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辦法(試行)
1定義與目的
1.11S―整理:將工作場所物品進行區分,不必要的東西要處理掉。目的:騰出空間,空間活用;防止誤用、誤送;塑造清爽的工作場所。
1.22S―整頓:要用的東西依規定定位、定量擺放整齊,明確標示。目的:工作場所一目了然、整整齊齊的工作環境、消除找尋物品的時間、消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1.33S―清掃:清除工作場所內的臟污,并防止污染的發生。目的:消除“臟污”,保持工作場所干干凈凈、明明亮亮;穩定品質、減少工業傷害。
1.44S―清潔:將上面3S實施的做法制度化,規范化,并維持成果。目的:通過制度化來維持成果,并顯現“異常”之所在。
1.55S―素養:人人依規定行事,從心態上養成好習慣。目的:改變“人質”,養成工作講究認真的習慣;培養具有好習慣、遵守規則的員工;提高員工文明禮貌水準;營造團隊精神。
1.66S―安全:指企業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能夠在工作狀態、行為、設備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動中給員工帶來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目的:預知危險,防患未然。
2適用范圍:
2.1公司各部門、車間、技術中心、新津投資公司及全體員工。
2.26S實施要點
要素要義實施要點
整理清理現場空間和物品
1.清除垃圾或無用、可有可無的物品;
2.明確每一項物品的用處、用法、使用頻率,加以分類;
3.根據上述分類清理現場物品,現場只保持必要的物品,清理垃圾或無用物品。
整頓整頓現場次序、狀態
1.在清理基礎上,合理規劃現場的空間和場所;
2.按照規劃安頓好現場的每一樣物品,令其各得其所;
3.做好必要的標識,令所有人都感覺清楚明白。
清掃清潔進行清潔、打掃在整理、整頓基礎上,清潔場地、設備、物品,形成干凈、衛生的工作環境。
安全采取系統的措施保證人員、場地、物品等安全系統地建立防傷病、防污、防火、防水、防盜、防損等保安措施。
素養形成規范與制度,保持、維護上述行動的方法與結果
1.檢查、總結,持續改進;
2.將好的方法與要求納入管理制度與規范,明確責任,由突擊運動轉化為常態行動。
建立習慣與意識,從根本上提升人員的素養
3.通過宣傳、培訓、激勵等方法,將外在的管理要求轉化為員工自身的習慣、意識,使上述各項活動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3原則
3.1以目視管理、看板管理、行為禮儀為基礎。
3.2治理大環境,追求細節優化。
3.3促進公司的6S活動從“形式化”走向“行事化”,最后向“習慣化”演變,以達到“以人為本,持續改善”的目的。
4職責權限
4.1公司領導:
4.1.1擔任公司6S推進組織之領導;
4.1.2仲裁有關6S活動爭議問題點;
4.1.3掌握6S活動之各項進度與實施成效;
4.1.4批準各項獎懲活動。
4.2總經理工作部:負責公司各辦公場所6S檢查,定期對各辦公場所6S監督檢查和考核。
4.3生產制造部:負責對車間的6S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4.4后勤管理部:負責員工餐廳、值班公寓、物業公司及廠區、廠前區公共區域6S進行監督檢查和考核。
4.5安全環保部:負責全公司各部門(車間)安全、環境與職業健康,有權對各部門履行安全生產管理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
4.6設備管理部:負責檢查各車間設備使用、操作規程檢查;負責設備跑、冒、滴、漏、滲的監督管理和考核,定期對設備的跑、冒、滴、漏、滲檢查統計,并安排治理。
4.7部門、車間負責人:
4.7.1結合公司行動目標,學習6S知識、技巧;
4.7.2負責本部門6S活動宣傳、教育;
4.7.3劃分部門內部6S責任區域;
4.7.4制定本部門活動計劃;
4.7.5擔當6S活動委員及評分委員;
4.7.6分析和改善6S活動中問題點;
4.7.7督導部屬的清掃點檢及安全巡查;
4.7.8檢查員工服裝儀容、行為規范。
4.8員工6S責任:
4.8.1自己的工作環境須不斷地整理、整頓,物品、材料及資料不可亂放;
4.8.2不用的東西要立即處理,不可使其占用作業空間;
4.8.3通道必須維持清潔和暢通;
4.8.4物品、工具及文件等放置于規定場所;
4.8.5消防設施、機械設備等周圍要保持清潔;
4.8.6保管的工具、設備及所負責的責任區域要整理;
4.8.7不斷清掃,保持清潔;
4.8.8節約用水、電、氣、汽、物料;
4.8.9注意上級的指示,并積極配合。
5檢查要點及扣分標準:
類型編號違例項目扣個人績效分查檢部門
形象禮儀類A01工作時間未按規范配戴出入證、穿廠服1后勤管理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A02服裝穿戴不整齊1
A03操作人員進入生產現場戴飾品1
A04在公司公共場合打赤膊1
A05留長指甲;女同事畫濃妝、男同事蓄胡須、留長發1
勞動紀律類B01公司各項宣傳、報告、培訓、會議等不守時1人力資源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B02公司各項宣傳、報告、培訓、會議等無故不參加2
B03不遵守交接班制度,未作好交接班記錄和開工準備5
B04上班時間相互嬉戲、打鬧5
B05工作時間閑聊、大聲喧嘩、看雜志、上網等干與工作無關之事5
B06當班時間睡崗10
B07會議、培訓期間,手機設為鈴音或接聽電話影響他人1
B08公物私用,如利用公司電話打私人電話2
勞動紀律類B09廠區、廠前區亂停、亂放交通工具1人力資源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B10非規定時間在廠區、廠前區、辦公樓吃東西1
B11廠區內高空擲物3
B12任何浪費行為(浪費水、電、辦公用品、飯菜等)3
B13廠前區域非吸煙區吸煙3
B14無理取鬧,打架斗毆者100
B15對同事惡意攻擊,誣告或作偽證致生事端者,利用公司名義在外從事欺騙活動100
B16盜竊、貪污、侵占公司財物或他人財物者100
環境類C01工具亂擺,亂放3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C02用餐后,桌面臟,亂,差3
C03生產物資,物料不按規定擺放3
C04踐踏草坪、破壞綠化、破壞環境衛生3
C05隨地亂扔垃圾、吐痰3
C06垃圾、紙屑、塑料袋、破布(手套)等未及時清除3
C07垃圾箱、紙箱、搬運箱未定位擺放3
C08各裝置平臺有積灰、地面有積水、垃圾雜物3
C09生產現場有垃圾、雜物、積油3
C10廠區溝蓋板不完整,下水道堵塞(未報修或報修后未及時修復)3
C11廠區、廠前區路燈損壞未處理(未報修或報修后未及時修復)3
C12廠區、廠前區綠化區雜物明顯3
C13屋頂墻壁漏水,廠房、室內、墻壁有污跡、有明顯積灰和蛛網3
C14主、輔設備、各類專用屏、柜、盤等表面有積灰、積垢、積油3
C15主、輔設備、各類專用屏、柜、盤等銘牌、標志不全、不規范3
C16電源箱、端子箱損壞;箱內外有積灰、雜物3
C17飲水機不干凈3
C18轉動機械設備漏油、漏水3
C19運行盤外有灰塵、雜物3
C20現場擺放物品未定時清理3
C21物料架、工具架、勞動保護用品等未正確使用與清理3
C22夾具、量具、工具等未正確使用,未定位擺放3
C23機器上有不必要的物品、工具3
C24物品擺放不牢靠3
C25茶杯、私人用品及衣物等未定位擺放3
C26手推車、叉車、卡板等未定位擺放3
C27資料、保養卡、點檢表未定期記錄,定位擺放3
C28消耗品(如抹布、手套、掃把等)未定位擺放3
C29不良品、報廢品、返修品未定位放置并隔離3
C30作業場所未劃分,未標示場所名稱3
C31物品放置無標識或未定位放置3
C32加工中的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堆放不整齊、標示不清晰3
C33通道、走道不通暢,通道內擺放物品或壓線擺放物品5
C34下班后未清掃物品,物品擺放不整齊、不規范3
環境類C35廢料、余料、呆料等有沒有隨時清除3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C36地上、作業區的油污沒有清掃3
C37墻壁油漆剝落、地面涂層破損及劃線油漆剝落未及時修補3
C38桌面、柜子、臺面及抽屜等未定時清理3
C39地上、門窗、墻壁不清潔3
C40使用公用物品未及時歸位,未保持清潔3
C41生產現場廢棄化學品、藥物溶劑、物料未回收指定區域,沿途撒泄5
C42廠區隨意亂寫標語、廣告3
C43在墻壁、門窗、地板上亂寫、亂劃、亂張貼3
C44將衣服、包等私人物品搭掛(放置)于機臺、料架、桌、椅上3
C45工作環境未保持整潔、干凈3
安全職業健康類D01未經允許帶領非本崗位人員進入車間者2安全環保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D02緊急出口、消防通道、消防設施處擺放物品5
D03私自動用、挪動、破壞消防設施(情節嚴重者另行處理)10
D04私自拆除、損壞防護裝置(情節嚴重者另行處理)10
D05消防、安全設施未定期保養、檢查5
D06消防器材不完整,消防用具及其它器具未擺放在指定位置5
D07現場擺放過期或失效消防器材5
D08動火前未書面經安全環保部批準10
D09線路維修、設備檢修時未做好警示標識10
D10未參加公司、車間組織的消防培訓、逃生演習、安全培訓10
D11私自亂接電源、亂拉電線10
D12機器(設備)、特種設備未經培訓合格上崗操作10
D13在廠區吸煙100
D14帶火種進入廠區5
D15未經允許攜帶易燃、易爆、危險等物品及管制刀具進入公司100
D16進入生產現場未按規范配、戴、穿勞動保護用品5
D17進入生產現場女性頭發披于雙肩未盤扎、男性長發過耳,頭發遮住眼睛2
D18操作人員酒后進入生產區域10
D19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未分類放置、未定位放置、未隔離、未標識10
D20制動開關、動力設施未加設防護物和警示牌10
D21廠區內車速超過15KM/H5
機電設備類E01未按規定對機器設備進行日常清潔、巡檢或無記錄設備管理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E02機臺內、配電箱、電箱內放置雜物3
E03檢修與消除設備缺陷現場,未做到:三無(無油跡、無水、無灰);三齊(拆下的零部件擺放整齊、檢修工器具擺放整齊、材料備品擺放整齊);三不亂(電線不亂拉、管件不亂放、雜物不亂丟)5
E04未及時消除設備、管道、閥門的泄漏現象2
文明辦公類F01工作期間未用普通話2總經理工作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F02辦公室文件擺放不整齊2
F03辦公室桌面上凌亂,安全帽、工作服等個人物品亂擺放2
F04辦公桌、辦公設備有明顯灰塵2
文明辦公類F05地面堆放紙箱、紙盒等物品2總經理工作部、各部門、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F06上班期間打私人電話2
F07下班未關電腦主機、顯示器2
F08上班時間,電腦開與工作無關的網站5
F09桌上有食品殘留物等3
值班公寓類G01床上凌亂,被褥亂放3后勤管理部、精細化管理檢查組
G02地面臟,亂,差3
G03衣服亂放,亂掛3
G04空調,電視未關3
G05電燈不關離開宿舍3
G06洗漱用品亂放,亂擺1
員工餐廳類H01食物剩余過多,浪費3
H02用餐后桌面臟,亂,差等1
備注1、扣分標準為每項?次扣分標準
2、如重復違反相同規定加倍扣個人績效分,第三次扣除當月全部績效工資
3、不能追究到個人情況、由相關管理責任人承擔
4、其它未界定事項,按實際情況酌情由公司處理
5.1扣分標準為每項?次扣分標準。
5.2如重復違反相同規定加倍扣個人績效分。
5.3不能追究到個人情況,由相關管理責任人承擔。
5.4其它未界定事項,按實際情況酌情由公司處理。
6附錄
6.1本制度解釋權和修訂權屬公司計劃管理部;
6.2本管理規定經公司制度建設委員會討論通過,自2009年12月1日試行,2010年元月1日正式執行。
篇2:化工公司班組開展6S管理活動辦法
班組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單元,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企業管理水平。在基層班組中開展的“6S”管理狀況,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現場管理、TPM(全員維護)和精益生產結果,其管理水平決定著管理質量的優劣、生產成本的高低和安全生產水平,最終決定著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能力。
在全體班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深入開展班組“6S”活動,實現物質、資源的有效管理,突出物流管理及工作現場的管理,保持環境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有條不紊、一目了然,最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士氣,將資源浪費降到最低點,使廣大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素質修養。
一、工作內容
班組“6S”管理,就是通過在生產經營管理第一著力點--基層班組中全面開展以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為核心內容的“6S”活動,對人(操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機(設備、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工藝、檢測方法)、環(環境)、資(資金)、能(能源)、信(信息)等生產要素進行管控,使生產現場定置合理,人流、物流、信息流暢通有序,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激發員工士氣和責任感,從而提升企業形象,提高員工整體素質,具體包括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潔(SETKETSU)、規范(STANDIZE)、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等六方面內容。這六個方面內容涵蓋了員工崗位操作的全部流程,其意義在于規范人員的生產、工作行為,提升人員素養,進一步構筑以人為本、共創和諧、安全生產的工作環境。具體來說就是:
整理--區分要與不要的物品,工作場所除了要用的物品以外,一切都不放置。例如:處理倉庫里不需要的物品、產品;處理已沒有生產效益的產物,及不能再使用的設備、工具;清除廠房四周的雜草。
整頓--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按照規定的位置合理擺放整齊,明確標識。例如:設備、工具以固定的方式及地點放置;先儲存的原料、物料先使用,以免過期腐壞、生銹造成浪費。
清潔--清除工作場所內的臟污,并防止污染產生,保持工作場所干凈整潔。例如:定期清掃、檢查工具與設備;定期檢查廠房的設施、屋頂。
規范--將所做的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并將工作職責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員工,得到貫徹執行。例如:制作設備檢查記錄表或記錄看板,以免忘記進行定期檢查工作;在倉庫中制作各類儲存標示牌,以利于正確定位、定量儲存貨物。
素養--規定行事,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強遵章守紀的自覺性、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團隊意識,使員工成為對任何工作都講究認真的人。例如:制作現場工作重點、流程看板,并養成遵守的習慣。
安全--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在生產、工作中必須確保人身、設備、設施安全。例如:操作高速旋轉機床時自覺佩戴防護眼鏡,確保“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在進入汽油清洗間時,按要求規范著裝,防止爆炸事故發生,確保安全生產。
二、推行辦法
班組“6S”管理重點倡導從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員工都養成事事“講究”的習慣,從而創造出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合理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在班組中推行“6S”管理,重點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開展工作:
1、開展思想教育活動,增強員工對“6S”管理的了解和認識,使其自覺投身于“6S”活動中。要使員工認識到,只有徹底地改變面貌,企業才會進一步拓寬發展的空間,從而調動員工參與“6S”活動的積極性,使“6S”管理真正扎根到每一個員工的思想中,體現在本職崗位上。
2、自下而上地制定崗位“6S”管理標準。“6S”管理是把每一個員工都當作管理者,是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的一種重要手段,是以人的素質教育為核心的一種長期性的管理活動。要使每一名員工對自己的崗位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熟知操作規程、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藝技術、質量安全要求,做到對“6S”管理的各項要求熟知并理解。在制定工作標準時,應廣泛聽取員工的反映,征求各層次人員的意見,標準不能過高,但也絕不能敷衍了事,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6S”管理的嚴謹性、規范性、系統性、科學性。只有如此,才能使“6S”管理落到實處,扎實、深入地開展起來。
3、嚴格執行標準考核,與經濟利益掛鉤。在執行“6S”管理標準的過程中,要特別強調“嚴格”二字。要加強對“6S”管理標準考核的監督檢查力度,并將考核結果真正與班組成員的經濟收入和各項評比掛起鉤來。
三、作用效果
通過“6S”活動,在全員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物質、資源的有效管理,突出物流管理及工作現場的管理,保持環境干凈整潔,物品擺放有條不紊、一目了然,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士氣,并將資源浪費降到最低點,并使班組成員員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素質修養。
從管理的角度來說,優秀的工作質量及產品質量取決于班組中的三個方面,即制度的執行、人的能力和品質文化。而班組“6S”管理正是一種提高執行力、發揮員工潛能、塑造良好品質文化的科學方法,其作用和效果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強化執行力
班組“6S”管理中有許多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紅牌作戰、定點攝影、形跡管理、目視管理、看板管理等。通過這些管理方法和工具的應用,管理者和一線員工可以通過班組“6S”管理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質量、效率、士氣、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實現即時化無障礙溝通,為生產經營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據。通過上述方法并加以考核和適當的激勵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2、提升人員能力
人的能力就是人員的高素質化,這也是“6S”的最終目的之一。其含義就是立足于己,不依賴別人,從培養遵章守紀入手,提升人員的責任意識,不斷改進、日事日畢。換句話說,“6S”就是將提高班組管理水平的目標逐一分解到每個員工身上,逐步實現的過程。無論是生產現場,還是辦公室,都要通過嚴格開展“6S”活動,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提升企業基礎管理水平。
3、塑造品質文化
在班組中,品質文化的建立要以“6S”為基礎,培養員工按規定做事、凡事認真的習慣。在推行的過程中必須強調注重結合實際,不斷改進,強化“沒有終點”的理念,形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四、保障措施
一是營造氛圍。通過營造“6S”管理活動氛圍,明確活動目的。從思想上引導員工,使其明白“6S”管理是為自身營造良好的生產條件,只有對相關的制度、辦法的理解深刻了,執行力自然就增強了。在班組中開展“6S”管理活動中一定要善于“造勢”,善于創造典型事例,通過典型事例維護制度的權威性,提高員工的關注度,擴大事件的影響力,達到一石三鳥的作用。
二是組織有序。在班組建立強有力的工作組織者、推進者體系。將每項工作落實到具體責任班組和責任人,真正實現“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
三是全員參與。只有在生產過程中的所有班組人員均參與其中,以管理規定要求為努力標準,以自覺進行“三自一控”,也就是自己檢查問題、自己記錄問題、自己劃分問題類別進行處理、自覺控制和規范自己的行為為工作方法,積極開展活動,逐步改善思想認識、工作環境、人員素質,才能真正達到“人造環境樹形象、環境育人提素養”的目標。
四是持續改善。員工素質提高到一定階段,必須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及時制定新的努力目標,樹立“好一點,再好一點”的理念,給員工創造不斷持續改進,進行盡善盡美追求的環境和舞臺,更好地鞏固和發展工作效果。
五是激發熱情。在班組中要以激勵手段激發員工參與活動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鼓勵員工不斷創造和發明更多的操作工具和管理方法,特別是要充分發揮班組長帶頭作用,在持續改善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和創新,達到持續提高、日新月異的效果。
篇3:公司6S現場檢查辦法
公司6S現場檢查100條
整理
1、工作臺上的消耗品、工具、治具、計測器等無用或暫無用物品須取走
2、生產線上不應放置多余物品及無掉落的零件
3、地面不能直接放置成品、零件以及掉有零部件
4、不良品放置在不良品區內
5、作業區應標明并區分開
6、工區內物品放置應有整體感
7、不同類型、用途的物品應分開管理
8、私人物品不應在工區出現
9、電源線應管理好,不應雜亂無章或拋落在地上
10、標志膠帶的顏色要明確(綠色為固定,黃色為移動,紅色為不良)
11、卡板、塑膠箱應按平行、垂直放置
12、沒有使用的治具、工具、刃物應放置在工具架上
13、治具架上長期不使用的模具、治工具、刃物和經常使用的物品應區分開
14、測量工具的放置處不要有其他物品放置
15、裝配機械的設備上不能放置多余物品
16、作業工具放置的方法是否易放置
17、作業崗位不能放置不必要的工具
18、治具架上不能放置治具以外的雜物
19、零件架、工作臺、清潔柜、垃圾箱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按水平直角放置
整頓
20、消耗品、工具、治具、計測器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按水平直角放置
21、臺車、棚車、推車、鏟車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水平直角放置
22、零件、零件箱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水平直角整齊放置
23、成品、成品箱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整齊放置
24、零件應與編碼相對應,編碼不能被遮住
25、空箱不能亂放,須整齊美觀且要及時回收
26、底板類物品在指定標志場所水平直角放置
27、落線機、樣本、檢查設備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水平直角放置
28、文件的存放應按不同內容分開存放并詳細注明
29、標志用膠帶應無破損、無起皺呈水平直角狀態
30、標志牌、指示書、標準、工程標志應在指定標志場所水平直角放置
31、宣傳白板、公布欄內容應適時更換,應標明責任部門及擔當者姓名
32、休息區的椅子,休息完后應重新整頓
33、清潔用具用完后應放入清潔柜或指定場所
34、通道上不能放置物品
35、不允許放置物品的地方(通道除外)要有標識
36、各種柜、架的放置處要有明確標識
37、半成品的放置處應明確標識
38、成品、零部件不能在地面直接放置
39、不良品放置區應有明確規定
40、不良品放置場地應用紅色等顏色予以區分
41、不良品放置場地應設置在明顯的地方
42、修理品應放置在生產線外
43、零件放置場所的標識表示應完備
44、塑膠箱、捆包材料上應標明品名
45、作業工具的放置位置不能走路或彎腰才能放置
46、應下工夫大概在放置位置放手就能放置作業工具
47、作業工具放置處應有余量
48、治具、工具架上應有編碼
49、在架子前應能清楚辯明上面的編碼
50、治具、工具架應導入用不同顏色標識區分
51、治具是否按使用頻率放置,使用頻率越高的放置越近
52、治具、工具應按成品類別成套放置
53、成品的放置應該按規格型號區分開
54、成品的放置場地的通路和放置場所應畫線表示區分
55、成品上應有編碼(番號)、數量的表示
56、包裝材料和成品的堆放高度應作出規定
57、治具架應采取容易取出的放置方法
58、不能使用未被認定的不良測量工具(精密度檢查顏色用標貼表示)
59、測定具應采取防塵、防銹的放置方法
60、私用杯子應按規定放置
61、測定具在托盤下面應使用橡膠之類的緩沖材料
清掃
62、地面應保持無灰塵、無碎屑、紙屑等雜物
63、墻角、底板、設備下應為重點清掃區域
64、地面上浸染的油污應清洗
清潔
65、工作臺、文件柜、治具、柜架、門窗等應保持無灰塵、無油污
66、設備、配膳箱應保持無灰塵、無油污
67、地面應定時打掃,保持無灰塵、無油污
68、工作鞋、工作服應整齊干凈,不亂寫亂畫
69、裝配機械本體不能有銹和油漆的剝落,蓋子應無脫落
70、清潔柜、清潔用具應保持干凈
71、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72、嚴格遵守和執行公司各項規章制度
73、按時上下班,按時打卡,不早退,不遲到,不曠工
74、積極認真按時做早、晚令
75、按規定和要求扎頭發
修養
76、按規定穿工作鞋、工作服、佩帶工作證
77、吸煙應到規定場所,不得在作業區吸煙
78、工作前,用餐前應洗手,打卡、吃飯應自覺排隊,不插隊
79、如需戴手套,按要求將手套戴好
80、對上司應保持基本禮儀
81、不隨地吐痰,不隨便亂拋垃圾,看見垃圾立即拾起放好
82、上班時間不準進食,如早餐、零食等物
83、應注意良好的個人衛生
安全
84、對危險品應有明顯的標識
85、各安全出口的前面不能有物品堆積
86、滅火器應在指定位置放置及處于可使用狀態
87、消火栓的前面或下面不能有物品放置
88、易燃品的持有量應在允許范圍以內
89、所有消防設施應處于正常動作狀態
90、有無物品伸入或占用通道
91、空調、電梯等大型設施設備的開關及使用應指定專人負責或制定相關規定
92、電源、線路、開關、插座有否異常現象出現
>93、嚴禁違章操作
94、對易傾倒物品應采取防倒措施
95、有否火種遺留
辦公區
96、桌面文具文件擺放是否整齊有序
97、物品是否都是必需品
98、垃圾是否及時傾倒
99、辦公桌、電腦及其他辦公設施是否干凈無塵
100、人員儀容端正,精神飽滿,都在認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