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產品專家工作職責與職位要求
職位描述:
職責描述:
1.分析產品特點,制定產品策略;
2.輔助銷售部門及市場部做產品宣傳和推廣;
3.完成上級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職位要求:
1.正確熟練使用放射設備;
2.年齡30歲以下,醫學專業,大本以上學歷;
3.具有醫師執業證書者優先;
4.熟悉放射設備系統原理,熟悉放射設備圖像診斷;
5.較強的文檔寫作能力與學習能力,良好的溝通及團隊協作能力;
篇2:放射科工作管理制度
婁莊衛生院放射防護管理人員職責
醫院放射防護管理領導小組在院長領導下,具體負責醫院放射防護管理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一、負責對全院放射防護工作的監督與檢查。并經常檢查各種制度、防護措施落實情況。
二、組織實施放射防護法規,經常組織有關人員學習。
組織放射防護知識的宣傳,并對有關人員進行防護知識的教育。
三、會同上級有關部門按有關規定調整和處理放射事故,并對有關人員提出處理意見。
四、負責本院放射人員的健康體檢。
婁莊衛生院放射防護安全責任制度
一、全體放射人員應自覺遵守防護規定,盡量縮短時間,增加距離,使用屏蔽,避免不必要的照射,降低照射劑量。
二、操作開機前應穿戴好防護用品,如鉛帽、鉛圍裙、鉛眼鏡、鉛手套等,照像時鉛房門必須關閉。
三、在機房門口醒目處裝掛電離輻射標志牌,并經常檢查連鎖裝置功能是否正常,加強對機房外非有關人員防護管理工作。
四、積極開展放射劑量檢測工作,包括個人劑量檢測和工作環境檢測,并對檢測結果分析原因,及時改進防護措施。
五、工作人員工作時間不得佩帶金屬裝飾品,()如耳環,戒指,項鏈等。
六、盡量減少透視下的骨插管,骨折整復,示教,取異物等次數于時間,必要時采用點射,盡量減少暴光時間,控制個人受照劑量。
七、禁止濫用放射線,對孕婦特別是妊娠前三個月、嬰兒、兒童盡量避免使用。
八、在現有條件下,盡可能使放射部門建筑物的防護設施符合規定要求。新建筑物一定要按規定設計、施工,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婁莊衛生院放射安全操作規章制度
一、每日上班后應先開機、開空調。檢查病人前先作球管預熱,不允許在未預熱狀態下檢查病人。機器出現故障時,應記錄在案,維修情況也應記錄。
二、進行X線攝影檢查前,應仔細核對病人姓名,性別,年齡,科室,床號,住院號,攝片部位和會診單,檢查號碼是否準確,嚴防錯號、重號和病人重名重姓。除去病人身上金屬、膏藥等物品。對檢查有不明之處及時請示本科醫師或與臨床取得聯系。
三、攝影操作時注意周圍有無障礙物及諸附件有無固定。危重病人或懷疑脊椎骨折病人應有臨床醫生陪同,協助移動病人和擺位,以免因攝影操作而加重病情,發生意外。
四、非本機操作人員未經許可嚴禁操作使用。
五、保持機房內整潔,下班前要及時關機、關燈和空調,并在機器復位后進行清潔衛生工作。
婁莊衛生院
放射工作人員管理規章制度
一、放射工作人員要認真學習國家放射衛生法規、標準,接受定期健康體檢、個人劑量監測和防護知識培訓,持《放射工作人員證》上崗。
二、放射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業務技術,提高放射防護意識,工作時必須采取時間、距離防護措施,穿戴個人防護用品,嚴格掌握X線檢查適應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
三、放射工作人員在不影響診斷質量的前提下,應盡可能采用"高電壓、低電流、厚過濾和小視野"進行工作。
四、X線檢查中,其他人員不得進入機房。當受檢者確需他人扶攜時,除對扶攜者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外,還要對受檢者的非投照部位進行屏蔽防護。
五、嚴格控制孕婦及嬰幼兒的檢查適應癥。非特殊需要,不得進行孕婦的下腹部檢查。
六、放射工作人員要經常檢查X線機、工作指示燈等設備,使其處于最佳工作狀態,機房內嚴禁堆放與診斷無關的雜物。
七、有專(兼)職放射防護管理人員,要建立健全射線裝置使用、維護、監督監測等檔案。
婁莊衛生院
劑量監測規章制度
一、凡在我院從事射線工作的人員都必須按要求參加個人劑量監測。
二、監測儀須戴在(工作服)左胸前,嚴禁隨意打開、不戴。
三、工作結束時,不允許將劑量儀放置工作間,應遠離工作場所,放置辦公室。
四、不允許將劑量儀放置工作臺進行大劑量長時間照射,也不允許工作時不佩帶劑量儀,一經發現,從嚴處理。
五、保管好個人劑量儀。
婁莊衛生院射線安全裝置定期檢查與維護規章制度
一、設備定期維護
1、設備機械性能維護:配重塊安全裝置檢查,各機械限位裝置有效性檢查,各種運動運轉檢查,操作完整性檢查。
2、設備電氣性能維護:各種應急開關有效性檢查,透視曝光參數(KV、MA、MAS)檢查。
3、劑量檢測:每年進行一次。
二、日常維護(每日進行)
1、每日開機后先檢查機器是否正常;有無提示錯誤等,如有必須先排除。
2、對于X線機開機前必先預熱后才能工作。
3、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機器上的臟物和血跡等。
婁莊衛生院放射事故處理、應急處置規章制度
一、射線裝置在運行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堅守崗位,密切觀察運行狀態,并注意設備的運行情況,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關機,并組織病人、陪護人員及醫務人員撤離現場。
二、立即報告主管領導及專業維修人員,及時排除故障。事故嚴重者要向衛生、環保部門報告。
三、在排除故障及放射線測試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按規定加強個人防護。
四、排除故障后經嚴格測試,確保安全到位,并調到設備符合正常運行標準,方可使用。
篇3: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
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國務院449號令)、《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要求,為加強水鋼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工作,保障工作人員健康,保護環境,根據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源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放射性裝置管理機構
根據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條例》要求,結合公司使用放射性裝置的實際情況,為安全使用防護管理好公司放射性裝置,各使用單位應制定放射性裝置管理機構及管理負責人、放射性裝置防護負責人、放射性裝置管理人員、放射性裝置工作維護人員等崗位職責。
(二)管理人員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使用、防護的有關規定和條例,對放射性裝置的安全使用、防護、人員設施的配備負全面管理責任。
2、按照國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條例》要求,對在用、備用、拆卸的放射性裝置的使用管理、安全防護負責,組織制定放射性裝置防護管理機構、安全防護管理制度及相應的有關規程,確保放射防護工作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
(三)防護負責人職責
1、對放射性裝置的保管、使用、防護負全面責任。
2、負責管理放射性裝置的使用,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防護要求,確保放射防護工作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3、制定放射性裝置的安全防護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從技術措施上保證放射性裝置的安全使用。
4、組織有關人員對放射性裝置防護、使用、保管,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的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四)放射管理人員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頒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使用、防護得有關規定和條例,對本部門放射性裝置的安全使用、防護、人員設施的配備負全面管理責任。
2、負責管理本部門放射性裝置的使用、存放,達到國家規定的安全防護要求,確保放射防護工作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3、負責管理本部門維護人員的業務學習及專業培訓,對維護人員必須持證從事本部門放射性裝置的維護工作。
(五)放射工作人員職責
1、遵守放射性裝置安全防護管理制度中的各項規定,并嚴格按制度執行。
2、遵守放射性裝置的安全操作規程,按規程要求維護好放射性裝置,并保證放射性裝置的正常安全使用。
3、遵守國家制定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各項規定,嚴格按標準工作。
4、負責對放射性裝置進行安裝、調試、校準及日常維護工作。
(六)安全操作規程
1、遵守國家頒布的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的有關規定和條例,()按照標準安裝、使用操作與維護。
2、按照操作手冊(說明書)正確使用維護。
3、在射線源周圍工作時,長期工作地點必須距離1米以外。
4、檢測、調試、維護放射性裝置時,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放射防護勞動保護用品。
5、更換放射性裝置時,必須關閉射線源,更換工作完畢方可打開射線源的封閉塊。
6、在放射源周圍工作一般不要超過2小時,超過2小時的工作應輪流操作。
7、距放射源2米內,不許進行電焊,如必須電焊,應暫時將放射源關掉。
8、不允許人為損壞放射源殼體的密封性能,不允許砸、敲、甩放射源殼體。
(七)安全防護管理制度
1、按照國家規定制定放射性裝置防護組織機構與職責。
2、按照有關規定對放射性同位素許可登記,由市級衛生防疫部門對放射性裝置每年定期進行監測、檢查,對維護工作人員作定期專業培訓及體檢,以保證安全使用放射性裝置。
3、放射性裝置的安裝、拆卸、轉移、維護、測試由各部門從事維護工作人員進行,技術人員進行協調并協同參加,其他人員不得隨意參與。
4、現場安裝放射性同位素檢測儀表后,應請放射性防護監督部門測量現場周圍的放射性計量大小,若測出計量超過規定標準,應采取相應的屏蔽措施。
5、定期檢查放射源殼體的閉塞塊(開關)性能,保證閉塞塊手柄轉動靈活,使放射性同位素處于十分安全完好狀態下工作。
6、放射性裝置必須設有安全警告標志,劃出安全防護距離,以防他人隨意接近。
7、放射性裝置專業維護人員,必須經過市級防疫部門進行專業防護安全知識培訓,掌握放射防護相應護放射性裝置。
8、對備用、拆卸存放在供應科倉庫的放射性裝置必須統一存放在較為安全的地方,必須存放在安全的屏蔽專用箱內,必須由專人負責并掌管專用箱鑰匙。
9、放射性同位素不得與易燃、易爆、腐蝕性的物品放在一起,其儲存場所必須具有防火、防盜、防泄漏的安全防護措施。
10、若放射性裝置封閉損壞或失效時,則禁止使用;一旦射線部件損壞,在射線源周圍圈起一個5米直徑的范圍,豎立一個警告標記,禁止行人走近此范圍。
11、發生放射性事故時,立即采取防護措施,保護事故現場,控制事故影響,并立即向環保、公安部門報告。
12、禁止對放射性裝置作拋棄處理。
二、放射性裝置應急準備及響應管理制度
1、認真執行《軍城煤礦放射源管理制度》,當發生放射源環境質量及安全健康事故時,按《重大事故匯報規程》進行匯報和組織搶救。
2、明確安全健康事故為緊急情況、環境質量情況為次級緊急情況。
3、嚴格放射源裝潢子的安裝,并有明確的安全警示標記,盡量減少核輻射。
4、應急預案:搬遷放射源時,要先去掉放射性,采用長把工具抬移并采取隔離措施,在放射源周圍工作一般不超過2小時,超過2小時工作應輪流操作。在放射源周圍工作時,必須距離1m以外,當發生意外事故時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關閉放射源,疏散人員,封鎖放射源工作地點并組織其他人員進行救護,撤到安全地點。
5、培訓:加強放射管理人員的安全預防意識培訓和法規教育,做到發現事故要及時匯報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自覺利用距離和屏蔽防護,定時參加衛生勞動部門的查體,及時對個人接觸劑量進行檢測。
三、核子秤管理制度
1、核子秤是一種高效、精確的計量儀器,必須按照規程正確使用。
2、任何情況下須對放射源及其設備作出清楚的標記,在其上或附近必須設置放射性警告牌,以保證人員在接近核子秤之前看到此標記。
3、核子秤裝置必須定期巡檢,主要查看其牢固性、穩定性。
4、為保證核子秤的可靠性,必須按規程規定對其進行靜態、動態的校驗。
5、非有資格且未接受過訓練的人員絕對不能移動放射源,任何人不得在放射打開時,打開A型架上部護罩。
6、靠近放射源外罩或在維護設備時,要關閉放射源裝置。
7、發生緊急事件時,不要試圖進行修理、拆除或處理受損的部件。
8、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除供應商外,任何人不得拆除放射源。
四、核子秤防輻射方法及應急措施
1、必須按照規程正確使用核子秤。
2、任何情況下須對放射源及其設備作出清楚的標記,在其上或附近必須安置放射性警告牌,以保證接近核子秤之前看到此標記。
3、從事放射工作人員配置鉛手套、鉛眼鏡、鉛圍裙等防護用品,在監測、調試維護、更換放射源時,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放射防護品,關閉放射源。工作完畢后,方可打開放射源封閉塊。
4、靠近放射源外罩或維護設備時,要按照相關法規,相關規定穿戴相應的防護用品及關閉放射源裝置。
5、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任何人不得拆除放射源。
6、定期請專業部門檢查放射源泄漏情況,發現泄漏超標,應立即請專業部門處理。
7、正常使用過程中若發現計量不準確等意外情況時,要立即請專業部門檢查是否有泄漏,不要試圖進行修理,應立即遠離放射源,并通知礦調度室等相關部門,并在危險區域設立警示牌,防止人員進入危險區域。
8、每天觀察上位機情況,發現異常及緊急事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礦調度室、保衛科等相關部門進行必要處理,并要求相關人員撤離危險區域,立即到相關衛生醫療部門接受檢查治療。
五、放射性裝置應急準備及響應管理制度重復
1、認真執行《軍城煤礦放射源管理制度》,當發生放射源環境質量及安全健康事故時,按《重大事故匯報規程》進行匯報和組織搶救。
2、明確安全健康事故為緊急情況、環境質量情況為次級緊急情況。
3、嚴格放射源裝潢子的安裝,并有明確的安全警示標記,盡量減少核輻射。
4、應急預案:搬遷放射源時,要先去掉放射性,采用長把工具抬移并采取隔離措施,在放射源周圍工作一般不超過2小時,超過2小時工作應輪流操作。在放射源周圍工作時,必須距離1m以外,當發生意外事故時應立即向礦調度室匯報,關閉放射源,疏散人員,封鎖放射源工作地點并組織其他人員進行救護,撤到安全地點。
5、培訓:加強放射管理人員的安全預防意識培訓和法規教育,做到發現事故要及時匯報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自覺利用距離和屏蔽防護,定時參加衛生勞動部門的查體,及時對個人接觸劑量進行檢測。
六、輻射事故應急預案
為加強對我礦放射源安全的統一監管,保障安全,結合水鋼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應急預案。
(一)事故分級
水鋼現有放射源為Ⅳ類和Ⅴ類放射源,可能發生Ⅳ類、Ⅴ類放射源被盜、丟失、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等一般輻射事故。
(二)職責分工
1、公司總調負責事故發生時的總體調度指揮。
2、環保部負責事故發生時與上級環保部門的聯系。
3、保衛部負責事故發生時與上級公安部門的聯系。
4、公司愛衛負責事故發生時與上級衛生防疫部門的聯系。
5、財務部負責事故發生時所需應急資金的落實。
6、供應公司負責事故發生時所需應急物資準備。
7、各放射源使用單位負責對本單位輻射崗位人員進行日常培訓,包括對輻射事故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習,保證在輻射事故發生時能迅速啟動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防止事故擴大。
(三)事故應急程序
1、發生輻射、被盜、丟失、失控等事故時,現場人員立即向公司總調度室報告,由調度室迅速通知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單位啟動事故應急程序,同時組織事故現場人員盡快撤離至安全地帶。事故現場周圍要做好警示標志,防止人員誤入,造成人員傷害。
2、相關單位立即向上級環保、公安、衛生防疫等部門報告事故情況,并配合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現場處理。
3、發生放射源失控時要立即請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處理,嚴禁其他人員擅自處置,以免造成無謂的傷害。
4、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健康查體,確保人身安全,已經受到輻射事故傷害的要全力配合相關部門進行醫療救治。
5、事故處理完成后要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修訂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進行培訓演習,防止事故再次發生。油庫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