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冶金現場安全管理規定

冶金現場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5859

冶金公司現場安全管理規定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23號文件,落實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兩個”突破,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強化井下通風管理,嚴格落實責任,提高現場安全監督檢查效率。為及時排除生產作業中的各類安全隱患,做好事前預防,減少或杜絕生產安全事故,根據公司安全生產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嚴格落實準入制度

1、嚴格履行帶班長職責。井下作業實行帶班長簽證準入制度,帶班長是一崗雙職,既管生產又管安全,是作業現場的安全第一直接負責人。帶班長在班前開班前會時,根據上班工作交接情況,在安排生產工作時,同時安排當班安全工作及注意事項。

2、認真落實簽證準入制度。帶班長帶領本班組人員入坑后,首先到作業面安排開啟風機,進行co濃度測試。在co濃度符合安全標準的條件下進入作業面,按照“準入簽證單”上的所需檢查項目進行認真安全檢查。如發現安全隱患,必須在現場監護作業人員進行排除。待作業面安全隱患消除后,帶班長要在簽證單上簽字,認真填寫檢查結果和整改落實情況,方準許作業人員開始作業。如測試co濃度超標,帶班長要責令作業人員到安全地帶等候,并且要在作業面進口處設置“禁止入內”欄柵,絕不容許帶人進入。待通風、CO濃度達到符合標準值時,方可進入。

3、強化班中巡回安全檢查。帶班長班中必須對所管轄作業面進行兩次班中安全巡回檢查,檢查內容要依照簽證單上的項目。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在現場進行監護整改處理,并對安全員、測風工、值班主任、跟班經理及各級領導和安全管理部門在班中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督促落實整改。每次巡回安全檢查后,要將檢查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整改情況,如實認真填寫到簽證單的檢查記錄上。

二、嚴格監督檢查,消除安全隱患

1、嚴格執行領導下井跟班作業制度。井下跟班作業領導,班中要對當班所有生產場所、作業面進行一次全面巡回檢查,了解掌握本班的安全生產情況。做到“三個必到”:獨頭掘進作業面必到、最遠的作業面必到、高難度的作業面必到,必須檢查到位、監督到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協調解決,發現安全隱患要督促整改,并監督車間主任、安全員、測風工班中巡查安全情況。認真填寫跟班作業記錄、班中巡回檢查記錄,對當班不能整改的安全隱患,要提出防范措施,并落實到位,交接班時要向接班領導交代清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領導下井跟班作業的作業。

2、實行車間主任井下現場值班。礦山車間主任實行井下值班,現場協調安排生產工作,現場落實安全隱患整改。值班主任班中要對所有生產作業面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對重點作業面要進行重點檢查監督。檢查的內容重點是帶班長簽證落實情況,作業現場的安全動態變化,安全隱患是否達到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是否采取了安全防范措施,現場協調生產與安全的關系。合理組織生產,及時了解調整生產工作,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3、加強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安全員、測風工每班對所有作業面進行兩次巡回安全檢查,嚴格按班檢表和簽證單上的項目進行檢查,特別對CO濃度、風速、頂板排險、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及民爆物品使用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必須當場責令整改,當場不能整改的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責令立即停止作業,撤離人員。檢查中發現的“三違”人員,必須現場給予糾正和教育,并下達處罰通知單,依照公司制定的“三違”處罰細則及相關規定處理。

三、加強通風管理,明確責任分工

1、生產部負責礦井通風系統、局部通風的設計和技術指導工作,制定通風隱患整改方案或措施。

2、資產部負責主風機的檢測、維護、檢查,以及通風構筑物、局扇的配備和更換工作。

3、安全部負責礦井通風系統和局部通風的監督檢查,對風速、風量、風質進行巡回安全監督檢查。

4、分公司技術副經理負責礦井通風和局部通風的技術工作,嚴格按生產部設計方案中的技術要求,進行通風技術管理和現場技術指導。

5、分公司設備副經理根據通風設計和方案,在技術副經理指導下,負責設備、設施選型和安裝和現場管理。

6、分公司生技科在下達通風方案和措施時,要將方案中的技術要求、安全要求、通風設備設施型號規格、風筒配備要求,傳送安全科及生產單位。

7、車間設備副主任負責通風系統的設備、設施管理工作,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的型號、規格、位置組織安裝實施。

8、帶班長負責作業面局扇、風筒布日常管理維護,確保局扇正常運行。發現問題要及時整改,必須保證作業面的風速、風質、風量符合安全要求。

9、測風工班中要認真對每個作業面的風速、風質及局扇的配備、安裝位置、風筒布掛置、漏風等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要當場責令帶班長整改。對風速不達、CO濃度超標的作業面要責令停止作業,撤離作業人員。如發現的重大隱患,應立即責令停產撤人,并逐級上報,同時做好現場監護工作。

10、安全員班中巡回安全檢查兩次,作業面通風檢查是重點工作,協助測風工做好通風隱患的督促整改工作,有權對隱患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

11、安全科定期不定期按照生技科送達的礦井通風、局部通風方案、措施及通風安全規程進行檢查,對發現的隱患要下達整改通知,并對有關責任進行經濟處罰。

四、強化應急演練,提高處置能力

分公司應制定應急預案演習計劃,明確演習內容、演習范圍、參加人員、演習方式,制定具體的專項預案演習方案。根據演習計劃,認真做好演習前的人員應急培訓、演習策劃、現場施救培訓、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制定工作。演習時要做到事例真實、工作嚴肅、組織有序。演習結束后,要組織有關人員對本次演習進行認真分析、評估演習效果,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完善,使應急預案更具有可操作性。通過演習,使廣大員工增強應急救援知識,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五、實行對口管理,績效工資考核

推行公司主要部室安全、生產、技術、設備職能部門對分公司分管安全、生產、技術、設備副經理進行績效工資考核。分公司分管副經理對主管科室負責人考核,科室負責人對所管范圍的班組長和科室人員考核,班組長對本班組人員進行考核。從公司到分公司以業務管理為主線,實行垂直對口管理績效考核辦法。上級對下級,一級考核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管理長效機制。上級對下級考核,要制定具體的百分制考核表,明確項目內容、考核方式,以月底考核得分所占的百分比來計算工資。

六、嚴查安全隱患,嚴格責任追究

1、從公司領導到操作人員都有查安全隱患的義務和責任,都是安全監督員。公司領導、分公司領導下井跟班作業要認真排查作業面安全隱患,發現隱患應立即責令采取整改措施進行整改,并要分析隱患存在的管理缺陷,追究導致隱患產生的各級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責任。按照“三違”處罰細則,事前隱患責任追究制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2、各級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應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嚴查安全隱患,發現隱患就要責令整改,并對存在隱患進行責任倒查,要一查到底。上級相關部門來檢查,對所查出的問題,按倒追式追究當班所檢查工作地點的相關人員及現場作業簽證單上的相關人員責任,根據百分制考核辦法參加工資核算。

3、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要隨時進行班中隱患排查,對于班中不能排除的隱患,立即向帶班長、車間主任匯報。如上報的安全隱患,帶班長、車間主任、跟班領導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作業人員有權停止作業撤出工作地點,向分公司和公司安全管理部門舉報。凡舉報者經證實確認,給予100―1000元獎勵。

4、分公司、公司各級安全管理部門,接到安全隱患報告后,要立即派人員到現場落實情況。查明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及隱患不整改的情況,根據有關規定對相關責任人給予罰款、撤職、降級處理。

七、建立獎罰制度,充分調動從業人員的積極性

公司、分公司要建立、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生產激勵獎罰制度,對工作突出、成績好的人員要實行獎勵,對工作不負責任、成績差的人員要給予處罰。通過公正、嚴明的獎罰考核辦法,激勵和調動從業人員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水平。逐步實現班組自主安全管理,使安全管理從被動管理轉化到主動管理,充分發揮作業人員的主動性,消除安全隱患,做好事故預防工作。

篇2:施工現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施工車輛必須服從指揮、聽從調度,在指定地點作業,在指定路段行駛,未經許可不得將車輛駛出施工區域。

第二條施工車輛不得亂停亂放,盡量避免妨礙施工現場通行。

第三條超重、超長、超寬、超高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瞻前顧后、兼顧左右、謹慎行駛,最好指揮車在前開道。

第四條未經指揮長批準,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不得隔斷或挖斷。

第五條起重車起吊、挖土車作業時周圍應設安全距離并有防護圍欄和警告標志。

第六條施工車輛脫離施工現場行駛時,應注意文明整潔,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

第七條違章作業或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或經濟損失由車方負責。

第八條工程施工,要求各施工單位盡量使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在確有困難情況下需雇請社會車輛時,應嚴格查看車方的牌照、執照、行駛證、年審年檢、車輛保險等各種證件及相關手續,確認齊全合格后方可雇用。

第九條凡違反道路行駛規定的,每車次處罰用車單位500-1000元。

篇3:軌道交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無錫軌道交通施工臨時用電安全,規范臨時用電行為,根據《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93)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章臨時用電專項方案

第二條施工單位在開工前應編制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專項方案,經監理審核并報業主批準后方可實施,其內容必須包括以下方面:

1、用電機具明細表及負荷計算書。

2、現場供電線路及用電設備布置圖,布置圖應注明線路架設方式,導線、開關電器、保護電器、控制電器的型號及規格。

3、接地裝置的設計計算及施工圖。

4、發、配電房的設計計算,發電機組與外電連鎖方式。

5、大面積的施工照明,150人及以上居住的生活照明用電的設計計算與施工圖紙。

6、安全用電檢查制度及安全用電措施(應根據工程特點有針對性地編寫)。

第三條施工現場應設專人負責臨時用電的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工作。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檔案管理應包括以下內容:

1、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

2、臨時用電安全技術交底。

3、臨時用電安全檢測記錄。

4、用電維修工作記錄。

第三章臨時用電現場布置

第四條工地所有臨時用電由專業電工(持證上崗)負責,其他人員禁止接駁電源。

第五條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必須采用“三相五線制”系統。一、二級配電箱外殼必須設重復接地,三級配電箱在比較集中的地方應設重復接地。

第六條塔吊、龍門架、攪拌機等設備的金屬部分必須有接地(零)保護。

第七條每臺電氣設備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制。開關箱與其所控制的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宜超過3米,漏電保護器應與所控制的設備容量相匹配。

第八條開關箱與二級配電箱的距離不得超過30米。

第九條各級配電箱內應設專用零線和保護零線端子,不得相互混接;箱內電氣元件應排列整齊、牢固,配線橫平豎直、美觀,并且綁扎牢固;箱底引出線口應加橡皮絕緣互套,箱門應配鎖。

第十條各級配電箱周圍2米以內不得堆放雜物,并且應設防雨措施。

第十一條室外照明燈具應采用防水燈具,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米;室內照明燈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4米;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有保護接零。

第十二條手持照明燈具、地下室、金屬容器內、潮濕等場所,照明時必須使用36V及以下的安全電壓。36V變壓器嚴禁使用自耦變壓器,必須使用雙繞組變壓器。金屬外殼有可靠的保護接零。

第十三條照明電線不能栓在金屬腳手架、龍門架、塔吊等其它金屬上,嚴禁在地面上亂拉、亂拖。

第十四條架空線路應采用鐵橫擔,瓷瓶水平架設,距地面一般不低于4米,過道路不低于6米。

第十五條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敷設。

第十六條橡皮電纜應采用埋地穿保護管及沿墻或電桿等敷設,在沿墻或電桿敷設時用絕緣子固定,在金屬構件上敷設時,應與金屬構件之間做絕緣處理。

第十七條電纜、電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綁扎固定。

第十八條塔吊、龍門架、人貨兩用電梯等起重設備,在超過30米時,應有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