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煙煤及混合煤噴吹一般安全規定

煙煤及混合煤噴吹一般安全規定

2024-07-25 閱讀 3291

李川

1煙煤及煙煤與無煙煤的混合噴吹系統,其新建、擴建和改造工程的設計、施工與驗收,以及操作、維護、檢修和管理,應符合GB16543的規定。

2煙煤與無煙煤應分別卸入規定的原煤槽。車號、煤種、槽號均應對號,并做好記錄。槽上下部位的槽號標志應明顯。大塊、雜物不應卸入槽內。原煤的槽內貯存時間:煙煤不超過2天;無煙煤不超過4天。

3制備煙煤時,其干燥氣體應采用惰化氣體;負壓系統末端氣體的含氧量,不應大于12%。

4磨制煙煤時,磨煤機出口、煤粉倉、布袋除塵器、噴吹罐等的溫度應嚴格按設備性能參數控制;對于煤源穩定,并能嚴格控制干燥劑氣氛和溫度的制粉系統,該溫度限界可根據煤種等因素確定。

5煙煤和無煙煤混合吹時,其配比應保持穩定;配比應每天測定一次,誤差應不大于±5%。

6煙煤和混合煤輸送和噴吹系統的充壓、流化、噴吹等供氣管道,均應設置逆止閥;煤粉輸送和噴吹管道,應有供應壓縮空氣的旁通設施;噴吹煙煤或混合煤時,應另設氮氣旁通設施。

7噴吹煙煤和混合煤時,倉式泵、貯煤罐、噴吹罐等壓力容器的加壓、收塵和流化的介質,應采用氮氣或其他惰化氣體。

8煙煤噴吹系統,應設置氣控裝置和非電動順序控制系統,超溫、超壓、含氧超標等事故報警裝置,還應設置防止和消除事故的裝置。

篇2:煙煤及混合煤噴吹安全規程

1、煙煤與無煙煤應分別卸入規定的原煤槽。車號、煤種、槽號均應對號,并作好記錄。大塊、雜物不應卸入槽內。煙煤在槽內的時間不應超過2天,無煙煤不應超過4天。

2、制備煙煤時,應采用干燥惰化氣體;負壓系統末端氣體的含氧量不大于12%。

3、磨制煙煤時,磨煤機出口、煤粉倉、布袋除塵器、噴吹灌的溫度應嚴格按設備性能參數控制。

4、煙煤和無煙煤混合噴吹時,配比應保持穩定;配比應每天檢測一次,誤差不應大于±5%.

5、煙煤和混合煤與噴吹系統的充壓、流化、噴吹等供氣管道均應設置逆止閥。煤粉輸送和噴吹管道應有供應壓縮空氣的旁通設施;噴吹煙煤或混合煤時,應另設氮氣旁通設施。

6、噴吹煙煤或混合煤時,倉式泵、儲煤灌、噴吹灌等壓力容器的加壓、收塵和流化的介質應用氮氣或氣體惰性氣體。

7、煙煤噴吹系統應設置氣控裝置和非電動順序控制系統,超溫、超壓、含氧超標等事故報警裝置,還應設置防止和消除事故的裝置。

篇3:氧煤噴吹一般安全規定

1用以噴吹的氧氣管道閥門及測氧儀器儀表,應靈敏可靠。

2氧氣管道及閥門,不應與油類及易燃易爆物質接觸。噴吹前,應對氧氣管道進行清掃、脫脂除銹,并經嚴密性試驗合格。

3高爐氧氣環管,應采取隔熱降溫措施。氧氣環管下方,應備有氮氣環管,作為氧煤噴吹的保安氣體。

4氧煤槍應插入風管的固定座上,并確保不漏風。

5氧煤噴吹時,應保證風口的氧氣壓力比熱負壓力大0.05MPa,且氮氣壓力不小于0.6MPa;否則,應停止噴吹。

6在噴吹管道周圍,各類電纜(線)與氧氣管交叉或并行排列時,應保持0.5m的距離。

7煤粉制備系統,應設有氧氣和一氧化碳濃度檢測和報警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