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泵車壓力調節規程
1、目的:指導泵車的泵送、換向、攪拌、水洗液壓系統壓力調節。
2、應用范圍:所有型號泵車。
3、調節步驟:
3.1按《泵車調試工藝規程》中的要求作好"準備"和"啟動"工作。
3.2將主閥塊上主溢流閥、輔閥塊上所有溢流閥的調節螺桿全部擰松。
3.3所有的壓力調節均在近控狀態下進行。
3.4換向壓力調節:
3.4.1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100rpm后點動憋壓;
3.4.2觀察換向壓力表,緩慢擰緊輔閥塊上換向溢流閥調節螺桿,普通泵車將換向壓力調定在16Mpa后鎖定調節桿,帶臂架減振的泵車要調到18MPa;
3.4.3將發動機轉速降至怠速,觀察換向壓力表,要求最大達到13Mpa,最低不允許出現掉到零(即跌破蓄能器的氣壓)的現象;如不符合要求,必須停機查明原因。
3.5攪拌壓力調節:
3.5.1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100rpmrpm,并關閉攪拌馬達進口球閥,此時攪拌壓力表顯示的即為攪拌系統的壓力;
3.5.2檢查攪拌反轉壓力繼電器的設定壓力:緩慢擰緊輔閥塊上攪拌壓力溢流閥調節螺桿,將攪拌壓力調至約11.2Mpa,此時攪拌葉片應出現反轉趨勢(或者是攪拌反轉電磁閥應得電),如不符合要求,則調節攪拌反轉壓力繼電器的壓力,使之符合要求;
3.5.3拔下攪拌反轉電磁閥的插頭,將攪拌壓力調定在12Mpa;
3.5.4打開攪拌馬達進口球閥,將攪拌反轉電磁閥的插頭裝好。
3.6水洗壓力調節:
3.6.1按《泵車調試工藝規程》中的要求給水泵殼體加入相應容量的機油且對水泵馬達排氣后再調節水洗壓力;
3.6.2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rpm,并關閉水泵馬達進口球閥,按下水洗開關按鈕,此時攪拌壓力表顯示的即為水泵馬達的壓力;
3.6.3觀察攪拌壓力表,緩慢擰緊輔閥塊上水泵馬達壓力溢流閥調節螺桿,將水泵馬達的壓力調定在4Mpa(QL-80型、離心水泵)、8MPa(7560C型)后鎖定調節桿。
3.7泵送主溢流閥溢流壓力及主油泵壓力調節:
3.7.1換向壓力調好后方可進行主溢流閥及主油泵壓力的調節;
3.7.2將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全部擰緊;
3.7.3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100rpmrpm,按點動后退按鈕,觀察主系統壓力表,緩慢擰緊主溢流閥調節螺桿,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4±0.5Mpa后鎖定調節桿;
3.7.4對于單主油泵泵車,觀察主系統壓力表,緩慢擰松單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2±0.5Mpa后鎖定調節桿;
3.7.5對于雙主油泵泵車,兩個主油泵分別接測壓表,先拔掉第二個油泵的電比例閥插頭,緩慢擰松第一個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2±0.5Mpa后鎖定調節桿;再插上第二個油泵的電比例閥插頭,拔掉第一個油泵的電比例插頭,緩慢擰松第二個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2±0.5Mpa后鎖定調節桿。
篇2:普通泵車壓力調節規程
1、目的:指導泵車的泵送、換向、攪拌、水洗液壓系統壓力調節。
2、應用范圍:所有型號泵車。
3、調節步驟:
3.1按《泵車調試工藝規程》中的要求作好"準備"和"啟動"工作。
3.2將主閥塊上主溢流閥、輔閥塊上所有溢流閥的調節螺桿全部擰松。
3.3所有的壓力調節均在近控狀態下進行。
3.4換向壓力調節:
3.4.1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100rpm后點動憋壓;
3.4.2觀察換向壓力表,緩慢擰緊輔閥塊上換向溢流閥調節螺桿,普通泵車將換向壓力調定在16Mpa后鎖定調節桿,帶臂架減振的泵車要調到18MPa;
3.4.3將發動機轉速降至怠速,觀察換向壓力表,要求最大達到13Mpa,最低不允許出現掉到零(即跌破蓄能器的氣壓)的現象;如不符合要求,必須停機查明原因。
3.5攪拌壓力調節:
3.5.1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100rpmrpm,并關閉攪拌馬達進口球閥,此時攪拌壓力表顯示的即為攪拌系統的壓力;
3.5.2檢查攪拌反轉壓力繼電器的設定壓力:緩慢擰緊輔閥塊上攪拌壓力溢流閥調節螺桿,將攪拌壓力調至約11.2Mpa,此時攪拌葉片應出現反轉趨勢(或者是攪拌反轉電磁閥應得電),如不符合要求,則調節攪拌反轉壓力繼電器的壓力,使之符合要求;
3.5.3拔下攪拌反轉電磁閥的插頭,將攪拌壓力調定在12Mpa;
3.5.4打開攪拌馬達進口球閥,將攪拌反轉電磁閥的插頭裝好。
3.6水洗壓力調節:
3.6.1按《泵車調試工藝規程》中的要求給水泵殼體加入相應容量的機油且對水泵馬達排氣后再調節水洗壓力;
3.6.2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rpm,并關閉水泵馬達進口球閥,按下水洗開關按鈕,此時攪拌壓力表顯示的即為水泵馬達的壓力;
3.6.3觀察攪拌壓力表,緩慢擰緊輔閥塊上水泵馬達壓力溢流閥調節螺桿,將水泵馬達的壓力調定在4Mpa(QL-80型、離心水泵)、8MPa(7560C型)后鎖定調節桿。
3.7泵送主溢流閥溢流壓力及主油泵壓力調節:
3.7.1換向壓力調好后方可進行主溢流閥及主油泵壓力的調節;
3.7.2將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全部擰緊;
3.7.3將發動機轉速調至1750±100rpmrpm,按點動后退按鈕,觀察主系統壓力表,緩慢擰緊主溢流閥調節螺桿,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4±0.5Mpa后鎖定調節桿;
3.7.4對于單主油泵泵車,觀察主系統壓力表,緩慢擰松單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2±0.5Mpa后鎖定調節桿;
3.7.5對于雙主油泵泵車,兩個主油泵分別接測壓表,先拔掉第二個油泵的電比例閥插頭,緩慢擰松第一個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2±0.5Mpa后鎖定調節桿;再插上第二個油泵的電比例閥插頭,拔掉第一個油泵的電比例插頭,緩慢擰松第二個主油泵上壓力調節桿D,將主系統壓力調定在32±0.5Mpa后鎖定調節桿。
篇3:泵車安全操作規程
⒈經考試合格并持有效設備操作證者,方能上機操作。操作者必須熟知本機結構性能,嚴格遵守《設備操作(使用)和保養手冊》中的安全規則和注意事項。
⒉工作前應全面檢查設備,安裝要符合技術要求,布管是否正確;管接頭必須連接牢固,密封可靠;有輪胎的機械應升起墊平;遠距離或高空作業,必須有專人指揮,明確聯系信號。液壓油、潤滑油(及油脂)、電壓必須符合規定。
⒊電動電機,檢查轉向是否正確,如電機反轉應換相。儀表顯示是否正常,氣溫較低時應空運一段時間,待液壓油溫升至20℃以上時,才能開始投料泵送,當油溫達到45℃時,接通冷卻器(循環水進入冷卻器)。泵送砼前可將主油泵油量調至最大,往料斗里加足水空運轉10分鐘,檢查系統壓力、攪拌裝置、泵送動作是否正常。
⒋泵送砼前應先用砂漿潤滑管道,其用量為0.5立方米/200米,其配合比1∶1(砂∶水泥),泵送砂漿時應將油泵排量調至最小,泵送砂漿完畢后,再倒入泵送混凝土(將排量調到適當位置)。
⒌在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的坍落度波動不得太大(變化范圍不得超過15%),若遇砼的坍落度過低,不能在料斗內直接加水攪拌,應在攪拌機內加水泥砂漿(其水灰比應與砼相同)攪拌均勻后卸入拌料斗。
⒍若進入料斗的砼有分離現象時,要停止泵送,待攪拌均勻后再泵送。若骨料分離嚴重,料斗內灰漿嚴重不足,應剔除部份骨料,另加砂漿重新攪拌;必要時將料斗及分配閥內的砼全部清除。
⒎開始或停止泵送混凝土時,應與前端軟管操作人員取得聯系。前端軟管的彎曲半徑應大于1米,操作人員不得站在管子出料口處,防止管道突然噴出混凝土傷人。
⒏砼送過程中,泵料應保持在攪拌軸線以上,不許吸空和無料泵送,防止混凝土有高速飛出料斗傷及機器和附近人員。
⒐若較長時間暫停泵送,須每4~5分鐘開泵一次,反泵2~3個行程再正泵2~3個行程,以防止管中砼泌水凝結。若停機時間超過30~40分鐘(視氣溫、坍落度而定)宜將砼從泵中和輸送管中清除,對于坍落度小的砼更應要嚴加注意。垂直向上泵送砼中斷后再次泵送時,要先進行反泵,使分離閥內的砼吸回料斗,經攪拌后再正泵泵送。
⒑在泵送過程中,若泵送的壓力突然升高,或輸送管路有振動現象,則應立即打開反泵按鈕,讓泵反泵2~3個行程,然后關閉反泵按鈕使泵送繼續;也可用木錘敲打錐形管、彎管等易堵部位,若連續操作幾次,泵送壓力還是過高,須停機進行堵管處理。
⒒泵送過程中應經常注意液壓油溫度,當油溫升至70℃,應立即停機,進行冷卻處理,使油溫降低后方可繼續泵送。
⒓泵機運轉時嚴禁把手伸入料斗或用手抓握分配閥,料斗上的方格網不得隨意移去。
⒔不得隨意調整液壓系統壓力,作業完畢后要釋放蓄能器壓力。
⒕每次泵送砼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把殘留在缸中、管道中、機架機殼上的混凝土清理和沖洗干凈。在冬季,還應把泵車上的水放凈,以免凍裂機件。
⒖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潔、保養設備,做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16.認真填寫運轉、交接班維修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