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架空和電纜線路上工作的安全措施(一)
第一節線路停電工作的安全措施
第148條線路停電工作,除應完成第三、四章規定的有關技術和組織措施外,還應遵守本章的規定。
第149條架空線路或電纜線路的產權屬于用電單位,并自行負責維護者,需由供電局變電站停電時,應事先與供電局用電監察科聯系并辦理停、送電手續。
第150條停電的安全措施完成后,應立即在已停電的線路開關處懸掛“禁止合閘,線路上有人工作!”的標示牌。線路上多組人員同時進行工作時,標示牌的數量應與工作班組數相同。嚴禁約時停、送電。
第151條工作結束后,工作負責人做完質量檢查,拆除所有的接地線,全部工作人員離開工作現場后,方可申請送電。一經申請送電,線路即視為帶電,任何人不得再登桿工作,如需要再進行工作,應重新辦理停電手續。
第二節土方工程
第152條在可能埋有地下電纜和各種管道的地方挖坑或挖電纜溝前應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查明地下設施的確實位置,做好防護措施。挖坑(溝)過程中應特別小心,盡量使用鐵鍬。無特殊措施時,不許使用機械、鎬、镩等工具。
第153條在土質松軟地帶挖坑時應有防止塌方的措施,如加擋板,撐木等。禁止由下部掏挖土層。
第154條在超過1.5米深的坑(溝)內向上擲土時,應注意防止土石落回坑內,砸傷工作人員。
第155條在居民區和通行道路附近挖的桿坑和電纜溝,應設圍欄或坑蓋,夜間懸掛紅燈。
第156條使用大镩挖坑時,應兩腿分開,站好位置,防止碰傷腳和頭部。
第157條挖電纜溝深度超過1米時,溝旁應隨時有人清土,兩側應清出走道。
第158條挖電纜溝應先檢查工具,挖溝時,人與人之間應保持安全距離,防止碰傷。
第159條遇有堅硬土層和開路面時,使用大錘和鐵桿應帶護目眼鏡。打錘人不應帶手套。扶釬人應蹲在打錘人的側面。
第三節登桿工作
第160條登桿前應先檢查桿根,是否超過安全期限,如超過安全期限或雖未過期限,但有疑問時,應檢查桿根是否牢固。遇有地面沖刷、起土、上拔的塌桿,應先培土夯實或支好架桿,打好臨時拉線(繩)后再行登桿。杉木桿糟朽桿徑二分之一以上者,或松木桿糟朽桿徑三分之一以上者,應打邦樁后再行登桿。新立電桿的桿基未夯實以前,禁止攀登。
第161條登桿前應檢查登桿工具,如腳扣、安全帶、梯子等是否牢靠。安全帶、腳扣、梯子、小繩等的機械強度應符合附錄二的要求。
一、使用腳扣應符合下列規定:
1.腳扣大小應與電桿的直徑相適應;
2.腳扣上必須有大、小皮帶,使用前應檢查是否完整無損。如有豁裂或糟朽應換好后再用;
3.使用膠皮腳扣登桿時,應檢查膠皮層有無脫落、離骨及平滑現象;
4.腳扣使用前,應檢查是否已摔過,如開口過大,過小或歪扭等,都應進行修理。
二、使用安全帶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安全帶使用前,應檢查有無腐朽、脆裂、老化、斷股等現象,所有鉤環是否牢固,帶上的眼孔有無豁裂;
2.安全帶上的鉤環應有保險裝置,防止自動脫鉤;
3.安全帶應拴在可靠處,禁止栓在橫擔、戧板,桿尖上以及將要撤換的部件上;
4.安全帶栓好后,首先將鉤環鉤好,保險裝置上好后再行探身或后仰,禁止聽響探身。在桿上轉位時,不應失去安全帶保護。
三、使用梯子應符合下列規定:
1.梯子的長度應與施工場所的高度適應;
2.梯子使用前,應檢查是否牢固,有無劈裂。竹、木梯登應為榫連接;
3.梯子的荷重應大于工作人的體重及所荷物的全部重量;
4.梯子豎立與地面的夾角以60度為宜。在光滑及冰凍地面上應有防滑措施;
5.梯子上的工作人員,不應探身,以防止重心偏移摔傷。同時必須把腿別在梯登中間,不要站在最上一凳上工作;
6.梯子應有專人扶著。梯子上有人工作時不應移動梯子根,且梯子下方不許過人;
7.梯子如架在導線上或金屬架構上,應有金屬鉤,金屬鉤與梯子連接必須牢固;
8.梯子不應架在箱、桶、平板車等不穩固的物體上;
9.桿上索梯子時,使用的小繩直徑不宜小于15毫米;
10.雙梯(高凳)下端應設有限制開度的拉練。高度超過4米時,下部應有人扶著,上邊工作人員應盡量拴安全帶作業。
第162條桿上、桿下傳遞工具、材料等,禁止上下拋擲,應用小繩傳遞。小繩禁止拴在安全帶上。
第163條高空作業人員(包括地面輔助人員)應一律戴安全帽。帽殼內無彈力網繩者不許使用。冬季可用皮、棉帽代替安全帽。
高空作業時,桿下不許站人,并應注意行人與車輛。
第四節在帶電線路鄰近或交叉處工作的規定
第164條在帶電線路桿塔上的工作,只能在與導電部分相絕緣的部位上進行,而且應與導電部分保持不小于表1規定的安全距離。
第165條在鄰近(或交叉)其它帶電線路工作時,工作人員與帶電線路的安全距離(包括跨越架子)不應小于下列數值:
10千伏,1.0米;35千伏,2.5米;
110千伏,3.0米;220千伏,4.0米。
檢修的線路應可靠接地。
第166條如果停電檢修的線路在另外一帶電線路上方,原則上應將下方帶電線路停電,否則應制訂安全措施,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一、帶電與停電導線之間的安全距離符合第165條的規定;
二、必須在帶電線路上方搭跨越架或用高車等設備,并應有防止導線脫落、滑跑的措施。
第167條使用絞車等牽引工具時,應接地。拆導線時,亦要將所拆的導線接地,以防止感應電壓。
第168條檢修線路中某一段與帶電線路鄰近、平行時,應在檢修的線路靠近帶電線路的線段上掛好接地線。鄰近帶電的桿塔應掛有“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第169條遇有檢修線路與帶電線路平行段較長時,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應向參加工作的人員指明哪是檢修的線路,哪是帶電的線路,并使全體工作人員辨認清楚無誤后,才能登桿工作,并應在帶電線路的轉角或地形有變化處的電桿上懸掛“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的標示牌。
第170條同桿并架的線路,一路帶電一路檢修時,應設有專人監護。
第171條鄰近帶電線路的停電工作,使用非絕緣繩索時,至帶電導體的距離不應上于以下規定:
10千伏,1.0米;35千伏,2.5米;
110千伏,3.0米;220千伏,4.0米。
第172條在與帶電線路上方交叉的線路上進行檢修并松動導線時,應在交叉處架設跨越架(或用高車),其架寬應比線路橫擔長出3米,并和線路中心位置相一致。跨越架兩端應有欄線柱。
第五節立、撤電桿工作
第173條立、撤電桿工作要設專人統一指揮。開工前,應講明施工方法和聯系信號。工作人員應有明確分工。在居民區或交通道路上立、撤電桿時,應設專人看管行人和車輛。
第174條立、撤電桿要使合格的起重工具,施工前,應在現場檢查機具是否良好。禁止過載使用。
第175條立、撤電桿過程中,桿坑內禁止有人工作。除指揮人及有關人員外,其他人員應撤至距桿坑1.2倍桿高的距離以外。
第176條立桿過程中,如必須修理坑壁時,應暫停立桿工作,并采取防止桿身滾動的措施。
第177條人工立桿的桿坑應挖有馬道。使用架腿立桿,架腿不應少于兩副,坑內應有滑板。
第178條使用架腿立桿時,桿中心及架腿頂部應在一條地平垂直線上。架腿應受力均勻,只有在桿基完全填平夯實后,方可撤去架腿。使用架腿立灰桿時,架腿鏈應采取防滑措施。
第179條利用舊桿立新桿時,應先檢查桿根,必要時應架裝臨時拉繩或采取其它措施。
第180條使用吊車立、撤桿時,應注意事項:
一、吊車位置應適當,吊車支架應放妥,發現下沉、傾斜時應立即采取措施;
二、鋼絲繩套應系在桿身的適當部位,防止打“前沉”;
三、用吊車拔桿時應先試拔,如有問題應檢查有無卡盤及底盤等其它物體;
四、起吊過程應有專人指揮,分工明確,并與司機明確指揮信號;
五、起重臂下不許站人。
第181條吊車在帶電線路或設備附近工作時,吊臂及被吊電桿應與帶電部分保持安全距離,并應有專人監護。吊車應接地。
第182條對于整體組立桿塔,若用拔桿法立桿時,應制定具體施工安全措施。
第六節放、緊線和撤線工作
第183條在跨越電力和通訊線路、鐵路、公路、河流等處放、撤線時,應搭跨越架,并事先與主管部門聯系,取得同意,爭取現場配合。與帶電線路交叉跨越處應根據本章第四節有關條文的規定做好安全措施。
第184條放線、撤線和緊線工作,均應設專人統一指揮。所有工作人員應明確聯系信號,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工作。
第185條在架設線路的上方或鄰近有帶電線路或設備時,放、緊線過程中,除將導線接地外,還應用小繩拴好,指定專人拽著,防止導線彈碰上方或鄰近帶電線路。
第186條緊線前,應檢查導線有無被樹枝、房檐卡住,被泥土埋住,被冰凍住現像和被其它障礙物防害。
第187條緊線器要根據導線截面大小選用合適,緊線時應慢慢升起,尤其是在大檔距的山區更應注意。
第188條緊、撤線前應先檢查拉線、拉樁。在無拉線、拉樁的電桿上緊線必須打臨時拉線。在緊大截面導線過程中,應有專人觀察拉線、拉樁有無變形現象。緊、撤線時還應注意接線管或接頭,在過滑子或橫擔時有無卡住現象。
第189條用無絞盤的汽車和拖拉機緊、撤線時,需另制定安全措施。
第190條撤線工作禁止剪斷大放,應先用繩索將導線拴牢,剪斷后慢慢松下。
第191條放、撤導線時,若跨越鐵路、公路和通訊、低壓線時,除按本章有關規定采取安全措施外,必須使導線與鐵路、公路等保持如下安全距離:
鐵路公路通訊線和低壓線
水平2.5米0.6米0.6米
垂直6.0米5.5米0.6米
第七節打邦樁和換接腿工作
第192條對受力桿、角度桿以及桿根嚴重腐朽的木桿打邦樁時,應采取防止倒桿措施,并事先檢查拉線。
第193條在變臺桿打邦樁時,兩桿不許同時挖坑。使用大镩時應注意上方設備,并應防止碰傷地線。
第194條搬運、豎立鋼筋混疑土邦樁時,要互相配合好,防止擠、碰、壓傷。
第八節電纜施工及放、撤電纜工作
第195條挖掘電纜溝前,應掌握有關地面下的管線資料,施工時應有專業人員監護。在公路、鐵路附近施工時應注意來往車輛,并設“車輛繞行”標志,夜間應設紅燈。
第196條敷設電纜前應將溝內雜物清除,敷設時應有人統一指揮。在拐彎處敷設電纜時,人應站在彎角外側。敷設帶防護層的電纜時,應戴手套和墊肩。電纜盤拆下的釘子板應放適當的位置,電纜盤上的釘子應打平。
第197條在停電檢修電纜時,除按工作票制度做好有關停電、驗電、放電、掛地線的安全措施外,在施工前并應施行下列安全措施:
一、進入電纜隧道或人孔井前,應先排除井內濁氣;
二、電纜溝內有兩條及以上電纜平行敷設時,為確實證明哪一條是所要檢修的電纜,應先用音叉鑒別無誤后(即判斷無電壓),再使用安全刺錐放電;
三、使用安全刺錐應注意防止人身觸電事故(即萬一刺錯觸電),安全刺錐應有木柄,扶錐人應穿絕緣鞋,并戴絕緣手套;
四、在判斷電纜時,電纜截面或型號可以作為判斷參考,但不能絕對相信記錄。
第198條運行中電纜有明顯外傷時,工作人員不應觸及電纜外傷部位,處理時應申請停電,不準帶電鋸鋼帶(皮)和用噴燈封補鉛皮。
第199條同一溝內敷設的數條電纜,移動其中運行中的電纜時,除應經領導批準外,還應制定現場安全措施,并有專人指揮。其它電纜亦應加以防護,且移動的電纜長度不應超過100米,移動距離不得超過2米。10千伏及以上的電纜禁止帶電移動。
第200條搬運電纜膠時,應帶防護手套。搬運加熱后的電纜膠時,應用有嘴和帶蓋的桶,傳遞時應注意不要使電纜膠濺出或翻倒。
第201條在高處加灌電纜膠時,下面不準站人,工作人員還應戴防護眼鏡。加熱電纜膠或熔鉛時,工作人員還應系鞋蓋,戴口罩,且站在上風側,現場應有防火和防上水滴入燒熱的電纜膠內的措施,在用勺取熔鉛時,勺應先加熱。
篇2:臨時架空架電纜線路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三亞鳳凰機場后勤保障基地小區分部分項工程工種臨時架空架電纜線路及安全技術交底1.開挖電桿基坑作業時,應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探明地下物狀況并采取防護措施。在現場電力,通訊電纜2m范圍內和現場燃汽、熱力、給水、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在主管單位人員的監護下人工開挖。2.人工立桿應使用兩副架腿,桿軸向與架腿頂部支點應保持同一直線,并位于架腿兩只腿的中心,架腿受力均勻。基坑填平整實后方可拆除支腿。立水桿時采取防護措施。3.蹬桿前應檢查電桿埋設的牢固性,確認按全后方可蹬桿。4.使用汽車起重機立、撤電桿時,應與信號員密切配合。吊點應在電桿重心的上方,距離桿根的距離應大于桿長的0.4倍加0.5m。5.立、撤電桿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明確聯系信號和人員的分工,必要時設專人監護和疏導交通。6.搬運電桿時,必須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互相呼應。使用車輛搬運時,必須將電纜綁扎牢固,并保持平衡。7.桿上作業使用的人員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中,較大的工具用繩子栓在構件上。8.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暴雨、雷電、大霧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作業。9.立、撤電桿時,應設半徑為1.2倍的作業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域。10.用絕緣拉桿拉合高壓隔離開關及跌開式熔短器,或經傳動機構拉合高壓隔離開關及高壓負荷開關時,室內操作應帶絕緣手套,室外穿絕緣鞋。11.鄰近帶電路線或帶電設備放、緊線作業時,應將導線接地,并用繩子栓好,指定專人拽住。12.嚴禁帶負荷拉合開關及跌開式熔短器。13.雨天不得進行室外高壓作業。14.敷設電纜時應設專人指揮,在拐彎處敷設電纜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彎角外側。15.撤線作業應按規定程序操作。16.巡視架空線路時,應沿線路上風行走。發現導線落地或懸掛空中,應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17.變壓器停電時,先聽負荷,后停電源側。送點時,先送電源,后送負荷。18.操作但在平臺上盡心檢驗作業后時,必須完成下列安全技術措施:停電、驗電,掛臨時接地線,掛標示排和裝設遮攔。19.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等雜物。20.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21.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的偏斜時與架空線路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安全〈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m1.52.03.54.06.07.08.522.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23.當達不到本要求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應掛警告標志。24.架設防護措施時,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射安全人員監護。25.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符合相應的安全要求。防護措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下表所列數值。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4.05.06.026.當以上防護措施取法實現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嚴禁施工.27.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時,必須同有關部門加固防護措施,防止外電線路電桿懸倒,傾斜.28.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叫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下表的規定.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叫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最小垂直距離/m6.07.07.029.電氣設備設置場所應能避免物體打擊和機械損傷,否則應做防護措施.30.電氣設備和現場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暴物/污源和腐蝕介質,否則應清除或做防護處置,其防護等級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交底人簽字:日期:接受人(全員)簽字: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一份。
篇3:臨時架空電纜線路基防護:安全技術交底
1、?開挖電桿基坑作業前,應與有關單位取得聯系,探明地下物狀況并采取防護措施。在現場電力、通訊電纜2m范圍內和現場燃氣、熱力、給水、排水等管道1m范圍內必須在主管單位人員在監護下人工開挖。2、?人工立桿應使用兩副架腿,桿軸向與架腿頂部支點應保持同一直線,并位于架腿兩支腿的中心,架腿受力應均衡。基坑填平夯實后方可拆除支腿。立水泥桿式,應采取防滑措施。3、?蹬桿前應檢查電桿埋設的牢固性,確認安全后方可蹬桿。4、?使用汽車起重機立、撤電桿時,應與信號工密切配合,吊點應在電桿重心的上方,距桿根的距離應大于桿長的04倍加0.5m。5、?立、撤電桿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明確聯系信號和人員分工,必須時設專人監護和疏導交通。6、?搬運電桿時,必須統一指揮,協調一致,互相呼應。使用車輛搬運電桿時,必須將電桿綁扎牢固,并保持平衡。7、?桿上作業人員使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較大的工具應用繩子拴在牢固的構件上。8、?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暴雨、雷電、大霧等惡劣天氣,不得進行立桿和蹬桿作業9、?立、撤電桿時,應設置半徑為1.2倍桿長的作業區域,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域。立桿作業時,坑內嚴禁有人。10、用絕緣拉桿拉合高壓隔離開關及跌開式熔斷器,或經傳動機構拉合高壓隔離開關機高壓負荷開關時,室內操作應戴絕緣手套,室外操作還應穿絕緣靴。11、鄰近帶電路線或帶電設備放、緊線作業時,應將導線接地,并用小繩拴好,指定專人拽住。12、緊、撤線前應先檢查拉線、拉樁,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在無拉線、拉樁的電桿上緊線,必須設置臨時拉線。緊大截面導線應設專人監視拉線、拉樁,發現異常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13、嚴禁帶負荷拉合隔離開關機跌開式熔斷器。14、雨天不得進行室外高壓作業。15、敷設電纜時應設專人指揮。在拐彎敷設電纜時,作業人員站在彎角外側。16、撤線作業必須按規定程序操作。放線時應先用繩索將導線拴牢,剪斷后徐徐下放。17、巡視架空線路時,應沿線路上風側行走。發現導線斷落地面或懸掛空中,應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18、變壓器停電時,先停負荷側,后停電源側。送電時,先送電源側,后送負荷側。19、操作單在平臺上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完成下列安全技術措施:停電、驗電、掛臨時接地線、掛標示牌和裝設臨時遮攔。20、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21、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22、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科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KV<安全距離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m1.52.03.54.06.07.08.523、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24、當達不到本安全技術交底的要求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25、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26、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符合相應的安全要求。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下表所列數值。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2.54.05.06.027、當以上防護措施無法實現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嚴禁施工。28、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式,必須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電架空線路電桿傾斜、懸倒。29、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式,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最小垂直距離/m6.07.07.030、電氣設備設置場所應能避免物體打擊和機械損傷,否則應做防護處置。31、電氣設備現場周圍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污源和腐蝕介質,否則應予清除或做防護處置,其防護等級必須與環境條件相適應。32、建筑電工應符合以下要求:(1)?經醫師鑒定無高血壓、心臟病、神經病、癲癇病、聾啞、嚴重口吃、色盲癥等妨礙電氣作業的病癥和缺陷。(2)?持學習證人員不得獨立作業,應在持操作證人員的監護下作業。(3)?雨、雪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后應對供電線路、用電設施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4)?必須掌握必要的電氣知識,并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在準許的工作范圍內作業。(5)?按規定佩戴個人防護用品,使用和保管專用工具。(6)?熟練掌握觸電緊急救護方法。發生事故后應采取措施,搶救傷員,并及時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