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動力部考核制度

動力部考核制度

2024-07-25 閱讀 9711

第一章總則

考核目的

第一條、為加強本部門管理,建立強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為人員調配、薪資調整、人事異動、培訓及獎金分配提供依據,保證部門總體目標的實現,實現部門高速、穩健運作,為員工穩步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特制定本制度。

考核意義

第二條、考核是為了促進考核者與被考核者之間的工作交流和思想交流,使溝通與反饋形成制度??己擞欣诳己苏呒皶r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部門從總體上把握員工目前的工作現狀與思想現狀,獎優罰劣,合理分配,從而充分開發人力資源優勢,進而完成本部門管理目標。

適用范圍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部門全體在崗員工(部門負責人由公司上級進行考核)。

第四條、試用員工工作標準遵照本制度規定的各項考核要求執行。

考核原則

第五條、務實原則:務實是考核工作成績的標準。

第六條、量化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本考核制度盡量采取量化的方式對崗位職責及崗位質量職能進行分解,不可量化如工作態度、職業行為準則的執行情況等盡量用事實進行說明,并按照一定標準折算成分數。

第七條、公正原則:考核者與被考核者對考核過程中所反映的事實應采取客觀公正的態度,盡量降低考核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部門負責人對各組的考核公正性進行監督。

第二章考核執行體系

對象分類

第八條、根據本部門各崗位工作職責特點,將考核對象分為三類:

1、文職級員工(指助理、技術工程師)

2、組長級員工(指各組長和各組指定負責人)

3、技術級員工(指值班員、維修員)

考核內容

第九條、考核內容包括工作業績、工作態度、行為規范執行情況三方面。其中,工作業績考核得分所占比重為80%,工作態度考核得分所占比重為20%,行為規范考核得分所占比重為10%。

業績考核重點

第十條、1、文職級員工業績考核重點突出崗位質量職能、成本控制執行情況及工作效率、工作完成質量方面;2、組長級員工的業績考核重點突出小組管理效果、月度重點工作計劃完成情況及與相關單位的協作配合方面;3、技術崗位員工業績考核重點突出崗位質量控制、生產效率方面、及臨時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工作態度考核重點

第十一條、工作態度考核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主要從紀律性、責任心、協作性、主動性四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各級員工的工作態度由各員工直接上級評價、部門負責人審核,部門負責人的工作態度由廠長直接評價得出。

行為規范考核重點

第十二條、主要以《職業行為準則》中的自19條為主要考核重點,以勞動紀律監察結果及各單位反饋信息為依據進行考核。

考核方法

第十三條、考核采用分層次、交叉監督的方法,即由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級對其工作績效、工作態度進行檢查評定,并結合與其崗位有業務聯系的其它員工反饋的信息評價其工作執行情況(如管理職務的管理行為及工作方法須參考被管理者的意見進行考核),行為規范執行情況根據勞動紀律監察結果得出。

第十四條、部門負責人將隨時對考核者的客觀性、公正性進行檢查,并將結果記錄在冊,作為對考核者的工作評價內容之一。

第十五條、工作業績和工作態度的考核的扣分和加分項均需提供具體事實或現象說明,考核結果需知會當事人??己藭r需附有當事人簽名和確認。

考核標準

第十六條、考核標準見各崗位績效評定標準、工作態度評定標準、行為規范評定標準。

考核執行時間

第十七條、考核周期:工作業績和工作態度實行每月考核一次、行為規范實行每季度綜合考核一次。

考核組織

第十八條、部門負責人負責考核制度的起草、修訂、解釋工作;考核反饋信息、數據的統計整理工作;考核執行過程監察工作;考核申訴意見的處理工作。

第十九條、部門每一位員工既是被考核者,也是考核執行人,有權對下屬員工和業務聯系較緊的其它員工的工作業績和表現進行評定,同時也有義務接受直接上級和其它員工的考核與監督.

第三章考核結果應用

考核結果體現形式

第二十條、考核結果以考核分數形式體現,即考核分數=總分100-扣分項+加分項。

結果應用

第二十一條、當月考核結果與考核獎金掛鉤,其具體實施為:

1、考核分在95分(含95分)以上的,不扣當月考核獎金。

2、考核分在95到85分(含85分)的,每多扣一分,扣5元考核獎金(即實際考核獎金=每月考核獎金-(95-實得考核分)*5元)。

3、考核分在85到70分(含70分)的,扣除當月考核獎金的50%。

4、考核分在70分以下的,扣除當月全部考核獎金。

5、考核分超過100分的,每多一分,獎勵5元。

第二十二條、員工的考核結果為人員調配、薪資調整、人事異動、培訓及獎金分配提供依據,詳細情況另定。

反饋與申訴

第二十三條、考核者須將考核結果反饋給被考核者,內容包括肯定成績,指出不足、改進建議等;反饋是雙方的,尤其是進行考核溝通時,考核者應留出充分的時間讓被考核者發表意見。

篇2:設備動力部門安全生產職責

設備動力部門是企業領導在設備安全運行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對本企業設備安全運行負有具體指導、檢查責任。

(1)負責本企業各種機械、起重、壓力容器、鍋爐、電氣和動力等設備的管理,加強設備檢查和定期保養,使之保持良好狀態。

(2)制定有關設備維修、保養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并負責貫徹實施。

(3)執行上級部門有關自制、改造設備的規定,對自制和改造設備的安全性能負責。

(4)確保機器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齊全、靈敏、有效,凡安裝、改裝、修理、搬遷機器設備時,安全防護裝置必須完整有效,方可移交運行。

(5)負責安全技術措施項目所需設備的制造和安裝,列入固定資產的設備,應按固定設備進行管理。

(6)參與重大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作出因設備缺陷或故障而造成事故的鑒定意見。

篇3:設備動力部門生產部職責

1.對設備、動力的安全運行負主要管理責任

2.制訂各種生產設備設施、工具的安全操作規程,以為設備維修、保養及施工方面的安全規程和管理制度。

3.負責設備設施的日常安全管理,保持其良好的安全技術狀態。

4.負責對特種設備、安全防護裝置、防塵防毒設施、強檢計量儀器的檢查、校驗和送檢,負責建立特種設備檔案,辦理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

5.組織設備安全檢查,及時整改設備設施中存在的事故隱患。

6.在制訂設備制造、安裝、運行、更新、改造方案和編制設備檢修計劃時,應制訂安全衛生措施,并監督實施

7.參加人身傷害、設備故障事故調查,作出事故原因分析,提出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