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制氧工安全操作規程(制氧)
制氧車間制氧工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人員必須掌握機組所有技術操作規程、并熟悉設備內部結構、持有壓力容器操作證,經安全技術考試合格,方可獨立上崗操作。
2、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技術操作規程和設備維護使用規程,規程有不合格的事項,必須提出意見,經有關部門修改批準后,方可按新的規程進行操作。
3、設備設施所屬安全裝置和儀表,必須保持完整、靈敏并定期檢查和校對,對失靈和失效的安全裝置和儀表要及時更換和整改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廠房內及空分塔、氧透、液氧貯槽、氧球罐和調壓間等設備設施周圍嚴禁貯放易燃易爆物。
5、廠房內外區域嚴禁明火,施工和檢修需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手續。
6、液空、液氧中碳氫化合物必須定期化驗,超過規定值必須按操作規程中的規定進行處理。
7、在操作空分裝置、設備閥門時須緩慢進行,不得操作過急,嚴禁違章作業。
8、設備在開車前,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要求作好各項確認后方可進行開車操作。
9、設備設施凡與氧氣接觸的零部件,在使用前必須嚴格脫脂,手及工具不得沾污油脂,以防著火爆炸。
10、凡進入可能缺氧的設備或區域必須先化驗,含氧量不低于19%方可進入,進入時要有專人監護,不得在氮氣排放處久留。
11、對低溫管道、低溫液體嚴禁用手觸摸,以免凍傷。
12、空分裝置和設備所有聯鎖裝置在開車前必須效驗合格、靈敏可靠。
13、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堅守崗位,發現有不正常的現象時,立即按應急預案進行操作。
篇2:車間制氧工安全操作規程(制氧)
制氧車間制氧工安全操作規程
1、崗位人員必須掌握機組所有技術操作規程、并熟悉設備內部結構、持有壓力容器操作證,經安全技術考試合格,方可獨立上崗操作。
2、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技術操作規程和設備維護使用規程,規程有不合格的事項,必須提出意見,經有關部門修改批準后,方可按新的規程進行操作。
3、設備設施所屬安全裝置和儀表,必須保持完整、靈敏并定期檢查和校對,對失靈和失效的安全裝置和儀表要及時更換和整改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4、廠房內及空分塔、氧透、液氧貯槽、氧球罐和調壓間等設備設施周圍嚴禁貯放易燃易爆物。
5、廠房內外區域嚴禁明火,施工和檢修需動火時必須辦理動火手續。
6、液空、液氧中碳氫化合物必須定期化驗,超過規定值必須按操作規程中的規定進行處理。
7、在操作空分裝置、設備閥門時須緩慢進行,不得操作過急,嚴禁違章作業。
8、設備在開車前,嚴格按技術操作規程要求作好各項確認后方可進行開車操作。
9、設備設施凡與氧氣接觸的零部件,在使用前必須嚴格脫脂,手及工具不得沾污油脂,以防著火爆炸。
10、凡進入可能缺氧的設備或區域必須先化驗,含氧量不低于19%方可進入,進入時要有專人監護,不得在氮氣排放處久留。
11、對低溫管道、低溫液體嚴禁用手觸摸,以免凍傷。
12、空分裝置和設備所有聯鎖裝置在開車前必須效驗合格、靈敏可靠。
13、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堅守崗位,發現有不正常的現象時,立即按應急預案進行操作。
篇3:制氧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全體職工必須經常學習、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認真履行安全職責。
2上班前應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及其它勞動保護用品,禁止穿過長的衣服進入生產現場,長發應扣入工作帽內。在操作中嚴格遵守工藝紀律、勞動紀律,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杜絕和抵制違章作業。當班期間不允許酗酒、打架鬧事。當班期間發生事故,班后要認真召開事故分析會,做到“三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人和其它操作人員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3設備、壓力容器檢修前必須卸盡其內部壓力,并進行置換,同時需要加隔離盲板的要及時填加上并做好記錄,待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交出檢修。
4抽插盲板或進塔入罐檢修時,必須辦好安全檢修許可證,并有專人監護,方可進行檢修。高空作業兩米以上應佩帶安全帶、安全帽。
5生產區嚴禁吸煙,有毒有害氣體濃度不得超過規定范圍。因檢修等必須在生產區動火時,要提前辦理動火證明,經取樣分析合格并簽字允許后方可動火,同時要做好安全措施(固定動火區除外)。
6在發生爆炸著火時,應立即采取必要的搶救措施,戴好護具進行搶救,同時要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增援。
7對本崗位的消防器材和防護用具要注意保管,并會正確佩帶和使用,不得擅自挪動和無事故情況下私自使用消防器材和防護用具,用后應及時聯系有關部門進行更換,使其經常處于備用狀態。
8儀表、安全閥及其它安全裝置應定期校驗,確保安全可靠。
9當生產系統的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非電氣檢修人員不得擅自對此電氣設備進行修理,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電源,用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
10崗位應有足夠的照明,生產現場的巡檢和安全通道禁止堆放雜物,保持道路暢通。
11經常學習安全技術規程、了解外單位安全事故實例、認真總結經驗、掌握安全知識,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