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煉鋼廠燃油管道及煤氣管道安全管理規定

煉鋼廠燃油管道及煤氣管道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25 閱讀 2707

1燃油管道是否采用伴熱和保溫措施,應根據油品種類、粘度一溫度特性曲線及當地氣溫情況來確定。

2燃油管道施工完畢,應進行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一般采用液壓試驗,試驗要求應符合GB50235的規定。

3煤氣進入車間前的管道,應裝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在管道隔斷裝置前、管道的最高處及管道的末端,應設置放散管;放散管口應高出煤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m,且應引出廠房外。

4車間煤氣管道的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應符合GB6222的要求。

5煉鋼車間煤氣間斷用戶,不宜使用高爐煤氣或轉爐煤氣。

篇2:燃油氣管道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油(氣)管道輸送系指利用管道將燃油、氣從油(氣)卸料站/碼頭或輸送管線輸送至生產系統輸送的過程。

第二條油(氣)管道工程的勘察設計者、供應商、承包商應具有與所承攬油(氣)管道勘察設計、供應和工程施工相適應的合法資質。

第三條管道工程的勘察設計者、供應商、承包商應實行安全、環境與健康管理,具有良好的安全業績。

第四條在油(氣)管道工程勘察設計、供應、施工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國家和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設計規范及技術標準。

第五條管道工程項目中的職業安全衛生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六條使用燃油、天然氣作為一次能源的發電企業應按照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和《安全監督規定》設置安全監督管理機構,配置與管理內容相適應的人力和裝備,逐級建立安全管理網絡,完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

第七條安全管理機構職責

(一)負責貫徹落實國家、集團公司關于油(氣)管道作業的有關法規、規范、標準及規章制度;負責制定本企業安全管理年度工作計劃;

(二)負責油(氣)管道工程建設項目安全衛生設施“三同時”的監督和油(氣)管道作業人員勞動保護、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歸口管理;

(三)負責制訂、修訂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編制職工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四)負責制定安全措施和隱患整改計劃,深入現場監督檢查,落實整改。

(五)主持制定安全應急計劃,并建立完善應急指揮和救助系統;

(六)負責油(氣)管道事故的調查、處理、上報和統計工作;

(七)負責鍋爐、壓力容器等關鍵設備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八)負責安全考核評比工作,開展安全科技成果交流,推進安全科技進步,積極組織各種安全活動,協調有關問題。

第八條使用燃油、天然氣作為一次能源的發電企業應建立實施安全管理體系,并有效運行。

第三章運行管理

第九條油(氣)管道的安全衛生設施應與主體工程一樣進行“三同時”預評價和竣工驗收。

第十條油(氣)管道投產前應制定投產方案,投產方案內容包括制定投產方案的依據、各項投產工作的具體計劃、組織機構、投產程序及各階段的要求、工藝運行參數、投產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第十一條油(氣)管道投產前應進行試運行。投產試運行分單體及整體試運行,各項試運行工作應嚴格按投產方案進行。

第十二條油(氣)管道整體試運行應在系統試運合格后進行。燃油輸送管道應以水為介質;天然氣輸送管道應以氣體為介質。整體試運行各項技術指標全部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第十三條投入正常運行的油(氣)管道,應按運行調度管理工作程序執行。

第十四條管道使用部門應建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巡檢制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內容主要包括:

(一)管道的工藝流程圖及操作工藝指標;

(二)開停操作程序;異常情況處理措施及匯報程序;

(三)防堵、防凝安全要求;清管操作程序。

第十五條油(氣)管道所輸送介質及各種添加劑應認真分析,確定其理化性質及腐蝕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減少管道內腐蝕。

第十六條天然氣管道的輸送應符合SY/T5922《天然氣輸送管道運行管理規范》的規定;含硫天然氣管道的輸送應符合SY6457《含硫天然氣管道安全規程》的規定;含硫干氣輸送應符合SY6506

《含硫氣田干氣輸送安全生產管理規定》的規定。

第十八條油氣管道安全裝置的設置應包括管道泄漏檢測報警、可燃氣體泄漏檢測報警、火災報警、水擊保護、超溫和壓力異常報警、自動停泵和壓力泄放、陰極防護系統等。

第十九條火災與可燃氣體報警系統,每年應進行一次校驗;便攜式氣體檢測儀應按標準要求配齊,每年進行一次校驗和維護。

第二十條生產設備或工藝設施的安全裝置應有專人負責,并經常檢查。第二十一條應急關斷系統應保持完好,每年進行一次校驗。

第二十二條油(氣)管道(干線)應設置陰極保護裝置,并定期進行檢測。

第二十三條油氣管道的檢查與保護應嚴格執行國務院《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條例》,并按規定進行巡檢。

第二十四條在汛期應對管道穿跨越段、截斷閥等進行安全檢查。

第二十五條使用燃油、天然氣作為一次能源的發電企業應制定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填寫演練記錄。應急預案主要包括管線斷裂、設備故障、可燃物質泄漏、火災與爆炸、人員中毒、地震與洪水、人員應急撤離等。

第二十六條油氣管道的搶、維修作業應嚴格執行作業安全規程和應急預案的要求。

第二十七條油氣管道修復和改造,應選用具有相應資質證書的施工單位,施工完工后出具竣工資料。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質量檢驗部門應進行監督檢驗。

第四章管道檢測

第二十八條油(氣)管道使用單位應制定定期檢測計劃,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后實施。管道使用單位應建立完善檢測檔案。

第二十九條油(氣)管道技術檢測單位應取得國務院石油工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相應資質,并對檢測結果負責。

第三十條油(氣)管道分為一般檢測(外觀監測)和全面檢測:

(一)一般檢測內容包括管道損傷及變形、管道防腐層和絕熱層、管道附件和安全裝置、管道防護帶和覆土、管道標志樁、錨固墩、測試樁、圍柵、拉索、標志牌和電法保護系統;

(二)全面檢測內容包括一般檢測的所有內容和管道測厚、土壤腐蝕性參數測試、雜散電流測試、管道監控系統檢查及管內腐蝕介質測試。

第三十一條油(氣)管道應按檢測周期進行檢測。一般檢測應每年至少一次;在新建管道投產三年內應進行全面檢測,以后視管道運行安全狀況每五年檢測一次,最長不超過八年檢測一次;對停用一年以上再啟用的管道應進行全面檢測;對多次發生事故、防腐層損壞嚴重、修理、修復和改造后、受自然災害破壞以及投用超過十五年的管道,全面檢測周期應適當縮短。

第三十二條油(氣)管道在檢測前應制定詳細的檢測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

第三十三條從事無損檢測的人員應持有有效證件且在資格證書允許范圍內工作。

第五章輸油(氣)站

第三十四條輸油(氣)站應建立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和機動車輛進站管理、外來人員安全管理、崗位責任制和領導干部安全承包責任制等制度。

第三十五條輸油(氣)站的生產區與生活區應隔開,生產區應實行封閉化管理,并有明顯的安全防火警示標志。

第三十六條輸油(氣)站生產區內,禁止使用汽油、輕質油、苯類溶劑等擦洗地板、設備和衣物。

第三十七條輸油(氣)站危險區域內的電氣設備、電纜、儀表、控制系統以及在危險區內使用的便攜式燈具、測試儀器儀表等,應符合該危險區防爆等級要求。

第三十八條輸油(氣)站生產區域應做到“三清”、“四無”、“五不漏”。第三十九條輸油(氣)工藝

(一)輸油(氣)工藝的各項運行參數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嚴格執行各項工藝安全操作規程,防止出現管線憋壓、凝管、油罐抽空或溢罐等事故的發生;

(二)輸油(氣)站設有的高、低壓泄壓閥應完好投用,并按規定定期檢驗;

(三)工藝管線的涂色符合標準,防靜電連接符合規范要求;

(四)電動閥門符合防爆要求,限位開關及零部件靈活、好用,有編號、無滲漏;

(五)遇有著火、爆炸、跑油等緊急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并加強上下站間的聯系,同時由調度向上級匯報。

第四十條輸油(氣)泵管理

(一)輸油(氣)泵房內電氣設備、照明燈具、操作開關等符合防爆要求。非防爆電機與輸油(氣)泵房的隔墻應符合防爆要求;

(二)輸油(氣)泵的啟停操作應嚴格執行調度命令,在調整運行參數時應加強崗位之間的聯系;

(三)輸油(氣)泵、電機的潤滑油壓力報警完好可靠;

(四)轉動設備的聯軸器防護罩完好,設備接地良好;

(五)輸油(氣)泵應定期進行潤滑、維護保養。

第四十一條各類安全檢測報警系統應按規定定期檢測,并建立臺賬。

第四十二條輸油(氣)站區內的施工與檢修作業應按公司有關規定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

篇3:煉鋼廠燃油管道煤氣管道安全管理規定

1燃油管道是否采用伴熱和保溫措施,應根據油品種類、粘度一溫度特性曲線及當地氣溫情況來確定。

2燃油管道施工完畢,應進行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一般采用液壓試驗,試驗要求應符合GB50235的規定。

3煤氣進入車間前的管道,應裝設可靠的隔斷裝置。

在管道隔斷裝置前、管道的最高處及管道的末端,應設置放散管;放散管口應高出煤氣管道、設備和走臺4m,且應引出廠房外。

4車間煤氣管道的強度試驗和嚴密性試驗,應符合GB6222的要求。

5煉鋼車間煤氣間斷用戶,不宜使用高爐煤氣或轉爐煤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