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件設備工程師崗位職責
組件設備工程師職責:
1.負責組件生產設備日常故障維修及技術改進;
2.負責按計劃實施生產設備例行保養,并不斷完善設備保養作業指導書;
3.控制并降低設備維護成本,調查分析設備的使用及維護狀況;
4.按要求進行備件的有序管理與控制;6.配合生產設備主管進行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確保新設備能如期交付生產使用。
要求:
1.大專以上學歷,同行業2年以上設備工作經驗;
2.熟悉設備的維護、保養、管理、異常分析處理,有過半片,雙玻等高效組件經驗;
3.高度的責任心、作風穩健,勤奮、積極上進、講究工作效率并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
有餐補,免費住宿等,其他的請私聊我職責:
1.負責組件生產設備日常故障維修及技術改進;
2.負責按計劃實施生產設備例行保養,并不斷完善設備保養作業指導書;
3.控制并降低設備維護成本,調查分析設備的使用及維護狀況;
4.按要求進行備件的有序管理與控制;6.配合生產設備主管進行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確保新設備能如期交付生產使用。
要求:
1.大專以上學歷,同行業2年以上設備工作經驗;
2.熟悉設備的維護、保養、管理、異常分析處理,有過半片,雙玻等高效組件經驗;
3.高度的責任心、作風穩健,勤奮、積極上進、講究工作效率并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
篇2:水噴霧滅火系統組件及設置要求規范
水噴霧滅火系統由水霧噴頭、雨淋閥、過濾器、供水管道等主要部件組成。本節主要介紹部件的構成及其設置要求。一、水霧噴頭水霧噴頭是在一定的壓力作用下,利用離心或撞擊原理將水流分解成細小水霧滴的噴頭。(一)水霧噴頭分類水霧噴頭按結構可分為離心霧化型水霧噴頭和撞擊型水霧噴頭兩種。?1.離心霧化型水霧噴頭離心霧化型水霧噴頭,由噴頭體、渦流器組成,在較高的水壓下通過噴頭內部的離心旋轉形成水霧噴射出來,它形成的水霧同時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適合撲救電氣火災。但離心霧化型水霧噴頭的通道較小,時間長了容易堵塞。離心霧化型的水霧噴頭有A型和B型兩種,其外形如圖3-4-6和圖3-4-7?所示。A型水霧噴頭的進水口與出水口成90°角度,安裝后噴頭出水方向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節。B型水霧噴頭的出水口和進水口在一條直線上,安裝后是完全固定不可調節的。?圖3-4-6A型水霧噴頭?圖3-4-7B型水霧噴頭2.撞擊型水霧噴頭撞擊型水霧噴頭的壓力水流通過撞擊外置的濺水盤,在設定區域分散為均勻錐形水霧。噴頭由濺水盤、分流錐、框架本體和濾網組成。撞擊型水霧噴頭根據需要可以水平安裝,也可以下垂、斜向方向安裝,其外形如圖3-4-8。圖3-4-8C型水霧噴頭(二)水霧噴頭主要性能參數?1.工作壓力水霧噴頭的霧化效果與噴頭的工作壓力有直接的關系。通常情況下,噴頭的工作壓力越高,其水霧滴粒徑愈小,霧化效果越好,滅火和冷卻的效率也就越高。當水霧噴頭工作壓力大于或等于0.2MPa時,能獲得良好的分布形狀和霧化效果,滿足防護冷卻的要求;在壓力大于或等于0.35MPa時,能獲得良好的霧化效果,滿足滅火的要求。因此,用于滅火的水霧噴頭,其工作壓力應為0.35MPa~0.8MPa;用于防護冷卻的水霧噴頭,其工作壓力應為0.2MPa~0.6MPa。2.霧化角水霧噴頭常見的霧化角有45°、60°、90°、120°、150°等五個規格。3.K系數水霧噴頭的流量系數K從K=16至K=102。水霧噴頭K系數由水霧噴頭生產廠家自己確定。4.有效射程水霧噴頭的有效射程是指噴頭水平噴射時,水霧達到的最高點與噴口之間的距離,如圖3-4-9所示。水霧錐是指在水霧有效射程內水霧形成的圓錐體。水霧噴頭有效射程與霧化角有直接的關系。同一水霧噴頭,霧化角小,射程則遠,反之則近。有效射程是水霧噴頭的重要性能參數。在有效射程范圍內的水霧強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可保證滅火或防護冷卻要求,因此,水霧噴頭與保護對象的有效距離不應大于水霧噴頭的有效射程。圖3-4-9離心霧化型水霧噴頭垂直噴射曲線5.水霧滴平均直徑水霧滴平均直徑隨噴頭工作壓力變化而變化,壓力越大,霧滴平均直徑越小。水霧滴大小直接影響滅火效果,當水霧滴平均直徑小于300μm時,滅火時很難穿透火焰燃燒時產生的上升氣流,不能到達燃燒物質的表面。用于露天保護對象時,小的水霧滴極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有風時會被吹散,達不到保護對象的表面,從而影響了滅火效果。因此,水霧噴頭的水霧滴平均直徑不宜太小。但水霧滴太大時,也會影響水霧的氣化效果,使水噴霧的冷卻和窒息作用降低,所以一般水霧的粒徑應在0.3-1mm范圍內。(三)水霧噴頭布置要求1.基本原則水霧噴頭布置的基本原則是,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數量應根據設計噴霧強度、保護面積和水霧噴頭特性,按水霧噴頭流量計算公式3-4-1和保護對象水霧噴頭數量計算公式3-4-2計算確定,水霧噴頭的布置應使水霧直接噴射和完全覆蓋保護對象,如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增加水霧噴頭的數量;水霧噴頭與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水霧噴頭的有效射程;水霧噴頭、管道與電氣設備帶電(裸露)部分的安全凈距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3-4-1)式中:q——水霧噴頭的流量(L/min);P——水霧噴頭的工作壓力(MPa);K——水霧噴頭的流量系數,取值由生產廠提供。?(3-4-2)式中:N——保護對象的水霧噴頭的計算數量;?S——保護對象的保護面積(㎡);?W——保護對象的設計噴霧強度(L/min?㎡)。2.布置方式水霧噴頭的平面布置方式可為矩形或菱形。當按矩形布置時,水霧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4倍水霧噴頭的水霧錐底圓半徑;當按菱形布置時,水霧噴頭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1.7倍水霧噴頭的水霧錐底圓半徑,如圖3-4-10和圖3-4-11所示。水霧錐底圓半徑應按下式計算:錯誤!未找到引用源。?(3-4-3)?式中R——水霧錐底圓半徑(m);B——水霧噴頭的噴口與保護對象之間的距離(m);θ——水霧噴頭的霧化角(°)。θ的取值范圍為?30、45、60、90、120。?圖3-4-10菱形布置?圖3-4-11?矩形布置3.保護變壓器的水霧噴頭布置要求保護對象為油浸式變壓器時,水霧噴頭應布置在變壓器周圍,不宜布置在變壓器頂部;?保護變壓器頂部的水霧不應直接噴向高壓套管;變壓器的油枕、冷卻器、集油坑均應設水霧噴頭保護;水霧噴頭之間的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應滿足水霧錐相交的要求。4.保護儲罐、球罐的水霧噴頭布置要求當保護對象為可燃氣體和甲、乙、丙類液體儲罐時,水霧噴頭宜布置在保護對象周圍,與保護儲罐外壁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0.7m。當保護對象為球罐時,水霧噴頭的噴口應面向球心;.水霧錐沿球罐緯線方向應相交,沿經線方向應相接;當球罐的容積等于或大于1000m3,水霧錐沿球罐緯線方向應相交,沿經線方向宜相接,但赤道以上環管之間的距離不應大于3.6m;無防護層的球罐鋼支柱和罐體液位計、閥門等處應設水霧噴頭保護。5.保護電纜的水霧噴頭布置要求當保護對象為電纜時,水霧噴頭噴射的水霧應完全包圍電纜。電纜水平敷設或垂直敷設時,都按平面保護對象考慮。水平敷設的電纜,噴頭宜布置在其上方;垂直敷設的電纜,噴頭可沿其側面布置。多層水平或垂直敷設的電纜,其層間沒有裝設耐火隔板時,設置的噴頭要采用包圍式,使中間層的電纜處于水霧的包圍中,以便迅速窒息滅火。當電纜支架阻擋水霧時,在該部位應增設噴頭。6.保護輸送機皮帶的水霧噴頭布置要求當保護對象為輸送機皮帶時,水噴霧應完全包圍輸送機的機頭、機尾和上、下行皮帶。由于輸送機皮帶是一種平面的往返運動的保護對象,在沒有停機前皮帶的著火部位可能隨之往返運動,極易造成火災蔓延,故其噴頭的布置應采用包圍式,使水霧覆蓋上行皮帶、輸送物、下行返回皮帶以及支架構件等全部表面。7.保護其他對象的水霧噴頭布置要求當保護對象為室內燃油、燃氣鍋爐、電液裝置、氫密封油裝置、發電機、充油開關時,水霧噴頭宜在保護對象的頂部周圍平面布置,使水霧直接噴向并完全覆蓋保護對象。當保護對象為氣輪機油箱、磨煤機潤滑油箱時,水霧噴頭宜沿油箱頂部周圍平面布置,使水霧直接噴向并完全覆蓋油箱液面。二、雨淋閥雨淋閥作為水噴霧滅火系統中的系統報警控制閥,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雨淋閥一般有角式雨淋閥和直通式雨淋閥兩種。(一)角式雨淋閥1.角式雨淋閥的組成角式雨淋閥組是由角式雨淋閥、供水蝶閥、單向閥、電磁閥、手動快開閥、過濾器、壓力開關、水力警鈴等主要部件組成,具有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抗腐蝕性能好、便于安裝、維護方便等特點。角式雨淋閥結構如圖3-4-12所示。圖3-4-12電動啟動角式雨淋閥示意圖2.角式雨淋閥部件名稱及用途角式雨淋閥各部件名稱及用途見表3-4-2。表3-4-2?角式雨淋閥組各部件名稱及用途序號部件名稱用途1供水管通水2放余水閥(常閉)調試、試驗雨淋閥時打開,也可排放管網余水3供水蝶閥(常開)系統檢修時關閉4主閥(常閉)滅火時打開,向管網供水5壓力表顯示壓力腔壓力6水力警鈴產生聲報警7壓力開關產生報警電信號或啟動消防水泵8電磁閥(常閉)電動打開,使壓力腔泄壓而啟動主閥9放余水閥(常閉)手動打開,排放報警管內余水10手動快開閥(常閉)手動打開,使壓力腔泄壓而啟動主閥11壓力表顯示供水壓力12單向閥防止因壓力腔水壓波動而產生誤動作13控制管球閥(常開)關閉后可使供水腔與壓力腔不連通14過濾器對報警水流進行過濾,防止雜物堵塞警鈴噴口15試警鈴球閥(常閉)手動打開后,可在雨淋閥關閉狀態下試警鈴16報警管球閥(常開)手動關閉后,可消除報警17壓力表密封墊壓力表密封用18壓力表接頭安裝壓力表19電磁閥組件電動開啟20警鈴接管組件連接3.角式雨淋閥工作原理角式雨淋閥是利用隔膜上下運動實現閥瓣的啟閉。隔膜將閥分為壓力腔(即控制腔)、工作腔和供水腔,由供水管而來的壓力水流(0.14MPa~1.2MPa)作用于隔膜下部閥瓣。同時,也從控制管路經單向閥進入壓力腔而作用于隔膜的上部,由于上、下受水作用面積的差異,保證了隔膜雨淋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當保護區發生火警時,通過火災報警滅火控制器,直接打開隔膜雨淋閥的電磁閥,使壓力腔的水快速排出,由于壓力腔泄壓,從而作用于閥瓣下部的水迅速推起閥瓣,水流即進入工作腔,流向整個管網噴水滅火。同時部分壓力水流向報警管網,使水力警鈴發出鈴聲報警、壓力開關動作,給值班室發出信號指示或直接啟動消防水泵供水。此時由于隔膜雨淋閥控制管路上的電磁閥具有自鎖功能,所以雨淋閥被鎖定為開啟狀態,滅火后,手動將電磁閥復位,稍后雨淋閥將自行復位。(二)直通雨淋閥1.直通雨淋閥組成直通雨淋閥組主要由直通雨淋閥、信號蝶閥、單向閥、電磁閥、手動球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等主要部件組成。具有功能完善、安全可靠、抗腐蝕性能好、便于安裝、維護方便等特點,它相對其它型式的雨淋閥而言,還具有水力性能好,水力摩阻損失小的優點。直通雨淋閥結構如圖3-4-13所示。圖3-4-13?直通雨淋閥結構及安裝示意圖2.直通雨淋閥組部件名稱及用途直通雨淋閥組各部件名稱及用途見表3-4-3。表3-4-3直通雨淋閥組各部件名稱及用途序號部件名稱用途1進水管通水2信號蝶閥(常開)系統檢修時關閉3排水閥(常閉)調試,也可排放管網余水4試水閥(常閉)手動打開后,可在雨淋閥關閉狀態下試警鈴5報警管閥(常開)手動關閉后,可消除報警6過濾器過濾水流,防止壓力開關和水力警鈴受堵7壓力開關產生報警電信號或啟動消防水泵8水力警鈴產生聲音報警9電磁閥(常閉)電動打開,使控制腔泄壓而啟動主閥10壓力表一顯示控制腔壓力11堵頭其它應用方式(如傳動管啟動應用)的預留口12控制閥(常閉)手動打開,使控制腔泄壓而緊急啟動主閥13復位桿動作后,手動復位14雨淋閥(常閉)滅火時打開,向管網供水15單向閥防止因控制腔水壓波動產生誤動作16壓力表二顯示供水壓力17控制管閥(常開)關閉后可使進水管與控制腔不連通3.直通雨淋閥工作原理直通雨淋閥是利用隔膜左右運動實現閥瓣的啟閉。由隔膜將閥分為控制腔和工作腔。來自供水管的壓力水流(0.14MPa~1.6MPa)作用于閥瓣,同時,壓力水還從控制管路經單向閥進入控制腔而作用于隔膜的左部,由隔膜通過推桿將力傳遞到壓臂上,由壓臂壓緊閥瓣,保證隔膜雨淋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閥門具有三種控制方式:電動、手動和傳動控制。電動控制是當保護區發生火災時,通過火災報警控制器,直接打開直通雨淋閥的電磁閥,使控制腔的水快速排出。手動控制是人員手動打開控制管路上的手動球閥排水泄壓,啟動閥門。傳動控制是依靠安裝在保護區內與系統相連的閉式噴頭火災時玻璃球破裂,進而排水或排氣泄壓。由于控制腔的泄壓,通過推桿作用在壓臂上的力消除,作用于閥瓣下部的水迅速推起閥瓣,水流即進入工作腔,流向整個管網噴水滅火,同時一部分壓力水流向報警管網,使水力警鈴發出鈴聲報警、壓力開關動作,發出信號指示或直接啟動消防水泵供水。滅火后,需手動復位雨淋閥。(三)雨淋閥組的功能及設置要求1.雨淋閥組應具備以下功能(1)應有自動控制、手動控制操作方式;(2)應能監測供水、出水壓力;(3)應能接通或關閉水噴霧滅火系統的供水;(4)應能接受電信號電動開啟雨淋閥,接受傳動管信號液動或氣動開啟雨淋閥;(5)應能驅動水力警鈴報警。(6)應能顯示雨淋閥啟、閉狀態。2.雨淋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雨淋閥組宜設在環境溫度不低于4℃、并有排水設施的室內,其位置宜靠近保護對象并便于操作;(2)雨淋閥組設在室外時,雨淋閥組配件應具有防腐功能,設在防爆區的雨淋閥組配件應符合防爆要求;(3)寒冷地區的雨淋閥組應采用電伴熱或蒸汽伴熱進行保溫;(4)并聯設置的雨淋閥組,雨淋閥入口處應設止回閥;(5)雨淋閥前的管道應設置可沖洗的過濾器;當水霧噴頭無濾網時,雨淋閥后的管道上也應設置過濾器。過濾器濾網應采用耐腐蝕金屬材料,濾網的孔徑應為4.0~4.7目/c㎡;(6)雨淋閥的試水口應接入可靠的排水設施。三、管道水噴霧系統的管道分為雨淋閥前管道和閥后管道兩部分。閥后管道應采用內外熱鍍鋅鋼管,且管道上不應設置其他用水設施。系統管道的工作壓力不應大于1.2MPa,系統管道的連接,應采用溝槽式連接件(卡箍),或螺紋、法蘭連接。鍍鋅管道不得采用電焊、氣焊挖孔、熱煨彎或其它破壞鍍鋅層的操作。系統管道采用鋼管時,管徑不應小于25mm;采用銅管時,管徑不應小于20mm。系統管道的最低處或水容易聚集的地方應設置瀉水閥。
篇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主要組件及設置要求規范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主要由灑水噴頭、報警閥組、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末端試水裝置和管網等組件組成,本節主要介紹其結構組成和設置要求。
灑水噴頭
根據結構組成和安裝方式,灑水噴頭分為不同的類型,其設置要求也有所區別。
一、噴頭分類
按結構分
閉式噴頭
開式噴頭
按安裝方式分
下垂型噴頭
直立型噴頭
直立式邊墻型噴頭
水平式邊墻型噴頭
吊頂隱蔽型噴頭
按熱敏元件分
玻璃泡噴頭
易熔合金噴頭
圖3-3-11灑水噴頭分類圖
閉式噴頭具有釋放機構,由玻璃泡、易熔合金熱敏感元件、密封件等零件組成。平時閉式噴頭的出水口由釋放機構封閉,達到公稱動作溫度時,玻璃泡破裂或易熔合金熱敏感元件熔化,釋放機構自動脫落,噴頭開啟噴水。閉式噴頭具有定溫探測器和定溫閥及布水器的作用。開式噴頭(包括水幕噴頭)沒有釋放機構,噴口呈常開狀態。
根據噴頭的熱敏性能指標,噴頭分為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快速響應噴頭和標準響應噴頭。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的響應時間指數為RTI<28(m·s)0.5;快速響應噴頭的響應時間指數為RTI≤50(m·s)0.5;標準響應噴頭的響應時間指數為RTI≥80(m·s)0.5。
根據國家標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第1部分:灑水噴頭》GB5135.1,玻璃泡灑水噴頭的公稱動作溫度分成13個溫度等級,易熔合金元件噴頭分成7個溫度等級。為了區分不同公稱動作溫度的噴頭,將感溫玻璃泡中的液體和易熔合金噴頭的軛臂標識不同的顏色,見表3-3-11。
表3-3-11?閉式噴頭的公稱動作溫度和色標
玻璃泡噴頭
?易熔合金噴頭
公稱動作溫度(℃)
?工作液色標
?公稱動作溫度(℃)
?軛臂色標
57
?橙
?57~77
?本色
68
?紅
?80~107
?白
79
?黃
?121~149
?藍
93
?綠
?163~191
?紅
100
?灰
?204~246
?綠
121
?天藍
?260~302
?橙
141
?藍
?320~343
?橙
163
?淡紫
182
?紫紅
204
?黑
227
?黑
260
?黑
343
?黑
(二)噴頭選型與設置要求
1.噴頭選型
(1)對于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吊頂下布置噴頭時,應采用下垂型或吊頂型噴頭;頂板為水平面的輕危險級、中危險級I級居室和辦公室,可采用邊墻型噴頭;易受碰撞的部位,應采用帶保護罩的噴頭或吊頂型噴頭;在不設吊頂的場所內設置噴頭,當配水支管布置在梁下時,應采用直立型噴頭。
(2)對于干式系統和預作用系統,應采用直立型噴頭或干式下垂型噴頭。
(3)對于水幕系統,防火分隔水幕應采用開式灑水噴頭或水幕噴頭,防護冷卻水幕應采用水幕噴頭。
(4)對于公共娛樂場所,中庭環廊,醫院、療養院的病房及治療區域,老年、少兒、殘疾人的集體活動場所,地下的商業及倉儲用房,宜采用快速響應噴頭。
(5)閉式系統的噴頭,其公稱動作溫度宜高于環境最高溫度30℃。
2.噴頭布置
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噴頭的間距及相鄰配水支管的間距,應根據系統的噴水強度、噴頭的流量系數和工作壓力確定,并應符合表3-3-12的要求。
表3-3-12同一根配水支管上噴頭的間距及相鄰配水支管的間距
噴水強度
(L/min×㎡)
?正方形布置的邊長(m)
?矩形或平行四邊形布置的長邊邊長(m)
?一只噴頭的最大保護面積(㎡)
?噴頭與端墻的最大距離(m)
4
?4.4
?4.5
?20.0
?2.2
6
?3.6
?4.0
?12.5
?1.8
8
?3.4
?3.6
?11.5
?1.7
≥12
?3.0
?3.6
?9.0
?1.5
同一場所內的噴頭應布置在同一個平面上,并應貼近頂板安裝,使閉式噴頭處于有利于接觸火災煙氣的位置。直立型、下垂型標準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小于75mm、不應大于150mm。
當在梁或其他障礙物的下方布置噴頭時,噴頭與頂板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300mm。梁和障礙物及密肋梁板下布置的噴頭,濺水盤與梁等障礙物及密肋梁板底面的距離,不得小于25mm不得大于100mm。
在梁間布置的噴頭,在符合噴頭與梁等障礙物之間距離規定的前提下,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不應大于550mm,以避免灑水遭受阻擋。仍不能達到上述要求時應在梁底面下方增設噴頭。
凈空高度不超過8m的場所,間距不超過4×4(m)的十字梁,可在梁間布置1只噴頭,其保護范圍內的噴水強度應采取提高噴頭工作壓力或采用大流量噴頭的方法予以保證。
邊墻型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和間距應符合表3-3-13的規定。
表3-3-13邊墻型標準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和間距(m)
設置場所火災危險等級
?輕危險級
?中危險級Ⅰ級
配水支管上噴頭的最大間距
?3.6
?3.0
單排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
?3.6
?3.0
兩排相對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
?7.2
?6.0
注:1.兩排相對噴頭應交錯布置;
2.室內跨度大于兩排相對噴頭的最大保護跨度時,應在兩排相對噴頭中間增設一排噴頭。
邊墻型噴頭的兩側1m和前方2m范圍內,以及頂板或吊頂下不得有阻擋噴水的障礙物。邊墻型標準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應符合表3-3-14的規定。
表3-3-14邊墻型標準噴頭布置要求(mm)
邊墻型噴頭型式
?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
?濺水盤與背墻的距離
直立式
?100~150
?50~100
水平式
?150~300
?可小于100
早期抑制快速響應(ESFR)噴頭的布置應符合表3-3-15的要求。
表3-3-15ESFR噴頭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mm)
噴頭安裝方式
?直立型
?下垂型
不應小于
?不應大于
?不應小于
?不應大于
濺水盤與頂板的距離
?100
?150
?150
?360
二、報警閥組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根據不同的系統,選用不同的報警閥組。
報警閥組分類及其組成
報警閥組分為濕式報警閥組、干式報警閥組、雨淋報警閥組和預作用報警裝置。
濕式報警閥組
(1)報警閥組的組成。濕式報警閥是濕式系統的專用閥門,只允許水流入系統并在規定壓力、流量下驅動配套部件報警的一種單向閥。濕式報警閥組結構為止回閥,開啟條件與入口壓力及出口流量有關,與延遲器、水力警鈴、壓力開關、控制閥等組成報警閥組,如圖3-3-15所示。
圖3-3-15濕式報警閥組
1-水力警鈴2-延遲器3-過濾器4-試驗球閥5-水源控制閥6-進水側壓力表
7-出水側壓力表8-排水球閥9-報警閥10-壓力開關
(2)報警閥工作原理。濕式報警閥組中報警閥的結構有兩種,即隔板座圈型和導閥型。隔板座圈型濕式報警閥的結構見圖3-3-16。
圖3-3-16隔板座圈型濕式報警閥
1-閥體2-報警口3-閥瓣4-補水單向閥5-測試口
6-檢修口7-閥蓋8-座圈9-支架
隔板座圈型濕式報警閥上設有進水口、報警口、測試口、檢修口和出水口,閥內部設有閥瓣、閥座等組件,是控制水流方向的主要可動密封件。在準工作狀態,閥瓣上下充滿水,水壓強近似相等。由于閥瓣上面與水接觸的面積大于下面的水接觸面積,閥瓣受到的水壓合力向下。在水壓力及自重的作用下,閥瓣坐落在閥座上,處于關閉狀態。當水源壓力出現波動或沖擊時,通過補償器(或補水單向閥)使上下腔壓力保持一致,水力警鈴不發生報警,壓力開關不接通,閥瓣仍處于準工作狀態。補償器具有防止誤報或誤動作功能。閉式噴頭噴水滅火時,補償器來不及補水,閥瓣上面的水壓下降,當下降到使下腔的水壓足以開啟閥瓣時,下腔的水便向灑水管網及動作噴頭供水,同時水沿著報警閥的環形槽進入報警口,流向延遲器、水力警鈴,警鈴發出聲響報警,壓力開關開啟,給出電接點信號報警并啟動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給水泵。
(3)延遲器工作原理。延遲器是一個罐式容器,見圖3-3-17,入口與報警閥的報警水流通道連接,出口與壓力開關和水力警鈴連接,延遲器入口前安裝過濾器。在準工作狀態下可防止因壓力波動而誤報警。當配水管道發生滲漏時,有可能引起濕式報警閥閥瓣的微小開啟,使水進入延遲器。但是,由于流量小,進入延遲器的水量會從延遲器底部的節流孔排出,使延遲器無法充滿水,更不能從出口流向壓力開關和水力警鈴。只有當濕式報警閥開啟,經報警通道進入延遲器水流將延遲器注滿并由出口溢出,才能驅動水力警鈴和壓力開關。
?(4)水力警鈴工作原理。水力警鈴是一種靠水力驅動的機械警鈴,安裝在報警閥組的報警管道上。報警閥開啟后,水流進入水力警鈴并形成一股高速射流,沖擊水輪帶動鈴錘快速旋轉,敲擊鈴蓋發出聲響警報。水力警鈴的構造見圖3-3-18。
圖3-3-18水力警鈴構造圖
2.干式報警閥組
(1)干式報警閥組的組成。干式報警閥組主要由干式報警閥、水力警鈴、壓力開關、空壓機、安全閥、控制閥等組成,如圖3-3-19所示。報警閥的閥瓣將閥門分成兩部分,出口側與系統管路相連,內充壓縮空氣,進口側與水源相連,配水管道中的氣壓抵住閥瓣,使配水管道始終保持干管狀態,通過兩側氣壓和水壓的壓力變化控制閥瓣的封閉和開啟。噴頭開啟后,干式報警閥自動開啟,其后續的一系列動作類似于濕式報警閥組。
圖3-3-19干式報警閥組
A-報警閥出口B-充氣口C-注水排水口D-主排水口E-試警鈴口F-供水口G-信號報警口1-報警閥2-水源控制閥3-主排水閥4-排水閥5-注水閥6-試警鈴閥7-止回閥8-小孔閥9-壓力開關10-警鈴11-低壓壓力開關12-安全閥13-壓力表14-止回閥
(2)干式報警閥工作原理。干式報警閥的構造見圖3-3-20。其中的閥瓣、水密封閥座、氣密封閥座組成隔斷水、氣的可動密封件。在準工作狀態,報警閥處于關閉位置,橡膠面的閥瓣緊緊地合于兩個同心的水、氣密封閥座上,內側為水密封圈,外側為氣密封圈,內外側之間的環形隔離室與大氣相通,大氣由報警接口配管通向平時開啟的自動滴水球閥。在注水口加水,加到打開注水排水閥有水流出為止,然后關閉注水口。注水是為了使氣墊圈起密封作用,防止系統中的空氣泄漏到隔離室或大氣中。只要管道的氣壓保持在適當值,閥瓣就始終處于關閉狀態。
圖3-3-20干式報警閥構造圖
1-閥體2-差動雙盤閥板3-充氣塞4-閥前壓力表5-閥后壓力表6-角閥
7-止回閥8-信號管9-截止閥10-截止閥11-截止閥12-小孔閥13-總閘閥
3.雨淋報警閥組
(1)雨淋報警閥組的組成。雨淋報警閥是通過電動、機械或其它方法開啟,使水能夠自動流入噴水滅火系統同時進行報警的一種單向閥。按照其結構可分為隔膜式、推桿式、活塞式、蝶閥式雨淋報警閥。雨淋報警閥廣泛應用于雨淋系統、水幕系統、水霧系統、泡沫系統等各類開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雨淋報警閥組的組成見圖3-3-21。
圖3-3-21雨淋報警閥組
1-雨淋閥2-自動滴水閥3-排水球閥4-供水控制閥5-隔膜室壓力表
6-供水壓力表7-緊急手動控制裝置8-閥碟復位軸9-節流閥
(2)雨淋閥工作原理。雨淋閥是水流控制閥,可以通過電動、液動、氣動及機械方式開啟,其構造見圖3-3-22。
圖3-3-22雨淋閥構造示意圖
1-驅動桿總成2-側腔3-固錐彈簧4-節流孔5-鎖止機構6-復位手輪
7-上腔8-檢修蓋板9-閥瓣總成10-閥體總成11-復位扭簧12-下腔
雨淋閥的閥腔分成上腔、下腔和控制腔三部分。控制腔與供水管道連通,中間設限流傳壓的孔板。供水管道中的壓力水推動控制腔中的膜片、進而推動驅動桿頂緊閥瓣鎖定桿,鎖定桿產生力矩,把閥瓣鎖定在閥座上。閥瓣使下腔的壓力水不能進入上腔??刂魄恍箟簳r,使驅動桿作用在閥瓣鎖定桿上的力矩低于供水壓力作用在閥瓣上的力矩,于是閥瓣開啟,供水進入配水管道。
4.預作用報警裝置
預作用報警裝置由預作用報警閥組、控制盤、氣壓維持裝置和空氣供給裝置等組成,通過電動、氣動、機械或者其他方式控制報警閥組開啟,使水能夠單向流入噴水滅火系統的
同時進行報警的一種單向閥組裝置。其結構如圖3-3-23所示。
圖3-3-23預作用報警裝置示意圖
1、啟動電磁閥,2、遠程引導啟動方式接口,3、緊急啟動盒,4、隔膜室壓力表,5、補水壓力表,6、隔離單向閥,7、底水漏斗,8、加底水閥,9、試驗排水閥,10、壓力開關,11、壓縮空氣接口,12、排多余底水閥,13、水力警鈴,14、警鈴排水口,15、報警通道過濾器,16、雨淋報警閥,17、報警試驗閥,18、滴水閥,19、報警試驗閥,20、排水閥,21、報警試驗排水口,22、進水蝶閥,23、補水軟管,24、緊急啟動排水口,25、補水通道過濾器,26、補水閥,27、緊急啟動閥,28、補水隔離單向閥。
(二)報警閥組設置要求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根據不同的系統型式設置相應的報警閥組。保護室內鋼屋架等建筑構件的閉式系統,應設置獨立的報警閥組。水幕系統應設置獨立的報警閥組或感溫雨淋閥.
報警閥組宜設在安全及易于操作、檢修的地點,環境溫度不低于4℃且不高于70℃,距地面的距離宜為1.2m。水力警鈴應設置在有人值班的地點附近,其與報警閥連接的管道直徑應為20mm,總長度不宜大于20m;水力警鈴的工作壓力不應大于0.05MPa。
一個報警閥組控制的噴頭數,對于濕式系統、預作用系統不宜超過800只,對于干式系統不宜超過500只。串聯接入濕式系統配水干管的其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分別設置獨立的報警閥組,其控制的噴頭數計入濕式閥組控制的噴頭總數。每個報警閥組供水的最高和最低位置噴頭的高程差不宜大于50m。
控制閥安裝在報警閥的入口處,用于系統檢修時關閉系統??刂崎y應保持常開位置,保證系統時刻處于警戒狀態。使用信號閥時,其啟閉狀態的信號反饋到消防控制中心;使用常規閥門時,必須用鎖具鎖定閥板位置。
三、水流指示器
(一)水流指示器的組成
水流指示器是用于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將水流信號轉換成電信號的一種水流報警裝置,一般用于濕式、干式、預作用、循環啟閉式、自動噴水-泡沫聯用系統中。水流指示器的葉片與水流方向垂直,噴頭開啟后引起管道中的水流動,當漿片或膜片感知水流的作用力時帶動傳動軸動作,接通延時線路,延時器開始計時。到達延時設定時間后葉片仍向水流方向偏轉無法回位,電觸點閉合輸出信號。當水流停止時,葉片和動作桿復位,觸點斷開,信號消除。水流指示器的結構見圖3-3-24。
圖3-3-24螺紋式和法蘭式水流指示器
(二)水流指示器設置要求
水流指示器的功能是及時報告發生火災的部位。設置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和每個樓層均應設置水流指示器。當水流指示器前端設置控制閥時,應采用信號閥。
倉庫內頂板下噴頭與貨架內噴頭應分別設置水流指示器。
四、壓力開關
(一)壓力開關組成
壓力開關是一種壓力傳感器,是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中的一個部件,其作用是將系統的壓力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報警閥開啟后,報警管道充水,壓力開關受到水壓的作用后接通電觸點,輸出報警閥開啟及啟動供水泵的信號,報警閥關閉時電觸點斷開。壓力開關構造見圖3-3-25。
圖3-3-25壓力開關
(二)壓力開關設置要求
壓力開關安裝在延遲器出口后的報警管道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采用壓力開關控制穩壓泵,并應能調節啟停穩壓泵的壓力。
雨淋系統和防火分隔水幕,其水流報警裝置宜采用壓力開關。
五、末端試水裝置
(一)裝置組成
末端試水裝置由試水閥、壓力表以及試水接頭等組成,其作用是檢驗系統的可靠性,測試干式系統和預作用系統的管道充水時間。末端試水裝置構造見圖3-3-26。
圖3-3-26?末端試水裝置
1-截止閥2-壓力表3-試水接頭4-排水漏斗5-最不利點處噴頭
(二)設置要求
每個報警閥組控制的最不利點噴頭處應設置末端試水裝置,其他防火分區和樓層應設置直徑為25mm的試水閥。
末端試水裝置和試水閥應設在便于操作的部位,且應有足夠排水能力的排水設施。
末端試水裝置應由試水閥、壓力表以及試水接頭組成。末端試水裝置出水口的流量系數K,應與系統同樓層或同防火分區選用的噴頭相等。末端試水裝置的出水,應采取孔口出流的方式排入排水管道。
六、管道
配水管道應采用內外壁熱鍍鋅鋼管或銅管、涂覆鋼管和不銹鋼管,其工作壓力不應大于1.20MPa。系統管道的連接應采用溝槽式連接件(卡箍),或絲扣、法蘭連接。配水管兩側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標準噴頭數,輕、中危險級場所不應超過8只,同時在吊頂上下安裝噴頭的配水支管,上下側均不超過8只。嚴重危險級和倉庫危險級場所不應超過6只。短立管及末端試水裝置的連接管,其管徑不應小于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