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職位描述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職位描述:
工作職責:
1、從事區塊鏈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工作,研究區塊鏈的協議,運行機制和底層實現等;
2、搭建基于區塊鏈的底層架構,能實現公鏈、側鏈、私有鏈及多種邏輯,供應用層調度使用;
3、根據實際需求及應用場景,設計區塊鏈運行機制,開發智能合約。
任職條件:
1、統招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計算機、軟件工程、信息技術、數學等相關專業;
2、深入掌握并能編寫Ethereum智能合約,理解EVM/wasm機理;
3、對智能合約算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4、掌握c/c++,Go,Node.js,Solidity開發語言;
5、有參與過區塊鏈公鏈項目開發者優先;
6、有想法,有沖勁,有團隊精神。
篇2: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安裝技術措施
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統集成方法將智能型電腦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技術與建筑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可以對各種設備的自動監控信息進行分析、正確判斷和處理。建筑物智能要求的提高勢必導致電氣設備系統日趨復雜,對其安裝施工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
1智能建筑系統的主要內容
目前智能建筑又稱為“3A建筑”,主要包括辦公自動系統(OAS)、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BAS)、通信自動化系統(CAS)。因此智能建筑電氣設備自動化為智能建筑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系統之一,是采用具有高信息處理能力的微處理機(即中央處理機)通過通信網絡對整個建筑物的空調、供熱、給排水、變配電、照明、電梯、消防、廣播音響、閉路電視、通信、防盜、巡更等眾多設備進行實時測量、監視和全面監控,實現最優化的管理,從而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節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設備運行費用,隨時掌握設備狀態及運行時間、能量的消耗及變化等。
因此其主要內容有:
1.1各種設備按規定時間進行啟停控制,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1.2供電系統、空調系統、供排水系統、冷熱源等的參數調節控制監視和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
1.3對各種設備運行時間積累和維修期限達到報警,以便及時更換或維修服役期滿的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服務質量;
1.4根據建筑實際需要的冷負荷,自動控制冷水機組投入運行的設備臺數,達到最佳的運行方式;
1.5據設備運行時間自動更換工作和備用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1.6對各種能源消耗進行計量和計費;
1.7各種文本的自動生成和打印。
2主要設備和構成
智能建筑設備監控系統是以分布在建筑各處的遠程處理機和中央處理系統設備,通過總線橋進行信息交換的,主要包括系統設備(包括主機、網關、通訊設備、DDC、控制屏等)、系統輸入設備(包括各類溫、濕、壓力、流量、電量傳感器、水流開關等現場設備)和輸出設備(包括各類風門、執行器、閥門及其執行機構等)等。按結構方式分成四大類:
2.1中央處理機系統設備:由操作鍵盤、彩色顯示器、打印機、中央電腦、數字化儀等組成;
2.2遠程處理機:智能建筑可以采用TA6711和TA6585兩種型號的RPU設備,這兩種型號的RPU功能基本一致,區別在于其輸入輸出接口的配置不同。RPU也可單獨使用或通過各種設備組合經過總線橋接到M7中央系統,構成2級控制系統。
2.3總線橋:是一個用于2級控制系統的通信網微處理器。它有8條通信線路,每條通信線路可連接30個區域控制器及10個RPU。
2.4測量元件和控制件:通常采用的測量元件有各種型號的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液位傳感器、壓差傳感器、流量傳感器、功率變換器等。控制器件包括各種型號的帶執行機構的二通閥、三通閥和直流24V的繼電器。
3主要安裝技術要求
3.1遠程處理機的安裝要求樓宇自動控制系統與各RPU之間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線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個控制系統。一般而言,BAS系統大量監控的是空調機組,所以將RPU布置在機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調機組控制系統使用后剩余的輸入輸出接口用于連接附近的水流量計、水位信號、照明控制等。為了日后的發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為宜。
3.2BAS線路安裝要求
在BAS進行布線時,要注意某些線路需要專門的導線,如BAS的通信線路、溫度濕度傳感器線路、水位浮子開關線路、流量計線路等,它們一般需要屏蔽線,或者由制造商提供專門的導線。電源線與信號、控制電纜應分槽、分管敷設;DDC、計算機、網絡控制器、網關等電子設備的工作接地應連在其他弱電工程共用的單獨的接地干線上。智能建筑中安裝有大量的電子設備,這些設備分屬于不同的系統,由于這些設備工作頻率、抗干擾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對接地的要求也不同。在安裝中,按下述方法進行接地:
3.2.1電子設備的信號接地、邏輯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護接地,一般合用一個接地極,其接地電阻不大于4Ω;當電子設備的接地與工頻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個接地極時,其接地電阻不大于1Ω。屏蔽接地如單獨設置,則接地電阻一般為300Ω;
3.2.2對抗干擾能力差的設備,其接地應與防雷接地分開,兩者相互距離宜在20m以內,對抗干擾能力較強的電子設備,兩者的距離可酌情減少,但不宜低于5m;
3.2.3當電子設備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裝置時,兩者避免雷擊時遭受反擊和保證設備安全,應采用埋地鎧裝電纜;
3.2.4電纜屏蔽層必須接地,為避免產生干擾電流,對信號電纜和1MHz及以下低頻電纜應一點接地;對1MHz以上電纜,為保證屏蔽層為地電位,應采用多點接地。閉路電視和工業電視都必須采用一點接地。
3.3輸入設備安裝要求
3.3.1安裝位置應能正確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調試和維護的地方,不同類型的傳感器應按設計和產品的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其位置;
3.3.2水管型溫度傳感器、蒸汽壓力傳感器、水流開關、水管流量計不宜安裝在管道焊縫及其邊緣上開孔焊接;
3.3.3風管型、濕度傳感器、室內溫度傳感器、風汽壓力傳感器、空氣質量傳感器應避開蒸汽放空口及出風口處;
3.3.4管型溫度傳感器、水管型壓力傳感器、蒸汽壓力傳感器、水流開關的安裝應在工藝管道安裝同時進行;
3.3.5風管壓力、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空氣速度、壓差開關的安裝應在風管保溫完成后進行。
3.4輸出設備的安裝要求
3.4.1風閥箭頭和電動閥門的箭頭尖與風門、電動閥門的開閉和水流方向一致;
3.4.2安裝前宜進行模擬動作;
3.4.3電動閥門的口徑與管道徑不一致時,應采取漸縮管件,但閥門口徑一般不應低于管道口徑二個檔次,并應經計算確定滿足設計要求;
3.4.4電動與電磁調節閥一般安裝在回水管上。
3.5安裝的其它要求
BAS的監控是由電腦按照編制好的程序進行的,設計工程大大簡化,不需要進行各種設備的電氣聯鎖圖控制調節原理圖等,只需要簡單的監控原理圖就可以滿足要求。但設計人員必須編制較為詳細的監控說明軟件。另外還要向制造商提供各測量元件、控制器使用的條件清單,如管道規格、流體名稱、壓力、溫度、流量等,以便制造商選用各種元件規格。安裝人員一般只根據圖紙及提供的主要元件的規格和數量進行組裝。
4結束語
總之,根據智能建筑電氣設備工程的特點,嚴格按規范和施工工藝要求進行安裝,必能確保系統開通和運行,充分發揮系統的運行效果,取得相應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篇3:興泰酒店物業智能化控制中心管理辦法
酒店物業智能化控制中心管理辦法
1.0目的
通過對小區閉路監控系統的進行監控,預防和防止消防、治安等事件發生,確保小區轄區內安全。
2.0范圍
適用于**酒店物業各項目智能化控制中心的管理。
3.0職責
3.1當班保安員負責值勤,處理本崗位發生的事務,做好記錄,及時向當班領班匯報。
3.12當班領班負責對當值保安員值勤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處理突發事件。
3.2禮賓部主管負責對消防中心的值班進行監督工作,抽檢設備運行情況。
4.0方法和過程控制
4.1控制中心人員管理
4.1.1控制中心值班人員要求:必須經過相關的消防知識、設備操作培訓,具備處理突發事件能力,持有重慶市消防局頒發的《消防合格證》。
4.1.2控制中心代班、頂班人員要求:必須經過相關消防知識培訓,由物業服務中心經理指定人員擔任,代班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并在交接班記錄備注欄填寫代班人姓名、代班時間及代班期間的重要事項。控制中心須保存經物業服務中心經理許可的在控制中心代班、頂班人員名單。
4.1.3控制中心值班人員必須熟悉小區(大廈)各類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環境、樓宇結構、設施、設備、器材布置及其控制范圍。
4.1.4控制中心值班人員必須了解小區(大廈)各類人員每天工作安排及行動去向,協調禮賓、保潔員的管理工作。
4.1.5嚴禁無關人員在控制中心逗留。
4.2控制中心必備的常用聯系電話、資料和消防器材
4.2.1控制中心必備的常用聯系電話:住戶、租戶、業主的聯系電話及名單、供水、供電、供氣、轄區派出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等部門的聯系電話,物業服務中心重要設備廠家或保養單位的聯系電話、公司內部聯系電話,常用緊急電話。
4.2.2控制中心須備存的有關資料:《廣州市愛國衛生管理條例》、《物業管理條例》、停車場收費標準,有線電視、水、電、氣等收費標準,市有關出租屋管理規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消防條例》等資料。
4.2.3控制中心須配備的消防器材:防火服、滅火器、應急燈、手電筒、消防工具箱(包括市政消火栓專用工具、消防扳手、斧頭、鐵撬、鐵鉤、管鉗、鐵錘、鐵鏨,防毒面具)等消防設備,所有消防設施、設備必須保存完好并不得挪作它用。
4.2.4控制中心應設置能與宿舍禮賓及時聯系的通訊設備,確保發生突發事件時召集不當班人員及時支援。
4.3治安、消防、車輛管理
4.3.1控制中心是整個小區(大廈)的信息樞紐,負責對接到的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利用各類通訊設施,及時通知相關人員處理治安、消防、車輛有關事宜以及對各項工作的協調、聯系,及時調度、安排相關人員。
4.3.2控制中心值班人員在22:00-凌晨7:00必須每隔半小時對各崗位呼叫一次,提醒各崗位執勤人員提高警惕預防事故。
4.4工作規定
4.4.1實行24小時坐崗值勤。
4.4.2坐崗執勤時坐崗姿勢要求為:上身挺直,兩眼平視前方,兩腳自然分開,兩手放于大腿上。
4.4.3值班人員要掌握中心內各系統的簡單工作原理、性能和常規的維護保養工作、熟練掌握各系統操作。
4.4.4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密切注視監視屏及各類控制柜的運行狀態,發現閉路監控電視發生異常,將情況記錄于《值班記錄表》上,并及時報修。
4.4.5每班交接班時要對各類信號進行檢查,確認正常與否,并做好記錄。如不正常要設法查明原因并及時處理,無法處理的問題,迅速上報領班和工程部人員。出現報警信號,當值保安員要待所有報警點報警完畢后馬上消音,保留信號,并報領班組織人員到現
場核查信號真偽,如屬誤報,則復位并做好記錄;如火警屬實,則在現場指揮人員的指示下,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操作。事后填寫《突發事件》,上報有關部門。
4.4.6從閉路電視上發現可疑、違規的情況,立即通過對講機通知領班組織人員前往處理,并將情況記錄于《值班記錄表》上。
4.4.7從閉路電視上發現可疑、違規的情況,立即通過對講機通知領班前去處理,當發現電梯故障困人時,立即通知當值領班和電梯維修救援人員前往處理,值班人員在故障未排除期間,馬上通過電梯對講話筒對被困客進行安撫,當值領班或現場人員要在故障排除后向客人致歉。
4.4.8為保證智能化控制中心專線報警信息暢通,除緊急情況外任何人不得使用中心專線報警電話。
4.4.9謝絕無關人員入內,如因工作需要進入外來人員,需經主管同意,方可進入。
4.4.10當值人員準確、真實、清晰填寫值班記錄
4.4.11智能化控制中心嚴禁收、錄、放電臺節目及與工作無關的音樂。
4.4.12嚴格按照保安閉路電視錄像管理制度,認真做好監控。
4.4.13沒有特殊情況不可將錄像定格。
4.4.14當值人員在未經上級領導批準不得隨意改動規定錄像畫面。
4.4.13無特殊情況或未經有關領導批準當值人員不可隨意回放錄像內容。
4.5錄像資料的管理
4.5.1物業服務中心經理、控制中心所有人員必須對所有影像資料的內容進行嚴格控制。
4.5.2為確保硬盤的錄象效果良好,錄像機的使用時間超過五年(以每天24小時計),必須更換或修理。
4.5.3錄像帶上須有明確的錄制時間標識,硬盤錄像的錄制內容保存期限為一個月。必須保存在防潮、防陽光直曬的地方。
4.5.4對于錄制有質量事故等內容的重要錄像帶,必須有明確標識、隔離存放,并至少保存一年,需消除錄制內容時必須經分管領導同意。
4.5.5非公司人員觀看、借用錄像帶須經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同意,必須填寫《借閱登記表》并在規定時間內歸還。
4.6廣播系統的管理
4.6.1控制中心廣播系統分為:背景音樂和消防廣播兩種。
4.6.2背景音樂主要為調節小區內的環境氣氛,通常以輕音樂為主,必要時可作為對小區顧客發布公共信息用。
4.6.3背景音樂的播放時間為:早上8:30--9:30,午間11:30--12:30,晚間17:30--20:30。冬季統一提前1小時,若需調整須經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同意。
4.6.4消防廣播主要用于管理服務區域內發生火災、治安等突發事件時及時通知轄區內的業主緊急撤離、人員疏散。經物業服務中心經理同意,可
通過廣播系統及時向業主發布緊急停水、停電等通知。
4.6.5背景音樂每天必須按時播放,音量適當,以不影響客戶休息為適度。巡邏崗每班應對背景音樂的播放質量留意,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控制中心。
4.6.6消防廣播由控制中心進行日常維護,每月必須對其質量、線路、音量進行全面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上報處理。
5.0相關文件
5.1《監控崗位服務細則》
5.2《交接班操作規范》
5.3《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管理指引》
6.0記錄表格
5.1**WY/WI/7.5.1-AQ-15-F1《監控設備運行記錄表》
5.2**WY/WI/7.5.1-AQ-15-F2《監控設備檢查測試記錄表》
5.3**WY/WI/7.5.1-AQ-15-F3《消防報警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