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安全生產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增設多項新規

安全生產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增設多項新規

2024-07-24 閱讀 1167

國務院法制辦6月4日公開安全生產法(修正案)征求意見稿。強化和落實生產經營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單位負責、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群眾參與和社會監督的機制,成為貫穿此次大修的突出主線。

在保留工傷保險的基礎上,征求意見稿新增規定,將安全生產責任險也界定為強制險,明確保險金用于賠償因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從業人員人身傷害以外的第三方損害,以及生產安全事故搶險救援、事故調查所需費用。這意味著對事故善后全面處理有了進一步保障。

除上述亮點,征求意見稿還作出了高危項目要實施安全預評價、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安監部門有權對存重大隱患企業停水停電、派遣工與正式工享受同等權利義務等多項重大規定。

未實施安全預評價項目禁建

要防止項目建成后“帶病”運行,源頭管控至關重要。

為此,征求意見稿明確:將安全風險較大的冶金建設項目以及國務院安監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安全風險較大的其他建設項目,納入實施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預評價的范圍;安全預評價應由具有國家規定資質條件的機構進行;安全條件論證和安全預評價報告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以上政府安監部門審核,未經審核同意的,負責項目審批的部門不得批準、核準該項目建設。

另外,征求意見稿增加規定:對安全風險較大的其他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設計和項目竣工時的安全設施驗收情況,安監部門等應當進行抽查,抽查不合格的,應當停止施工或者禁止投入生產、使用。

事故善后損害賠償均有著落

征求意見稿增加了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及管理人員基本職責的規定。同時要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上述基本職責包括: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行為;組織開展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等。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檔案,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內容、參加人員以及考核結果等情況。

征求意見稿還明確,生產經營單位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被派遣勞動者享有本法規定的從業人員的權利,并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從業人員的義務。

考慮到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因安生生產事故受到傷害的,可依法得到工傷保險補償。征求意見稿增設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以及礦山、建筑施工單位應當參加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這樣,對因事故造成的其他人員人身傷害等第三方損失賠償,也有了著落。

安監部門有權要求停水停電

強化安全監管手段,也是此次修法的一大重點。征求意見稿為此增設多項規定。

如:在現行法規定的負有安監職責的部門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的標的中,增加可以查封、扣押違法生產、儲存、經營、使用的危險物品及其作業場所。

對因存在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負有安監職責的部門依法作出停產停業、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決定,生產經營單位拒不執行的,經本級政府負責人批準,負有安監職責的部門可以通知有關單位停止供應生產經營活動所需電力、水、火工品;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另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系統,記錄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信息;對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生產經營單位,可以向社會公示。同時,征求意見稿明顯加大了對安全生產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相應罰款數額大幅提高。

篇2:某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識別管理規定

1目的和范圍

為建立識別、獲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渠道,確保所使用的條款為最新版本,提高職工和相關方的法律意識,規范安全生產行為,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識別、管理、更新以及應用。

2職責

2.1安全環保部負責公司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符合性評價及宣傳貫徹。并對各單位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2.2其他各單位負責與本單位職能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適用性評價及宣傳貫徹。

2.3涉及企業相關方的單位負責將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及時傳達給相關方。傳達方式包括納入合同、納入“一書一簽”的發放、制作成宣傳資料及其他方式。

3管理流程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識別流程圖如下:

4管理程序

4.1獲取的內容

1.法律:全國人大頒布的安全生產法律,如:刑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

2.法規:國務院和省級人大頒布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

3.其他要求:各級政府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規范性文件,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地方和相關行業有關的安全生產要求、非法規性文件和通知等。

4.2獲取的渠道

1.上級發文、轉文;

2.報刊、雜志登載;

3.從法律、法規、標準、其他要求發行處獲取;

4.通過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咨詢機構等獲取;

5.上網查詢;

6.其他渠道。

4.3識別和確認

4.3.1安全環保部根據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要求及相關部門、單位收集的信息,編制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作為各基層單位進行識別和執行的基本依據。

4.3.2各基層單位結合自己的職責和工作內容進行識別,確認適用本單位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目錄、內容(部分適用的法律法規應識別到適用的相關部分),編制本單位的《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

4.3.3各單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應由單位負責人審批確認。

4.4貫徹執行

4.4.1安全環保部將確認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向各相關部門、分廠進行培訓、傳達、分解。

4.4.2各部門、分廠將本單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采取會議、宣貫、培訓等形式,落實到相應層次或崗位,并傳達到相關方。

4.4.3各部門、分廠要按照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組織進行安全標準化管理的各項活動,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5檢查與考核

安全環保部不定期組織對各單位法律法規的識別及符合性評價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結果將按照公司《安全生產考核細則》執行。

4.6符合性評價

4.6.1安全環保部每年至少一次組織對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符合性評價,消除違規現象和行為,并保存定期評價結果的記錄。符合性評價結果將通過公司局域網予以公布。

4.6.2各單位每年至少一次自行組織人員對本單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相應的符合性評價。評價結果應及時上報給安全環保部。

4.6.3符合性評價時間一般定在每年的十月份進行或根據公司生產情況適時調整。

5相關記錄

5.1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

5.2符合性評價記錄

5.3法規宣貫記錄

篇3:識別獲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及時識別、獲取、審查、更新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確保加油站的經營、服務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加油站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的獲取、更新、適用性識別和管理。

3職責

3.1加油站的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定期獲取相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識別其適用性,追蹤新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并及時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

3.2安全領導小組將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清單匯總后應建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庫,并定期進行更新。

3.3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執行情況進行符合性評價,對評價出的不符合項進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計劃和措施,編制符合性評價報告。

4控制程序

4.1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范圍

識別和獲取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他要求的主要內容包括:

4.1.1國家法律、法規、標準及各部委規章、規定、要求;

4.1.2地方法規、規章、標準規定、要求;

4.1.3行業規范、規章、標準規定、要求;

4.1.4相關管理或執法部門的規劃、通知和公告等;

4.1.5國際公約;

4.1.6其它方面的規定、要求。

4.2獲取渠道

4.2.1安全領導小組負責與本專業對口的工商、稅務、財務、技術監督、質量檢驗、公交、消防、安監、環保、工業衛生、勞動保障等政府職能部門保持聯系,及時獲取國家及地方最新的有關安全生產經營各環節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

4.2.1通過行業協會、官方網站、行業報刊、數據庫和中介服務機構、媒體及上級有關部門等渠道獲取;

4.2.2地方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從各級安全監督行政管理部門獲取。

4.3獲取方式

4.3.1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通過上述渠道以走訪、電話、傳真、信件、會議等方式獲取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同時建立必要的聯系。

4.3.2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通過閱讀和整理有關媒體介質收集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

4.4識別適用性

4.4.1安全領導小組根據本單位的特點,識別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適用性。

4.4.2安全領導小組根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識別本單位經營過程中各類安全生產標準的適用性。

4.4.3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將獲取的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中的適用條款對本單位從業人員進行傳達。

4.4.4當現行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更新時,應重新對相應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進行識別。

4.4.5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隨時獲取適用于本單位的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并每年進行一次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適用性評審工作。

4.5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的管理

4.5.1安全領導小組應對獲取和識別的安全標準妥善保管,編制《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清單》(AQBZH-JL/1-1),負責跟蹤其變化。

4.5.2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對已獲取和識別的安全標準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進行匯總建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庫,并監督相關人員執行情況。

4.5.3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將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及時轉發給相關部門,相關部門應對從業人員進行宣傳和培訓,并傳達給相關方(如承包商、供應商等),并且有記錄《文件發放登記表》(AQBZH-JL/1-2)、《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表》(AQBZH-ZL/5-15)。

4.5.4當舊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廢止,新的要求出臺時,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要及時對照所收集、識別形成的《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清單》,及時更新,填寫《規章制度定期更新記錄》(AQBZH-JL/1-2)。

4.5.5安全領導小組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每年至少一次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符合性評價,編制《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評審報告》(AQBZH-JL/1-4);對評價出的不符合項進行原因分析,依據《隱患治理管理制度》(AQBZH-ZD/3-2)或《變更管理制度》(AQBZH-ZD/3-3)等其他相關的管理制度,制定整改計劃和措施。

5相關文件

《隱患治理管理制度》AQBZH-ZD/3-2

《變更管理制度》AQBZH-ZD/3-3

6相關記錄

6.1《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清單》AQBZH-JL/1-1

6.2《規章制度定期更新記錄》AQBZH-JL/1-2

6.3《文件發放登記表》AQBZH-JL/1-3

6.4《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符合性評審報告》AQBZH-JL/1-4

6.5《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表》AQBZH-JL/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