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作業人員管理程序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程序
1范圍
為了對公司特種作業人員及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管理進行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程序,本程序適用于公司所屬各單位
2引用文件和術語
2.1《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國家經貿委1999年7月12日第13號令。
2.2特種作業: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
2.3特種作業人員:直接從事特種作業工作的人員,稱特種作業人員。
3管理職責
3.1生產安全部為本程序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本程序編制、修訂,負責考核發證和監督檢查。建立特種作業合格人員辦證檔案。
3.2人力資源部負責制定特殊工種培訓計劃,建立特種作業人員檔案、保存相關證件。
3.3各單位、部門建立本單位特種作業人員檔案。
4管理程序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4.1特種作業種類:
a)電工作業;
b)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
c)金屬焊接、切割作業;
d)廠內機動車輛駕駛;
e)建筑登高架設作業。
f)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
g)危險物品作業;
h)經國家局批準的其它的作業
4.2特種作業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4.2.1年滿十八周歲;
4.2.2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2.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相應工種的安全技術和知識,參加國家規定的安全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考核并成績合格;
4.2.4符合相應工種作業特點需要的其它條件。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4.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接受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
經安全技術理論考核和實際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未經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
4.4每年11月份由各單位向人力資源部上報次年特殊工種培訓需求計劃,次年元月人力資源部審批下達培訓計劃。
4.5按培訓計劃,每舉辦一期培訓,人力資源部制定課程安排表,提前15天報上級主管審批,批復后,方可按計劃培訓。
4.6人力資源部負責培訓記錄和過程管理。
4.7培訓教材采用國家統編教材或上級主管部門指定教材,培訓學時不
少于規定要求,即復審培訓不少于40學時,新取證培訓不少于100學時。
4.8已按國家規定的本工種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及考核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并接受過實際操作技能訓練的職業高中、技工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可不再進行培訓,而直接參加考核。
4.9培訓人員不合格者,理論考試可參加一次補考,實際操作不予補考。
4.10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進行復審,復審培訓考試不合格的,
可參加一次補考,再次考核仍不合格和逾期不參加復審者,特種作業操作證作廢。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4.11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在進行特種作業時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嚴禁偽造、涂改或轉借。
4.12特種作業操作證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復審內容包括:健康檢查、違章作業記錄檢查、安全生產新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及本工種安全知識考試。
4.13特種作業操作證遺失,應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上申明作廢,并持本單位證明到人力資源部辦理補證手續,補證費用由個人承擔。
5記錄
序號
編號
記錄名稱
產生部門
保管部門
保管期限
Q/AQ―12-1
特種作業人員安技培訓登記表
人力資源部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人力資源部
長期
6檢查與考核
生產安全部和各單位安全管理人員按季或月負責對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考核按《安全檢查考核辦法》執行。
篇2: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一、編制目的
為保證項目施工安全,加強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管理,云南云嶺高速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小龍高速公路土建一標項目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公路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云南云嶺高速公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云南小龍高速公路土建一標項目部及各外協施工單位三類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
三、職責
1.項目部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三類人員的監督、管理、考核、獎懲等工作,并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系,參加主管部門組織的教育培訓和資格證過期的繼續培訓。
2.項目部安全科負責項目施工現場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的監督、管理、考核、獎懲工作。
四、“三類人員”管理制度
(一)“三類人員”是指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1.主要負責人,是指對本施工單位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有生產經營決策權的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經理、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經理等。
2.項目負責人,是指由法定代表人授權,負責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負責人等。
3.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指專職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人員,包括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和施工現場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二)“三類人員”必須要經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安全生產考核,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后,方可擔任相應職務。
(三)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取得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后,應每年參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完成規定學時的培訓,并記入培訓檔案。
(四)“三類人員”應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
五、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管理
(一)特種作業人員是指:施工現場從事起重和垂直運輸機械的司機、司索工、起重吊裝(安裝)工、信號指揮工、起重工、電工、焊工、爆破工、登高架設等作業人員。
(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年齡滿18周歲以上;
2.工作認真負責,身體健康,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備本工種作業所需的文化程度,具備相應工種的安全、專業技術及實踐經驗;
4.特種作業人員必須全部持《特種作業操作證》。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項目部必須聘用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人員從事相關特種作業,制訂特種作業操作規程,按規定配置勞動保護用品,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并結合工程項目特點,建立特殊工種用工名錄,確保特種作業人員證件的有效性,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
篇3: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1.主題內容
本制度規定了特種作業人員管理的有關內容
2.引用標準及專業術語
引用《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
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容易發生傷亡事故,對操作人員本人對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稱為特種作業,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3.適用范圍
適用于全廠各部門、外來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4.職責范圍
4.1安環處負責對全廠特種作業人員的需求審核和崗位核定,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檔案,并對全廠特種作業人員的生產作業活動進行安全監督和指導。
4.2使用特種作業人員的車間、部門應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管理檔案,不得隨意變動特種作業人員的崗位。如遇作業者本人不適合該工作崗位或本單位因生產實際需要變動,必須事先報告勞資處、安環處同意,方可變動。
5、特種作業的范圍
5.1電工(運行、維修)作業。
5.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
5.3起重作業(包括橋、塔、門式起重機駕駛、起重工等)。
5.4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作業。
5.5壓力容器操作
5.6司爐工作業
5.7登高作業
6、日常管理
6.1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特種作業人員在獨立上崗作業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與本工種相適應的、專業技術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訓練。經有資質的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后,持有關行政管理機構該發的有效操作證件方能上崗作業。
6.2特種作業人員應熟知本崗位及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格按照相關規程進行操作。
6.3特種作業人員作業前須對設備及周圍環境進行檢查,清除周圍影響安全作業的物品,嚴禁設備沒有停穩進行檢查、修理、焊接、加油、清掃等違章行為。焊工作業(含明火作業)時必須對周圍的設備、設施、物品進行安全保護或隔離,嚴格遵守廠內用電、動火審批程序。
6.4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用具,嚴禁使用有缺陷的防護用品用具。
6.5安裝、檢修、維修等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作業技術規程,作業結束后必須清理現場殘留物,關閉電源,防止遺留事故隱患,因作業疏忽或違章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的,視情節按照有關規章制度追究責任人責任,或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6.6特種作業人員在操作期間,發覺視力障礙,反應遲緩,體力不支,血壓上升行身體不適等有危及安全作業的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任何人不得強行命令或指揮其進行作業。
6.7特種作業人員在工具缺陷、作業環境不良的生產作業環境,且無可靠防護用品和無可靠防范措施情況下,有權拒絕作業。
6.8各車間、部門應加強規范化管理,對特種作業人員生產作業過程中出現的違章行為,及時進行糾正和教育。
6.9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員有對違章從事特種作業的行為進行制止和處理。
7、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發證和復審
7.1各車間部門需要增加使用特種作業人員的,報安環處、勞資處核準后,書面報告經分管領導批準后,由安環處組織安排培訓和考核。
7.2特種作業人員在培訓期間各車間、部門必須安排其參加脫產培訓,受培訓人員必須按時參加學習,參加考核。
7.3特種作業人員到期復審和新增特種作業人員的初審,由各車間向安環處提供需要復審、初審的人員名單,安環處負責組織進行安技培訓。培訓和考核結束后,將有關培訓資料和證件交到安環處,證件發放由安環處負責。
7.4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件到期需要繼續復審的,應當至少提前二個月將復審人員名單提供給安環外。
8、外來人員在我廠范圍內從事特種作業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遵守本規定,特種作業監管部門應將本規定落實到外來作業單位和人員,確保安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