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器具管理制度
計量器具管理制度(一)
計量工作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要基礎工作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和《全國公司工礦企業計量管理實施辦法》,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設立適應生產需要的檢驗室,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計量人員,在總經理直接領導下,協同各部門,統一管理全公司的計量工作。
二、建立健全的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并要妥善保管,其內容主要有:
1、1.計量器具檢驗設備臺帳;
2、2.計量器具、檢驗設備歷史檔案;
3、3.計量器具、檢驗設備周期檢定計劃
4、4.計量器具檢驗設備的技術資料(包括說明書、合格證、送檢合格證。
5、始記錄、報廢單等)。
三、能源、工藝、質量、經營管理計量器具、檢驗設備配備的各種類、規格、數量必須與實際需要相應,并能滿足要求。
四、在用的計量器具、檢驗設備必須執行周期檢定制度,檢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周期受檢率達成100%,周期合格率在95%以上。
五、建立和建各項計量管理制度,并且要嚴格遵守,計量管理制度包括:
1.入庫、流轉、降級、報廢核制度;
2.使用、維護、保養制度;
3.周期檢定制度;
4.在用計量器具、檢驗設備現場抽檢制度;
計量員培訓、考核、任用、獎懲制度。
計量器具管理制度(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檢定管理辦法》和《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指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以及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并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工作用計量器具目錄》的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
第二章計量器具管理
第三條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使用、報停、重新啟用及報廢,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按要求將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報當地縣(市)局備案,縣(市)局收到申請后予以登記備案,并分別制發相應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登記備案證書》、《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報停備案通知書》、《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啟用備案通知書》及《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報廢備案通知書》,建立轄區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明細檔案。
第四條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及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由使用單位向當地縣(市)局申報,縣(市)局建立轄區計量標準器具明細臺帳并督促其按期送檢,計量標準器具報停、報廢、重新啟用、更換按《計量標準考核辦法》規定由使用單位向主持考核該項計量標準的考核單位提出申請并由考核單位備案。
第五條縣(市)局指導計量器具使用單位建立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檔案管理卡》(簡稱《檔案管理卡》),《檔案管理卡》格式由本局統一制定,縣(市)局統一編號,計量器具使用單位保存。
第六條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接受檢定后,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及時、準確地在《檔案管理卡》上標注檢定時間、檢定人員、檢定機構、檢定證書(檢定結果通知書)編號及檢定結論。并將相應的計量器具備案證書及檢定證書(檢定結果通知書)存檔備查。
第七條強制檢定計量器具須實行三色標志管理,在其顯著位置粘貼“綠、黃、紅”彩色標志標明使用狀態。
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須粘貼綠色合格標志;某一功能或某一指標達不到儀器本身要求,但可以限制使用的經校準合格的計量器具須粘貼黃色準用標志,并標明其允許使用的范圍;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經檢定不合格的,超過檢定/校準周期的,經報廢或報停備案的,須粘貼紅色禁用標志。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使用單位對已報廢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應進行入庫管理,不得將其置于工作臺上。
第八條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指定專人對計量器具進行管理,定期維護。放置環境要符合要求,嚴禁與其他工具、雜物堆放。
第三章強制檢定
第九條經質監部門考核取得《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證書》及《計量授權證書》的計量檢定機構或經授權在企業(單位)內部開展量值傳遞的單位依法開展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工作。
第十條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器具及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由使用單位向主持考核該項計量標準的質監部門申請周期檢定。
第十條轄區內的在用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由縣(市)局下達《地區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檢定指定書》(簡稱《指定書》),指定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指定書》格式由本局統一制定,指定的內容必須標明計量器具的名稱、規格型號、器號、數量,檢定機構名稱及檢定時限,必要時可添加附表。
第十一條實行周期檢定的計量器具經縣(市)局備案下達《指定書》后,使用(安裝)單位持《指定書》向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申請周期檢定或送檢,縣(市)局負責督促。
第十二條水表、煤氣表、電能表等實施首次檢定的計量器具,使用(安裝)單位按要求申請備案后由縣(市)局下達《指定書》,檢定合格后方可安裝使用。實行首次檢定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到期輪換(更新),使用(安裝)單位應及時向縣(市)備案,經縣(市)局對新安裝的計量器具下達《指定書》,檢定合格后方可安裝使用。
第十三條縣(市)局應及時將各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指定的計量器具名稱及數量向相關計量檢定機構書面通報。計量檢定機構在各縣(市)局轄區開展現場計量檢定工作前,()必須事先告知各縣(市)局,檢定完畢后及時書面向縣(市)局反饋檢定情況;計量器具使用單位自行送檢的計量器具,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完畢后,亦須及時向計量器具所在轄區縣(市)局書面反饋。
第十四條計量檢定機構在開展檢定工作時發現計量器具使用單位使用的強制檢定工作計量器具未報縣(市)局備案,未經縣(市)局下達《指定書》,不得擅自開展檢定,而應將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情況及時書面反饋縣(市)局,待縣(市)局對前期未備案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下達《指定書》后方可開展檢定。
第十五條經指定后拒不送檢或拒絕接受依法檢定的,計量檢定機構應及時書面通報各縣(市)局行政執法部門;各縣(市)局行政執法部門要依法按程序進行調查處理,并將處理情況書面反饋給計量檢定機構。
第十六條計量檢定機構新增檢定項目經計量標準考核合格獲得授權后,將其新增檢定項目報各縣(市)局備案,縣(市)局根據“就近就地”的原則,按新增檢定項目下達《指定書》。
第十七條計量檢定機構于每季度末25日前,將季度檢定工作開展情況書面上報本局。
第四章責任追究
第十八條縣(市)局未及時下達《指定書》造成使用(安裝)單位計量器具漏檢以及縣(市)局未嚴格監管,對企業(使用單位)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超期未檢或企業拒檢的行為未進行查處的,由本局計量部門提議對縣(市)局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九條計量檢定機構無故拖延檢定期限,按《省物價局、貴州省財政廳關于調整計量檢定收費標準的通知》規定免收送檢單位的部分或全部檢定費,并由本局計量部門提議對計量檢定機構進行責任追究。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制度適用于本轄區
第二十一條本制度自通過之日起施行,由本局計量部門解釋。
計量器具管理制度(三)
1、為了加強計量器具的管理,確保測量和監控活動的有效性,特制定規定。
2.適用于對產品和過程進行測量和監控所用的器具。(如游標卡尺、千分尺、天平、臺稱、耐壓測試儀等,以下簡稱計量器具。)
3、已領用計量器具的單位或個人,應積極配合質管部對計量器具進行登記,并辦理領用手續。
4、需要添置計量器具的單位或個人,應向質管部提出書面申請,經核批后給予購買,并由質管部登記核發。
5、計量器具損壞或偏離核準狀態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交回或通知質管部進行核實。對無法修復或維修成本過高的計量器具,由質管部填寫《設施報廢表》,經公司領導簽字后報廢。
6、一人不能領用兩只及兩只以上同樣規格型號的量具。
7.性能測試儀器為一年檢定一次,自制的檢測儀器和檢驗夾具卡尺、千分尺為6個月校正一次校準溫度為-15℃-+40℃,濕度為40-80%。質管部針對計量儀器能否使用,有監管控制權、校正權。辦公室有權追查損壞原因并作出相應處罰。
8、本規定為Q/AMC2G0706-2003《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的補充文件。未盡事宜按《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執行。
9.本規定由辦公室起草,管理者代表批準,質管部負責檢查執行。
10、本規定從批準之日起執行。
篇2:化工裝置計量器具管理規定
1.?范圍和目的
本規定適用于**公司所有計量器具的維護、管理和使用。
本規定是為了保證計量器具處于合格狀態的要求。
2.?職責
2.1.?公司各部設備管理是計量器具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各部計量器具的外送校驗、計量器具使用的監督。
2.2.?公司各使用部門具體負責各自部門計量器具臺帳的建立、計量器具的維護、管理和使用。
3.?計量器具臺帳的分工
3.1.?各使用部門編制、修訂、完善本部門計量器具臺帳并保存。各部設備管理根據各部門上報的臺帳編制各部計量器具臺帳,并每年進行修訂,由各部副總審批。
4.?計量器具臺帳管理
4.1.?根據我公司計量器具使用情況,分強制檢定計量器具臺帳(A級管理)、控制級計量器具臺帳(B級管理)和其它類(C級管理),并根據國家規定制定相應的周期檢定計劃表。
4.2.?臺帳內容包括本單位編號、器具名稱、型號規格、制造廠家、出廠編號、測量范圍、分度值、精度、檢定周期、位號。
4.3.?周期檢定計劃表內容包括:本廠編號、器具名稱、型號規格、測量范圍、分度值、精度、檢定周期、上次檢定時間、計劃檢定時間、檢定單位。
5.?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管理
5.1.?凡是用于貿易結算、安全防護、環境監測并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管理目錄》中的我廠計量器具都屬強制檢定計量器具。
5.2.?依據規定做好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登記、建帳工作,并報上級計量行政部門備案。
5.3.?強制檢定計量器具應送往有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或授權計量檢定機構進行檢定。
5.4.?強檢計量器具檢定證書,由各部設備管理統一管理、交檔案室存檔。
5.5.?強檢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必須按規定的周期執行,特殊情況時,需提前做出申請并報相關部門批準。
6.?計量器具流轉管理
6.1.?計量器具的配備由使用單位提出配備計劃,報各部設備管理批準后,按采購控制程序執行審批流程。
6.2.?計量器具的驗收由各部設備管理與使用單位共同組織進行。設備完好,資料(技術說明書、出廠合格證書、附件)齊全,方可入帳,發放,使用。
6.3.?計量器具的封存和報廢必須報各部設備管理同意后,方可進行處理。啟用封存的計量器具也要報各部設備管理同意后才能啟封。封存、報廢和啟封需填制表格,并對相關計量器具貼相應標簽,在臺帳中注明狀態。
7.?計量器具分級管理原則
7.1.?在統一管理計量器具的基礎上,根據我公司的實際情況,對全公司計量器具劃分為A、B、C三級并實施管理。根據計量器具的分級管理范圍,對我公司A級、B級、C級計量器具范圍明確規定如下:
7.1.1.?A級計量器具范圍:我公司列入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列入A級管理范圍的計量器具,必須按國家檢定規程要求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或經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授權的檢定單位申請檢定。
7.1.2.?B級計量器具范圍:用于公司內部貿易結算及內部經濟核算的能源、物料管理的計量器具;用于產品質量檢驗及檢驗規范中所指定的計量器具;用于生產過程中帶控制回路的計量器具;精密測試中精度較高的計量器具、使用頻繁量值易變的計量器具。列入B級管理范圍的在連續運轉裝置上的計量器具,按設備大檢修的自然周期安排檢定。對生產裝置上不可拆卸或拆卸易造成損壞的B級計量器具,應由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判斷或由使用人員認可,可以不進行周期檢定。對列入B級管理范圍的其它計量器具應根據國家檢定規程的要求安排周期檢定。
7.1.3.?C級計量器具范圍:低值易損性計量器具,固定安裝不能拆卸的計量器具和一般工具類計量器具(如:玻璃器具、玻璃液體溫度計、風壓表、設備隨機攜帶的電流表、電壓表、直尺等)。列入C級管理范圍的計量器具在使用前安排檢定。并根據使用情況實行有效期管理。
7.1.4.?延長周期檢定:對于非生產關鍵部位用于監測的計量器具、使用頻率低的計量器具,以及性能穩定、耐用的計量器具,檢定周期控制在國家規定周期時間的2~4倍。
8.?不合格計量器具的處理辦法
8.1.?不合格計量檢測設備是指:已經損壞;過載或誤動作;工作不正常;示值超差;功能出現了可疑;超過了規定的確認間隔;封印完整性已被破壞。
8.2.?不合格計量檢測設備的處理
8.2.1.?凡不合格的計量檢測設備應立即停止使用,隔離存放。
8.2.2.?查明不合格原因,先進行調整,仔細檢查或修理,再經檢定或校準合格后重新投入使用。
8.2.3.?對不能調整或修復的計量檢測設備,使用部門應視工作具體情況,對其計量檢測設備做出相應的處理意見,如降級、報廢。計量檢測設備降級或報廢由使用單位填寫相關審批表,上報各部設備管理,審批后方可實施。
8.2.4.?價格低、數量大、易損壞的計量器具(如工業壓力表等)的報廢可不履行報廢審批手續,使用部門應嚴格管理,以舊換新,做好更換(報廢)記錄,每季一次匯總,報各部設備管理備案,每年修改一次臺帳。
8.2.5.?對不合格計量檢測設備的處理應及時做好記錄,對降級、報廢的審批手續要妥善保管并存檔。
9.?計量人員管理辦法
9.1.?計量檢定人員按國家制定的檢定員管理辦法進行所從事檢定項目的考核,合格者由單位主管部門或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頒發檢定員證。執行國家、地方及部門校準規范的校準人員可參照檢定人員考核發證辦法取得校準人員證。自編校準規范以及用測試、校驗、比對等方法確認計量特性的人員,可參照以上辦法對人員進行考核,由公司確定相應的資格。
9.2.?計量調試維護人員:對大型、精密、貴重檢測設備的調試和維護人員通過考核取得資格證明。
9.3.?計量員:通過培訓考核取得資格證的人員。
9.4.?計量管理人員:有某種學歷或經過管理方面培訓取得合格證的人員。
9.5.?計量人員培訓
9.5.1.?所有計量人員應了解和掌握計量基礎知識、計量確認體系所依據的國際標準,國家計量法律、法規以及本單位計量確認體系的有關文件、程序等。
9.5.2.?計量校準、調試、維護、操作人員,應掌握或了解相關的檢測設備工作原理、結構、性能、使用和溯源方面知識。
9.5.3.?計量管理人員:熟練掌握法制計量管理和科學計量管理基本知識,應熟悉本公司計量管理的有關制度和工作程序,檢測設備配置和管理知識,了解先進計量管理方法。
9.5.4.?各部設備管理負責制定計量人員培訓計劃,經人力資源崗位審核后實施,將培訓結果記錄培訓檔案。并對計量人員進行考核,對不稱職的人員取消資格。
篇3:S煤礦計量器具使用維護保養制度
本制度規定了計量器具的使用、維護、保養的行為規范。
一、計量器具的使用
1、在用計量器具必須具有有效的合格證書。附件齊全,有專人使用和保管。
2、使用要合理。不能用高精度的計量器具測量低精度工件,更不能用低精度計量器具測量高精度工件。專用檢具不能做他用。
3、使用方法要符合使用說明書和其他規定的操作程序,使用前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如校對“0”位,擦凈油污等。使用中要文明操作,輕拿輕放,放置平穩,更不能將計量器具做其他工具使用。用后要對計量器具做必要的保養。
4、計量器具領用時手續齊全,用途明確,不得轉借他人或自行調換使用。
二、計量器具的維護、保養
1、使用者發現計量器具有失準的情況,應及時報送標準計量室處理,嚴禁自行亂拆亂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使用后的計量器具,要洗擦干凈,做必要的技術保養,有包裝盒的應放入包裝盒內,達到防潮、防銹、防腐蝕。
3、長期不用的計量器具要定期進行保養,如通電、上防銹油等,保證計量器具的計量性能。
三、要定期對計量器具的使用、維護、保養的情況進行檢查評比,好的給予表揚、獎勵,不好的給予批評甚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