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壓力容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2258

1.凡操作容器的人員必須熟知所操作容器的性能和有關安全知識,持證上崗。非本崗人員嚴禁操作。值班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認真做好運行記錄和交接班記錄,交接班應將設備及運行的安全情況進行交底。交接班時要檢查容器是否完好。

2.壓力容器及安全附件應檢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

3.壓力容器本體上的安全附件應齊全,并且是靈敏可靠,計量,儀表應經質監部門進行檢驗合格在有效期內。

4.需要抽真空的設備應按工作程序進行操作,當抽真空工作完成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5.壓力容器在運行過程中,要時刻觀察運行狀態,隨時做好運行記錄。注意液位、壓力、溫度是否在允許范圍內,是否存在介質泄漏現象,設備的本體是否有肉眼可見的變形等,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并報告。

6.對盛裝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介質的壓力容器更要注意防火、防毒,不得靠近火源。操作人員要穿戴好工作服,防護鏡及防腐膠鞋和防護手套。

7.有下列情況之一時,要進行水壓試驗。水壓測試為設計壓力的1.5倍:

(1)新裝容器在投入運行前。

(2)大修后重新投入使用前。

(3)更換人孔,手孔,安全閥門及第一道閥門。

(4)未到期檢修而提前停止運行檢修的。

(5)其他可疑處必須做強度試驗的。

8.水壓試驗前的準備工作:

(1)壓力容器與其他運行的工藝管線斷開加裝盲板。

(2)準備好試壓泵檢查試壓泵是否處在良好的工作狀態。

(3)在壓力容器上安裝好經檢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的壓力表,表的讀數為水壓試驗壓力的1.5倍―2倍。

(4)泵的試壓泵出口應有止回閥,泄水閥及壓力表。

(5)試壓時不得使用低壓膠管,可采用高壓膠管,或鋼管。

步驟:

(1)將壓力容器內水注滿。

(2)上緊螺栓,關嚴閥門連接試壓管檢查與水泵相連并詳細檢查無泄漏。

(3)應有專人觀察壓力并檢查有無泄漏在管口前,不要停留以免物體擊傷人。

(4)在試壓過程中發現有泄漏現象時,不要緊固,應在泄掉壓力容器內壓力后,方可緊固,重新試壓。嚴禁帶壓緊固。

(5)達到試驗壓力時立即停泵,關閉試壓閥門作好記錄,記下停泵時間,壓力容器壓力觀測人員簽字存檔。

(6)保持試驗壓力30分鐘,如無降壓,應緩慢降壓至規定試驗壓力的80%,保持足夠時間進行檢查。

(7)水壓試驗后,不得打開人孔為氣壓試驗做準備。

9.壓力容器氣密性試驗:

壓力容器在下列情況下進行氣密性試驗。試驗壓力等同設計壓力。

(1)新壓力容器在水壓試驗合格后,投產之前。

(2)經過大修水壓試驗合格后,投產之前。

(3)其他原因不能置換罐內介質,而求助于氣壓的,在采取安全措施后,可采用氮氣或壓縮空氣及惰性氣體。

氣密性試驗程序:

(1)將壓力容器與其他工藝管線斷開并加裝同等強度的盲板。

(2)準備好氣源如壓縮空氣、氮氣、惰性氣體等,檢查設備正常運轉狀態。

(3)連接壓力容器與氣源的管路不可采用低壓膠管,可采用高壓膠管,無縫鋼管連接。

(4)在壓力容器頂部安裝好經檢驗合格后且在有效期內的壓力表,表的讀數為1.5――2倍。

(5)準備好肥皂水、毛刷、記錄紙,記錄當天的氣溫,試驗壓力,試驗時間及試驗結果。

(6)氣密性試驗前的檢查,檢查試壓管路閥門是否暢通,壓力表的閥門是否打開,檢查罐體周圍是否有閑雜人員,無關人員應離開。試驗后,還要檢查記錄是否齊全。

操作步驟:

(1)啟動空壓機或打開氣源。

(2)應先緩慢升壓至規定試驗壓力的10%保壓5――10分鐘,并對所有焊縫和連接部位進行初次檢查,如無泄漏可繼續升壓規定壓力的50%。沒有異?,F象出現,按規定試驗壓力的10%逐級升壓,直到試驗壓力保壓30分鐘,然后降壓規定試驗壓力的87%,保壓足夠的時間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壓力應該保持不變,不得采用連續加壓來維持試驗壓力不變。

(3)當氣壓上升到設計壓力時,應停止升壓,關閉氣路,認真觀察記錄下壓力讀數。

(4)觀測不少于30分鐘,無降壓,無泄漏為合格。

篇2: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空壓機安全操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目標

1.作業前必須佩戴好安全帽,穿好工作服、工作鞋勞動防護用品。

2.開機前必須人工轉動注油器,檢查各部潤滑部分是否缺油,然后才能起動;設備運轉時,身體各部位不得靠近運轉部件。

3.要經常檢查各儀表是否靈敏可靠,尤其安全閥必須定期檢測,保證安全可靠。

4.空壓機運轉中,不得進行擦洗、調節、緊固螺絲等工作,需要時應停機進行。

5.空壓機起動和停機應在空載狀態下進行(事故停機除外),檢修后或停機時間較長,進行起動前必須人力盤車一周以上。

6.吸氣室應定期清洗,應經常清排油水分離器內的污水和污油。

7.遇有下列情況應立即停機:

(1)一、二級排氣機超過規定值或排氣溫度超過規定值;

(2)電壓電流超過規定值;

(3)設備各部嚴重漏氣、漏電,活塞桿密封填料嚴重泄漏或出現不正常聲音。

8.操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不準擅離崗位,更不準隨意將設備交給他人看守和起動。

9.各類安全附件(如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必須安全有效,水、風、油管必須暢通。

10.運轉中要經常檢查氣壓、油壓、冷卻水的溫度及機器運行狀況,做到勤看、勤聽、勤記錄。

12.停止運行后仍應連續供水一刻鐘方可停水。冬季停機后須將氣缸及冷卻器內的剩水全部排出。

13.電氣系統進行工作之前,應確保利用手動斷開開關能切斷系統電源。

14.不得在高于空壓機所規定的排氣壓力下運行空壓機。

15.一旦有壓力通過安全閥釋放,必須立即查明原因。

16.檢修機器前必須切斷電源、掛上警示牌、釋放機器內氣體的壓力。

17.維護保養機器工作完成后,必須把各種蓋板和罩殼重新安裝好。

檔案管理制度

篇3:瑞能煤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瑞能煤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瑞能煤業壓力容器安全操作規程

容器安全操作的一般要求

(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取得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資格證》后,方可獨立承擔壓力容器的操作。

(2)壓力容器操作人員要熟悉本崗位的工藝流程,有關容器的結構、類別、主要技術參數和技術性能,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掌握處理一般事故的方法,認真填寫有關記錄。

(3)壓力容器要平穩操作。容器開始加壓時,速度不易過快,要防止壓力的突然上升。高壓容器或工作溫度低于0℃的容器,加熱或冷卻都應緩慢進行。盡量避免操作中壓力、溫度的突然變化。

(4)壓力容器嚴禁超溫、超壓運行。隨時檢查安全附件的運行情況,保證其靈敏可靠。

(5)嚴禁帶壓拆卸壓緊螺栓。

(6)堅持容器運行期間的巡回檢查,及時發現操作中或設備上出現的不正常狀態,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調整或消除。

(二)壓力容器的運行操作

1、壓力容器的投運

(1)做好投運前準備工作。

壓力容器投運前要對容器及其裝置進行全面檢查驗收,檢查容器極其裝置的設計、制造安裝、檢修等質量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法規和標準的要求,檢查安裝裝置是否齊全、靈敏、可靠以及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運行的要求;操作人員了解設備,熟悉工藝流程和工藝條件,認真檢查本崗位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的完善情況,在確認容器投入正常運行后,才能開工。

(2)壓力容器的開工

開工過程中,要嚴格按工藝和操作規程操作。

(3)壓力容器進料。

壓力容器及其裝置在進料前要關閉所有的放空閥門。在進料過程中,檢查防止物料泄露或走錯方向。在調整工況階段,應注意檢查閥門的開啟度是否合適。

2、運行中工藝參數控制

(1)使用壓力和使用溫度的控制。

壓力和溫度是壓力容器使用過程中的兩個主要工藝參數。使用壓力控制的主要要點是控制其不超過最高工作壓力;使用溫度控制的主要要點是控制其極端工作溫度,高溫下主要控制最高工作溫度,低溫下控制最低工作溫度。

(2)要防止介質對容器的腐蝕,必須嚴格控制介質的成分、流速、溫度、水分及pH值等工藝指標,以減小腐蝕速度,延長使用壽命。

(3)工藝上要求間斷操作的容器,要盡量做到壓力、溫度的平穩升降,盡量避免突然停車,同時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頻繁加壓和泄壓。對要求壓力、溫度穩定的工藝過程,則要防止壓力的急劇升降,使操作工藝指標穩定。

3、壓力容器的停止運行

由于容器及設備要進行定期檢驗、檢修、技術改造,或因原料、能源供應不及時,或因容器本身要求采用間歇式操作工藝的方法等正常原因而停止運行,均屬正常停止運行。

為保證停工過程中操作人員能安全合理地操作,保證容器設備、管線、儀表等不受損壞,首先應編制停工方案。包括:停工周期;容器及設備內剩余物料的處理;停工檢修的內容、要求、組織措施及有關制度。

對于高溫下工作的壓力容器,應控制降溫速度,避免因為急劇降溫使容器殼壁產生疲勞現象和較大的收縮應力,嚴重時會使容器產生裂紋、變形、零件松脫、連接部位發生泄露等現象,以致造成重大事故;對于貯存液化氣體的容器,必須先降溫,才能實施降壓;停工階段的操作應更加嚴格、準確無誤。開關閥門操作動作要緩慢、操作順序要正確;應清除干凈容器內的殘留物料;停工操作期間,容器周圍應杜絕一切火源。

壓力容器運行中遇到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停車運行:容器的工作壓力、介質溫度或器壁溫度超過許用值,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容器的主要承壓部件出現裂紋、鼓包、變形、泄露等危及安全的缺陷;容器的安全裝置失效,連接管斷裂,緊固件損壞,難以保證正常運行;發生火災直接威脅到容器的安全運行;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高壓容器的信號孔或警告孔泄露。

壓力容器運行過程中需緊急停止運行時,操作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首先,迅速切斷電源,使向容器內輸送物料的運轉設備停止運行,同時聯系有關崗位停止向容器內輸送物料;然后,迅速打開出口閥,泄放容器內的氣體或其他物料,使容器壓力降低,必要時打開放空閥,把氣體排入大氣中。

(三)容器運行期間的檢查

壓力容器運行期間的檢查的內容包括工藝條件、設備狀況以及安全裝備等方面。

1、工藝條件等方面的檢查

主要檢查操作壓力、操作溫度、液位是否在安全操作規程規定的范圍內;檢查工作介質的化學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2、設備狀況方面的檢查

主要檢查壓力容器各連接部位有無泄露、滲漏現象;容器有無明顯的變形、鼓包;容器有無腐蝕以及其他缺陷或可疑跡象;容器及其連接管道有無震動、磨損等現象;基礎和支座是否松動,基礎有無下沉不均勻現象,地腳螺栓有無腐蝕等。

3、安全裝置方面的檢查

主要檢查安全裝置以及與

安全有關的器具(如溫度計、計量用的衡器及流量計等)是否保持完好狀態。

二、壓力容器的維護保養

(一)壓力容器設備的完好標準

1、容器運行正常,效果良好

2、各種裝備及附件完整,質量良好。

(二)容器運行期間的維護和保養

1、保持完好的防腐層

2、經常檢查容器的緊固件和緊密封狀況,保持完好,防止產生“跑、冒、滴、漏”。

3、對壓力容器定期進行檢查、實驗和校正,發現不準確或不靈敏時,應及時檢修和更換。容器上安全裝置不得任意拆卸或封閉不用。

4、盡量減少與消除壓力容器的震動

(三)容器停用期間的維護保養

1、停止運行尤其是長期停用的容器,一定要將其內部介質排除干凈。要注意防止容器的“死角”內積存腐蝕性介質。

2、要經常保持容器的干燥和清潔,并保持容器及周圍環境的干燥。

3、要保持容器外表面的防腐油漆等完整無損。要注意保溫層下和支座處的防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