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績效考核標志制定???????

績效考核標志制定???????

2024-07-26 閱讀 3783

績效考核標志制定

  “績效考核往往流于形式,考核量化有難度?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制定考核標準是進入了誤區,沒掌握好要點。”近日,培華企業管理培訓集團邀請原蒙牛副總裁兼人力資源總監張文老師來到浙江杭州,為廣大浙商講授培華實戰MINI-EMBA之《目標管理與績效考核》課程。張文指出,績效考核標志的制定要注意六大要點。

一、數量和時間一般不做為單獨的考核標準

  在非量化的指標中,數量和時間一般不做為單獨的考核標準。所謂非量化是指追求的工作質量,而非數量。很多人在做績效考核的時候常用“某某項目在某月底完成”,其實這個是錯誤的績效考核表填寫方法的。這會導致員工只求完成工作的速度,而容易忽視完成工作的效果,如準確率、返工率等都是很好的衡量標準。

二、考核的內容一定要是自己可控的

  很多質量檢測部門,質量監控部門會在績效考核表中寫到保證質量合格率在多少以上,其實這個是錯誤寫法,因為你所監管的部門的質量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你只能做到檢驗產品合格率的準確度達到誤差在多少范圍內。要記住,質量不是能控制出來的,而是生產出來的,檢測知識為生產提供督導、參考的。

三、形容詞不做量化考核的標準

  在員工填寫績效考核表時,常有出現這樣的字樣:“完善制度”“及時傳達”。帶有這些字眼的考核標準都是很難量化的。什么程度下才是算完善?什么情況下算是及時?作為一個辦公室主任,考核標準應該是:普通文檔8小時內送到,加急文檔3小時內送到。這樣量化了后才能很好評判辦公室主任工作到底是不是及時。

四、考核標準要遵循三個定量原則

  考核內容是定下來了,但標準應該怎樣確定呢?考核標準要遵循三個定量原則,上級期望、歷史數據、同行數據。上級期望是指,上級期望你百分百完成,你就要百分百完成。歷史數據是指,一般情況下,本月所做的標準不能低于上月,至少要和上月齊平。同行數據就是根據同行的標準,來制定自己的標準。

五、考核標準要應用逆推法

  任何的考核標準的制定都可以根據數量、質量、成本、時間期限、客戶(上級)的評價五個部分組成。例如你要制定一份績效考核實施方案。從數量上來說,可以是一份,也可以規定多少字,也可以規定有多少分冊等。從質量上來說,可以是,某某辦公會議通過,或是上級簽字,或是上級修改幾次。從成本上來說,可以說控制在多少錢以內。從時間上來說,可以說是在年前,月底前。從客戶(上級)的評價來說,可以是員工對方案的認同率達到多高,上級對方案的滿意度是怎么樣等。然后最后從中挑選一些重要的考核指標,向時間和成本相對來說較輕的'指標就可以沒必要寫上去。

六、上級一定要和員工達成一致

  我們強調,上級在與下級溝通填寫績效考核表時一定要與員工達成一致。首先要概述認為完成的目的和期望。然后鼓勵員工參與并提出建議,上級要試著傾聽員工的意見、鼓勵他們說出他們的顧慮、對于員工的抱怨進行正面引導、從員工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對方的感受。

  對每項工作目標進行討論并達成一致。上級要鼓勵員工參與,以爭取他的承諾并對每一項目標設定考核的標準和期限。就行動計劃和所需的支持和資源達成共識。上級要幫助員工克服主觀上的障礙、討論完成任務的計劃、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總結這次討論的結果和跟進日期。上級要確保員工充分理解要完成的任務、在完成任務中不斷跟進和檢查進度。

篇2:績效考核指標制定工作流程

績效考核指標是進行績效考核的基本要素,制定有效的績效考核指標是績效考核取得成功的保證,因此也成為建立績效考核體系的中心環節,也同時成為企業主管經理們最關注的問題。下面就來談一下如何確定績效考核指標。

第一、工作分析(崗位分析)。根據考核目的,對被考核對象的崗位的工作內容、性質以及完成這些工作所具備的條件等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了解被考核者在該崗位工作所應達到的目標、采取的工作方式等,初步確定績效考核的各項要素。

第二、工作流程分析。績效考核指標必須從流程中去把握。根據被考核對象在流程的扮演的角色、責任以及同上游、下游之間的關系,來確定其衡量工作的績效指標。此外,如果流程存在問題,還應對流程進行優化或重組。

第三、績效特征分析。可以使用圖標標出各指標要素的績效特征,按需要考核程度分檔,如可以按照非考核不可、非常需要考核、需要考核、需要考核程度低、幾乎不需要考核五檔對上述指標要素進行評估,然后根據少而精的原則按照不同的權重進行選取。

第四、理論驗證。依據績效考核的基本原理與原則,對所設計的績效考核要素指標進行驗證,保證其能有效可靠反映被考核對象的績效特征和考核目的要求。

第五、要素調查,確定指標。根據上述布驟所初步確定的要素,可以運用多種靈活方法進行要素調查,最后確定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在進行要素調查和指標體系的確定時,往往將幾種方法結合起來使用,使指標體系更加準確、完善、可靠。

第六、修訂。為了使確定好的指標更趨合理,還應對其進行修訂。修訂分為兩種。一種是考核前修訂。通過專家調查法,將所確定的考核指標提交領導、專家會議及咨詢顧問,征求意見,修改、補充、完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另一種是考核后修訂。根據考核及考核結果應用之后的效果等情況進行修訂,使考核指標體系更加理想和完善。

篇3:人力資源管理三級:制定績效考核指標遵循的原則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制定績效考核指標遵循的原則

一績效考核指標應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

在績效考核指標的擬定過程中,首先應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層層傳遞和分解,使企業中每個職位被賦與戰略責任,每個員工承擔各自的崗位職責。績效管理是戰略目標實施的有效工具,績效管理指標應圍繞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而不應與戰略目標的實施脫節。只有當員工努力的方向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時,企業整體的績效才可能提高。

二績效考核指標應突出重點。

抓關鍵不要空泛,要抓住關鍵績效指標。指標之間是相關的,有時不一定要面面俱到,通過抓住關鍵業績指標將員工的行為引向組織的目標方向,指標一般控制在5個左右,太少可能無法反映職位的關鍵績效水平;但太多太復雜的指標只能增加管理的難度和降低員工滿意度,對員工的行為是無法起到引導作用的。

三績效考核指標應素質和業績并重。

重素質,重業績,二者不可偏廢。過于重“素質”,會使人束手束腳,過分重視個人行為和人際關系,不講實效,而且妨礙人的個性、創造力的發揮,最終是不利于組織整體和社會的發展。過于重“業績”,又易于鼓勵人的僥幸心理,令人投機取巧、走捷徑、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一套好的考核指標,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必須在“業績”和“素質”之間安排好恰當的比例。應該在突出業績的前提下,兼顧對素質的要求。

四績效考核指標重在“適”字。

績效考核指標是根植在企業本身“土壤”中的,是非常個性化的。不同行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戰略背景下的企業,績效考核的目的、手段、結果運用是各不相同的。績效考核指標要收到績效,關鍵并不在于考核方案多么高深精準,而在乎一個“適”字。現在的“適”,不等于將來永遠“適”,必須視企業的發展,視企業的戰略規劃要求,適時做出相應調整,才能永遠適用。

制定績效考核指標的方法

現在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有:

量表等級評分法

目標考核法

工作標準法

關鍵事件法

360度評估法

評語法

強迫選擇法等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本文檔僅供參考用途,所載資料皆來自整理,歡迎大家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