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管理工作考核制度
為保證對設備進行有效的管理,使設備保持良好的狀態,滿足使用要求,結合公司《設備管理制度》及《設備維護保養規定》,特制定本考核制度。
1、設備日常管理工作考核:各分廠、車間、科室等設備使用部門負責相關設備的日常點檢、保養和管理工作。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應做到:班前由操作人員認真檢查設備各個部位,按規定加油潤滑,做到潤滑“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正確、合理使用設備,班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野蠻操作;發生故障,應及時給予排除;下班前認真、清掃擦拭設備,符合設備維護的“四項要求(清潔、整齊、潤滑、安全)”。檢查中發現違反以上規定的,視情節輕重,每項罰款10-100元。
2、設備事故處理:設備發生事故后,應立即切斷電源,保持現場,通知工藝設備部,經鑒定后再進行處理。設備使用單位在事故發生后三日內認真填寫“事故報告單”。工藝設備部組織有關人員,根據“三不放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與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分析,做好原始記錄,簽署處理意見。根據事故性質和損失經濟價值大小給予賠償和一次性處罰。對事故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的,加重處罰。
3、精、大、稀、重點關鍵設備管理:精、大、稀、重點關鍵設備是本公司進行生產極為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嚴格執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和實行強制保養制度,以確保設備的完好運行。操作人員必須遵守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各班交接時應做好交接班記錄;合理潤滑、使用設備,潤滑油料必須嚴格按說明書的規定使用;生產中嚴禁超性能、超負荷使用設備,工作中發現問題逐級反映、及時解決。檢查中發現違反以上規定的,視情節輕重,每項罰款20-200元。
4、特種設備的管理考核:特種設備必須是完好運行,嚴禁帶病作業,并定期檢查和清掃。特種設備的駕駛、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操作訓練和考試合格后才能駕駛操作。操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嚴禁超負荷、超規定使用設備。其中行車必須嚴格進行日點檢并做相應的記錄;叉車一車一帳,并做好維護和維修記錄。檢查中發現違反以上規定的,視情節輕重,每項罰款20-200元。
5、自查工作考核:各設備使用部門應組織人員做好本單位設備的自查工作,主要對設備的合理使用及日常維護保養情況進行檢查。按設備維護“四項要求”進行檢查評定,做好檢查記錄,并根據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
工藝設備部負責對各部門設備的管理、使用、維護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并組成專門的檢查小組,對各部門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情況循環檢查,檢查結果進行通報。
篇2:設備管理檢查考核評比獎懲制度
1、崗位操作工按所在崗位的設備操作規程,崗位責任制規定的檢查內容和次數進行檢查。
2、維修工根據設備技術要求和有關對各類設備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的規定,定期對各類設備進行檢查、保養、維修。
3、各有關單位分管設備管理的干部及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日對全礦井上、井下在用設備根據有關標準進行抽查。
4、各采掘監區設有分管設備的生產輔助單位,每月至少組織兩次對本單位分管設備的檢查評比活動。
5、機電科每月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全面大檢查。
6、上述各類檢查評比中發現的問題,須于當月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依照有關規定同時下達扣罰通知單。
7、機電科專職設備管理員每月抽查設備的綜合情況與每月一次的全礦機電設備全面檢查情況綜合后,作為對各分管設備單位當月獎懲的依據,于每月進行全礦全面考核獎懲時依照當前具體的“機電管理考核細則”的規定兌現。
8、機電科協助礦領導每年進行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總結,組織一次全礦性的機電設備管理獎懲評比表彰活動,對先進單位及個人隆重進行表彰獎勵,同時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鞭策后進趕先進。
篇3:設備管理制度內容考核辦法
第一條:制定設備管理制度目的
為進一步加強設備管理,提高設備完好率,堅持“維護、保養、點檢、預修”和“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按照集團創建一流企業的要求,根據**煤礦選煤部的實際,設備新、人員新、工藝新的特點,引導廣大職工愛崗敬業,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主人翁精神,全員參與設備管理,責、利共擔,充分認識設備完好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前提,使設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制度適用范圍
包括選煤部所屬的各種機電主體設備,輔助設備。
第三條:管理制度內容
車間所屬設備、備件及相關物品要看管好。
1、強化設備的日常點檢、維護、保養。
2、保設備完好率,要合理、有預見性的安排檢修。
3、發生設備事故要全力搶修并及時分析處理。
4、備品備件要及時計劃,并整理相關資料。
5、檢修作業時,維修、崗位密切配合,保質量、保進度。
6、現場設備要保持清潔,各車間物品擺放要整齊。
第四條:制度要求及考核內容
要求廣大職工正確處理生產和設備的關系,強化設備的點檢和維護保養,減少設備事故的發生,特別是備用設備必須起到備用作用。杜絕人為因素造成的設備事故。
1、記錄不清、不完整,每次罰款100-200元。
2、因點檢不到位,如地腳或連接螺栓松動、缺潤滑油、三角帶未及時更換、皮帶撕裂、發現隱患未及時通知調度等等,造成設備損壞事故,視情節輕重,罰款100—1000元,扣10-50分。
3、違章操作,誤操作造成設備事故,罰款200—1000元,扣20-50分。
4、造成重、特大事故,如燒大瓦,同步機進水、進雜物導致損壞,濃縮機壓耙子,或影響6、全線停車的其他設備事故,視情節嚴重,罰款1000—5000元,扣600分。
5、所轄區域備件及物品丟失,按價賠償。
6、自盜行為,廠內下崗或按建管處有關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