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

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

2024-07-25 閱讀 7649

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一)

以下就是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等等的介紹,希望為您帶來幫助。

崗位職責:

1.負責日常商業會計處理、賬務核算;

2.負責賬薄登記工作,并進行賬賬、賬實核對;

3.負責結賬、編制會計報表,安排各項稅費的申報事宜;

4.負責銀行、財稅、工商相關業務辦理等;

5.負責納稅申報和各類財務報表的編制工作。

職位要求:

1.30-45歲;

2.本科學歷,會計、財務管理專業;

3.有二年以上賬務核算工作經驗;

4.熟悉國家各項相關財務、稅務、審計等法規政策,熟練使用財務應用軟件,熟練處理賬務及編制各種報表;

5.責任心和原則性強,嚴謹勤勉,能承受壓力,具良好的敬業精神和團隊精神。

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二)

崗位職責:

1、按照集團財務制度要求具體執行所分配的各項財務基礎工作;

2、根據制度要求完成會計核算工作;

3、負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會計報表和審計報表的編制;

4、負責稅務管理;

5、負責憑證、賬簿、報表及時裝訂歸檔、檔案管理;

6、其他領導安排的各類工作。

崗位要求:

1、大專學歷,2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2、初級會計資格證;

3、抗壓能力較強,穩定性較高。

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三)

職責描述:

1、編制會計憑證、報表和報表分析;

2、日常納稅申報、購買核銷發票;

3、監督各項收入實現和監控成本費用支出情況,管理應收應付款;

4、審核各項付款審批單和報銷單;

5、其他財務管理工作。

任職要求:

1、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財務、稅務、審計相關專業;

2、有商業、物業工作經驗2年,熟悉稅務、預算優先;

3、熟悉會計準則,了解會計制度,熟悉國家相關財稅法規;

4、遵守會計人員從業操守,具備團隊合作精神,有建好的溝通協調能力;

5、能熟悉使用excel完成日常工作,熟練財務軟件的操作。

商業會計崗位職責描述(四)

1、負責編制公司會計憑證,審核、裝訂及保管各類會計憑證,登記及保管各類帳簿。

2、按月編制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等),并進行分析匯總,報公司領導備案決策。

3、編制資金、供銷成本費用、管理費用預算,控制成本預算,制定、分析進銷預算,處理其他有關預算的事項。

4、建立內部核算體制,協助公司領導制定內部核算辦法與標準,記錄內部核算資料,分析內部核算結果,處理其他有關內部核算的事項。

5、負責監督公司財務運作情況,及時與出納核對現金、應收(付)款憑證、應收(付)票據,做到帳款、票據數目清楚。

6、負責貨物盤點。

7、及時處理其他事項。

篇2:商業企業會計工作流程模版

商業企業:

一、一般商業會計工作流程:

取得:原始憑證----制作:會計憑證----月底:匯總,做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按制作的會計憑證,登記明細賬、庫存帳----總賬和明細賬核對----制作會計報表----如果是一般納稅人:做網上國稅申報和地稅申報----報完后:留底報表存檔

二、詳細來說

1、審核原始憑證:

(1)外來原始憑證:由業務經辦人員,在業務發生或完成時從外單位取得的憑證

如:供應單位發貨票、銀行收款通知等。

(2)自制原始憑證:單位自行制定,并有有關部門或人員填制的憑證

如:收料單、領料單、工資結算單、收款收據、銷貨發票、成本計算單等。

2、填制:記賬憑證

可以到月底把同類的原始憑證匯總填制記賬憑證,也可以隨時填制;但不要把時間順序顛倒了。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3、復核:就是看看有沒有錯誤

4、記賬: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入賬

注:小規模公司必備的賬本: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賬、三欄明細賬

5、編制:會計報表

(1)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

可直接根據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應收票據,短期借款)

有些則需要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

如:“貨幣資金”需根據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數填列

(2)根據明細科目余額計算填列

如“應付賬款”,需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

(3)根據總賬和明細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如“長期借款”,需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部分分析計算填列。

(4)務查登記簿記錄。會計報表附注中的某些資料,需要根據備查登記簿中的記錄編制。

6.、納稅申報

(1)、增值稅:銷售或購進貨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勞務是要繳納增值稅的。

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是4%----6%

(2)、營業稅:

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

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

不同行業的營業稅稅率不同:

普通貨運:執行3%的營業稅率

物流服務業:執行5%的營業稅率

物流各環節中運輸、裝卸、搬運:是3%

倉儲、配送、代理是按服務業:5%

(3)、地稅:交地稅就是在營業稅的基礎上

分別按7%:征收的城建稅(還有5%、1%,視城市而定)

3%:教育費附加

地方教育費附加1%(或2%,視城市不同)

(4)、所得稅:不論工商業還是服務業,都按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

具體征收辦法:按照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要求

逐項填寫收入、成本、費用、支出。算出利潤,

按照稅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納稅調整,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

按照一定的稅率(25%)計算出應納稅額。

注:法定稅率是25%

年應納稅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元)的,減按18%的稅率征收;

年應納稅額:在3萬至10萬元(含10萬)的,按27%的稅率征收;

年應納稅額:10萬元以上的。25%

納稅申報:

1、增值稅、消費稅申報:

納稅人應在次月1日到10日自行或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到所在地國稅機關辦稅服務廳納稅申報窗口,辦理納稅申報。

申報須持材料:(1)納稅申報表

(2)財務會計報表及說明材料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還需提供:增值稅申請抵扣憑證,發票領、用、存月報表,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明細表,國稅機關要求申報的其他材料

2、營業稅申報

金融業:營業稅納稅人,在季度終了后十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保險業:營業稅納稅人,在月份終了后十日內辦理納稅申報

申報須持下列材料:(1)營業稅申報表(2)財務會計報表及說明資料

3、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

:

企業所得稅納稅人:應當在月份或季度終了15日內申報預繳

年度終了45日內進行年度申報

年度終了4個月匯算清繳。

(匯總納稅成員企業和單位在季度終了15日內或年度終了45日內向所在地稅務機關報送申報表)

申報時必須持下列資料:

A、季度預繳:(1)所得稅申報表

(2)財務會計報表及說明材料

B、年度匯繳:(1)所得稅申報表

(2)所得稅申報表附表

(3)財務會計報表及說明材料

(4)其他資料

三、借貸記賬法:以借貸昨晚記賬符號的一種復式記賬法。

基本原理包括:記賬符號,賬戶結構、記賬規則和試算平衡法

(1)記賬符號:借、貸

(2)賬戶結構:將所有賬戶的左方定為“借”方,右方定為“貸”方,并用一方登記增加數,一方登記減少數

資產類、成本類、損益支出類賬戶:借方登記增加數,貸方登記減少數,期末余額在借方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收入類:貸方登記增加數,借方登記減少數,期末余額在貸方。

(3)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

(4)試算平衡:通過編制總分類賬戶余額試算平衡表或總分類賬戶本期發生額試算平衡表實現的。

期末余額=初期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注:資產類——期末借方余額=期初借方余額+本期借方發生額—本期貸方發生額

權益類——期末貸方余額=初期貸方余額+本期貸方發生額—本期借方發生額

四、最基本最常用的會計科目

(—)資產類: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

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預付賬款

材料采購原材料庫存商品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

(二)負債類: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

(三)所有者權益類: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

(四)損益類: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主營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篇3:商業企業財務會計制度(范本)

企業會計工作一定要符合有關的標準規范和法規條例,從加強和整頓會計基礎工作的要求出發,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憑證和賬簿,實行科目、憑證、賬簿和報表的規范化;嚴格進行憑證的審核,事先監督和檢查原始憑證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嚴格記賬、對賬、結賬手續,會計賬簿應有規定的格式和內容,按規定記賬、對賬和結賬,并建立健全的會計檔案。

為了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國家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

會計核算應以企業發生的各項交易或事項為對象,記錄和反映企業本身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條

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第三條

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稱為會計中期。

第四條

企業的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第五條

企業的會計記賬采用借貸記賬法。

第二章資產

第六條

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第七條

企業的資產應按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第八條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耗用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應收及預付款項、待攤費用等。

第九條

企業應當設置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按照業務發生順序逐日逐筆登記。銀行存款應按銀行和存款種類進行明細核算。

第十條

應收及預付款項,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債權,包括:應收款項(包括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預付賬款等。

第十一條

待攤費用,是指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當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別負擔的、分攤期在1年以內(含1年)的各項費用,如低值易耗品攤銷等。

待攤費用應按其受益期限在1年內分期平均攤銷,計入成本、費用。如果某項待攤費用已經不能使企業受益,應當將其攤余價值一次全部轉入當期成本、費用,不得再留待以后期間攤銷。

第三章負債

第十二條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第十三條

企業的負債應按其流動性,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第十四條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1年(含1年)或者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包括短期借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交稅金、預提費用等。

第十五條

各項流動負債,應按實際發生額入賬。短期借款應當按照借款本金,按照確定的利率按期計提利息,計入損益。

第四章所有者權益

第十六條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

第十七條

企業的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

第五章收入

第十八條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第六章成本和費用

第十九條

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

企業應當合理劃分期間費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間費用應當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成本應當計入所生產的產品、提供勞務的成本。

企業應將當期已銷產品或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當期的費用;商品流通企業應將當期已銷商品的進價轉入當期的費用。

第二十條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用的各項材料,應按實際耗用數量和賬面單價計算,計入成本、費用。

第二十一條

企業應支付職工的工資,應當根據規定的工資標準,計算職工工資,計入成本、費用。企業應當根據國家規定,計算提取應付福利費,計入成本、費用。

第二十二條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其他各項費用,應當以實際發生數計入成本、費用。凡應當由本期負擔而尚未支出的費用,作為預提費用計入本期成本、費用;凡已支出,應當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負擔的費用,應當作為待攤費用,分期攤入成本、費用。

第七章利潤

第二十三條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一)營業利潤,是指主營業務收入減去主營業務成本和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加上其他業務利潤,減去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后的金額。

(二)利潤總額,是指營業利潤加上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后的金額。

第二十四條

企業對外提供的會計報表應當依次編定頁數,加具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應當注明:企業名稱、報表所屬年度或者月份、報出日期,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

(三)建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和稽核審計制度

為了維護財經紀律,保護財產安全和保證賬目和會計報表的可靠性,企業應建立內部會計監督制度,重點是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和權利,規定相互之間的聯系和制約關系;對貨幣收支,進、銷貨業務等重大項目建立控制監督辦法,在會計部門以外,建立內部審計部門或者配備審計人員,對企業的會計記錄、會計報表和會計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內部檢查和監督,并對企業經濟效益進行審查。

會計稽核是會計機構內部進行的會計檢查和審核;內部審計是獨立于會計機構以外的專門機構或人員對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和管理審計,兩者都是為了維護國家、企業和投資人的利益,防弊改錯,促進企業經營管理和提高經濟效益的。

(四)建立和健全會計電算化

計算機技術是一項高新技術,它的發展對于提高會計工作效率起著巨大作用。目前我國雖有不少企業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數據處理,實現了會計電算化,在會計數據處理、分析和管理方面顯示出強大的功能,但還不夠普遍,有的還處于試用階段。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會計工作電算化必將進一步發展。因此,大中型商業企業要在實行會計電算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計算機的維修保養制度,改進程序設計和加強文件管理,并積極培養專職人員,不斷提高計算機技術,努力實行系統化和網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