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通用安全規程
通用鋼鐵企業安全規程
1、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時,必須了解和掌握其安全技術特性,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后經廠長批準執行,并對相關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2、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教育,勞動紀律教育和生產技術教育,考試合格后,配備勞動保護用品后方準上崗位操作。
3、電氣、機械等設備實行操作牌制度,無牌嚴禁操作。
4、從業人員應按崗位規定標準正確佩戴、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5、凡發生人身傷害事故,有關領導干部、技術負責人員必須到現場指揮搶救。事后要認真從人員、管理、技術與設備等方面分析原因,制定改進措施,從中吸取事故教訓。
6、凡身體不適應本崗位工作的從業人員由本人提出,經醫療部門鑒定,由勞動人事部門及時調離。
7、現場做到有臺必有攔,有坑必有蓋,有軸必有套,由區域管理單位負責進行檢查清掃、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臨時防范措施并聯系相關單位進行處理。
8、廠區所有罐、坑、槽及生產區域和作業平臺上嚴禁有冰雪、積水或堆放潮濕物品,0℃以下,露天梯、臺、坡、水管等設施由區域責任單位采取防滑、防凍措施。
9、距鐵路1.5米以內不準堆放任何物品。
10、嚴禁在起重吊物下行走和停留,人與起吊物應保持3米以上距離。嚴禁進入廠區煤氣烘烤器包蓋下方。
11、起重吊具嚴禁載人。嚴禁使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索具。
12、高處作業的一切懸吊設備、鋼繩和起重設備,必須達到兩倍靜負荷承重要求后,方可使用。
13、高溫液體罐及各種重物吊掛在空中等待時間,正常生產狀況下不得超過10分鐘。
14、嚴禁搭乘過跨車、鋼包車、鐵水罐車、渣罐車、廢鋼車、等各種廠區車輛。現場禁止騎摩托車、自行車、三輪車。非崗位人員嚴禁駕駛廠內機動車輛。
15、嚴禁對鐵路車輛進行連接和分離。
16、一切工作場所的照明應符合TJ34-79《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
17、三確認制:
全廠起重司機必須做到:
第一,確認指揮手勢、口哨和吊車指揮標志。
第二,確認起重物件附近現場能保證安全,3米以內無人工作。
第三,確認動車前,必須發出響鈴信號。
18、各崗位必須嚴格執行操作牌交接班制度。交班時無操作牌必須以書面形式注明去向,做到交清接明。
19、未經允許不準亂動安全防護設施,堵塞安全及消防通道。嚴禁損壞安全防護設施。
20、凡進入現場參觀、學習、聯系工作者,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由接待單位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并指定專人負責帶隊前往。
21、吊車進行掛落鐵水罐、鋼水罐、中間罐、渣罐、廢鋼槽和起吊各種物件時,必須有專人指揮。
22、吊運巴蓋時,必須有四根符合安全標準的鋼繩吊運。吊運之前,要仔細檢查鋼繩和鉤子是否安全可靠,起吊重物必須做到二次起吊。
23、各種車輛進入廠房前,必須經廠調同意,開進入證后,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進出車輛。
24使用對講指揮(報告)協調(反饋)生產信息(搶救事故)時,雙方要互通姓名、作業崗位(區域)、雙方發出的信息應聲音響亮、吐詞清楚準確、明確聯系的內容后,方可操作。
25、車輛、行人通過鐵路過跨車、鋼包車、渣罐車、機車軌道時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了望確認安全后方能通過。
26、嚴禁在各種車輛上直接指揮吊車裝卸貨物(廢鋼),汽車司機、作業人員必須離開駕駛室站在安全位置后才能進行裝卸。
27、全廠吊車指揮人員必須掌握GB5082-85《起重吊運指揮信號》。指揮吊車作業時,必須做到“三確認”,即:確認、確信、確實,指揮人員必須佩戴指揮標志,口哨、手勢規范、明確,戰位得當,必須確認吊物周圍無人、無障礙物和自身具備安全動車條件,方可發出起吊指令。
28、吊車指揮人員配合司機確認起吊高度(吊物距地面3米以上),在不撞擊周圍設備、設施的基礎上,才能離開指揮崗位,運行過程中的安全由吊車司機負責確認。
29、在冷床上吸放彎坯、坯尾、拔車皮及司機視線范圍外死角區、盲區時,必須有專人負責指揮。
30、B庫磁盤吊車在裝卸鑄坯前,指揮人員要明確告訴司機裝、卸的車皮、垛位后并東西走臺上指揮作業。
31、出坯跨耙式吊在1#機冷床區域工作時,必須確認作業區域無人及障礙物,停車等待時,必須停在距冷床以北通道六米以外。
32、重點要害部位,無關人員嚴禁入內,外單位人員進入需持廠保衛部門證明。電氣室、液壓站、油庫、氧氣乙炔庫等重點要害部位,室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封閉器皿及雜物,特殊情況必須經主管廠長批準。
33、乘坐廠內通勤車必須遵守交通安全法規,嚴禁在車輛運行中與司機交談及干擾司機駕駛。在天車、機動車輛運行中,駕駛員嚴禁使用移動電話。機動車輛在廠區內行駛執行公司《廠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實行辦法》。
34、廠內會議室、檔案室、文印室等辦公室電器設施、設備電源插頭,嚴禁用濕手插、拔電源。室內無人兩小時以上必須切斷所有電源后方能鎖門離開。
35、廠內會議室、檔案室、文室等辦公室、電器設施、設備電源插頭,嚴禁用濕手插、拔電源。室內無人2小時以上必須切斷所有電源后方能鎖門離開。
36、清潔電器設施、設備必須確認斷電后進行,清潔門窗玻璃時,必須采取防范措施并確認架具穩當,牢靠,并保持人體重心平衡,進入2米以上,嚴禁身體2/3部分懸于外空作業。
37、辦公室使用的電熱水杯(壺),必須符合GB標準,必須放在電器和電源插頭1米以外燒水,嚴格遵守產品說明書使用,防止煮沸噴濺和干燒。
38、職工上下班通過廠房時,應走人行安全通道,不準翻越安全護欄,嚴禁在指定線路以外廠房內行走和停留。
39、行車磨電道下嚴禁逗留,通過該區域前,必須確認上方無行車運行。
40、上下樓梯必須手扶慢行,不準月季跳跨。
41、嚴禁通行或明令該區域危險時,任何人不得進入,現場保結及無關人員得到危險警示后應迅速避讓。
42、高出作業或單崗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高處作業確認制和聯保互保制度。
43、幾種通用確認制:
一、操作確認制
一看、二問、三點動、四操作
一看:看本機組(設備)各部位及周圍環境是否符合開車條件;
二問:問各工種聯系點是否準備就緒
;
三點動:確認無誤,發出開車信號,點動一下;
四操作:確認點動正確后按規程操作。
二、檢修確認制
一查、二訂、三標、四切斷、五執行。
一查:查施工現場和施工全過程的不安全因素;
二訂:訂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方案;
三標:設立警示標志;
四切斷:切斷能源動力和工藝介質;
無執行:執行檢修安全規定。
三、停送電確認制
一問、二核、三執行、四驗。
一問:問清停送電的對象、時間、要求,并記錄;
二核:核實停送電是否具備條件,看準停送電開關或按鈕;
三執行:執行停送電操作規程;
四驗:停送電后要嚴格驗電,掛接地線,切斷開關要掛停電牌。
四、現場行走確認制
一認、二看、五不準。
一認:廠內行走認準安全通道;
二看:看準地上障礙物和道路狀況,了望吊車運行情況;
五不準:不準跨越皮帶、輥道和機電設備;不準鉆越道口、欄桿和鐵路車輛;不準在鐵路上行走和停留(橫過鐵路必須“一站、二看、三通過”);不準在起吊重物下行走和停留;不準帶小孩或閑雜人員到現場。
五、起重指吊人員確認制
一清、二查、三招呼、四準、五試、六平穩。
一清:清楚吊物重量、重心、現場環境、行走路線;
二查:檢查綁掛是否牢靠,起吊角度是否正確;
三招呼:招呼一下吊車司機和地面人員;
四準:發出的口令、手勢要準;
五試:點動一下,上升半米高,試試看;
六平穩:行走和放置要平穩。
六、吊車司機確認制
一看、二準、三嚴格、四試、五不、六平穩。
一看:看車況是否良好,看行走路線和地面環境是否良好;
二準:看準吊具吊件,地形地物和手勢,聽準口令;
三嚴格:嚴格聽從一人指揮,嚴格按規程操作;
四試:點動一下,上升半米高,試試看;
五不:下邊有人不走;吊物歪斜不走;無行車信號不走;
六平穩:開動大小車要平穩,吊物落地要穩。
七、高處作業確認制
一看、二設、三穿、四查、五穩、六禁止。
一看:看氣候、場地、設施有什么危險,攀登物是否牢靠;
二設:設高處作業區警示標志或監護人;
三穿:佩掛好安全帶(安全帶和電工攀登工具要檢查);
四查:檢查腳手架、跳板、安全網是否牢靠,檢查安全帶是否掛好;
五穩:人要站穩,工具物料要放穩;
六禁止:禁止酒后和帶病登高作業。
八、電焊工確認制
一查、二看、三禁止、四防、五操作。
一查:檢查電焊機、電源及接地是否良好;
二清:清理施焊周圍的易燃物;
三禁止:禁止對帶壓力容器、情況不明容器和易燃易爆的容器施焊(屬推廣新技術帶壓施焊,需經廠、礦主管領導批準);
四防:防止焊機受潮漏電;
五操作:按安全操作規程施焊。
九、氣焊(割)工確認制
一查、二清、三防、四禁止、五操作。
一查:查乙炔、氧氣管道是否漏氣,查氧氣瓶同乙炔的距離;
二清:清理焊割周圍的易燃物;
三防:防止氧氣瓶爆炸,防止氧氣瓶和乙炔器旁出現名火;
四禁止:禁止焊割帶壓力容器,情況不明容器、易燃易爆物。禁止氧氣閥們沾油(屬推廣新技術帶壓施焊,需經廠、礦主管領導批準);
五操作: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
十、鍋爐工確認制
一清、二勤、三查、四必須、五操作。
一清:交班要交接清鍋爐狀況;
二勤:班勤看水位表、壓力表;
三查:檢查安全閥、排污閥等重要部件;
四必須:超過規定壓力,安全閥未啟動,必須停車檢查;
五操作:按安全操作規程操作,認真監視。
十一、機動車駕駛確認制
一問、二查、三看、四駕駛。
一問:問清運輸任務和行車路線;
二查:檢查剎車、轉向、音響、信號、照明等是否靈敏完好;
三看:看所裝物料是否符合規定(如超重、超高、超寬、超長、傾斜等);
四駕駛:持證,按交通規則駕駛。
十二、自身防護確認制
一審、二查、三明確、四觀察、五默念、六認真。
一審:審查自我身心狀況;
二查:查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查工具狀況;
三明確:明確現場和生產過程中致害因素和防止方法;
四觀察:工作時,上下左右勤觀察;
五默念:默念操作規程;
六認真:集中精力,認真操作。
篇2:撬車司機安全操作規程制度
1.嚴禁在車內吸煙、打手機和攜帶各種火種;
2.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和化學危險品進入站區;
3.加氣時車上司機和其他人員要自覺下車;
4.嚴禁汽車加氣時不熄火、不關閉音響和車燈等電氣裝置;
5.撬車出現故障時,應轉移到站外請專業人員維修,嚴禁在站內維修;
6.在站區內嚴禁進行可能產生火花的任何操作;
7.駕駛車輛時必須攜帶行車必備的合法有效證件,對所駕車輛的轉向、制動、燈光、喇叭、雨刮器、輪胎、儀表等重要部件系統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駕車;
8.要熟悉掌握所駕車輛的構造原理、機械性能、操縱系統、儀表的功能作用和維護保養常識,保持車況良好、車容整潔、設備齊全有效;
9.駕駛車輛要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有關法規的規定,遵守交通信號和交通標志標線,集中精力、注意觀察和準確判斷路面情況、謹慎駕駛,正確把握選擇駕駛動作,文明駕駛、禮貌行車、確保安全。
嚴格按照行駛證上核定的載質量和載客人數裝載。
篇3:躉船作業安全技術工作規程
一.總則
1.躉船船員在任何作業過程中,必須嚴肅,認真、負責,做到聲音宏亮,手勢準確,互相照應,聽從指揮,確保人船安全,完成作業任務.
2.為確保安全生產,必須堅持雙纜拖挪船駁的制度并堅持以下規定:
(1)300噸級以下船駁拖挪船作業,必須有二人同時作業.
(2)400噸級以上船駁拖挪船作業,必須有三人同時作業.
(3)倒西流水1000噸級甲板駁拖挪船作業,必須有四人同時作業.
二.靠泊作業
1.值班水手接到調度命令后,應對本躉船的系纜及錨泊設施進行全面檢查.
2.靠泊是值班水手(值班水手長)組織本躉船水手作好靠泊準備工作,并告知船舶靠泊位置,指揮船舶作好靠泊準備工作,并指明出纜位置和根數,道數.
3.當本躉船已靠泊船駁而外檔又需靠泊時,值班水手對本躉船和靠泊船駁的系纜及設施進行檢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該增加纜繩的要及時加纜.
4.在常流水靠泊作業時,應按坐纜(引水纜)、對口纜、尾纜等依序進行靠泊作業.
5.西流水靠泊作業時,應按倒纜、對口纜、坐纜、尾纜等依序進行靠泊作業.
6.靠泊作業完畢后,值班水手應對各系纜進行檢查,檢查完畢無誤再通知拖輪解隊離開.
三.解纜作業
1.解纜作業要做到耳靈、眼明、手快、腳穩、遇事冷靜
2.解纜作業前,值班水手應作好解纜準備工作.
3.在解纜作業中,值班水手必須聽從拖輪指揮,并做到正確解纜,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四.絞、拖挪船駁作業
1.當準備上絞或拖挪船駁時,值班水手應通知駁船水手和本躉船水手,作好一切準備工作.
2.絞船駁作業前,應先合上電絞關配電板電源,空車正、反向試轉,檢查是否正常,并檢查絞船纜繩及導向滑輪是否完好.
3.在絞船駁作業時,一人指揮,并對各部位指定專人負責,做到分工合作,明確崗位,協同動作,嚴禁盲目操作.
4.西流水域駁船作業時,躉船尾部加一根安全帶纜,指定專人負責,根據西流水水勢情況以及所絞船駁大小,確定纜繩大小和道數,以避免尾部外打張,造成斷纜打流.
5.在拖、挪船駁時,必須堅持雙纜挪船.
6.當拖、挪船駁超出躉船1/3時,躉船方必須出纜過檔絞船艏部,邊絞邊拖挪,以防止船駁向外打張,造成斷纜打流.
7.西流水域拖挪船駁時,躉船必須用后絞關,并出纜帶船駁后絞,需加強尾纜防止船駁尾部向外打張,造成斷纜打流.
五.絞排躉船作業
1.船員在從事躉船絞排、上移、下挪或換位過程中掌握絞關控制器,必須眼勤、手準.指揮者必須有全過程的作業程序,正確指揮,有序依次動纜.操作者必須協調一致,用力均衡,互相關照,不傷人、不出事、不斷纜打流.作業完畢后,工屬具要清檢,繩纜上盤,錨鏈下倉,場地要整潔.
2.漲水,躉船向內絞時,前后對口纜必須用制止鏈(小鏈)把纜繩打好后方能下樁上關.向內絞纜時,要及時松鏈,并檢查前后系纜的松緊情況,該松的要及時松纜,避免對口纜因受力過大而絞斷,致使躉船打張或飛尾.躉船絞定位后,用制止鏈(小鏈)把纜繩打好方能下關上樁,纜繩上樁最少五花雙上,然后退下制止鏈,檢查各系纜的受力狀況是否均衡,完畢后,清檢工屬具,整理場地,保持躉船整潔.
3.退水,躉船向外排時,首先檢查絞鏈千斤、卸扣、絞鏈、纜繩,確認安全、完好后方能上關,在向外排船時要及時松對口纜,并檢查前后系纜的松緊情況,該松的要及時松纜.躉船定位后,要用制止鏈制住纜繩方能下關,取下卸扣和千斤,錨鏈上樁到三花半,退下制鏈器,嚴禁用制鏈器制鏈受力.檢查各系纜的受力情況是否均衡,完畢后,清潔工具,整理場地,保持躉船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