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放射科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是什么

放射科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是什么

2024-07-27 閱讀 5457

隨著高科技技術與傳統的放射科相結合,在醫療的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放射科的設備進行檢查診斷與協助治療,所以放射科的重要職責無可替代。那么放射科工作職責有什么樣的內容呢?放射科工作人員崗位職責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放射科崗位職責介紹吧。

放射科崗位職責之放射科主任崗位職責介紹:

1)在院長的領導下全面負責放射科工作內容,包括醫療工作、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管理工作等,協調與指導放射科工作部門職能;

2)負責編制放射科工作計劃,并進行監督落實工作,領導與管理X線、CT線及各種放射線的治療工作,并做好檢查工作,定期進行工作匯報;

3)科學有效的根據放射科的工作任務進行合理的人員分工,保障病人能夠有效的進行診斷與治療工作;

4)日常對放射診斷及治療、透照質量的情況進行檢查,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集體閱片,負責重要的診斷報告單的審核簽字工作,對于疑惑難解的病癥進行親自參與診斷與治療工作;

5)做好放射科工作人員的技術考核及業務訓練工作,并對其工作情況提出相應的升職、崗位調動或是獎懲等意見,對國內外先進的醫學技術開展學習、研究活動,并指導做好屬下和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

6)督促放射科工作人員認真遵守工作技術操作流程及各項管理制度,以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7)了解掌握放射科設備機器的使用情況以及維護保養情況,對需要的藥品器材的申領及報銷手續進行審核、簽字。

放射科崗位職責之主任醫師崗位職責

1)服從放射科主任的工作指導,遵守治療科室的相關規章制度及放射法律法規與政策,參與掌握病例的診斷與治療工作,參與會診工作;

2)負責工作日的集體閱片工作,并簽字審核相關的診斷報告單,指導下屬醫師及實習工作人員的培訓、指導工作;

3)組織相關人員開展研究新的技術、新的項目的科學研究,并指導下級意識展開科研工作;

4)監督下級按照規范的要求做好影像診斷工作,并對醫師的技能水平、業務水平進行評定;

5)不斷吸收與學習國外先進的醫學技術,不斷提升放射科技術水平。

放射科崗位職責之放射技師崗位職責

1)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進行放射診治工作,認真負責任的做好工作范圍內的投照或是暗室技術工作;

2)對下級下屬醫技人員及實習工作人員的投照和暗室技術工作進行指導,并督促相關人員遵守技術操作流程和安全規則進行工作;

3)負責管理、安裝維修、保養放射機器,并參與意外放射事件的救援措施;

4)負責參與放射科相關的科研研究、新技術或是業務等項目的開展工作,高質量的完成領導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務。

在醫院的系統機構中,不容忽視的重要輔助檢查科室非放射科莫屬了。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放射科崗位職責的大致內容,獵頭網中也有其它崗位的職責介紹,大家可以前往閱讀。

篇2:放射科人員體檢制度范本

1放射工作人員上崗前,應當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健康體檢,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方可參加相應的放射工作。沒有條件體檢的,可在上崗前先行血常規檢查。

2在崗期間放射工作人員必須至少2年進行一次職業健康檢查,體檢結果異常者,在短期內安排復查。

3放射工作人員脫離放射崗位時,必須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體檢。

4參加應急處理或者受到放射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員,必須進行健康體檢或醫療救治,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醫學隨訪觀察。

5從事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應當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自體檢結束之日起1個月內,將職業健康檢查報告送達放射工作人員單位。

6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發現有可能因放射性因素導致健康損害的,應當通知放射工作單位,并及時告知放射工作人員本人。

7放射工作單位應當在收到職業健康檢查報告7日內,如實告知放射工作人員,將檢查結論記錄在《放射工作人員證》當中,并制定復查計劃。

8建立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終生保存。

9放射工作人員有權查閱、復印本人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10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職業性放射疾病的診斷、鑒定、醫療救治和醫學隨訪觀察的費用,由其所在單位負責。

11職業性放射疾病的診斷鑒定工作按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和國家有關標準執行。

12不論從事放射工作人員的身份如何,都必須執行以上規定。

篇3:放射科人員健康個人劑量管理制度

一、范圍和對象

放射工作人員是指從事放射職業活動中受到電離輻射照射的人員。

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經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的職業健康要求

2.放射防護和有關法律知識培訓考核合格

3.遵守放射防護法規和規章制度,接受職業健康監護和個人劑量監測管理

4.持有《放射工作人員證》

二、放射人員上崗要求

1.放射人員在上崗前,預防保健科負責向市衛生監督部門為其申請辦理《放射工作人員證》。

2.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均需參加放射防護條例上崗培訓,并進行相關考核,取得培訓合格證。

3.放射設備安裝后,由具有職業衛生技術服務職責的機構對機器和機房設施進行測試,做出評價報告證實符合防護要求,取得機器使用合格證之后,方可使用。

三、個人劑量監督管理

1.放射工作人員均需佩戴熱釋光個人測量儀,并按規定佩戴在左胸及左前領口。

2.個人劑量監測同期一般為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準執行,每兩月定期送往疾控中心監測,并將監測結果通知個人。

3.醫院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4.放射人員可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5.醫院將個人劑量監測結果及時記錄在《放射人員工作證》中。

四、職業健康管理

1.放射人員上崗前應當進行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員健康標準的,方可參加相應的放射工作。

2.放射工作人員定期參加上海放射研究所的職業健康檢查,兩次檢查的時間間隔不應超過2年,建立健康檔案,必要時可增加臨時性檢查。如有異常按有關條例及時處理。

3.放射工作人員脫離放射工作崗位時,醫院應當對其行離前的職業健康檢查。

4.對參加應急處理或者受到事故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員,醫院及時組織健康檢查或者醫療救治,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醫學隨訪觀察。

5.醫院在收到職業健康檢查報告的7日內,如實告知放射工作健康檢查中發現不宜繼續從事放射工作的人員,應當及時調離放射工作崗位,并妥善安置;對需要復查和醫學隨訪觀察的放射工作人員,應當及時予以安排。

6.醫院不得安排懷孕的婦女參與應急處理和有可能造成職業性內照射的工作。哺乳期婦女在其哺乳期間應避免接受職業性內照射。

7.醫院為放射工作人員建立并終生保存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8.放射工作人員有權查閱、復印本人的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9.醫院承擔本院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檢查、職業性放射性疾病的診斷、鑒定、醫療救治和醫學隨訪觀察的費用。

10.放射工作人員的保健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放射工作人員每月給予一定的營養補貼,并普及營養知識,增強機體免疫力。

11.在國有統一的規定休假外,放射工作人員每年可以享有保健休假2-4周。放射科要安排保證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