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新信訪條例實施后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辦法

新信訪條例實施后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辦法

2024-07-25 閱讀 1797

為規范辦理群眾來信工作,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保護來信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XX省信訪條例》的有關規定和中國共產黨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信訪局(以下簡稱市信訪局)的工作職責,結合辦理群眾來信工作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工作職責和受信范圍

市信訪局負責辦理人民群眾和境外、國外人士寫給市委、市政府及其領導同志、市信訪局的來信,以及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國家信訪局、省信訪局交辦的信件;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交辦的來信事項;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提供群眾來信反映的重要信息;交辦督辦重要來信事項;向縣、區和市直部門通報來信情況;指導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辦理群眾來信工作,總結推廣辦信工作經驗,提出加強和改進辦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辦理群眾來信工作情況納入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和公務員績效考核范圍。來信包括書信、電報、電子郵件、傳真等。

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本人對來信的辦理另有要求的,按要求辦理。

群眾寫給市信訪局負責同志的來信,經本人拆閱后交給辦信工作人員辦理的,按辦理群眾來信的程序和原則辦理。

二、工作原則和重點

(一)工作原則

1.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2.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注重時效的原則;

3.堅持要事先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

(二)工作重點

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提供群眾來信反映的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息,為領導同志科學、民主決策服務;交辦、轉送來信提出的事項,督促檢查重要來信事項的處理,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及時通報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來信情況,預防和化解矛盾。

三、工作程序

(一)來信簽收、消毒和分揀

l.簽收。對市信訪局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查看更多文秘資源網資料收到的電報、特快專遞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的批示件,實行專人簽收、及時拆閱,有緊急事項的應立即辦理;凡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和其他非郵政渠道轉來的群眾來信,由市信訪局辦信處加蓋收信專用戳記,交辦信工作人員按規定辦理。

2.消毒。收到群眾來信應當即時消毒。

3.分揀。拆封前應按收信人單位、姓名和發信人地址進行檢查,分揀出不屬于市信訪局受信范圍的信件。

(二)來信啟封、裝訂、蓋章

1.啟封。當日來信當日啟封。啟封時應注意保持信封、郵票、郵戳、郵編、地址及信封內材料的完整。隨信所附物品,如證件、現金、票證、光盤、磁帶、磁盤、照片等,由辦信工作人員與原信一并登記,妥善保管。證件、現金、匯單指定專人掛號退回,特殊情況請示后處理。

2.裝訂。啟封后按主件、附件、信封順序裝訂整齊。裝訂位置應便于翻閱。

3.蓋章。在來信首頁右上角空白處加蓋當日收信專用戳記,戳記印跡要端正、清晰。

(三)閱信和登記

1.閱信。應認真細致,準確領會來信意圖、要求及反映的情況,從中篩選出重要信、緊急信。

重要信:(1)中央和國家機關、國家信訪局、省信訪局的函交和函轉信件;(2)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閱批的信件;(3)市信訪局領導同志閱批的信件;(4)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人,知名人士,專家學者的來信;(5)地廳級干部和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的來信或涉及他們問題的信件;(6)涉及對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方針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落實的意見和建議,且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件;(7)反映我市和外市之間以及本市轄區之間重大糾紛問題的信件;(8)內容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涉及群體利益,符合現行政策或具有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聯名信件;(9)因來信反映問題遭打擊報復有嚴重后果的信件;(10)反映其他重要問題的信件。

緊急信: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或揚言將采取過激和違法行為的信件,如恐嚇信、輕生信等。

對篩選出的重要信、緊急信,辦信工作人員應及時提出擬辦意見,送處領導審核或報局領導閱批。情況緊急、時限性較強的來信,應采取電話、傳真等方式及時通報有關地方或部門辦理;需要轉送原信的,再將來信函轉承辦部門和單位。

2.登記。辦信工作人員收到來信后,要嚴格按照辦信工作要求和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操作程序,及時按來信內容逐件、逐項填寫《群眾來信登記表》(附件1)或輸入電腦,確?;緮祿蚀_、完整。登記應簡明扼要,并區別不同情況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凡有效初信的登記應相對詳細,不需要辦理的重復信,一信多投信,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和內容不清的無效信,可作簡略登記。

來信登記的主要內容:(1)來信人情況。包括姓名、單位或地址、身

份、聯系電話;(2)受信人情況。包括姓名、單位或地址;(3)來信反映的內容。包括意見、建議的主要內容,問題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的主要單位和人員,來信人的要求及理由,被揭發檢舉人的姓名、單位、身份、職務、級別等;(4)來信分類情況;(5)來信其他資料。包括編號、收信日期、來信渠道、是否重復信、一信多投信、聯名信及人數等;(6)來信處理方式。包括上報、交辦、轉送、留存,有關領導批示意見,發函字號等;(7)備注。包括電話、傳真通報重要、緊急信件的處理情況,隨信所附證件、物品情況等。

(四)基本辦理方式

辦信工作人員登記原信后,區分情況,原則上在3個工作日內采取不同方式辦理。辦理群眾來信的基本方式有:上報、交辦、轉送、通報、留存。

1.上報。內容重要、緊急或具有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對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反映問題集中、突出需要報請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閱知或批示的群眾來信,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上報方式主要有原件上送、摘要上報、綜合上報三種。上報的來信信息,需要核實而又能夠核實的,一般應先核實再上報。經過核實后上報的,應將核實的情況和有關意見、建議一并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參閱。

(1)原件上送。群眾來信原信及附件等直接呈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

(2)摘要上報。群眾來信內容摘要后,以《來信摘要》形式并附原信一并呈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來信摘要可以是單件來信的摘要,也可以是多件內容相似的來信的綜合摘要。

(3)綜合上報。群眾來信情況綜合分析整理后,以《來信專報》形式呈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

2.交辦。群眾來信提出的事項交有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或其負責同志辦理,并要求承辦單位在規定期限內反饋辦理結果。交辦方式主要是發函交辦和電傳交辦。按此方式辦理的來信主要包括提出個人訴求事實清楚、按政策規定應該解決的來信和重要信、緊急信。

3.轉送。群眾來信提出的事項轉送有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或其負責同志辦理,轉送方式主要有發函轉送、轉送單轉送。

(1)發函轉送。以發函的方式轉送有關縣、區信訪工作機構,市直有關部門、單位或縣、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辦理。其中,發函集中轉送縣、區信訪工作機構辦理的群眾來信(附件2),轉送時附相對應的群眾來信列表(附件3),并定期向所轉送的信訪工作機構通報轉送來信情況(附件4)。通報內容主要包括轉送來信次數、件數等。同時,要求相關信訪工作機構定期向市信訪局報告轉送信件辦理情況。報告內容包括轉送的群眾來信是否及時辦理、領導閱批件數、交辦件數、轉送有關部門件數等,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相關信訪工作機構報告辦理情況后,市信訪局辦信處匯總制作《轉送信件辦理情況統計表》(附件5),以備抽查和報告、通報情況。對發函轉送縣、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辦理的,抄送本級信訪工作機構。

(2)轉送單轉送。以蓋有“中國共產黨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信訪局辦信專用章”的轉送單,轉送有關縣、區信訪工作機構,市直有關部門、單位或縣、區黨委、政府辦理。轉送單為四聯,承辦單位和市信訪局辦信處各執一聯,抄送相關工作機構一聯,群眾來信受理回執單為一聯,要求承辦單位自收到之日起15日內以回執單的形式向市信訪局辦信處反饋受理情況(附件6)。以轉送單方式轉送縣、區黨委、政府辦理的,同時抄送本級信訪工作機構。

4.通報。對群眾來信有關情況,以《來信情況通報》的形式,每季度、每半年向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同志以及省信訪局報告,并通報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同時增發縣、區信訪工作機構和組織部門,必要時抄送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及其主要負責同志。

5.留存。對已按規定程序復核不再受理的來信,不需要辦理的重復信、一信多投信,無參考價值、內容不清的以及其他不需要辦理的來信,一般可留存。留存信按來信時間順序登記,集中存放,報經批準后每年銷毀一次。

(五)督查督辦

1.督查督辦工作基本要求。嚴格執行《信訪條例》和《中國共產黨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信訪局督查督辦工作暫行辦法》的規定,堅持突出重點、注重時效、確保質量、狠抓落實的原則,誰交辦、誰督辦,做到督辦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2.督查督辦范圍和時限。市信訪局辦信處負責督查督辦本處直接交辦的來信事項。來信事項一般應當在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承辦部門或單位負責人批準,可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對逾期不能辦結的,要求承辦部門或單位及時說明理由。承辦部門或單位有《信訪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督辦,并提出改進建議。

3.督查督辦方式。根據督辦來信事項的不同情況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電話督辦、發函督辦、承辦單位匯報、實地督查等方式進行。

市信訪局辦信處需要移交市信訪局督查處督辦的來信事項,要及時提出,經局領導批準后移交;需要備案的,按要求以列表的形式及時送督查處備案。辦信處要與督查處定期會商來信事項辦理情況。

4.辦理結果材料的審核。辦信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交辦來信事項辦理結果反饋材料的登記、審核和送審工作。報送程序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改進建議后退回重報;處理明顯不妥的,提出建議交承辦部門或單位限期重新辦理。

(六)群眾來信回復

1.回復范圍。包括《信訪條例》規定不予受理的來信和反映建議等其他內容來信的回復。

(1)對不予受理來信的回復。對屬于

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來信事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來信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來信事項,其他不屬于市信訪局受理范圍內的來信事項(附件7)等不予受理的來信,應予回復。

(2)對反映建議等其他內容來信的回復。反映重要情況或重大問題,提出重要意見或建議,市信訪局已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參閱、閱批的群眾來信,具備回復條件的,應予回復;來信人情緒比較激烈,對一些情況有誤解,揚言將采取極端行為的來信,在及時交由相關縣、區黨委、政府做好工作的同時,也可以直接回復;來信附有證件、手稿、現金等,在退回錢物后,一般應予回復;來信要求查詢以前所寫信件辦理情況的,原則上應予回復;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要求市信訪局回復的,應予回復;其他需要回復的,也應回復(附件8)。

2.回復方式。視來信內容和來信人的具體情況,分別采取書面回復、電話回復等方式。

(七)文稿辦理和審閱審批權限

1.文稿辦理。辦信文稿的種類有:來信摘要、來信專報、來信情況通報、函、查辦報告等。

辦信文稿編寫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黨委、政府的政策、規定。符合《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觀點鮮明,條理清晰,文字精練,內容符合原意。做到政策性、準確性、真實性、及時性的統一。

2.審閱審批職責權限

(1)基本原則:按照領導分工負責制和分級負責、提高效率、特事特辦的原則,對個別情況緊急或內容涉密、不宜擴大接觸范圍的來信,可直接報送分管副局長、局長審批辦理。

(2)職責權限

局長:負責審批重要信件,簽發呈報、上報市委常委、省信訪局的文稿。

分管副局長:審閱內容重要、需要局長審批的信件;審批摘要上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轉送縣、區和市直機關負責同志的信件;簽發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件,上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及函轉縣、區和市直機關負責同志、國家信訪局的文稿,部分重要、緊急的轉送、交辦、回復函稿等。

處長:審閱辦信工作人員送審的信件,修改文稿,簽發部分轉送及回復函稿。

除上述規定外,辦信工作人員可根據審閱審批權限的原則,將原信或文稿視情呈送上一級負責人審閱、審批、簽發。

四、立卷歸檔

辦信處來信事項的立卷歸檔,按照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做好長期性群眾來信辦理文稿的收集、整理、立卷工作,定期移交市信訪局辦公室歸檔。

列入長期保存的辦信檔案范圍是:市委、市政府領導及市信訪局領導批示原件;在原件上送、發函交辦轉送、編寫《來信情況通報》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字材料;在摘要上報、編寫綜合材料過程中形成的部分文字材料;其他比較重要的需要歸檔存查的原信及信件辦理資料。

五、工作紀律和保密要求

(一)工作紀律

辦信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家信訪局和省、市信訪局各項工作紀律,按《信訪條例》規定的處理程序和時限,依法、及時、公正地辦理來信,不得推諉拖延、敷衍塞責;對重要、緊急來信事項,應及時上報,不得隱瞞、緩報;提交來信情況分析報告的各種數據應真實準確,不得弄虛作假;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得利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或擅自處理隨信寄來的錢款、有價證券、書籍、字畫等;對來信人電話查詢來信事項辦理情況的請求,應按有關規定如實答復、解釋,不得拒絕;辦信工作人員與來信事項或來信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主動回避。

(二)保密要求

嚴格遵守《信訪條例》和《保密法》、《信訪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不得對外泄露工作秘密,不得將控告檢舉材料或內容轉送、透露給被控告、舉報的人和單位;不得向無關人員擴散來信內容;來信材料要妥善保管,不得丟失、隱匿、毀損,不得擅自將重要信件帶出機關;領導同志有關信訪工作和信訪材料的批示以及來信統計數據等,未經批準,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或傳播。

篇2:新信訪條例實施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辦法

新信訪條例實施后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辦法

為規范辦理群眾來信工作,妥善處理群眾來信,保護來信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省信訪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市委、**市人民政府信訪局(以下簡稱市信訪局)的工作職責,結合辦理群眾來信工作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工作職責和受信范圍

市信訪局負責辦理人民群眾和境外、國外人士寫給市委、市政府及其領導同志、市信訪局的來信,以及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委、國家信訪局、省信訪局交辦的信件;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交辦的來信事項;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提供群眾來信反映的重要信息;交辦督辦重要來信事項;向縣、區和市直部門通報來信情況;指導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辦理群眾來信工作,總結推廣辦信工作經驗,提出加強和改進辦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辦理群眾來信工作情況納入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和公務員績效考核范圍。來信包括書信、電報、電子郵件、傳真等。

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本人對來信的辦理另有要求的,按要求辦理。

群眾寫給市信訪局負責同志的來信,經本人拆閱后交給辦信工作人員辦理的,按辦理群眾來信的程序和原則辦理。

二、工作原則和重點

(一)工作原則

1.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依法、及時、就地解決問題與疏導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2.堅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注重時效的原則;

3.堅持要事先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

(二)工作重點

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提供群眾來信反映的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息,為領導同志科學、民主決策服務;交辦、轉送來信提出的事項,督促檢查重要來信事項的處理,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及時通報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來信情況,預防和化解矛盾。

三、工作程序

(一)來信簽收、消毒和分揀

l.簽收。對市信訪局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查看更多文秘資源網資料收到的電報、特快專遞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的批示件,實行專人簽收、及時拆閱,有緊急事項的應立即辦理;凡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和其他非郵政渠道轉來的群眾來信,由市信訪局辦信處加蓋收信專用戳記,交辦信工作人員按規定辦理。

2.消毒。收到群眾來信應當即時消毒。

3.分揀。拆封前應按收信人單位、姓名和發信人地址進行檢查,分揀出不屬于市信訪局受信范圍的信件。

(二)來信啟封、裝訂、蓋章

1.啟封。當日來信當日啟封。啟封時應注意保持信封、郵票、郵戳、郵編、地址及信封內材料的完整。隨信所附物品,如證件、現金、票證、光盤、磁帶、磁盤、照片等,由辦信工作人員與原信一并登記,妥善保管。證件、現金、匯單指定專人掛號退回,特殊情況請示后處理。

2.裝訂。啟封后按主件、附件、信封順序裝訂整齊。裝訂位置應便于翻閱。

3.蓋章。在來信首頁右上角空白處加蓋當日收信專用戳記,戳記印跡要端正、清晰。

(三)閱信和登記

1.閱信。應認真細致,準確領會來信意圖、要求及反映的情況,從中篩選出重要信、緊急信。

重要信:(1)中央和國家機關、國家信訪局、省信訪局的函交和函轉信件;(2)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閱批的信件;(3)市信訪局領導同志閱批的信件;(4)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人,知名人士,專家學者的來信;(5)地廳級干部和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的來信或涉及他們問題的信件;(6)涉及對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方針政策的制定、修改、完善、落實的意見和建議,且有重要參考價值的信件;(7)反映我市和外市之間以及本市轄區之間重大糾紛問題的信件;(8)內容涉及面廣、社會影響大、涉及群體利益,符合現行政策或具有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聯名信件;(9)因來信反映問題遭打擊報復有嚴重后果的信件;(10)反映其他重要問題的信件。

緊急信: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或揚言將采取過激和違法行為的信件,如恐嚇信、輕生信等。

對篩選出的重要信、緊急信,辦信工作人員應及時提出擬辦意見,送處領導審核或報局領導閱批。情況緊急、時限性較強的來信,應采取電話、傳真等方式及時通報有關地方或部門辦理;需要轉送原信的,再將來信函轉承辦部門和單位。

2.登記。辦信工作人員收到來信后,要嚴格按照辦信工作要求和信訪工作計算機管理系統操作程序,及時按來信內容逐件、逐項填寫《群眾來信登記表》(附件1)或輸入電腦,確保基本數據準確、完整。登記應簡明扼要,并區別不同情況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凡有效初信的登記應相對詳細,不需要辦理的重復信,一信多投信,不予受理、不再受理的和內容不清的無效信,可作簡略登記。

來信登記的主要內容:(1)來信人情況。包括姓名、單位或地址、身份、聯系電話;(2)受信人情況。包括姓名、單位或地址;(3)來信反映的內容。包括意見、建議的主要內容,問題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的主要單位和人員,來信人的要求及理由,被揭發檢舉人的姓名、單位、身份、職務、級別等;(4)來信分類情況;(5)來信其他資料。包括編號、收信日期、來信渠道、是否重復信、一信多投信、聯名信及人數等;(6)來信處理方式。包括上報、交辦、轉送、留存,有關領導批示意見,發函字號等;(7)備注。包括電話、傳真通報重要、緊急信件的處理情況,隨信所附證件、物品情況等。

(四)基本辦理方式

辦信工作人員登記原信后,區分情況,原則上在3個工作日內采取不同方式辦理。辦理群眾來信的基本方式有:上報、交辦、轉送、通報、留存。

1.上報。內容重要、緊急或具有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對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有參考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反映問題集中、突出需要報請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閱知或批示的群眾來信,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上報方式主要有原件上送、摘要上報、綜合上報三種。上報的來信信息,需要核實而又能夠核實的,一般應先核實再上報。經過核實后上報的,應將核實的情況和有關意見、建議一并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參閱。

(1)原件上送。群眾來信原信及附件等直接呈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

(2)摘要上報。群眾來信內容摘要后,以《來信摘要》形式并附原信一并呈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來信摘要可以是單件來信的摘要,也可以是多件內容相似的來信的綜合摘要。

(3)綜合上報。群眾來信情況綜合分析整理后,以《來信專報》形式呈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

2.交辦。群眾來信提出的事項交有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或其負責同志辦理,并要求承辦單位在規定期限內反饋辦理結果。交辦方式主要是發函交辦和電傳交辦。按此方式辦理的來信主要包括提出個人訴求事實清楚、按政策規定應該解決的來信和重要信、緊急信。

3.轉送。群眾來信提出的事項轉送有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或其負責同志辦理,轉送方式主要有發函轉送、轉送單轉送。

(1)發函轉送。以發函的方式轉送有關縣、區信訪工作機構,市直有關部門、單位或縣、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辦理。其中,發函集中轉送縣、區信訪工作機構辦理的群眾來信(附件2),轉送時附相對應的群眾來信列表(附件3),并定期向所轉送的信訪工作機構通報轉送來信情況(附件4)。通報內容主要包括轉送來信次數、件數等。同時,要求相關信訪工作機構定期向市信訪局報告轉送信件辦理情況。報告內容包括轉送的群眾來信是否及時辦理、領導閱批件數、交辦件數、轉送有關部門件數等,以及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相關信訪工作機構報告辦理情況后,市信訪局辦信處匯總制作《轉送信件辦理情況統計表》(附件5),以備抽查和報告、通報情況。對發函轉送縣、區黨委、政府負責同志辦理的,抄送本級信訪工作機構。

(2)轉送單轉送。以蓋有“***市委、**市人民政府信訪局辦信專用章”的轉送單,轉送有關縣、區信訪工作機構,市直有關部門、單位或縣、區黨委、政府辦理。轉送單為四聯,承辦單位和市信訪局辦信處各執一聯,抄送相關工作機構一聯,群眾來信受理回執單為一聯,要求承辦單位自收到之日起15日內以回執單的形式向市信訪局辦信處反饋受理情況(附件6)。以轉送單方式轉送縣、區黨委、政府辦理的,同時抄送本級信訪工作機構。

4.通報。對群眾來信有關情況,以《來信情況通報》的形式,每季度、每半年向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同志以及省信訪局報告,并通報縣、區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同時增發縣、區信訪工作機構和組織部門,必要時抄送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及其主要負責同志。

5.留存。對已按規定程序復核不再受理的來信,不需要辦理的重復信、一信多投信,無參考價值、內容不清的以及其他不需要辦理的來信,一般可留存。留存信按來信時間順序登記,集中存放,報經批準后每年銷毀一次。

(五)督查督辦

1.督查督辦工作基本要求。嚴格執行《信訪條例》和《***市委、**市人民政府信訪局督查督辦工作暫行辦法》的規定,堅持突出重點、注重時效、確保質量、狠抓落實的原則,誰交辦、誰督辦,做到督辦事項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2.督查督辦范圍和時限。市信訪局辦信處負責督查督辦本處直接交辦的來信事項。來信事項一般應當在60日內辦結;情況復雜的,經承辦部門或單位負責人批準,可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對逾期不能辦結的,要求承辦部門或單位及時說明理由。承辦部門或單位有《信訪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督辦,并提出改進建議。

3.督查督辦方式。根據督辦來信事項的不同情況和工作需要,可以采取電話督辦、發函督辦、承辦單位匯報、實地督查等方式進行。

市信訪局辦信處需要移交市信訪局督查處督辦的來信事項,要及時提出,經局領導批準后移交;需要備案的,按要求以列表的形式及時送督查處備案。辦信處要與督查處定期會商來信事項辦理情況。

4.辦理結果材料的審核。辦信工作人員要認真做好交辦來信事項辦理結果反饋材料的登記、審核和送審工作。報送程序不符合要求的,提出改進建議后退回重報;處理明顯不妥的,提出建議交承辦部門或單位限期重新辦理。

(六)群眾來信回復

1.回復范圍。包括《信訪條例》規定不予受理的來信和反映建議等其他內容來信的回復。

(1)對不予受理來信的回復。對屬于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縣級以上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職權范圍內的來信事項,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來信事項,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正在辦理的來信事項,其他不屬于市信訪局受理范圍內的來信事項(附件7)等不予受理的來信,應予回復。

(2)對反映建議等其他內容來信的回復。反映重要情況或重大問題,提出重要意見或建議,市信訪局已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參閱、閱批的群眾來信,具備回復條件的,應予回復;來信人情緒比較激烈,對一些情況有誤解,揚言將采取極端行為的來信,在及時交由相關縣、區黨委、政府做好工作的同時,也可以直接回復;來信附有證件、手稿、現金等,在退回錢物后,一般應予回復;來信要求查詢以前所寫信件辦理情況的,原則上應予回復;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要求市信訪局回復的,應予回復;其他需要回復的,也應回復(附件8)。

2.回復方式。視來信內容和來信人的具體情況,分別采取書面回復、電話回復等方式。

(七)文稿辦理和審閱審批權限

1.文稿辦理。辦信文稿的種類有:來信摘要、來信專報、來信情況通報、函、查辦報告等。

辦信文稿編寫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黨委、政府的政策、規定。符合《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有關規定,觀點鮮明,條理清晰,文字精練,內容符合原意。做到政策性、準確性、真實性、及時性的統一。

2.審閱審批職責權限

(1)基本原則:按照領導分工負責制和分級負責、提高效率、特事特辦的原則,對個別情況緊急或內容涉密、不宜擴大接觸范圍的來信,可直接報送分管副局長、局長審批辦理。

(2)職責權限

局長:負責審批重要信件,簽發呈報、上報市委常委、省信訪局的文稿。

分管副局長:審閱內容重要、需要局長審批的信件;審批摘要上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轉送縣、區和市直機關負責同志的信件;簽發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件,上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及函轉縣、區和市直機關負責同志、國家信訪局的文稿,部分重要、緊急的轉送、交辦、回復函稿等。

處長:審閱辦信工作人員送審的信件,修改文稿,簽發部分轉送及回復函稿。

除上述規定外,辦信工作人員可根據審閱審批權限的原則,將原信或文稿視情呈送上一級負責人審閱、審批、簽發。

四、立卷歸檔

辦信處來信事項的立卷歸檔,按照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做好長期性群眾來信辦理文稿的收集、整理、立卷工作,定期移交市信訪局辦公室歸檔。

列入長期保存的辦信檔案范圍是:市委、市政府領導及市信訪局領導批示原件;在原件上送、發函交辦轉送、編寫《來信情況通報》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文字材料;在摘要上報、編寫綜合材料過程中形成的部分文字材料;其他比較重要的需要歸檔存查的原信及信件辦理資料。

五、工作紀律和保密要求

(一)工作紀律

辦信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家信訪局和省、市信訪局各項工作紀律,按《信訪條例》規定的處理程序和時限,依法、及時、公正地辦理來信,不得推諉拖延、敷衍塞責;對重要、緊急來信事項,應及時上報,不得隱瞞、緩報;提交來信情況分析報告的各種數據應真實準確,不得弄虛作假;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得利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或擅自處理隨信寄來的錢款、有價證券、書籍、字畫等;對來信人電話查詢來信事項辦理情況的請求,應按有關規定如實答復、解釋,不得拒絕;辦信工作人員與來信事項或來信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主動回避。

(二)保密要求

嚴格遵守《信訪條例》和《保密法》、《信訪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不得對外泄露工作秘密,不得將控告檢舉材料或內容轉送、透露給被控告、舉報的人和單位;不得向無關人員擴散來信內容;來信材料要妥善保管,不得丟失、隱匿、毀損,不得擅自將重要信件帶出機關;領導同志有關信訪工作和信訪材料的批示以及來信統計數據等,未經批準,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或傳播。

篇3:新信訪條例實施后信訪局督查督辦工作辦法

新信訪條例實施后信訪局督查督辦工作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信訪督查督辦工作,建立職責明確、協調統一、運轉有序的工作機制,提高督查督辦工作效率和質量,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省信訪條例》的有關規定和*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信訪局(以下簡稱市信訪局)的工作職責,結合督查督辦工作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嚴格依法按政策辦事,確保國務院《信訪條例》和《**省信訪條例》的貫徹實施,確保督查督辦的信訪事項得到妥善處理。

第三條督查督辦工作的任務是暢通信訪渠道,保護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強化信訪工作責任,維護社會穩定。市信訪局對全市信訪工作、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重要問題行使督查督辦權。

第四條市信訪局實行信訪事項重點督查督辦和一般督查督辦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市信訪局督查處負責重點信訪事項的督查督辦,市信訪局辦信處、來訪接待室負責本處(室)交辦信訪事項的督查督辦。

第二章工作原則

第五條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查明事實、分清責任,就地化解矛盾,將問題解決在當地、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第六條堅持依法辦事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把握政策界限,嚴格履行工作程序,嚴格遵守各項制度。

第七條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深入實際,調查研究,準確、全面、客觀地督查信訪事項。

第八條堅持突出重點的原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督促解決群眾信訪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信訪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

第九條堅持注重實效的原則。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做到處理到位,不留隱患。

第十條堅持依靠縣、區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的原則。既要獨立開展工作,又要尊重有權處理部門、單位的意見,確保督查督辦事項的落實。

第三章工作職責

第十一條市信訪局督查督辦工作責任主體的職責

(一)局長對全局的督查督辦工作負總責,抓好市委、市政府及國家和省信訪局對信訪工作各項決策和部署貫徹落實情況的督查,抓好重大信訪事項的督辦,及時研究部署督查督辦工作。副局長協助局長抓好督查督辦工作。

(二)處長(主任)是本處(室)督查督辦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完成本處(室)承擔的督查督辦工作任務。

第十二條市信訪局督查處的工作職責

(一)督查督辦國家信訪局和省信訪局以及市委、市政府領導交辦的需查報結果的信訪事項。

(二)督查督辦市信訪局領導交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查看更多文秘資源網資料辦需查報結果的信訪事項。

(三)督查督辦來市去省進京*量大、重復信訪多、信訪工作相對薄弱的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的工作。

(四)檢查、協調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需查報結果的重要信訪事項的辦理工作,加強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探索規律。

(五)督查督辦信訪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貫徹落實情況。

(六)指導全市信訪工作機構的督查督辦工作。

(七)督查督辦領導交辦的其他信訪事項。

第十三條市信訪局辦信處、來訪接待室負責本處(室)交辦信訪事項的督辦,每月將督辦的信訪事項以列表的形式送督查處備案。對經市信訪局領導批準移交督查處辦理的督辦事項,及時辦理移交手續,通報有關情況。

第四章工作程序

第十四條督查督辦事項的立項

(一)凡列入督查督辦范圍的信訪事項,由相關處(室)進行立項。

(二)督查督辦事項原則上按照“一事一項”的要求立項。

(三)對立項督查督辦的信訪事項,督查前相關處(室)要提出擬辦意見,報分管副局長批準后實施,督查工作結束后,在3個工作日內完成督查報告。

(四)市委、市政府領導和市信訪局領導交辦需查報結果的信訪事項,由督查處立項;國家信訪局和省信訪局交辦需查報結果的信訪事項,由督查處立項;經市信訪局領導批準的由市信訪局辦信處、來訪接待室向督查處移交的信訪事項,由督查處立項。

(五)督查處對立項的督查信訪事項要建立臺賬,逐項登記。

第十五條督查督辦事項的交辦

(一)督查督辦事項的范圍、對象、時限、要求,由督查處提出擬辦意見,報分管副局長或局長批準后交辦。

(二)交辦事項原則上應送交有權處理的相關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的信訪工作機構;送主要負責同志的,一般應由相關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信訪工作機構轉呈。

(三)承辦單位應在收到交辦事項之日起60日內辦結;市委、市政府領導交辦的信訪事項,有時限要求的,按要求辦理;情況復雜的,經本單位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并告知信訪人延期的理由。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按其規定辦理。

(四)督查督辦事項立項后,相關信訪人再次就同一信訪事項提供新的事實和理由,分別由辦信處、來訪接待室辦理、接待;屬于督查處立項的,辦信處、來訪接待室可在收到相關材料(包括信件、來訪材料、接談記錄、電話記錄等)之日起3日內移交督查處。

第十六條督查督辦的實施

(一)在規定時限內承辦單位未辦結交辦事項的,應及時跟蹤督辦,要求其說明理由,并書面報告進展情況。

(二)督辦主要采取電話督辦、文書督辦、約談督辦、實地督辦和聯合督辦等方式。實地督辦可采取聽取匯報、調閱案卷、回訪信訪人、明察暗訪等方法。實地督辦和聯合督辦,須報請分管局長批準。

(三)督辦信訪事項,應對信訪人反映的意見和問題向有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核實情況,查閱有關材料,聽取信訪人、相關組織和人員陳述事實和意見。核實后,視情向有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反饋情況。

第十七條匯報材料的審核

(一)承辦單位應在規定時限內,以公文的形式報送有關督查督辦事項的匯報材料(附電子介質),一式三份;相關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報送的匯報材料,應由其領導審核簽報意見;市委、市政府領導交辦的、國家信訪局和省信訪局交辦的督查督辦事項,應由其承辦單位主要領導審核簽報意見;匯報材料應有督查審理表(參見附件1)、信訪事項處理意見見面書(參見附件2)。

(二)對督查督辦事項的匯報材料(包括經有權處理的縣、區黨委、政府和市直部門、單位調查處理并經復查、復核的),要按照“事實清楚、定性準確、適用法律法規和政策正確、處理意見恰當、程序規范、手續完備”的要求,嚴格審核。

(三)交辦處(室)收到督查督辦事項的匯報材料,應及時審理,提出審理意見,經處(室)負責人審核后,報送分管副局長或局長審定。

(四)報市委、市政府領導和上級機關的,由經辦人提出初審意見,經處(室)負責人審核,報請分管副局長或局長審定后,應及時上報和存檔。凡不符合要求的,退回原承辦單位,限時補查補報或重查重報。

第十八條處理情況的上報與反饋

(一)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交辦事項的督查報告,由經辦人起草,經處(室)負責人審核,報分管副局長或局長簽批后呈送。信訪事項的督查督辦情況,由督查處編寫《信訪督查專報》或《信訪督查通報》,報分管副局長或局長簽發。

(二)由辦信處、來訪接待室移交的督查督辦信訪事項,督查處辦結后要將有關情況及時反饋;需要書面答復信訪人的,由辦信處、來訪接待室負責答復。

第十九條立卷歸檔

督查督辦事項的立卷歸檔,按照市信訪局業務檔案管理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章建議權的使用

第二十條改進工作建議權的使用

在督查督辦工作中,發現有關黨政機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及時督辦,并報請局領導批準后,提出改進建議:

(一)無正當理由未按規定期限辦結信訪事項的;

(二)未按規定反饋信訪事項辦理結果的;

(三)未按規定程序辦理信訪事項的;

(四)辦理信訪事項推諉、敷衍、拖延的;

(五)不執行信訪處理意見的;

(六)其他需要督辦的。

收到改進建議的黨政機關應當在30日內書面反饋情況;未采納改進建議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第二十一條完善政策建議權的使用

對于信訪人反映的有關政策性問題,需要提請縣、區黨委、政府或市直相關部門、單位研究完善的,經有關領導批準后,送請相關縣、區黨委、政府或相關部門、單位研究處理。重要的政策性問題,經相關處(室)負責人審核,報局領導批準后,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報告,并提出完善政策、解決問題的建議。

第二十二條行政處分建議權的使用

在督查督辦過程中,發現黨政機關工作人員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并造成嚴重后果的,經相關處(室)負責人審核,報局領導批準后,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向有關黨政機關提出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的建議。

第二十三條建議采納情況的了解和報告

有關建議發出后,相關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在30日內匯報建議的采納和落實情況。必要時,報局領導批準后派員了解處理情況。

對于縣、區和市直部門、單位采納建議的情況,有關處(室)及時匯總并形成書面材料,需要報告市委、市政府的,須經局領導批準。

第六章工作要求和工作紀律

第二十四條督查督辦工作要求

(一)督查督辦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與督查事項有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和政策,熟悉督查事項材料,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工作質量和效果。

(二)有關處(室)每季度對督查督辦工作情況進行一次自查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研究改進措施,并形成書面材料,由督查處匯總后報局領導。

(三)將督查督辦工作納入全市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實行績效管理。

第二十五條督查督辦工作紀律

督查督辦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國務院《信訪條例》、《**省信訪條例》的規定和市信訪局各項工作紀律,嚴格依法規、政策和程序辦案,不得假公濟私、欺上瞞下、弄虛作假,不得接受信訪人和被督辦責任單位的饋贈和吃請,不得擅自向信訪人和被督辦責任單位透露不該透露的情況,不得積壓和漏報有關督辦材料。與信訪事項或者信訪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督查督辦工作人員,應當主動申請回避,不得干預或擅自辦理。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本暫行辦法自二○○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