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管理制度
1.目的和范圍
1.1目的
為加強本公司模具管理,延長模具使用壽命,確保產品質量,特制定此制度。
1.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生產部、生產車間對模具的使用與管理。
2.職責
2.1技質部負責提供模具的圖紙技術要求;
2.2生產車間負責模具的使用,維護保養和維修工作。
3.工作要求。
3.1模具的制作
技質部根據產品特性和技術要求,繪制模具草圖,由生產部加工;
3.2模具的檢驗
模具加工好后由技質部檢驗,如合格驗收入庫,由生產部登記編號,并填寫《模具清單》;
3.3模具的使用
模具使用應小心作業,確保其性能穩定,切忌粗魯作業。
3.4模具的維修
1)模具在作用過程中,因批量不合格或有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時,操作人員應及時填寫《模具維修記錄單》找維修員維修。
2)修理后的模具交操作工試模一定的產品經檢驗合格后,維修人員在《模具維修單》上簽名,相應車間簽收。
3.5模具的修改
1)因產品工藝變更需修改的模具,由技質部提供修改要求,生產部加工。
2)修改后的模具由生產部檢驗。
3.6模具保養
1)使用車間對卸下的模具定置擺放,編號、標識。
2)經常對模具清理油垢、碎屑、刷防銹油。
4.記錄
《模具清單》
《模具維修記錄單》
篇2:模具管理制度規定
模具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和生產任務能否如期的完成的關鍵設備,為了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如期完成生產任務,對模具必須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分成三個部分:
1.模具出、入庫
1.1廠部設一名模具管理員,對廠里的所有模具進行管理,包括出、入庫,模具的狀態,模具臺帳的建立,模具的交接等。
1.2模具管理員應對所有庫內及在用、在維修的模具進行登記注冊,并填寫《工裝、模具臺帳》。
1.3模具管理員應對所有模具的使用和維修情況詳細記錄在《模具使用、維修記錄》內。
1.4模具管理員應對庫內每副做好“待修”、“完好”、“報廢”等相應的標識,以便能及時了解該模具的狀態。
1.5模具入庫均應由經辦人簽名,并告知該模具的現狀,管理員應對該模具作出是否修理的決定,如需修理,則由管理員通知模具工進行維修。
1.6模具出庫時也要辦理交接手續,由管理員告知該模具的狀態,以使注塑工能引起注意。
1.7入庫時模具應由交接人和管理員共同將模具放入到制定的模具架上,防止意外碰傷,并且擺放整齊。
1.8對入庫的模具,管理員應進行保養、維護,防潮、防銹。
1.9對出、入庫時經辦人未簽名的及未告知該模具狀況或隱瞞實情的,經查實,每次處罰10元。
1.10以上條款由管理員工作失誤或不到位的,造成損失或事故的,經查實,按情節進行處罰。
2.試模
2.1對剛修好的模具進行試模前,應由模具工將模具內該干凈的部位察干凈,該潤滑的要潤滑,檢查模具內有無異物,否咱造成物料浪費或出現事故一經查實,由模具工維修工承擔責任。
2.2試模由模具車間負責,模具試好后應留樣、填單、入庫;如需立即使用,經首檢留樣、填單后叫注塑工。
2.3試模期間,如果正常操作,導致模具損壞,應分析原因,如模具工不能正確解釋原因,則由模具工負相應的責任;如違章操作則負全責。
3修模
3.1模具的維修由模具工負責。
3.2注塑工在注塑過程中發現模具原因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時,自己能解決的小問題自己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應填寫《設備(模具)維修單》。
3.3卸下來大修的模具應在給定的時間內按時、保證質量完成。
3.4獎勵辦法:
獎:對一次性按時試模通過的獎勵30元;
罰:對沒有按時或需二次以上試模的每次罰30元。
本獎罰的金額每月月底上報,發工資時一起結算,以記錄為準。
篇3:(模具)設備修理檢驗制度
1、設備應按“設備維修制度”實行維修保養和修理,使用者應及時向生產、設備部門提請修復。
2、設備(含模具)大修后應按設備出廠精度要求,嚴格檢驗,并填寫檢驗記錄,受檢合格后,在大修設備完工通知單上簽字。
3、使用中的高、精、關鍵設備配合生產、設備部門進行精度定期。檢查。
4、模具修理有公司指定專門修理人員進行修理。
5、未經修理不得使用,擅自使用由使用人負責一切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