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氣體保護焊作業指導書
德信誠培訓網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好好學習社區CO2氣體保護焊作業指導書
(ISO9001-2015)
一、焊前準備規定
1.1檢查焊接電流:在等速送絲下使用平硬特性直流電源,極性采用直流反接。
1.2檢查送絲系統:推絲式送絲機構要求送絲軟管不宜過長(2~4m之間),確保送絲無阻。
1.3檢查焊槍:檢查導電咀是否磨損,若超標則更換。出氣孔是否出氣通暢。
1.4檢查供氣系統:預熱器、干燥器、減壓器及流量計是否工作正常,電磁氣閥是否靈活可靠。
1.5檢查焊材:檢查焊絲,確保外表光潔,無銹跡、油污和磨損。檢查CO2氣體純度(應大于99.5%,含水量和含氮量均不超過0.1%),壓力降至0.98Mpa時,禁止使用。
1.6檢查施焊環境:確保施焊周圍風速小于
2.0m/s。
1.7清理工件表面:焊前清除焊縫兩側100mm以內的油、污、水、銹等,重要部位要求直至露出金屬光澤。
1.8檢查焊接工藝指導書(或焊接工藝卡)是否與實際施條件相符,嚴格按工藝指導書調節施焊焊接規范。
二、施焊操作規定
2.1根據CO2氣體保護半自動焊根據焊槍不同依說明書操作。
2.2引弧采用直接短路法接觸引弧,引弧前使焊絲端頭與焊件保持2~3mm的距離,若焊絲頭呈球狀則去掉。
德信誠培訓網
更多免費資料下載請進:好好學習社區2.3施焊過程中靈活掌握焊接速度,防止未焊透、氣孔、咬邊等缺陷。
2.4熄弧時禁止突然切斷電源,在弧坑處必需稍作停留待填滿弧坑后收弧以防止裂紋和氣孔。
2.5焊縫接頭連接采用退焊法。
2.6尺量采用左焊法施焊。
2.7擺動與不擺動參照工藝指導書或根據焊件厚度及材質熱輸入要求定。
2.8對T型接頭平角焊,應使電弧偏向厚板一側,正確調整焊槍角度以防止咬邊、未焊透、焊縫下垂并保持焊角尺寸。
2.9嚴格按工藝指導書要求正確選擇焊接順序,減小焊接變形和焊后殘余應力。
2.10焊后關閉設備電源,用鋼絲刷清理焊縫表面,目測或用放大鏡觀察焊縫表面是否有氣孔、裂紋、咬邊等缺陷,用焊縫量尺測量焊縫外觀成形尺寸。
三、焊接參數規范規定
3.1焊接工藝參數控制:在焊接工藝指導書下的重要焊縫必需嚴格按工藝卡所示參數施焊。對未明確指定工藝參數的焊縫施焊時按如下要求施焊:
3.2焊絲直徑:根據焊件厚度、焊接位置及生產進度要求綜合考慮。焊薄板采用直徑1.2mm以下焊絲,焊中厚板采用直徑1.2以上焊絲。
3.3焊接電流:根據焊件厚度、坡口型式、焊絲直徑及所需的熔滴過渡形式選擇。短路過渡在50~230A內選擇,顆粒過渡在250~500A內選擇。
3.4焊接電壓:短路過渡在16~24V選擇,顆粒過渡在25~36V選擇。并且電流增大時電壓相應也增大。
3.5焊絲伸出長度:一般取焊絲直徑的10倍,且不超過15mm。
3.6CO2氣體流量:細絲焊時取8~15L/min,粗絲焊時取15~25L/min。
篇2:特殊氣體作業安全管理辦法
1目的檢修工程公司的性質決定了在作業過程中會涉及到特殊氣體設施的檢修作業。為保障施工人員安全,避免因泄漏、火災、爆炸、有毒有害等危害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特制定本管理辦法。2適用范圍本管理辦法適用于檢修工程公司范圍內,涉及煤氣、氧氣、氮氣、氫氣、蒸汽等特殊氣體的施工作業和安全管理。?3引用文件和定義3.1引用文件3.1.1GB6222-2005《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3.1.2GB16912-2008《深度冷卻法生產氧氣及相關氣體安全技術規程》?3.1.3AZB/6/05《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管理辦法》3.1.4AZB/6/07《動力管線管理辦法》3.1.5SAAQ/446-19《受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辦法》3.2定義3.2.1本制度中特殊氣體是指:煤氣、氧氣、氮氣、氫氣、蒸汽等可能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的氣體。3.2.2可靠隔斷裝置:指安裝了此類裝置隔斷氣體后,形成有效切斷的安全裝置。這類裝置有眼鏡閥(與密封蝶閥或閘閥并用)、盲板、葉形插板閥、一道開閉器加一道水封等。3.2.3特殊氣體危險區域:特殊氣體大量聚集,以致在人員出入、施工作業和使用電氣設備、電焊時有必須采取預防措施的區域。如:空分塔、儲槽、球罐、管道、壓縮設備等或周邊區域。3.2.4特殊氣體受限空間:生產、凈化、輸配和使用特殊氣體的管道、閥門井、閥門間等封閉、半封閉的設施及場所。4職責?4.1?安全生產科負責監督檢查特殊氣體設施檢修人員安全手續、安全措施的制定、執行;視情況組織專業委員會審核相關手續,聽取專業委員會意見,對違反相關制度的施工人員、部門提出整改意見或考核。4.2專業委員會負責根據安全生產科安排,對施工部門提出的申請組織對涉及特殊氣體檢修作業的作業流程、安全手續、安全措施進行審核確認,并對相關管道(設備)特殊氣體含量進行最終把關檢驗檢測,有權對作業流程不規范、安全手續不健全、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施工項目進行制止或及時上報安全生產科。4.3檢修作業部門要嚴格遵守特殊氣體施工作業要求、生產廠相關規定、檢修公司安全制度,全面接受和配合專業委員會的督察與指導。5特性、危害5.1煤氣(工業煤氣)轉爐、高爐煤氣是無色、無味、高毒的易燃易爆氣體;焦爐煤氣是無色、有臭味、有毒的易燃易爆氣體。5.2氧氣?無色、無味氣體或淡藍色低溫液體,不燃氣體。長時間吸入純氧造成中毒。與可燃氣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與還原劑能發生強烈反應。避免接觸的條件:明火高熱,油脂,還原劑。5.3氮氣無色、無味、無嗅氣體或液體,不燃燒。具麻醉性和窒息性。5.4氫氣?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可燃性。在空氣中或在氧氣中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遇明火、靜電火花會發生爆炸。5.5蒸汽無色、無味高溫汽液態(飽和:濕蒸汽,過熱:干蒸汽),具汽化潛熱,空氣中外泄冷卻呈霧狀。常見危害為燙傷、灼傷。6作業要求6.1通用要求6.1.1按照作業票內容,施工人員與項目負責人現場安全交底,共同進行安全辨識和安全確認,并填寫《非重復性作業危害預知安全卡》。6.1.2施工作業前首先要確認管道(設備)的介質,辦理《特殊氣體區域、設施檢修安全作業票》等相關安全手續,制定專項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并組織作業人員學習,未確認管道(設備)介質、未辦理相關手續、未制定安全措施前嚴禁施工。6.1.3按照規范要求對管道(設備)進行吹掃,置換管道(設備)內的介質,由檢測、化驗人負責檢測、確認。6.1.4檢修時,作業人員必須攜帶相應報警儀、設專人進行監護。6.1.5所有涉及特種氣體設施的作業必須經得產權單位同意、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后方可開始施工。6.1.6作業中斷30分鐘以上應重新進行檢測確認簽字,特殊氣體區域、設施檢修安全作業票不能替代動火票。6.2特種氣體作業專項要求6.2.1煤氣設施作業專項要求6.2.1.1煤氣區域檢修動火,必須嚴格執行集團公司、檢修公司及生產廠相關規定,辦理動火審批手續。6.2.1.2檢修打開煤氣管道、設備時,應采取防止沉積物自燃的措施,如充氮氣、蒸汽或打水等措施。6.2.1.3凡進入煤氣容器內作業或檢修,必須辦理受限空間審批手續,作業前必須確認可靠切斷煤氣來源,是否已用蒸汽、氮氣置換,并自然(強制)通風,經產權單位同意、相關安全測試合格并設專人監護后,方可入內工作。6.2.1.4檢修項目完工,要配合產權單位進行整體強度試驗或氣密性試驗,并確認合格方可撤離。6.2.2氧氣設施作業專項要求6.2.2.1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在設備、管道動火時,氧氣含量必須控制在23%以下;在生產區域或容器內動火時,應控制氧氣含量在19.5-23%。6.2.2.2檢修前工具應脫脂充分,戴干凈手套,與氧氣接觸的設備、閥門、管道和容器等檢修時嚴禁被油脂污染。檢修后必須進行脫脂處理,確認脫脂合格后,方準投入生產。6.2.2.3氧氣管道作業泄壓后在閥門前加堵盲板,用氮氣進行吹掃置換,并在泄壓口檢測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業;檢修完畢后可根據生產廠安排配合進行相關收尾工作。6.2.2.4高爐使用富氧時,當鼓風系統檢修時,應關閉供氧閥門,并加堵盲板。6.2.2.5在空氣含氧量超過23%的地方工作,嚴禁金屬相互撞擊,以免引起火花,發生火災或爆炸。6.2.2.6管道施焊時,嚴禁在其他管道上打火引弧,鋁管同一處焊接不能超過兩次,否則應重新配管施焊。嚴禁用工藝管道作為地線進行焊接。6.2.3氫氣設施作業專項要求6.2.3.1氫氣系統停運后,應切斷電源、對地放電,用盲板切實隔斷與運行設備的聯系,經氮氣置換合格后,方可進行檢修。6.2.3.2進入氫氣站的檢修人員不應穿化纖工作服與帶釘鞋,嚴禁帶入火種。施工中不準隨意敲擊設備,檢修人員應使用銅質工具,不準隨意觸動運行設備,檢修設備與運行設備間應采取隔離措施。6.2.3.3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在設備、管道動火時,氫含量不準超過0.4%。6.2.4氮氣、氬氣設施作業專項要求6.2.4.1人員進入氮氣、氬氣及其他稀有氣體容器檢修前,應切斷氣源,堵好盲板,打開人孔對流或用風機進行空氣強制置換,分析內部含氧量不低于19.5%。6.2.4.2在檢修作業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和相應檢測手段,并有專人監護,嚴防氮氣、氬氣及稀有氣體等造成窒息傷害事故。6.2.5蒸汽設施作業專項要求6.2.5.1嚴禁帶壓作業,蒸汽管道、閥門檢修前有效隔離(關閉兩端閥門),泄壓至0MPa,如中間有疏水閥或壓力表,需打開疏水閥,拆除壓力表,并打開壓力表閥門以觀察泄壓情況。6.2.5.2高溫管道需降至100℃以下方可施工,并戴好隔熱手套作業。6.2.5.3拆除保溫材料時要避開蒸汽外泄方向。7.各種氣、液體管道色標輸送氣、液體名稱管道顏色色環輸送氣、液體名稱管道顏色色環煤氣蒸汽空氣氧氣氮氣污氮氫氣黑大紅淡灰淡藍淺黃棕紅-------氬氣上水下水油(進)油(出)加溫解凍氣消防水銀灰艷綠艷綠黃黃紅紅白-黑-黑黑掛牌標識8.產生的記錄記錄編碼記錄名稱保管場所保管期限SRBJ*C/446/16-01特殊氣體區域、設施檢修安全作業票各部門1年附:?特殊氣體區域、設施檢修安全作業票
篇3:缺氧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場所作業安全規定
根據國家標準GB-8958-88《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氣、熱機)及華北電力集團公司《缺氧、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場所作業的安全規定》,結合我廠生產實際,特制定我廠《缺氧、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場所作業的安全規定》。
一、作業場所的劃定:
1、劃定為:煙道內、汽包內、除氧器內、凝汽器內、擴容器內、化學澄清器及其它容器內、電除塵灰斗內等密閉或有限空間內的作業為一般缺氧作業(不包括作業過程中有可能產生危險氣體的作業,如:涂刷油漆、液體油脂類,使用氬、二氧化碳、氮氣進行焊接作業等),以上作業場所為一般缺氧場所,在此場所作業如不采取相應措施,作業人員有缺氧危險。
2、劃定為:油罐(箱)內、酸堿罐(箱)內、磨煤機大罐及制粉系統內、煤粉倉內、加氯間、加氨間、暗溝、地溝等同時存在缺氧和其它易燃、易爆、有毒危險的作業為特殊危險作業,以上場所為危險作業場所,在此場所作業,如不采取完備的安全技術措施,可能造成作業人員缺氧、中毒、爆炸、燃燒等惡劣后果。
二、作業負責人及作業人員條件:
凡參加一般缺氧作業和特殊危險作業的人員,均必須熟悉國家標準GB-8958-88《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華北電力集團公司《缺氧、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場所作業的安全規定》及本規定。工作負責人經廠部組織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結業證書后,方有資格擔任危險工作負責人,未經過專業培訓不準擔任危險作業工作負責人。
1、對危險作業工作負責人的安全教育(培訓)內容包括:
(1)、與缺氧作業有關的法規;
(2)、產生缺氧危險的原因、缺氧癥狀、職業禁忌癥、防止措施以及缺氧癥的急救知識;
(3)、防護用品、呼吸保護器具及搶救裝置的使用、檢查和維護常識;
(4)、作業場所空氣中氧氣的濃度及有害物質的測定方法;
(5)、缺氧作業安全教育結業后應發給證書。未經過安全教育的人不得擔任作業負責人;
2、對一般缺氧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應包括如下的內容:
(1)、缺氧場所的窒息危險性和安全作業的要求;
(2)、防護用品、呼吸保護器具及搶救裝置的使用知識。
三、作業前的準備:
1、作業前工作負責人必須組織參加作業的全體人員,認真分析作業場所危險因素產生的原因(缺氧、中毒、爆炸、著火等)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危險因素的原因(在作業時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產生有毒氣體)。對采取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進行討論,熟知人員缺氧、中毒的癥狀和急救知識。
2.認真填寫危險因素控制卡,嚴格執行危險因素執行規定。
四、作業前的檢測:
1、一般性缺氧作業和特殊危險作業,必須堅持先檢測,后作業的原則,未經檢測或檢測不合格的危險場所,禁止人員進入場所作業。
2、工作負責人必須會同車間安全員共同對檢測儀器進行檢查,確保儀器性能良好檢測數據準確。
3、檢測時,工作負責人(檢測人員),必須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對可能缺氧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場所認真檢測(氧氣濃度大于18%,其它有毒易燃、易爆、氣體在安全范圍內),檢測完畢后,在危險因素控制卡的背面做好檢測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測定日期、測定時間、測定地點、測定結果、測定人簽字。
五、作業過程監測
1、測定作業場所符合安全要求后,工作人員方可開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嚴格實行現場監護制度(作業人員與監護人員預先規定聯系信號);
2、在空氣流通較差的場所、容器等存在易燃、易爆、有毒的泄漏源的場所工作,要在工作場所進行連續檢測;
3、如在作業過程中發現由于系統變化和作業本身引起的各項指標(氧量濃度、有毒氣體以及引起爆燃的有關指標)變化,工作負責人應令立即停止作業,退出現場,分析引起變化的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并對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進行檢測,保證各指標達到安全要求后,方可繼續作業。
六、工作結束后,工作負責人必須在現場清點人數及工器具,集體撤離現場。
七、安全檢測儀器管理辦法
1、檢測儀器是測定特殊作業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重要檢測手段,是保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各使用單位和人員,必須愛護,保證其性能良好、檢測數據準確、可靠。
2、安全檢測儀器(共兩臺)分別由安監部專責人和檢修部安全員統一管理,對儀器的完善性、準確性負責。
3、檢修部所屬區域的缺氧及危險作業,由檢修部組織測定。
4、其它單位在組織缺氧以及其它危險作業時,均可向安監部借用儀器。工作結束后,交回安監部。
5、檢測儀器的定期校驗、維修由安監部專責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