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煮爐工作標準

煮爐工作標準

2024-07-25 閱讀 4750

一、煮爐適用情形及時間確定

1.新裝鍋爐或受壓部件經過大修或改造的鍋爐,通過煮爐可以除去內部的鐵銹、油脂和污垢,防止蒸汽品質惡化和保證鍋爐的安全運行,并使鍋爐能得到應有的熱效率。一般當爐墻灰漿含水率降低到10%或烘爐后期即可進入煮爐階段,與烘爐同時進行,以縮短烘爐和煮爐時間并節約能源。

2.煮爐可以在烘爐后緊接著進行,也可以在烘爐后期同時進行。

二、蒸汽鍋爐的煮爐

1.煮爐藥劑

煮爐藥品為氫氧化鈉和磷酸三鈉,其加藥量應根據鍋爐內部情況而定。

(1)鐵銹較少的新鍋爐加氫氧化鈉2~3kg/t鍋水、磷酸三鈉2~3kg/t鍋水。

(2)鐵銹較多的新鍋爐加氫氧化鈉4~5kg/t鍋水、磷酸三鈉3~4kg/t鍋水。

(3)有鐵銹和水垢的鍋爐加氫氧化鈉5~6kg/t鍋水、磷酸三鈉5~6kg/t鍋水。

2.煮鍋方法與操作

(1)先將煮爐藥品用水溶化攪勻,配成質量分數為20%的溶液。加藥時,鍋爐應保持最低水位,然后將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鍋爐內。加藥后,向鍋爐內上水至最高水位。

(2)加熱升溫,緩慢地使鍋水沸騰,產生的蒸汽可經空氣閥或抬起的安全閥排出。

(3)調整燃燒及空氣閥(安全閥)的開度,使鍋爐維持在25%工作壓力和5%~10%蒸發量情況下6~12h。

(4)減弱燃燒,將鍋爐內壓力降到0.1MPa,讓定期排污閥逐個排污一次,并補充給水或加入未用完的藥溶液。

(5)加強燃燒,將壓力升到50%的工作壓力,維持5%~10%蒸發量6~20h。

(6)再減弱燃燒進行降壓,使定期排污閥再次逐個進行排污,并補充給水。

(7)將鍋爐內壓力升到75%的工作圾力,維持5%~10%蒸發量6~20h。

(8)煮爐期間,鍋爐水位應控制在最高水位,這樣凈化面積就可大一點。水位降低時,及時補充給水。為保證煮爐效果,每隔3~4h取樣分析鍋水的堿度和磷酸根的含量,并及時進行調整。鍋水堿度如低于50mmol/L,應向鍋內補充加藥。

(9)當磷酸三鈉的含量趨于穩定時,煮爐便可結束。一般煮爐時間需要1~3天,煮爐時間長短與爐型、容量大小和銹蝕及油污程度有關。

(10)煮爐結束后,將爐膛內余火熄滅,待鍋水冷卻后全部放出,并用清水將鍋爐內部刷洗于凈,刷洗完畢,還要對鍋筒及集箱內壁進行檢查,徹底清除雜物及污垢,擦去附著物后金屬表面應無銹斑,管路與閥門應清潔無堵塞,即為煮爐合格。

(11)檢查合格后,重新向鍋內上水,并點火使鍋爐進入正常運行。

三、熱水鍋爐的煮爐

1.熱水鍋爐與蒸汽鍋爐一樣,在運行前也要進行煮爐工作。其煮爐工作方法和投藥品種及數量與蒸汽鍋爐相同。但煮爐時鍋水溫度應控制在95℃以下而不致產生蒸汽。放氣閥自始至終應開啟,絕對禁止關閉,若有蒸汽從放氣閥排出時,應向鍋爐補水至放氣閥出水為止。

2.對于小型熱水鍋爐,將質量分數為20%的藥液送入鍋爐,鍋爐與系統均充滿水。啟動循環水泵和燃燒設備,使水在采暖系統內循環,將鍋爐水溫加熱到95℃以下,維持運行2~3天。

3.煮爐結束后,也應使鍋爐緩慢降溫冷卻,水溫降至50℃以下,停止系統水的循環,并將水排至安全地點,用清水徹底清洗鍋爐并將水放掉,進行檢查,其合格標準與蒸汽鍋爐相同。

篇2:保安崗位考核標準

  保安崗位考核標準

  一、考核目的

  1. 激發保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2. 提高保安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3. 為保安人員的薪資調整、晉升和獎懲提供依據。

  4. 優化保安隊伍的整體素質,確保公司安全穩定。

  二、考核內容與分值

  1. 考勤考核(10分)

  (1)遲到、早退、曠工,每次扣1分。

  (2)請假需提前辦理手續,病假、事假按公司規定辦理,未經批準無故缺勤,每次扣2分。

  (3)加班、值班表現良好,每次加1分。

  2. 崗位職責考核(50分)

  (1)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執行工作指令,不推諉、敷衍(5分)。

  (2)維護公司形象,禮儀規范,舉止文明(5分)。

  (3)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注意個人衛生,統一著裝(5分)。

  (4)熟練掌握保安業務知識,熟悉公司情況,能正確執行保安任務(10分)。

  (5)積極排查安全隱患,及時處理突發事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15分)。

  (6)做好車輛、人員出入登記和檢查工作,確保公司安全(5分)。

  3. 業務技能考核(20分)

  (1)能夠正確使用各類消防器材、設備,熟練掌握消防知識(5分)。

  (2)具備一定的安防設備操作能力,能夠熟練使用對講機、監控等設備(5分)。

  (3)掌握一定的防衛和擒拿技能,能夠應對突發事件(5分)。

  (4)熟悉急救知識,具備基本的急救技能(5分)。

  4. 客戶服務考核(10分)

  (1)熱情接待來訪人員,做到禮貌、周到、耐心(3分)。

  (2)及時回應內部員工的需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3分)。

  (3)善于傾聽意見和建議,持續改進工作(2分)。

  (4)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有效協調各方關系(2分)。

  5. 團隊協作考核(10分)

  (1)主動協助同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務(3分)。

  (2) 積極參與團隊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3分)。

  (3)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團隊改善工作(2分)。

  (4)勇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樹立良好榜樣(2分)。

  三、考核方式與周期

  1. 考核方式:采取上級評價、同事評價、下級評價、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保證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

  2. 考核周期:每月進行一次考核,于次月5日前完成。

  四、考核結果與應用

  1. 考核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2. 考核結果作為保安人員薪資調整、晉升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3. 連續三個月考核結果為優秀的保安人員,給予一定的獎勵;連續三個月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保安人員,給予警告或辭退處理。

  4. 考核結果應及時反饋給保安人員,幫助他們找出差距,提高工作能力。

  五、考核管理與監督

  1. 保安隊長負責組織實施保安崗位考核工作,確保考核的公平、公正。

  2. 各級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考核工作的監督檢查,防止徇私舞弊、打擊報復等不良現象。

  3. 任何員工對考核結果存在異議,可在考核結果公布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提出申訴,由保安隊長進行調查核實,必要時上報公司高層處理。

  通過建立健全保安崗位考核標準,可以有效地激發保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保安服務質量,確保公司安全穩定。各保安人員應自覺遵守考核規定,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篇3:物業收費標準公示制度

  物業收費標準公示制度

  一、前言

  為了加強對物業收費的監管,保護業主合法權益,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建立透明、公正的物業收費制度,特制定本《物業收費標準公示制度》。

  二、目的和意義

  1. 目的:確保物業收費公開透明,合理合法,提升物業服務質量,滿足業主合理需求。

  2. 意義:

  a. 保護業主權益:通過公示制度,使業主了解收費項目和標準,減少不合理收費情況的發生,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b. 強化監督管理:公示制度使物業公司、相關部門及社會公眾能夠監督物業收費情況,防止亂收費現象的發生,提升管理水平。

  c. 增加透明度:公示物業收費標準,使業主充分知曉自己所應承擔的費用,并且有權利進行監督和申訴。

  三、公示內容及方式

  1. 公示內容:

  a. 收費項目:詳細列明物業收費的具體項目,包括但不限于物業管理費、能源費、設備維護費、環境衛生費等。

  b. 收費標準:明確各項收費標準的具體金額,并在金額上進行公示,以確保業主能夠清楚明了所需支付的費用。

  c. 繳費周期:指明各項費用的繳費周期,例如按月、按季、按年等。

  d. 繳費方式:說明物業費用的繳納方式,例如銀行轉賬、現金繳納、支付寶繳納等,并提供繳費賬號和聯系方式。

  2. 公示方式:

  a. 物業公司官方網站:在物業公司官方網站上設立專欄,公示收費項目和標準,并及時更新。

  b. 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通過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等形式,向業主公示收費項目和標準,并接受業主的監督和建議。

  c. 物業服務中心:在物業服務中心設立公示欄,展示物業收費項目和標準,并保持內容的及時更新。

  四、公示流程

  1. 制定公示計劃:物業公司按年度制定公示計劃,明確公示內容、時間和方式,并提前公示計劃。

  2. 公示內容準備:物業公司準備相關收費項目和標準的詳細資料,包括具體金額、繳費周期、繳費方式等。

  3. 公示發布:按照公示計劃,將公示內容發布在物業公司官方網站、業主大會或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中心等地方,并保持內容的及時更新。

  4. 監督與申訴:業主和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公示渠道進行監督和申訴,物業公司對于監督和申訴情況應及時處理并做出解釋。

  五、公示監督與管理

  1. 審計監督:相關部門可以對物業收費標準進行審計,確保物業公司收費合理、合法。

  2. 業主監督:業主有權對物業收費標準進行監督,對不合理情況進行投訴和申訴,并物業公司應及時處理。

  3. 物業公司自查與自糾:物業公司應定期自查物業收費情況,對不合理收費進行自糾,并及時改正錯誤。

  4. 責任追究:對于違反公示制度的物業公司及相關單位和個人,應依法追究責任,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罰款等。

  六、附則

  1. 本制度由物業公司負責解釋和執行,由相關部門進行監督和管理。

  2. 物業公司應做好公示渠道的維護,保證收費標準的實時更新,并及時回應公眾的監督和申訴。

  3. 本制度自實施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