樁,如因吊機高度不足,可向下移動吊點位置,但吊點不得低于樁頂下1/3樁長的位置。

2.13.6.鋼板樁在錘擊下沉時,初始階段應輕打。樁帽(墊)變形時應及時更換。

3.?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規定

3.1.?機械操作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3.1.1.?年滿18周歲;

3.1.2.?身心健康;

3.1.3.?工作責任心強;

3.1.4.?接受過操作和維修方面的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上崗證。

3.2.?機械操作人員每年要接受至少一次的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

3.3.?安全行車管理規定

3.3.1.?機械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3.3.2.?嚴禁酒后駕駛或操作機械;

3.3.3.?嚴禁將機械交給其他無證的人駕駛或操作;

3.3.4.?不準駕駛或操作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機械;

3.3.5.?不準私自改變運行線路;

3.3.6.?在患有防礙安全行車疾病或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或操作機械;

3.3.7.?不準在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吸煙、飲食、閑談或有其他防礙安全行車的行為。

3.4.?行車事故處理規定

3.4.1.?行車事故是指道路交通事故或非道路交通事故。

3.4.2.?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負責處理,非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處理。

3.4.3.?行車事故分輕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具體執行區公安廳1992年1月1日下發修訂《道路交通事故的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

3.5.?行車事故賠償規定

3.5.1.?因公執行任務,由于違反《機械操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和其他安全管理規定而肇事者,應根據所承擔責任的多少,按肇事直接經濟損失乘以系數予以賠償。

3.5.1.1.負事故全部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20%;

3.5.1.2.負事故主要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15%;

3.5.1.3.負事故同等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10%;

3.5.1.4.負事故次要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6%;

3.5.1.5.事故無責任,不承擔任何經濟損失。

3.5.2.?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事故責任者,不承擔經濟損失。

3.5.3.?因不可抗拒因素的機械故障而發生事故,機械操作人員不承擔經濟損失。

3.5.4.?酒后駕駛或操作而肇事,機械操作人員應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3.5.5.?將機械交給無證的人駕駛或操作而肇事,該機械操作人員應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3.5.6.?私自改變運行線路而肇事,機械操作人員應承擔全部經濟損?

失。

3.5.7.?事故發生后,未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或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處理,事故損失全部自理。

3.5.8.發生一般以上(含)行車或操作事故后,賠償費由其基層單位財務從其工資中扣除,扣款時間限定在兩年之內,行文通報。

3.5.9.發生重大以上(含)行車或操作事故的機械操作人員,須交納應承擔事故賠償費的50%,才允許重新上崗。

3.6.安全行車獎勵規定

3.6.1.對于在安全競賽活動中突出的、安全工作有較大貢獻的或有特殊貢獻的機械操作人員實行一次性獎勵。

3.6.2.全年安全行駛(操作),無大小責任事故者,每行駛(操作)100臺班獎勵20元。

3.7.?行車違章處理規定

3.7.1.違反《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公司將給予50元至100元的罰款。

3.7.2.違反《機械操作人員安全行車管理規定》,公司將給予100元至200元的罰款,并同時取消本年度的安全行車獎勵。

4.本規定由公司市場營銷部制訂,解釋權歸市場營銷部。

5.本規定從實施之日起執行。



篇2:設備人員操作安全規定

1.?總則

1.1.?為加強對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減少機械行車事故和操作事故,降低事故隱患,特制定本規程。

1.2.?本規程內容有:施工機械及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施工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規定。

1.3.?本規定適用范圍: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所有機械操作人員。

2.?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2.1.?對機械操作人員的一般要求

2.1.1.機械操作人員上崗前必須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女工留長發者)、防護鏡、口罩和手套,穿安全鞋。嚴禁穿寬大衣服、拖鞋或帶松動的裝飾物上機作業。

2.1.2.所有機械在吊裝和運輸時,須均衡平穩、捆扎牢固。

2.1.3.機械操作人員在起步前,應繞機械巡視一周,在確定無任何障礙時才允許上機,起步時要鳴喇叭或給出信號,以警告人或畜不要走近機械。

2.1.4.機械操作人員坐在座椅上時才允許啟動和操作機械。嚴禁在駕

駛室外進行操作。

2.1.5.不允許除機械操作人員以外的其他任何人進入駕駛室(操作室)或在機體上。

2.1.6.不允許在駕駛室(操作室)擋風玻璃上懸掛遮擋視線的裝飾

物。

2.1.7.輪式機械或專用車輛在公路上行駛時,應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2.1.8.?機械在作業時,操作人員要了解發信號人的手勢、意圖,且只接受一個指揮人員發出的指揮信號。

2.1.9.?機械操作人員有權拒絕違章指揮。

2.1.10.保持機械狀況良好,駕駛室或操作室工作環境整潔。制動器、

轉向器、喇叭、后視鏡和燈光裝置必須保持齊全有效。

2.1.11.機械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平坦、堅實的停放地點,關閉好駕駛室(操作室),拉上駐車制動閥。在坡道上停放時掛擋,并用三角木或石塊抵住車輪,啟動時嚴禁用開關啟動。夜間應有專人看管。

2.1.12.挖掘機、裝載機在有地下管線(光纜、電纜、管道等)的區域作業時,必須與當地相關部門聯系,索要圖紙,探明位置,并采取保護措施后才允許作業。

2.1.13.機械操作人員在上機操作前,應認真閱讀本機械的使用說明

書,并嚴格執行。

2.2.?挖掘機

2.2.1.?機械起動后,鏟斗內、臂桿、履帶和機棚上嚴禁站人。

2.2.2.?工作位置必須平坦穩固,工作前履帶應制動,輪胎式挖掘機

應頂好支腿,車身方向應與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時進鏟不應過深,提斗不得過猛。

2.2.3.?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夾有石塊的土方時,應將較大的石塊和雜物除掉。如果土體挖成懸空狀而不能自然塌落時,則需用人工處理,嚴禁用鏟斗將懸空土方砸下。

2.2.4.?對吊桿頂端的滑輪和鋼絲繩進行維護、檢修拆換時,應將鏟斗和吊桿放落地面,然后再進行維修。

2.2.5.?嚴禁鏟斗從運土車的駕駛室頂上越過。向運土車輛卸土時,應降低鏟斗高度,防止偏載或砸壞車廂。鏟斗運轉范圍內,嚴禁站人。

2.2.6.?機械的后面存有盲點,因此在向后行駛前,可回轉上部結構以檢查后面是否有人。

2.2.7.?在不平路面上行駛時,要低速行駛,并且要避免突然改變方向。

2.2.8.?禁止該機械在超過300的斜坡上行駛。

2.2.9.?在山坡、河堤或斜坡(不超過300)上,應使鏟斗距地面

0.2米-0.3米。遇到緊急情況時,要盡快把鏟斗降至地面,

使機械停下,防止其傾翻。

2.2.10.嚴禁挖掘上方外伸的工作面。

2.2.11.嚴禁在機械的前下方深挖,例如懸崖邊、深渠邊。

2.2.12.在接近高壓電線的作業區范圍內,應遵守下面規定:

2.2.12.1.挖掘桿臂與電線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電壓?最小安全距離電壓?最小安全距離?

6.6KV?3米154.0KV?8米?

33.0KV?4米275.0KV?10米?

66.0KV?5米

2.2.12.2.機械操作人員應穿橡膠底或皮底的鞋。

2.2.12.3.嚴禁任何人接近在高壓電線附近作業的機械。

2.2.13.在能見度較低的作業環境中,應停止作業;例如霧天、雪

天或雨天。

2.2.14.挖掘機發生故障,需要被牽引時,應用足夠強度的鋼絲繩牽引,禁止使用輕載牽引孔。

2.2.15.挖掘機在作業時,應按指揮人員的指令進行操作,嚴禁其他人進入工作區。

2.3.?裝載機

2.3.1.?起步前應將鏟斗提升到離地面0.5米左右,作業時應使用低速檔。用高速檔行駛時,不得進行升降和翻轉鏟斗。

2.3.2.?嚴禁鏟斗載人。

2.3.3.?行駛道路應平坦,不得在傾斜度超過規定的場地上作業,運送距離不宜過大。鏟斗滿載運料時,鏟斗應保持低位。

2.3.4.?在松散不平的場地作業,可將鏟臂放在浮動位置,使鏟斗平穩地推進。如推進阻力過大,可稍稍提升鏟臂。裝料時鏟斗應從正面低速插入,防止鏟斗單邊受力。

2.3.5.?向運輸車輛上卸土時應緩慢,鏟斗應舉到合適的高度,前翻和回位不得碰撞車廂。

2.3.6.?要待裝載機停穩之后,在有蹬梯扶手的地方上、下機械,不準在裝載機作業或行駛時跳上或跳下。

2.3.7.?鏟斗裝滿料后,裝載機應立即慢慢后退。嚴禁超載作業。

2.3.8.?裝載機在停放時,嚴禁鏟斗懸空長期停放。

2.3.9.?裝載機不準停放在有明火或高溫環境里。

2.3.10.裝載機發生故障需要牽引時,應使各轉向油缸能自由動

作,并使用剛性連接。

2.4.?推土機

2.4.1.?推土機上下坡時,其坡度不得大于300;在橫坡上作業,

其橫坡度不得大于100。下坡時,宜采用后退下行,嚴禁空檔滑行,必要時可放下刀片作輔助制動。

2.4.2.?在陡坡、高坎上作業時,必須有專人指揮,嚴禁鏟刀超出邊坡的邊緣。送土終了應先換成倒車檔后再提鏟刀倒車。

2.4.3.?在垂直邊坡的溝槽作業,其溝槽深度,對大型推土機不得超過2米,對小型推土機不得超過1.5米,推土機不得推坡壁上高于機身的孤石或大石塊。

2.4.4.?推土機在摘卸推土刀片時,必須考慮下次掛裝的方便。摘刀片時輔助人員應同操作人員密切配合,抽穿鋼絲繩時應帶帆布手套,嚴禁眼睛挨近繩孔窺視。

2.4.5.?多機在同一作業面作業時,前后兩機相距不應小于8米,左右相距應大于1.5米。兩臺或兩臺以上推土機并排推土時,兩推土機刀片之間應保持0.20米--0.30米的間距。推土前進必須以相同速度直線行駛;后退時,應分先后,防止互相碰撞。

2.4.6.?用推土機伐除大樹或清除殘墻斷壁時,應提高著力點,防

止其上部反向倒下。

2.4.7.?檢修推土機時,應推出一條溝槽,將推土機橫在溝槽上,

操作人員在溝槽下對該機械進行檢修。

2.5.?平地機

2.5.1.?在公路上行駛時,應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刮刀和松土器應提到最高位置,刮刀傾斜,刮刀不得伸出機側,速度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夜間不宜作業。

2.5.2.?刮刀的回轉與鏟土角的調整以及向機外傾斜都必須在停機時進行,作業中刮刀升降量差不得過大。

2.5.3.?遇到堅硬土質需要齒耙翻松時,應緩慢下齒,不宜使用齒耙翻松堅硬舊路面。

2.5.4.?在坡道停放時,應使車頭向下坡方向,并將刀片或松土器壓入土中。

2.6.?壓路機

2.6.1.?嚴禁在壓路機沒有熄火、下無支墊三角木的情況下進行機下檢修。

2.6.2.?壓路機前后輪的刮板,應保持平整良好。碾輪刷油或灑水的人員應與壓路機手密切配合,必須在輾輪側面行走,要注意壓路機轉向。

2.6.3.?變換壓路機前進后退方向應待滾輪停止后進行,嚴禁利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

2.6.4.?壓路機靠近路堤邊緣作業時,應根據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向外側碾壓,上坡時變速應在制動后進行,下坡時嚴禁脫檔滑行。

2.6.5.?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米;在坡道上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0.2米。

2.6.6.?振動壓路機還需遵守下列規定:

2.6.6.1.起振和停振必須在壓路機行走時進行;在堅硬路面行走嚴禁振動;

2.6.6.2.碾壓松軟路基,應先在不振動情況下碾壓1--2遍,然后再振動碾壓。

2.6.6.3.換向離合器、起振離合器和制動器的調整,必須在主離合器脫開后進行,不得在急轉彎時用快速檔。

2.7.自卸汽車

2.7.1.必須按規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超高,不得人貨混載,駕駛室內不得超額坐人;

2.7.2.?車輛裝土場地必須平整堅實,當用機械裝土時,汽車就位后應拉緊手制動,裝載均勻,不得偏載;

2.7.3.?在陡坡、高坡、坑邊或填方邊坡處卸土時,停卸地點必須平整堅實,地面宜有反坡,與邊緣必須保持安全距離,在危險地段卸土,應有專人指揮;

2.7.4.?發動機啟動應檢查起翻裝置,確保良好,翻斗內嚴禁載人;

2.7.5.?當裝載高度超過車廂欄板時,應平穩行駛,不得猛烈加速,也不得緊急制動;

2.7.6.?卸料起斗時,應檢查上空有無電線,防止刮斷,料卸完后,將翻斗完全恢復到位后,才允許起步行駛。

2.8.?瀝青灑布車

2.8.1.?檢查機械、灑布裝置及防護、防火設施是否齊全有效。

2.8.2.?采用固定式噴燈向瀝青箱的火管加熱時,應先打開瀝青箱上的煙囪口,并在液態瀝青淹沒火管后,方可點燃噴燈。

2.8.3.?滿載瀝青的灑布車應中速行駛。遇有彎道、下坡時應提前減速,盡量避免緊急制動。行駛時嚴禁使用加熱系統。

2.8.4.?駕駛員與機上操作人員應密切配合,操作人員應注意自身的安全,作業時在噴灑瀝青方向10米以內不得有人停留。

2.9.?灑水車

2.9.1.?灑水車在公路上抽水時,不得妨礙交通。

2.9.2.?在有水草和雜物的水道上抽水,吸水管端應加設過濾網罩。

2.9.3.?灑水車在上下坡及彎道運行中,不得高速行駛,并避免緊急制動。

2.9.4.?灑水車駕駛室外不得載人。

2.10.攤鋪機

2.10.1.在攤鋪機運行作業時,所有防護設施必須安裝在指定的位置上。

2.10.2.在機械起動作業之前,必須先檢查制動和轉向裝置,如發現有故障則應停止起動作業。

2.10.3.攤鋪機前鋼絲繩張緊要適度,防止繃斷傷人,自卸汽車駕駛與攤鋪機手緊密配合,服從指揮人員指揮,防止指揮人員與鏟料人員被車擠傷或壓傷。

2.10.4.攤鋪機的作業操作必須是在操作臺上進行。

2.10.5.當機械處于下坡運行時,切不可分離離合器,而應在下坡之前,將行駛動力驅動裝置置于要求的檔位,并且在下坡行駛期間不得予以變換檔位。

2.10.6.機械操作臺和周圍平臺以及人行踏板上,不得堆放工具,不得有臟物、油脂或積有冰雪,應該經常保持清潔。

2.10.7.機械工作作業的視野范圍內不得有障礙物。

2.10.8.操作手在離開操作臺之前,應使用手制動將機械予以制動。對于液壓驅動的攤鋪機,操作桿應始終置于“O”位置。

2.10.9.操作手在離開攤鋪機之前(中間休息或作業結束),發動機必須熄火關閉;此外,為了防止未經允許的亂操作,應關上操縱盤護蓋并予以上鎖,同時,為防止攤鋪機自身滑動,應施以手制動,必要時在驅動輪前放三角木。

2.10.10.當攤鋪機的停放位置有礙交通時,應在攤鋪機前后放置警示牌或閃光警示燈等,其能見度不得小于1.5米。

2.10.11.熨平板上的人行踏板,必須按整個工作寬度予以組裝。

2.10.12.當攤鋪機配有用于加熱的液化氣罐時,在停機休息及作業結束時,或燃燒器和加熱器熄火時,應立即將罐閥關閉,以防止火災。

2.10.13.嚴禁在攤鋪機作業時進行維修工作。在停機維修中,應將攤鋪機以及其所有升起的部件均予以固定牢靠,以防止移動或下落。

2.10.14.在對液壓管路和壓力蓄能器進行維修前,應先釋放液壓系統內壓力。

2.10.15.在完成維修工作后,應將所有防護設施安裝到位,攤鋪機才能投入使用。

2.10.16.當對電氣系統進行維修工作時,為了防止柴油發動機偶然起動,應將電瓶或起動機的連接線斷開。

2.10.17.在出現危及攤鋪機安全作業的故障時,應立即停機。

2.10.18.當攤鋪機作業時,機械產生的噪音超過90分貝,要求攤鋪機操作手應戴防護耳罩。

2.10.19.攤鋪機不得牽引其他機械,其他機械牽引攤鋪機時應用剛性拖桿。

2.10.20.攤鋪機應避免緊急轉向,防止與預置鋼筋、路基緣石等碰撞。

2.11.穩定土拌合設備

2.11.1.皮帶運輸機應盡量降低供料高度,以減輕物料沖擊,在停機前必須將料卸盡。

2.11.2.倉內不出料時,嚴禁使用拌合機倉壁振動。

2.11.3.拌合結束后給料斗、貯料倉中不得有存料。

2.11.4.攪拌壁及葉漿的緊固狀況應經常檢查,如有松動應立即擰緊。

2.11.5.在穩定土拌合設備料斗上或輸運帶上從事清理大石塊工作的輔助人員,需戴安全帽。裝載機在卸料過程中注意安全操作,以防擠傷、砸傷輔助人員。嚴禁在料斗下橫穿,在輸送帶下橫穿要注意安全。

2.12.瀝青拌合設備

2.12.1.檢查設備各部件的防護設施是否安全可靠,防火器具是否齊全有效。

2.12.2.檢查成品料斗在軌道上的位置是否正確,檢查料斗鋼絲繩是

否完好。

2.12.3.檢查供電設施是否符合設備的要求,并完好、安全、可靠。

2.12.4.設備運轉中嚴禁人員靠近各種運轉機構,嚴禁在成品料斗中取樣。

2.12.5.料斗升起時,嚴禁有人在斗下工作或通過,檢查料斗時應將保險鏈掛好。

2.12.6.機組投入正常運轉后,各部門、各工種都要隨時監視各部位運轉情況,不得擅離崗位。

2.12.7.運轉過程中,如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報告機長,并及時排除故障,停機前應首先停止進料,等各部位(拌鼓、烘干筒等)卸完料后,才可提前停機。再次啟動時,不得帶負荷啟動。

2.12.8.攪拌機運行中,不得使用工具伸入滾筒內掏挖或清理,需要清理時必須停機,如需人員進入攪拌鼓內工作時,鼓外要有人監護。

2.12.9.拌合站機械設備需經常檢查的部位應設置鐵爬梯,采用皮帶機上料時儲料倉應加防護。

2.12.10.瀝青拌合設備在高溫瀝青、混合料、乳化瀝青制做時,相關人員需配備勞保手套,防止溶劑對人體燙傷。

2.13.打樁機

2.13.1.插打鋼板樁(包括鋼筋混凝土板樁)前,應對打樁機具進行全面檢查。

2.13.2.鋼板樁起吊前,鋼板樁凹槽部位應清掃干凈,鎖口應先進行修整或試插;組拼的鋼板樁組件,應采用堅固的夾具夾牢,不得將吊具栓在鋼板樁夾具上,鋼板樁吊環的焊接應由專人檢查,必要時應進行試吊。

2.13.3.打樁機和卷揚機應設專人操作。鋼板樁起吊,應聽從信號指

揮。作業時,應在鋼板樁上拴好溜繩,防止起吊后急劇擺動,吊起的鋼板樁未就位前,樁附近不得站人。

2.13.4.鋼板樁插進鎖口后,因鎖口阻力不能插到位而需樁錘壓插時,應采用卷揚機鋼繩卷機鋼繩控制樁錘下落行程,防止樁錘隨鋼板樁突然下滑。

2.13.5.插打鋼板樁,如因吊機高度不足,可向下移動吊點位置,但吊點不得低于樁頂下1/3樁長的位置。

2.13.6.鋼板樁在錘擊下沉時,初始階段應輕打。樁帽(墊)變形時應及時更換。

3.?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管理規定

3.1.?機械操作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3.1.1.?年滿18周歲;

3.1.2.?身心健康;

3.1.3.?工作責任心強;

3.1.4.?接受過操作和維修方面的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操作上崗證。

3.2.?機械操作人員每年要接受至少一次的安全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

3.3.?安全行車管理規定

3.3.1.?機械操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

3.3.2.?嚴禁酒后駕駛或操作機械;

3.3.3.?嚴禁將機械交給其他無證的人駕駛或操作;

3.3.4.?不準駕駛或操作安全設備不全或機件失靈的機械;

3.3.5.?不準私自改變運行線路;

3.3.6.?在患有防礙安全行車疾病或過度疲勞時,不準駕駛或操作機械;

3.3.7.?不準在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吸煙、飲食、閑談或有其他防礙安全行車的行為。

3.4.?行車事故處理規定

3.4.1.?行車事故是指道路交通事故或非道路交通事故。

3.4.2.?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交通管理機關負責處理,非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處理。

3.4.3.?行車事故分輕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具體執行區公安廳1992年1月1日下發修訂《道路交通事故的等級劃分標準》的通知。

3.5.?行車事故賠償規定

3.5.1.?因公執行任務,由于違反《機械操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和其他安全管理規定而肇事者,應根據所承擔責任的多少,按肇事直接經濟損失乘以系數予以賠償。

3.5.1.1.負事故全部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20%;

3.5.1.2.負事故主要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15%;

3.5.1.3.負事故同等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10%;

3.5.1.4.負事故次要責任,應賠償直接經濟損失的6%;

3.5.1.5.事故無責任,不承擔任何經濟損失。

3.5.2.?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事故責任者,不承擔經濟損失。

3.5.3.?因不可抗拒因素的機械故障而發生事故,機械操作人員不承擔經濟損失。

3.5.4.?酒后駕駛或操作而肇事,機械操作人員應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3.5.5.?將機械交給無證的人駕駛或操作而肇事,該機械操作人員應承擔全部經濟損失。

3.5.6.?私自改變運行線路而肇事,機械操作人員應承擔全部經濟損?

失。

3.5.7.?事故發生后,未經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或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處理,事故損失全部自理。

3.5.8.發生一般以上(含)行車或操作事故后,賠償費由其基層單位財務從其工資中扣除,扣款時間限定在兩年之內,行文通報。

3.5.9.發生重大以上(含)行車或操作事故的機械操作人員,須交納應承擔事故賠償費的50%,才允許重新上崗。

3.6.安全行車獎勵規定

3.6.1.對于在安全競賽活動中突出的、安全工作有較大貢獻的或有特殊貢獻的機械操作人員實行一次性獎勵。

3.6.2.全年安全行駛(操作),無大小責任事故者,每行駛(操作)100臺班獎勵20元。

3.7.?行車違章處理規定

3.7.1.違反《施工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公司將給予50元至100元的罰款。

3.7.2.違反《機械操作人員安全行車管理規定》,公司將給予100元至200元的罰款,并同時取消本年度的安全行車獎勵。

4.本規定由公司市場營銷部制訂,解釋權歸市場營銷部。

5.本規定從實施之日起執行。



篇3: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1. 必須穿電工鞋,才允許進入維修實訓室進行操作。

  2. 嚴格遵守實訓安全操作規程,自覺聽從指揮,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3.實訓室內不得大聲喧嘩和追逐打鬧,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4.通電試驗前應先切斷電源,再逐項順次接線,嚴禁帶電操作和用其它金屬絲代替熔斷絲。

  5.強電操作時,由教師控制供電,學生不得趁教師不注意時擅自送電。

  6.電子焊接時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嚴禁用電烙鐵破壞公物和灼傷他人。

  7. 如遇觸電事故,首先應切斷電源(注意絕緣操作);如遇其它意外事故發生,應保持冷靜,聽從教師指揮處理,并逐級上報。

  8. 實訓結束后應及時做好工位和室內的衛生工作,切斷總電源,關好門窗,管理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

  9. 管理員要如實記載實訓過程中相關的內容,并對損壞的儀表設備作出賠償處理決定。

  10.任課教師是實訓操作時的第一安全責任人,管理員要協助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驗收交接手續。

  武岡市職業中專

  二0**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