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中學語文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初高中語文課程的教授;
2.參與部門和學校的教學研討活動,積極配合部門其他行政工作。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
2.普通話標準,具有良好中文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具有教師資格證優先;
中學語文崗位
篇2:中學語文教師崗位工作職責
職責一:中學語文教師崗位職責
1、擁護四項基本原則,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各級語文教師必須按照《全日制語文教學大綱》《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語文基礎訓練,使學生熱愛祖國語言,能夠準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開拓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情操,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和愛國主義精神。
3、中學語文教師必須能承擔本學科兩個教學班的教學任務,認真完成備課、講課、輔導、批改作業及作文、考核學生成績等教學環節。
4、必須服從學校安排,擔任班主任,履行班主任職責。
5、按時參加政治理論學習,積極參加教改活動,努力完成學校分配的其它任務。
職責二:中學語文教師崗位職責
1、認真備好每篇課文。備課既要備篇章結構、寫作技巧、重點難點、字音詞義,又要備教學目的、講授方法,對每篇課文的講授做到目的明確,內容實在,講法科學。
2、堅持文道統一。講課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內容,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真善美等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3、切實抓好基礎知識的落實。充分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注意字、詞、句、篇等基礎知識的教學。要熟悉教學大綱對學生的各階段、各學年的要求,落實學生在各學年、各階段所應掌握的知識。
4、大力培養學生的能力。要貫徹啟發式原則,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能力。
5、努力搞好作文教學。作文教學要做到系列化、科學化。各階段、各學年作文訓練的重點明確,訓練的量要適當,訓練的形式要多樣,要使作文批改成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在布置和評講作文前要集體備課。
6、積極開展課外活動。課外活動要經常化、科學化。各年級課外小組活動的重點要突出,活動的內容要切合學生實際。語文知識講座既生動又實在。要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達到培養學生語文興趣,擴大學生語文視野,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目的。
職責三:中學語文教師崗位職責
1、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作好教學各個環節的工作,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對教材的駕馭能力以及對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
3、教學活動要遵從學校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統一安排,要統一進度,統一資料。課外輔導資料統一由備課組、學科組向教導處申請,學校同意后方可使用,不得私訂資料。積極參加教研工作,關心教研工作,按時參加教研工作,執行教研組工作計劃,不得無故缺席,在活動中應主動進行教學探討和學術交流,主動承擔學校和組內布置的各項任務(包括臨時任務),并保質保量地完成。
4、教師要依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緊扣教學目標和我校學生實際,精心選擇或設計學生作業題,每學期制定出作文計劃,做到題型多樣、題量適中、題目典型、難易恰當、具有梯度,要避免簡單重復和學習機械抄寫,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不得多留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每學期大作文應完成教材編排的篇數,并安排適量的小作文(包括小練筆),一般大作文每月2篇。每篇由教師精批細改三分之二。其余由教師自行采取多種上形式批改或講評。大作文批改分為精批與略批。精批要做到有總批,眉批,從標點符號到字、詞、句、章都要進行修改。并且有重點的給優生面批,并及時進行講評,講評要有教案。教師批改書寫要求正確、規范、端正、清楚。
5、針對語文教學實際,加強對《語文考試說明》及中考試題的研究,多方搜集中考信息,準確把握中考的命題思路及走勢,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與班主任密切配合,做好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掌握好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注意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和交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6、熟練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能獨立制作、使用課件,利用網上資源及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
7、虛心學習他人的經驗,在學科組內及跨學科相互聽課。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努力做一名學者型、專家型教師。
8、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的嘗試,撰寫教育教學論文;每位教師一年至少要寫一篇較高質量的論文。
9、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學生社會***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10、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思想,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11、加強課外閱讀及指導,努力向各級各類報刊推薦學生作品,積極開展讀書活動。搞好學生的語文課外實踐活動。要加強課內外的溝通,可以采用讀書報告會、辯論會、專題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形式,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還可以組織各種文學社團,增加學生的語文實踐的機會。
12、主動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職責四:中學語文教師崗位職責
1、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規章制度,服從學校工作安排,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貫徹教育方針,樹立素質教育觀念,掌握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加強師德修養,關心愛護學生身心健康,自覺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承擔語文課程及學校安排的其他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認真完成教學任務。認真鉆研大綱,新課程標準,把握學生實際,制定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計劃,并認真執行。
3、重視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個性特長,認真組織指導課外活動小組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擴大知識面,發揮其特長,組織好學生學科各類競賽的選拔輔導工作,積極扶持校內文學社團的組建與發展。
4、針對我校學生實際和專業特點,加強對學生課堂管理,培養良好習慣,寓教育于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科特點,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及整體素質。
5、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6、組織課外閱讀,指導學生訂閱報刊雜志,提示閱讀方法,組織讀書活動,組織文學社團,出版小報、板報、壁報、畫報,組織學生寫稿、投稿。
7、充分利用學校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完成各類繼續教育學習任務,堅持終身學習,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業務能力,參加各項教研活動,積極開展課題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篇3:北坡中學語文教師職責
第三中學語文教師職責
一、教學目的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字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二、內容和要求
1.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課文,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2.能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
3.能對課文進行闡述、評價和質疑。
4.能用多種語文工具書、學習利用多種媒體、搜集處理信息資料。
5.指導學生作文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力求有創意,能根據需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養成觀察、積累、思考多寫和多改的習慣。
6.能讓學生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恰當機敏地進行口語文際(包括交談、發言、演講、討論、辯論等)。
7.每節課量、度、序、位安排得當,能體現單元教學要求。
8.在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三、教學方法
1.課堂教學要嚴肅認真、生動活潑,授課要有趣味性,充分調動、啟發學生的積極性。45分鐘分配要合理:復習提問5一l0分鐘,授課30一35分鐘,5分鐘供學生提問或思考。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客,體現不同文體和講談課、自讀課、選修課的特點。
3.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4.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恰當使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效果評估
1.每節課要有明確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和教學目的。
2.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估,要根據《教學大綱》提出的“要有利于促進不同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的原則。
3.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通過檢查作業、課堂提問、課外輔導等手段,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4.評價教師一節課上得怎么樣,要看是否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語言知識是否到位、語文能力是否得到訓練和培養,學生學的是否主動,思維是否活躍。
五、教學常規
1.教態親切、自然、成熟。講話聲音要洪亮、語言表達沒有語病,增加趣味性語言。
2.授課重點突出、思路清晰、邏輯性強、疏密得當,有起有伏,融有現代氣息。
3.板書工整、清楚、規范,設計合理。
4.要留適當作業(書面練習或口頭表達),及時認真批改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